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寒 凝 大 地 发 春 华
一、 寒 流 立 雄 师
1940年冬,正值祖国大地飞雪覆盖,冰封万里,浓寒袭人之际,又袭来了一股更为凶猛的政治寒流。蒋介石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何应钦、白崇喜分别发表了臭名昭著的“皓”(10月19日)、“齐”(12月8日)两电,对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大肆污蔑,强令黄河以南的抗日部队限期撤至黄河以北。我党为了顾全大局,在驳斥蒋、何、白造谣污蔑的同时,表示可将皖南的新四军移至长江以北。国民党一方面在电台上大肆宣传皖南新四军将要北上的消息,实际上是要求日本人封锁长江,阻止新四军过江;另一方面又调兵遣将,阴谋伺机歼灭新四军于北上途中。
1941年1月,国民党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他们以八万之众的部队在泾县的茂林,伏击我北上的新四军九千余人。经七昼夜血战,新四军军长叶挺同志及众多干部被捕,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被害,除两千余人突围外,其余同志大部壮烈牺牲。他们没有倒在与日寇血战的疆场,却倒在国民党人枪口之下。在苍茫的皖南大地上,七千英魂不散,他们用带血的头颅撞击着中华民族的警世之钟。“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取消英勇抗战的新四军的番号,妄图毁灭我新四军于这股大自然的与反共的政治寒流之中。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一时间寒流滚滚,凉气逼人。我是在率领一支部队南下云梦、孝感地区后返回白兆山不久得知“皖南事变”发生的消息的,紧接着,又听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处理这一事件的命令、谈话及重要指示。当时,鄂豫边区的军民愤怒、悲痛的心情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点,我个人也是如此,好几天吃不下睡不好。新四军中有我许多老战友,他们如今怎么样了?是突出来了?还是已经血洒疆场?这些好同志没有倒在与日本帝国主义厮杀的战场上,却惨遭暗算,含恨于卖国投降派制造的“千古奇冤”之中,怎不令人心痛疾首,感慨万分呢!
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华中“剿共”最高司令李宗仁也毫不含糊,划鄂豫边区为鄂中、鄂东、襄西三个“清剿区”,派出了新二军的三个师、两个旅和八十五、二十二集团军各一部,还有国民党鄂豫边区五个游击纵队,联合向我豫南、随南、安陆、应山、京山、钟祥、应城等地进犯。在鄂东地区,李宗仁也使用了两个师、五个游击纵队和一个保安团的兵力进行“清剿”。在襄西,顽军五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配合地方部队来犯,妄图于天寒地冻的2月底前一口吞掉我边区抗日武装,摧毁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其来势汹汹,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面对这一严重局势,边区党委根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确定以游击战中的运动战为主,坚持鄂中、豫南等基本区,打开鄂东,开辟鄂皖边,继续发展、巩固与扩大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号召全边区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打击围剿之敌,击退寒流,粉碎敌人的进攻。进一步壮大自己。
在边区党委制定的这一正确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军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在各个战场上有力地打击了进犯之敌。经过我军与边区人民艰苦的斗争,李宗仁的“二月计划”被彻底粉碎。我们的武装力量,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得到了发展与壮大,我们的根据地,非但没有被摧垮,反而得到了巩固与扩大。
“寒凝大地发春华”。经过寒流的冲击,受过严寒考验的花木,更加茂盛了,我军也更加强大了。我们党中央及时向全国、全世界揭露了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阴谋,发布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并郑重宣布:重建新四军,由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我豫鄂挺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同志被任命为师长兼政委,刘少卿为师参谋长,任质斌为政治部主任。
4月5日,五师部队组建完毕,李先念师长在白兆山地区的王义贞店通电就职。10日上午,在一个平坦的河滩上召开了庆祝五师成立大会。这一天,天气晴朗。一队队威武的抗日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战歌,从各个驻地汇拢而来。周围的老乡也成群结队地涌向这里。人们以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大会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开始了。锣鼓声、鞭炮声、军民的欢呼声响彻云宵。会上首先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恢复新四军、整编第五师的命令和李先念等同志的就职通电。接着,李师长身穿一套整洁的灰布军服,在掌声中以洪亮有力的声音宣布:“同志们,乡亲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今天正式成立了!”顿时,会场上掌声雷动,一片欢腾。他介绍了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七个师是怎样在蒋介石掀起的反共高潮的寒流中建立起来的,阐明了重建新四军的重大意义和这支军队的宗旨,号召全师指战员更好地在党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下,高举抗日大旗,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依靠广大民众,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华大地而英勇作战。然后,随枣地委、随南县委、随南人民群众代表和五师指战员代表先后在会上发言祝贺。会议结束时,全体指战员齐声高唱《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
风雪饥寒;
千百里转战,
穷山野营。
获得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
这歌声,既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内心为自己能作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而产生的庄严和喜悦心情,又表达了我们要重振新四军军威,誓与敌寇英勇拚杀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
当晚,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从这一天起,新四军五师所属各部队一律使用新的番号。全师共辖四个正规旅、三个地方游击纵队,共计一万五千余人。
