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86年,王道平出生于山东省曹县王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生性刚毅豪爽,富有爱国心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耳闻目睹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与血腥盘剥,从青年时期就立志坚决走救国救民之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王道平大为振奋,为报效国家,他剪掉辫子,毅然从戎。不久,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他因不满旧中国各系军阀的割地称雄和拥兵鏖战,愤然弃职返乡。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王道平再次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团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他再次离开了军队。1928年,西北军吉鸿昌部进驻曹县,王道平率领1000多人枪的绿林武装前去投奔,被吉鸿昌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特务团团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他看到国事日非,又解甲归田。
1936年,王道平在张家口结识了共产党员于子元,两人志趣相投,交往甚密。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论政治,抨击时弊,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王道平说:“要改变这不平的世道,只有拿起枪杆子干!”于子元向王道平指出,“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才有希望,才有光明的前途。我们不可囿于小天地,必有远大抱负,作醒狮大吼,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终生奋斗。”在于子元的教育引导下,王道平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
七七事变后,抗战浪潮席卷全国。当时,鲁西南的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革命的抗日组织,也有打着抗日旗号的土豪劣绅拉起的队伍和土匪、流氓、兵痞拼凑的武装。基于这种情况,王道平和于子元坚决响应党的统战号召,分化、瓦解和收编地方武装,进一步扩充人枪,成立抗日游击队。此后,他们积极筹措款项,购买枪支弹药。王道平听说直奉军阀混战时期,在铁路附近的吴桥镇曾遗弃了两门大炮,立刻命人前去寻挖。在知情人的指点和群众的帮助下,果然挖出了两门“八二”迫击炮和二十七发炮弹。大家如获珍宝,马上用车运了回来。
当时,国民党曹县第二区区部设在县城西四十里的魏湾集,这地方四面深沟环绕,围墙高筑,敌区部拥有100余人枪,四门的岗楼均有兵丁把守。区长王建勋,鱼肉乡里,作恶多端。于是,王道平和于子元决定攻打魏湾集,端掉二区区部,反奸锄霸,收缴枪支,迅速扩大活动范围。
一天,王道平率领部队赶到魏湾集东南角,布置好兵力,架起了大炮,准备炮轰二区区部。战斗打响了,随着王道平一声令下,炮弹“轰隆”一声呼啸着飞了出去,瞬间,二区区部的住房被炸塌了半边。
“了不得啦!区部的房子被炸塌啦!”守寨的兵丁惊恐万分地喊叫着,纷纷跳下岗楼,拼命的向街心窜去,敌人顿时乱作一团。这时,王道平拔出斜插腰间的匣枪,大喊一声“冲啊”,率先冲入寨内。经过一阵激战,王道平带领战士们活捉了王建勋,毙伤敌数十人,并缴获枪械百余支和大量弹药。
二区区部被端,国民党曹县政府如闻炸雷,又惊又恨,遂派冉三疯子率富户团四五百人攻打王道平的队伍。王道平对此早有防备,联合抗日武装翟耀亭、刘殿启等部,一举击溃了来犯之敌,活捉了冉三疯子。
打了这两次漂亮仗,王道平和他率领的抗日武装声威大震,曹县城西北的杂牌队伍无不慑服,都认为跟王道平有干头。于是,他们便争相率队投靠了王道平,使这支队伍迅速发展到1500余人。
1938年秋,为大造声势,联合各股地方武装共同抗日,经曹县动委会同意,王道平在魏湾集东门外高搭戏台,邀请胡金泉、魏公琦、马逢乐、张辛义“四大司令”前来看戏。其中,他们队伍人数最多的有1000多人,少者也有六七百人,连同王道平的队伍共计4000余人。唱过大戏之后,王道平登台发表讲话,说:要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誓把日军赶出中国去!
他的讲话,使在场的士兵和群众深受鼓舞。会场上一片欢呼,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会后,各支武装的代表围坐一堂,商议成立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一致推举王道平为司令员。大家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目前虽说拥有几千人枪,但其人员成分复杂,军事素质较差。为加强统一组织领导,使游击大队真正变成一支抗日队伍,我党又派张子善、孙正民、王东舒等七人到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协助于子元开展工作。为严明军纪,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王道平和于子元等同志研究制定了五条纪律:一是不准打骂群众;二是不准调戏妇女;三是爱护武器,不准丢失;四是公买公卖,不准坑骗群众;五是不准乱抢东西。通过执行严格的纪律,战士们的素质逐渐增强,战斗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王道平打算将自己率领的这支抗日武装进行改编,取得正式番号,接受正规训练。在王道平和于子元等共同努力下,八路军第六八八团同意接收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于是,王道平率领着几千人马的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从考城县王大瓢村出发,正式北上接受改编。为避敌伏击,队伍经菏泽、东明、濮阳,蜿蜒逶迤,行程500余里,来到黄河北的桑村集。
为欢迎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八路军第六八八团派出了两个连进驻桑村集北面的两个村子里等候。会师当天,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的官兵和前来迎接的八路军两个连队的指战员,在桑村举行了联欢会。联欢会结束后,八路军两个连队全部返回驻地休息。但是就在当晚,隐藏在王道平部内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四处散发反动言论,加紧了破坏活动。原土匪出身的郭启云、曹大个子、申三瞎子等不明是非,于当天夜里各自悄悄地领着自己的队伍逃走了。
