我的岳父谢竹林,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11月进入淄博特委党校学习,学习结业后随即任中共博山县委委员、农会书记、县参议长。从1941年5月至1948年2月历任泰山专区博莱县委委员、抗联主任、各救会长、民运部长(图一);历城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各救会长;莱芜战役支前指挥部民支部长。1948年2月至1953年2月先后任鲁中南第一医院、山东省第四中心卫生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前身)、泰安师范政治协理员(因党组织未公开,系党的支部书记);泰安专署卫生科科长(地区卫生局前身)。1962年1月至1965年历任泰安农校校长、泰安专区医院(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泰安卫校党委书记等职。1983年2月经山东省委批准提为司局级待遇。这张发了黄的履历表,记录了一个“三八式”老干部在故乡博山和莱芜、泰安的土地上,在血与火战争洗礼中的革命历程,也看到了一个文教卫生老前辈在建国初期开创建设新中国社会事业的曲折经历和突出贡献。
一、我与岳父的情与缘
翻开抗战时期的中共泰山特委组织史,就不能不提我的家乡莱芜。因为1939年1月,中共泰山特委就是在莱芜南部山区圣井村成立的。1941年5月鉴于抗日形势恶化,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决定,将莱芜划为莱北、莱东、莱南三个县。之后莱南县与新泰西部合并为新甫县,莱东县在与博山县部分地区合并改称博莱县,仍属鲁中区党委一(泰山)地委(见《光辉的历城1926-2001--中共莱芜党组织七十五年》)。这时,作为泰山特委组织史上及我家乡的抗战史上就有了岳父谢竹林的名字。岳父谢竹林由博山县委委员、农委书记、县参议 长,改任新成立的博莱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县抗联主任,并与当时担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后来成为山东省政府副省长的刘众前同为博莱县委委员(见《中共山东省莱芜组织史资料1926-1987》、《泰安市中共党史人物名录》第一集)。由此,岳父谢竹林从1941年到1948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阶段,并且参加了举世闻名的莱芜战役,可以说,为我的家乡莱芜的解放和新生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我与岳父有了地域之缘,也有了老一辈的革命之情。
我的老家在现在的莱芜市张家洼镇,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博莱县矿山区,时任区交通员的父亲李明福((1919.12-1979.5),理所当然的是岳父的下属。这在后来的翁婿交流中,得到了验证。由于父亲过早离世。遗憾的是两位老人,只有共同抗战的战友之缘,却无缘相续亲家之情。
岳父参加革命前是乡村教师,是当地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人士,受他的影响,学生中有很多秘密入党,成为当地抗日的中坚力量。记得他的学生、曾任外交部驻外大使的王毓培,给他来信,赞扬他是自己革命的引路人,称他过去是自己的老师,现在将来也永远是自己的老师。至今这封珍贵的信件,作为岳父的纪念物品,还珍藏在我的收藏夹里。岳父的故事,有的来源于老家亲友的诉说,有的是我们作为小辈亲耳听到他老人家的讲述。老家嘉平大姐生在战争年代,年幼曾亲眼目睹了岳父作为地下工作者,被日本鬼子、“二本”(汉奸)搜捕,家人舍命掩护的感人情节。二姐夫王和平,在陪护岳父住院期间,曾听到岳父病榻上梦中让通讯员牵马冲锋陷阵的呼喊,病中嘱咐要把自己的战斗经历用录音机录下来,以示后人。从战友、同事、亲人一些零星记忆的片段里,可以看到,岳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生入死,杀敌反顽,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我与岳父的识与知
一个普通的医学生与一位卫生界的老前辈,还有故土凝结着的红色革命传统,使我和岳父之间,本身就有割不断的情缘。我与岳父的相识,不是在相亲的桌上,更没有定亲的程序,一顿水饺,便缔结了“翁婿之好”。
