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丹心照汗青——记女共产党员陈秀英烈士(文/陈华鲁)

no18851 发表于2018-12-18 16:14:06

在鲁南群山环抱的平邑县铜石镇的南、北锅泉村里,有些老人至今还清楚记得,五十五年前那位被刘桂棠匪部残酷杀害的年青的“女八路”,她是那样勇敢坚决誓死不投降。但那时在刘匪的严密统治下,人们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后来查明,她就是当时我沂蒙山区广大抗日军民积极学习的女共产党员陈秀英烈士。1988年4月23日。数千干部群众在为她新立的纪念碑前,沉痛悼念她英勇就义四十六周年。

一、苦难童年

    陈秀英1919年5月15日生于宁阳县东庄镇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陈士源,先已生了个男孩,这又生了个女孩,他满心高兴。因此他起早贪黑,除了种好二亩地,还蒸馒头在镇上卖,以赚些麸子粗面维持生活,他盼望儿子闺女早日长大成人。但在那旧社会是富入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不久,陈士源的妻子生病双目失明,刚刚懂事的女儿就要学着干家务活。八岁,母亲去世,后来几乎逐渐担负起全部家务。她聪明倔强,心灵手巧,拾柴,割草,喂牲口,磨麦,脚踏罗罗面,蒸馒头,样样学着干争着干,替出父亲种地、卖馒头,她还学干针线活。由于过重的负担,过早的成熟,她终日沉闷寡言,因此人们叫她“哑巴妮”。

东庄是全县有名的大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的影响很快扩散到这里,开始废私塾办学堂、破除迷信、妇女放足等活动。1927年,这里办起全县第二所小学,学校就设在“哑巴妮”家院的前面。这时比较富裕开明的家庭的女孩子先后上了学,她看着十分羡慕。按当时的家庭情况,她上学确有困难,但她很要强,她再三要求,父亲终于同意了,1932年,她13岁上了学,老师给起名叫陈桂香,并且毅然放了脚。上学后的桂香实在不容易,她起早贪黑,一面需要忙家务劳动,一面要上学听课、写作业,样样做好,要比别人付出双倍的努力。但因她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再苦再累也高兴,因此她的学习成绩很好。

但在万恶的旧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桂香的希望不久又告破灭。东庄北头有家姓许的富农,有两个男孩,大的名叫许兴记,父亲早亡,母亲看着陈桂香长相俊俏,又本份能干,就托人说亲。桂香本来一心读书,不想早婚,但她父亲感到自己家贫,女儿又早丧母,加上时局不稳,兵荒马乱,不可把她久留身边,况有许家就在本村,相距不远,早晚有个照看,因此他同意了这门亲事,并且再三说服女儿,桂香自然抵挡不住。1937年春,桂香刚满18岁,小学未毕业,就被迫辍学,和许兴记结了婚。从此她便掉进万丈深渊。

二、无声反抗

那许兴记家封建思想十分严重,婚后根本不把桂香当人看待,他们把桂香看成拣了个小便宜的专管干活的工具。丈夫许兴记比桂香小两岁,他好吃懒做,大男子主义蛮横无理,还要桂香百依百顺。婆母则说什么“娶到的媳妇买到的马,任人骑任人打”.全家四日人,吃两样饭,桂香千活出牛马力,却吃他们的残汤剩饭,稍不顺眼,他们张口就骂,抬手就打。有一天,桂香在菜园里打水浇黄瓜地,顺便在水桶里洗了洗手,这下被婆母看见了,就泼口大骂“你这不要脸的丧门神、穷命鬼,不怕沾污了这水,再浇地,要结苦瓜吗?”说着把水桶掀翻,摸起扁担就打。

