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水105号(文/余修)

大北杏 发表于2019-01-05 16:33:17

 60年前,济南的泺源门外,顺城河北流的这一带河水,称为东流水。河上有桥,以便路人穿行,临城门最近处的第一道板桥,路人称为第一虹桥。也就在泺源门外大街路北,虹桥附近,有一小巷,临闹市而僻静,向北走去不远,有一座灰瓦白墙的小楼。小楼是两间铺面,一楼一底,座西朝东,沿街阁楼都是玻璃窗,平时白布窗帘下垂,都认为是一个普通客栈,不为人注意。院内幽静,是个四合小院,街上来往路人也不甚多,并无车马喧嚣之声,店铺行商人等也不见繁忙,这就是当年的东流水街105号。院内有洗心泉,清流潺缓入护城河内,对门又有古月泉,泉水淙淙,清流见底,顺河水北去。这一带僻静而不闭塞,与附近小胡同四通八达。

    1921年秋,王尽美和邓恩铭出席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到山东之后,不久,即择东流水105号小楼,作为中共山东省委秘密机关所在地。

    邓恩铭在夏季,常化装为客栈账房先生,青衫洒金扇,翩翩少年,似商人出入其间,不为人所注意,密议山东各地党务工作。于此,王尽美同志时作小学教师装扮,皂鞋白袜,长衫礼帽,彬彬礼君子,似有学究气。一人105号,则数日不出,草拟文稿,油印党刊,与外地同志接谈,日夜不辍。他废寝忘餐,形容憔悴,健康情况极不佳,后染肺病,而从不顾及。

    105号小楼,虽是党的机关,非一般党的秘密机关可比,故党内知者不多,仅主要负责同志少数人来往其间,所以,得长期保存,未被敌人破获。山东省之地方党组织名称,初称山东区支部,至1924年11月,山东党组织发展迅速,先后在青岛、张店、淄博、昌潍等地建立组织,王尽美同志在济南召开会议,乃正式成立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产生全省党的领导机构。这些活动,王尽美与邓恩铭同志都亲自参予筹划与领导。

    山东第一批共产党人鲁伯峻等人,由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转为中共党员,正式举行入党仪式,均在105号小楼上,斧头镰刀党旗下,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像前,庄严宣誓,加入了光荣的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王尽美、邓恩铭同志,均为监誓人。这第一批党员,绝大多数都为党的事业,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屠刀下英勇牺牲,为山东早期党的建立,做出宝贵贡献。

    东流水105号,这座白墙瓦房普通旧式小楼,虽然是座落在僻静而平常的小巷中,1925年前后,党中央派任弼时、邓中夏、关向应等同志先后来山东视察工作,都在这里居住过。

    东流水是长流水,小楼的对面是古月泉。60年后的今天,城墙早已拆除,泺源门亦不存在,西门桥已改建为宽敞马路。古月泉经过人工的修整,清泉喷涌,水花四溅,如珍珠散落,远望如白银泄地,日光下映得分外多姿。河岸青青垂柳,轻风微拂,别有风致。谁也没有想到当年山东革命中心就在这泉声柳荫处,这里就是最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战斗的机关。

    105号的小楼,已为省人民政府定为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现正饰如原来模样,一切陈设,如60年前,一些俭朴用具,均陈列其中。以此教育后人,知革命大业,创业之艰难,使人缅怀先烈,学习舍生忘我的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鼓舞激励后来人,为今日之“四化”而奋勇前进。

    现在院内十分整洁,洗心泉虽小,泉边花草点缀,火红般的柳桃花,晴空映日,分外鲜艳,正像一盆星星烈火,可以燎原似的,象征着革命初吐的光芒,永远光照人寰,使千秋万代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里给游人以光明的启示和炽烈的革命感情,使游人低回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1979年7月9日于山医附院病室)

余修(1911-1984)山东济南人,原名鲁广益。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国大学国学系。曾任延安行政学院教育处处长、新华总社秘书、中共渤海区委秘书长、华东大学教务长。新中国成立,历任山东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共山东省委文教部部长,山东省副省长,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浏览:96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颜神之子
    颜神之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