八十年代初,我学校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与同在医院工作的爱人是同事。父亲的老领导顔景山(原泰安地区农行行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博莱县矿山区区长),与岳父是老战友、老同志,他们之间开了个“地下党”碰头会,决定把我和我爱人发展成“新组织”。于是,我的“颜爷爷”、爱人的“颜叔叔”,便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把我领进了“上级党组织”——岳父的家。在这个一家都是党员的家庭里,我认识了过去家乡抗联的老主任、现在卫生系统的老领导、我未来的岳父谢竹林。
抗联主任的形象,我只在过去的电影里看到过。像《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地雷战》里的那些头戴八路帽,身穿对襟褂,腰插驳壳枪的“土八路”形象,深深刻印在脑海里,而眼前的老人却使我感到少了些“武行”,多了些“文气”,精神矍铄而又清秀慈善的面容,透露着平和而又坚毅的性格。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岳父在徂阳、宁阳任县长时的的老同志口中,知道了岳父曾被当地群众称为“秀才县长”、“布衣县长”,他务实勤俭、体恤民生的工作作风,一直令干部群众交口称赞,难以忘怀。由此我认定了与岳父的缘分,更加珍惜爷俩的这一份乡土亲情。
记得在《泰安卫生志》的编篡中,担任该书顾问的岳父作为卫生系统的老领导、泰安市中心医院的创始人之一,自然是“活资料”。解放初期,泰安地区缺医少药,泰安专署医院,随军为民,时称鲁中南第一医院。于1948年在莱芜上固村重建。1949年初,迁至省庄,后迁至泰安城岱庙内。1950年与鲁中南第七医院合并,改称山东省第四中心卫生院,即泰安市中心医院的前身。时任协理员的岳父,作为医院的见证人和创建者,为史志的编写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见《泰安卫生志》)。据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事说(我当时已调入市卫生局工作)说,当他们问及医院搬迁时的一个情节时,老人竟与来访者争辩起来。原因是听有的同志说是用马车拉来的。老人认真地说,当时哪有马车,整个医院才七个人,肩挑人扛,从莱芜上崮步行近百里,搬到省庄。其路途的艰险,老人记忆犹新,故而发火。事过以后,我悄悄问当时任护士班长的岳母(也是医院的创始人之一),才了解到,战地医院周旋于敌人周边,战时有伤病员,随时组织战地救护,平时医护人员随军疏散。所以当时医院人少,主要是医疗骨干。至于马车当时是真没有的。由此,岳母还给我讲述了有关岳父的一件事。文革中有造反派来调查岳父战争时期的一位老战友,说其叛变投敌,让岳父证明是叛徒。岳父义正词严的说,我出生入死的老战友,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投敌的,你们怎么知道,你们是听我的,还是我听你们的。结果造反派哑口无言,只好作罢。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岳父的人格品行,其尊重事实、坚持原则的精神可见一斑。
岳母孙淑珍,1946年博山参加革命工作,之后在鲁中军区一分区担任战地护士,经历了莱芜战役和解放淄川的战斗,曾在救护战地伤员中立功受奖,并在火线入党。她清晰地记得那时战役中的伤病员很多,轻伤员随大部队继续参加战斗,重伤员和受伤的当地老百姓就在战地医院救治。应当时的泰山专属要求,把战地医院留给地方,这才有了泰安红色政权的第一所医院—鲁中南第一医院。这时的岳父因战争、支前工作劳累过度,患病吐血,也从莱芜县委委员、民运部长及莱芜战役支前指挥部民支部长的任上,边治疗,边工作,参加了鲁中南第一医院的创建并担任政治协理员。现已八十五岁的岳母当她回忆到与老战友赵之兴(原泰安地区医院院长、泰安市卫生局局长)在一分区战地分流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其战友间的生死之谊,可见一斑。这种战斗中的友谊,延续60年,每每老战友聚会,我时有参加,都为他们的战友情谊所感动。同时,他们作为岳父的战友和部属给我讲述了岳父的许多故事,也给我留下了许多关于岳父的翔实资料,给我今天追忆岳父战争时期的光荣岁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与岳父的相知,是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是在病榻陪伴的日子里。每一次住院的病房,几乎成了岳父讲述战斗经历的场所。