我任十三旅旅长,方正平为政委,许道奇是政治部主任。旅下辖三个团:原平汉支队二团改编为三十七团,三团改为三十八团,原挺进纵队独立五团改为三十九团。
张体学任十四旅旅长,刘西尧为政委;王海山任十五旅旅长,张执一兼任政委;罗厚福任特务旅旅长,杨焕明为政委;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杨经曲,张执一兼政委(一纵队5月份便取消);第二纵队司令员是黄林,刘子厚兼政委;第三纵队的司令员是何耀榜,政委是程坦兼。
部队整编后,我们抓紧时间向部队传达党中央和中原局党委的一系例指示,进行针对性教育。我和方正平政委、许道奇主任等几个同志也交谈了很多。我们从“皖南事变”谈到全国面临的危机,从华中战场谈到鄂豫边区,从敌我力量的对比谈到部队今后的艰巨斗争,越谈越感到:在鄂豫边区处于日、伪、顽三面夹击,处于“孤悬敌后”的困难情况下,要把边区根据地坚持、巩固和发展下去,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以斗争求生存,在斗争、生存中求发展。必须教育部队的全体指战员,要以强烈的民族义愤和阶级感情,迎接更艰苦、更严峻的考验。
这段时间,我经常考虑,我们从竹沟南下已经两年了,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我们的部队正在逐步壮大,我们的战略战术也应相应地变化才好。兵无常势,战无定规。刚进入鄂豫边区时,面临着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情况,我们量力而行,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保持战斗的突然性,速战速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多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有一套飘忽制敌,会打会跑会藏的本领,打击对象大多选择较为弱小的伪军和小股日军,为的是积小胜为大胜,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现在我们的力量有了发展,队伍逐渐壮大,武器大大改善,这就给我们指挥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觉得,我们仍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我们所擅长的游击战、夜战和奔袭战,它曾使敌伪吃尽苦头。同时,在以游击战作为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的基础上,应瞅准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给敌以打击。打仗一定要做到计划周密、侦察细致、以众击寡,要知己知彼,敌情不明,不与作战。要把每次战斗的决心建立在充分掌握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不打无把握之仗。
挺进武汉外围敌后以来,我带的兵越来越多,这也给自己在政治思想和军事指挥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打仗不能拘泥于老框框,必须灵活作战,机动制敌,满足于老经验是要吃亏的。在战场上,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敌变我变,每个指挥员战斗员能否冲得上、顶得住,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勇敢、坚定、机智、沉着,吃大苦、耐大劳,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慨,在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面前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同时,作为指挥员,在战斗中要保持谨慎和勇敢的平衡。既避免过于谨慎,妨碍用部队的战斗力去摧毁敌人,又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勇敢成为冒失,这两种极端往往对战斗进程和结局造成很大危害。对敌人则应实事求是地予以估价,即不应过低也不必过高地估计敌人的战斗力和士气。应该承认,和红军时代相比,我们现在面临的敌人更凶残、更强大,武器也更先进。以前和白匪打仗,一个冲锋上去,往往能冲垮敌人,现在则不能硬冲硬打,特别是对日军作战,他们枪法好,防守一般都很坚固,蛮干只会招致更大损失。必须掌握日军的这些特点,在战场侦察、战斗部署、兵力组织、火力发挥、战术运用等各方面要特别细致,要跳出老框框、旧套套,一般不要再猛冲猛打,而应多用迂回、火攻、伏击、围困等战法打击他们。谁不想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换取战斗的胜利,避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敌硬拼人力,拼时间,拼消耗,谁就不是一个好指挥员。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作战阶段、作战对象、作战条件和作战任务,灵活地选择战术、运用战术、变换战术,机动歼敌。
我还体会到,要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能打硬仗恶仗的部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只有不能打仗的官,没有不会打仗的兵。当干部的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好头才行。必须乐于吃苦在先,危险在前,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安全在后,退却在后。假如干部惯于打滑头仗,却能带出有战斗力的部队,那真是见鬼的事。记得我参加红军后第一次打仗时,敌人机枪“嘟嘟嘟嘟”一打过来,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抓紧手中长矛,往地下一趴,头也不敢抬。后来看见干部站在那里指挥,子弹“嗖嗖”地从身边穿过也不予理睬,还提着手枪,哪里危险往哪里去指挥,哪里有激战就往哪里跑。我就是从这些干部身上得到鼓舞和勇气的,几次实战就什么都不怕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各部队选配好干部是极重要的工作,是能否搞好一支部队的关键所在。要把那些有魄力、办事果断、能体贴部下,打仗时敢于冲锋陷阵又机智灵活的同志提拨上来。我相信这样一句名言:“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能够打败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强将手下无弱兵”,恐怕也就是这个意思。应该在这次整编中,把部队各级干部配好,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这对于我们整个部队形成一种狠、硬、活的战斗作风无疑是有着极重大意义的。
五师的成立,标志着鄂豫边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壮大起来,标志着鄂豫边区抗战形势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师这支在政治寒流中建立起来的正义之师,在党中央和鄂豫边区人民的关怀支持下,军事素质、政治素质迅速提高,是一支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的英雄的抗日武装;战士们士气饱满,浴血奋战在鄂豫边区敌后战场上,秦起了一曲又一曲胜利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