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文/庄泽华 辛纯 王伯泉 王丕争)

中泉 发表于2019-01-05 20:44:29

向鲁东南进军

    鲁东南(后来改称滨海)地区,东临黄海,有柘汪、青口、岚山头、涛雒、石臼所、王家滩、泊里、贡口、灵山卫、红石崖等港口,北靠胶济铁路,可以威逼潍坊、胶县、高密和青岛市;南跨横贯中国东西的大动脉——陇海铁路,直接威逼战略要地——徐州;西边是富饶的沂(河)沭(河)大平原,靠近山东的心脏抗日中心根据地——沂蒙山区。台潍、海青、泰石等公路纵横其中。东西二百多华里,南北约八百华里,面积约七万一千平方华里,有四百多万人民,境内山峦起伏,物产丰富。北有连绵不断的九仙、五莲、马耳、大耳、藏马、大珠、小珠、铁镢、青山、屋楼崮、庐山、鸳山;中有甲子山、马牙山;南有邓阿、夹山、仓山、吴山等山脉和起伏不断的丘岭地带。鲁东南地区,东临黄海、太平洋,西联鲁中、鲁南,北临胶东、清河(鲁北),南联江苏、安徽两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有利阵地。早在1938年1月,中共中央就指示:“山东党应以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中心任务”;“省委应以鲁中为重心,依托新泰、莱芜、泰安等地原有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控制蒙阴、莒县等地区为中心。”据此,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原在鲁中沂水县一带活动的我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六大队,于1938年7月初进驻莒县城南岳家沟、垛庄一带。当月,奉命扩编为八路军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罗积伟任司令员,杨昆任政委。8月,建立了中共鲁东南特委。刘涌继任二支队司令员,景晓村继任政委,并进驻莒县大店一带。

    1938年中秋节后,又奉命北上开辟莒(县)、日(照)、诸(城)山区(即五莲山地区)抗日根据地。10月初,特委和二支队司令部进驻莒县城北和招贤镇。稍为休整,又兵分两路,向桑园、泊里进发。一路由景晓村同志率领中共鲁东南特委机关进驻莒县城东北的桑园,对外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后方司令部名义进行活动。景晓村同志任鲁东南特委书记,杨昆、李仲林同志先后担任组织部长,崔介同志任统战部长,李均同志任宣传部长,刘涌、谢辉同志先后担任军事部长,袁子杨同志任秘书长,张敬堂同志任职工部长,刘炎、戴克同志先后担任妇女部长,李纪德同志任青年部长。另一路由司令员刘涌、政治部主任李仲林率领,由招贤到管帅。然后,经过莒县、日照、诸城三县的古家沟、坊子、洪凝、松柏林、户部岭、瓦屋、土楼、圈里、石河套等地向东挺进,于1938年底,进驻诸城东南角的泊里、贡口、王家滩等沿海集镇。

    从此,由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破天荒第一次进驻了鲁东南地区的五莲山区。长期没有合法地位,被迫处于地下状态的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期间有了合法地位。在此,为努力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广泛动员和组织各界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迅速扩大部队和建立人民自卫武装,大量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普遍组织各种抗日民主群众团体,着手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我们可以公开身份,理直气壮地宣传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主张。这是鲁东南地区(滨海区)及其五莲山区历史上的转折点,告别苦难深重的旧社会,迎接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新时代。

 莒北县委及二三区委的建立

    鲁东南特委机关进驻桑园一带以后,在桑园附近的上疃村开办了两期干部训练班,发展了一些党员,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同时,派出工作团到各地,深入村庄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团、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并在先进的雇工、贫农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在桑园、石场一带发展了近百名党员。

    1939年6月初,敌人对我鲁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我鲁东南特委机关主动向工作基础较好的莒县城南转移,留下李均、崔介二同志在莒县城北的罗圈、石场、石崮一带,代表特委领导我军暂时撤出的泰石公路以北莒县、日照、诸城、高密、胶县等地的工作。为了加强桑园、石场一带工作的领导,5月底特委决定成立莒县二三区中心区委,王新华同志任书记,9月后辛纯同志任副书记。

    敌人从6月1日开始大“扫荡”后,再次侵占了莒县、日照、沂水三县县城,并在招贤、纪家店子、石沟崖、三庄、沈疃、两城、枳沟等地安设了据点,建立了泰石公路封锁线,把我鲁东南地区分割为南北两部分。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便于开展对敌斗争,特委决定撤销莒县县委,以莒县城和泰石公路为界,分别设立莒北县委和莒南县委。1939年末,莒北县委在长兰成立。莒北县委由范景遽同志任书记,尚立斋同志任副书记(范因病未到职,后由尚任书记),吴镜同志任组织部长,李华同志任宣传部长,王新华同志任军事部长,陈永杰同志任青年部长。县委成立后,首先发动党员通过选举夺取村政权,并秘密组织武装游击小组。