第二天一早,王道平才发觉队伍哗变。他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大声骂道:“这些孬种,怎么跑了!一声不哼,以后还有脸见我!……哪怕只剩我王道平一人,还是要去找八路军的!……”于子元急忙进行劝慰:“四哥,不要生气!正如你说的,就是剩你自己,八路军照样欢迎你!”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王道平带着剩下的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又整装出发了。
王道平率队来到黄河边高王卫村的八路军驻地,见到了第六八八团团长覃健和政委常玉清,他们对王道平受挫而不馁、坚决抗战的爱国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勉励大家以民族利益为重,同心协力,早日把日本赶出中国去。
王道平率部休整期间,八路军对他们亲如一家,全体官兵不仅穿上了棉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也就是在这时候,王道平把原名王喜太改为王道平,取“劈荆斩棘开新道,锋芒指处坎坷平”之意。
一个月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决定,将原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八路军陇海支队,任命王道平为司令员。
三
1938年底,王道平率领陇海支队,重新回到鲁西南大地,驻扎在郭小湖一带。不久,原在王道平手下任营长的郭启云、申三瞎子就带着人马枪支回来了,只有曹大个子投靠了地方顽军李子仪部。从此,陇海支队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又扩充到1000余人枪。这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鲁西南第二支抗日武装,通过训练与整顿,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他们英勇抗战,打碉堡、拔钉子,锄奸除霸杀日军,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39年春,冀鲁豫地区八路军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合编,成立冀鲁豫支队。陇海支队被改编为冀鲁豫支队二大队第三营,王道平改任三营营长。为扩大战果,开创鲁西南抗战新局面,冀鲁豫支队二大队奉命由曹县西北开赴曹东南地区。曹县东南高辛庄,有一恶霸地主叫高圣君(外号高二穷种),日军曾委任他为曹县东方剿匪(指共产党)总联庄会会长。考城县南章集,有一顽杂武装头目袁金花,勾结日伪,祸害乡里,许多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被其杀害。为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王道平主动请战,带领部队一举消灭了为虎作伥的高圣君,杀掉了罪恶累累的袁金花。
1939年6月22日,日军驻曹县司令官间野率300多日伪军,在曹县东南寻我军作战。为痛击敌军,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在曹县东南苗堤圈一带设下埋伏。战斗打响后,三营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奋勇冲杀,杀得日军丢盔弃甲,仓惶逃窜。这次战斗,我军毙敌200余人,缴获山炮一门和许多枪支弹药。次年,原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第三营改编为定(陶)曹(县)支队,王道平任司令员。
我军在苗堤圈缴获的大炮
1940年秋,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我主力部队奉调北上之后,王子魁、石福启、胡罗头、马逢乐、张子刚、王子杰、张盛泰等数股顽杂军7000余人,乘虚从四面向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被称之为根据地南大门的沙扈、大谢寨等村接连失守。原东西80里、南北40里的鲁西南抗日根据地,被蚕食、压缩成东西10余里、南北不到4里的狭小地带。地委机关和仅有一营兵力的独立团,坚守在刘岗、曹楼、伊庄三村。“三村”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大本营,一旦失守,我党开创的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就将完全失掉,因此形势十分严峻。
在此危急关头,党组织指示王道平,坚持统一战线,利用一切关系,千方百计动摇、分化、瓦解敌人,以减轻敌人对“三村”的压力。王道平欣然受命,认真分析敌情,确定斗争策略,迅速采取了行动。
原为王道平旧交的考城县顽军头目胡罗头,拥有2000人枪,从西面围攻“三村”。为解“三村”西面之危,王道平只身到胡罗头部做劝解工作。他向胡罗头宣传统战原则和坚持抗战的前途,强调指出他若继续与“三村”为敌的严重后果。他向胡罗头明确指出:一、八路军主力部队虽暂时撤离,但并没走远,一旦回师,他胡罗头必成覆巢之卵;二、马逢乐与他胡罗头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马逢乐让其打头阵,损兵折将的是他胡罗头,而马逢乐坐收渔人之利;三、我地委领导英明指挥,“三村”军民同心戮力,浴血奋战,虽据守弹丸之地,但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如誓死与“三村”为敌,很快将遭到我主力部队和“三村”军民的内外夹击,他胡罗头的下场是不堪设想的。
王道平的话语句句切中要害,说得胡罗头连连点头称是。他向王道平说:“四哥说得真好啊!使为弟真正弄清了利害关系。从今日起,保证按兵不动,不会再当马逢乐的枪头子,如您有所求,我定会尽力相助的。”此后,胡罗头非但不再侵犯“三村”,还偷偷卖给我们一些子弹和药品。
从东南方面直扑“三村”的石福启部,人众枪多,气焰嚣张。王道平决心利用与石福启的旧关系,通过采取有理有节的斗争,阻止石福启部对“三村”的进犯。恰在这时,王道平却接到了石福启的诱降信。地委于是决定就来个顺水推舟,派王道平去见石福启,讲清利害,晓以民族大义,拖住这股顽敌。随后,王道平只身来到蔡堂村,向石福启分析形势,讲清利害关系。石福启也被王道平说服,当即就下达了停止进攻“三村”的命令。
四
斗争残酷,岁月峥嵘。
多少年来,王道平戎马倥偬,忘我工作。1940年他不幸患染了肺病,由于缺医少药,病情逐渐加重,后来发展到了经常吐血。为此,领导和同志们多次劝他专心医病疗养,可他总是以“扩充整训队伍要紧”为由婉言拒绝,顽强地抱病坚持工作。紧张的工作、频繁的战斗和过度的劳累,使他的病情急剧恶化。每次转移和战斗,都是战士用床板抬着他随军行动。在病情已十分严重的时候,仍还念念不忘自己的部队,他不止一次地嘱咐部队其他领导同志:“要加强部队的纪律,抓好部队的训练,为搭救千百万受苦人,多杀日军和汉奸,争取最后的胜利!”
1944年3月14日,王道平因病去世,终年58岁。为纪念这位坚强的革命战士,原齐滨县(现曹县西北)人民政府决定,将王道平家乡所在的砖庙区改名为道平区。
浏览:10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