病榻前,他讲了自己在当乡村教师时,响应党的号召,“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参加革命,坚定了抗日救国的理想信念;他讲了开展统一战线,组织各界社会力量,进行积极抗日的曲折经历;讲了开展政治攻心,瓦解敌伪人员,建立“红黑薄”的战斗经验。他讲到了家乡,讲到了战友,讲到了硝烟弥漫的莱芜战役和在我的家乡走过的山路和村庄;讲到了医院,讲到同事,讲到了门板当手术床,在解放济南的炮声中,组织战地医院抢救战友和群众的日日夜夜。此时,岳父的“文弱书生”形象,才在我心目中与电影中的抗联主任、武工队长们成为一体,并塑造了一座永久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后辈的心中。
三、我与岳父的挂与念
岳父在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历经艰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废寝忘食,致使积劳成疾,提前离职休养。但他对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始终关注。尤其对后辈的教诲与关心,令人怀想和思念。在我婚后求学的三年里,他已年过八旬,还亲自提笔写信寄书,嘱我好好学习,不要挂念家中,其谆谆教诲,常常萦回耳边。所写家书,我如数收藏案头,每捧读在手,必泪洒纸笺。女儿出生,给岳父带来晚年快乐和宽慰。灵巧的女儿也是岳父掌上明珠。老人有意让女儿随他的姓,我们欣然同意。至今女儿谢礼随身携带他老人家的相片(图八),以有这样的“老革命”姥爷为荣,并以铭记姥爷的嘱托,辛勤工作,亦有所获。记得爱人怀孕期间,在当时距城十几里路的医院上班。每遇刮风下雨,他老人家都到路口望着,等着。一次大雪过后,他手拄拐杖,走到火车站的桥洞旁等候,挂念着他下班回来的女儿。现每每回忆这些往事,岳父音容笑貌,还不断浮现眼前,久久不能离去。
每一年的清明节,是两位姐姐带领全家人悼念岳父的日子。缅怀岳父的人格气节,也成为全家的家风家训。就在去年,由于出发在外,没能在清明节为老人上香献花,出发归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到岳父墓前,默默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我的追忆与怀念。岳父的精神永存,我对岳父的追思也永远不止。在莱芜战役纪念馆的展厅里,有一板块是专门介绍莱芜战役支前工作的,担任指挥部生支部长谢竹林的名字就镶嵌在画面上。每次来到这里,我脑海里就浮想岳父在战火飞的年代里参战支前的光辉形象和生前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使我这个自幼生长在莱芜的后辈也倍感自豪和骄傲。
为了纪念岳父,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岳母多次带全家回到岳父的老家—淄博市博山区南博山镇郑家庄村,追寻岳父革命的足迹,来聆听亲属故友对岳父这个革命者在家乡抗敌斗顽的故事。作为中共博山县委第一届县委委员、农委书记的岳父,与第一届县委书记张敬焘(原泰安地委书记、山东省副省长)、县长翟翕武(原中共宁波市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副省长)等不仅有同乡之情、战友之谊,而岳父作为张敬焘从他“熟悉的小学教员、同学、学生和亲友中,物色选拔培养对象,很快就将那些思想进步,积极要求跟共产党八路军抗战的进步青壮年发展为党员”的成员之一,张敬焘还是岳父的革命引路人(见《张敬焘回忆录》)。他们这些博山籍的抗日老战士,将作为家乡的骄傲,已载入泰山地区的红色史志,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历史值得纪念,前辈值得缅怀,精神值得传承。追忆岳父的一生,平淡里见着非凡,普通中显示伟岸。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经过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留下了太多的传奇与故事。但我只能从和岳父生前短暂的几年朝夕相处的生活片段中,缅怀和追思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不尽的怀念。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抗战父辈们。
(作者李建国系泰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