人格的污辱,生活的折磨,使桂香每天忍气吞声。她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但性格倔强的桂香又不甘心苟延残喘地活下去,终于被逼采取了最严厉的反抗。这天上午,天已很晚,婆母还未见桂香下坡干活,就到处骂着找。最后发现桂香在自己屋里悬梁自缢了。立刻街上有人大喊:“哑巴妮上吊了,哑巴妮上吊了……。”左邻右舍闻声迅速跑来,顿时院内屋里挤满了大人孩子,善良的人们无不对桂香报以极大的同情,纷纷设法搭救。幸亏几位有经验的老人,有的马上给桂香捂住鼻孔、嘴巴,有的给她解开绳子,徐徐放下,有的给她揉胸、圈腿(今叫人工呼吸)。桂香渐渐有了微弱的呼吸,心脏慢慢恢复跳动,最后苏醒过来。桂香得救了,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再也不在这个家待下去了,便重新回到村南头自己家里,又和父亲、哥哥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许兴记家遭到陈桂香这无声的反抗,并不认输,对桂香毫无同情之心,相反,却认为陈桂香大逆不道,败坏许家门风,罪有应得。许兴记一心想骑在人们头上作福作威,升官发财。这时恰是1937年“芦沟桥事变”,日寇大举进攻中国,时局混乱,许兴记便乘机以200元钢洋卖身投入国民党部队,并妄图以此威逼陈桂香就范。

 陈桂香有幸死而复生,她不愿意那样白白死了。但是她依然心事重重。因为那时男女不平等。反映在婚姻方面是只许男人“休妻”,不准女人离婚,女人只许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定终身。因此桂香在考虑自己的前途,考虑怎样对付许家。不久,她就和卖身投靠国民党的许兴记背道而驰,自己找到新路。

三、投身革命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南部、宁阳东北的徂徕山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后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这时东庄一带的爱国青年,如家住东庄、在外地教学回来的中学教员朱冥阶、东庄小学教员武效周等人也组织武装参加了四支队。38年5月,省委又派朱冥阶、武效周回宁阳九区东庄。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6月,根据对敌斗争形势需要,在党领导下建立了灰色的抗日政权——“泰宁边区人民自治委员会”(简称“自治会”),“自治会”机关就设在东庄小学内.这时中共曲泗宁中心县委的周田兰、江虹等许多同志,经常来这里宣传抗日救国、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许多道理。桂香经常看到这些同志,听他们谈话,深受启发,因此她决心设法参加抗战,争取翻身解放。38年8月,陈桂香的同学、对门邻居吴昆去沂水县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11月回泰泗宁县委负责妇女工作,她就进一步动员陈桂香一起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桂香从此砸碎了封建枷锁,踏上新的革命征途。她满腔热忱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抗战、妇女解放、不当亡国奴等,她积极组织识字班,动员妇女学文化学政治,支援我抗日部队,动员磨面、做军鞋等,她样样都跑在头里,并且工作逐渐由本村发展到周围各村.她还把名字改为陈秀英,决心向英雄学习。1940年春天,吴昆又介绍她入了党,成为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更加热情积极了。

1940年7月,“泰宁边区自治会”遭敌破坏,东庄被敌人占领.中共泰宁县委撤到泰安南部石莱、放城一带。陈秀英随县委撤出后,即到中共尼山地委党校学习。临撤前,她知道要远离家乡,过更艰苦的生活,便做了充分准备,光连夜做布鞋就有好几双。秀英来到党校,就见到校主任吴昌,两人是同村邻居,他们谈得很高兴。党校的主要课程有马列主义、党的建设、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统一战线、民运工作等。学习方式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课中许多问题使秀英感到很新鲜很亲切,因此她学习非常积极,除了认真听课,作笔记,并在座谈中,以自己的悲惨经历,控诉旧社会妇女所受的重重压迫。经过难得的两个月系统学习,她在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工作能力诸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决心为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1940年10月,陈秀英在党校毕业后,又分配回中共泰宁县委做妇女工作。接着县委又派她到新划的仲里区工作。由于她忠实可靠,作风朴实,八路军115师曾要她搞情报联络工作。一次,有一项重要联络任务,她和13岁的高廷广扮装姐弟二人走亲戚,她将信件缝在衣服里,臂挎着红包袱,小高挑着鱼、鸡蛋等礼物,清早从周郭庄出发,路经敌占区楼德、磁窑、大汶口等敌人据点,穿过津浦铁路,步行120余里。到达在泰西的115师某部住地坡里村,找到董鲁同志,交上信件,首长高兴地说:“一路平安,办得很好”。热情安慰,招待就餐。第二天夜里,由部队护送过来铁路,二人迅速返回周郭庄。就这样她曾多次机智巧妙地胜利完成情报联络任务。

四、青春似火

待补充,未校对

浏览:700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遇见
    遇见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