    莒北县委成立以后,原莒县二三区中心区委改为莒北县二三区委,辛纯同志任书记,杨子荣同志任宣传委员,陈中瑞同志任组织委员,王盈同志任妇女委员,宋绍九同志负责青年工作。这期间,我们以恢复与巩固党群基层组织,加强党员教育,提高质量为重点,发展个别党员,广泛组织发动群众。为了加强二、三区的工作,特委派出了以董迪同志为团长的工作团协助区委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党群工作都有了发展。在二区,群众发动较好的村庄有石场、旺岭、下万家沟、邸家沟、龙头、石门、罗圈、刘家庄、姚家沟、张家沟等。在三区,以桑园,小王庄,上疃等庄基础较好。全区六十多名党员,仅上疃村就有二十多名。当时在群众中涌现出大量积极人物和骨干分子。我们记得比较突出的有下万家沟的邸天春、旺岭的王保荆、龙头的葛在礼、石门的李振江、上万家沟的王新亭(民主人士),罗圈的王芳亭(民主人士)及其儿子王学良、张家沟的张同斋、张昭等同志。桑园党支部书记于福孝兄弟和小王庄皮匠陈××兄弟们,上疃王昆伦、葛明华和葛洪明及其父母,在“万仙会”暴乱时,都已先后参加革命到了泰石公路南去。于福孝同志曾任莒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到1940年4月初,莒北县委决定,撤销二三区委,分别建立二区区委和三区区委,王伯泉同志任二区区委书记,杨子荣同志任三区区委书记。

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后,滨北地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大部败逃,名目繁多的所谓抗日军蜂起。他们打着抗日的旗号,互相吞并,各霸一方,鱼肉人民。我八路军二支队初到诸城地区,就对城东的朱解、瓦店敌伪据点发起了攻击,震憾了整个滨北敌顽势力,受到各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树起了军威。

    当时特委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1938年10月,刘涌司令员亲自带领参谋庄泽华等同志,到驻前仲崮村(管帅以东)的国民党新编第六师独立旅莫正民部搞统战工作,并与该部政治部主任(我党组织在该部的负责人)王东年同志接上关系(王与庄是济南高中同学),后又亲自去龙骨山一带做旧地方武装和会道门(如“大刀会”)等头目的工作,为我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和扩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秋末,我们利用大佛教在日照县高泽乡窝疃村组织了一个“新兵连”,我特委派张泽生同志前去担任政治指导员。尔后该连开往上疃,编为我特委机关警卫营二连。从1938年初,我党曾先后派党员徐锦江、牛良佐、翟永乐、蒋爱民等同志到国民党莒县县长许树声的莒县游击队中去工作(1938年底该部改编为国民党第六十九军第一混成旅)。他们在部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对其两个主力营(后扩编为两个团)进行了争取工作。1939年6月,我特委和二支队又派人去马(耀嵛)团帮助在该团担任政治教导员的我党负责人马华同志进行工作。不久就把马团全部拉出,投奔我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六团,发展和扩大了革命武装。

    为了提高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于1938年底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于1939年3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二营,刘涌同志任营长,铁瑛同志任政委。同年5月,一支队二营奉命由泊里调往沂蒙山区参加反“扫荡”,8月重返鲁东南,冬季扩编为一支队二团。二支队整编并调出鲁东南地区以后,鲁东南特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的对外名称由二支队后方司令部改为八路军鲁东南游击大队,特委军事部长谢辉同志兼任大队长,特委书记高克亭同志兼任政委。

第一次反“扫荡”和两次反顽斗争的胜利

    1939年6月初,日寇开始对我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大“扫荡”。莒县、日照、诸城三县城之敌在飞机掩护下,向我莒、日、诸地区军民发动猖狂进攻。当时,我八路军主力已调走,在五莲山区活动的只有友军111师(东北军)。为了粉碎日寇“扫荡”,除大力动员和组织群众加强反“扫荡”后,特委还派出一些干部到111师和驻莒县城南同我们友好的国民党莒县县长许树声部的马(耀嵛)团协助反“扫荡”。同时,我鲁东南特委机关及其警卫部队主动撤离桑园地区,经左家沟向西,在招贤与管帅之间穿过台潍公路封锁线,到达莒县城北的青云庵,然后南下向条件比较好的莒县城南转移,以便避开敌人的锋芒,打破敌人的“扫荡”计划。当我特委机关刚从莒县城西穿越泰石公路时,在公婆山附近的葛庄突然与敌人遭遇,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寇这次“扫荡”后,1939年9月,鲁东南特委机关及其直属大队,会同重新返回的一支队二营,又回到了泰石公路以北根据地。他们经常在分水岭、石崮、松柏林、洪凝、古家沟、罗家丰台、街头、石场一带活动。

    1940年春,五莲山区周围的反动派掀起了一阵反共狂潮。首先是顽军张希贤旅,于旧历2月22日悍然袭击我驻阎家庄子的八路军诸城县办事处(即诸城县委),逮捕我县委书记钮新农、干事白长洲等同志。继而国民党诸城县长梁钟亭部,又向我汤家沟驻军进犯。按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我驻军一支队二团英勇反击,一举击溃了来犯之敌,并乘胜追击至长兰以东和高泽以北地区。在这次战斗中,我一支队二团政委罗针同志光荣牺牲。接着莒县许树声部也一反常态从桑园一带向我进犯,占领了分水岭等地。我一支队二团以北线凯旋之师,强攻分水岭;然后又协同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九支队将顽敌压缩到板石河、仙姑山,经过半天激战,将敌击溃,并完全逐出我区境外。经此两战两捷,我区周围顽军慑于我军之威,暂时不敢再犯,使我五莲山区得到暂时的稳定。

 日、伪、顽与反动会门“万仙会”勾结

    1940年5月底,在莒北汀沟的大汉奸、大地主于经武与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滨北山区反动封建势力的勾结唆使下,从莒县的汀沟、小窑一带搞起了反动会门“万仙会”。他们用“吃拥饭”“滚雪球”的手段,很快蔓延至下疃、桑园、石场一带。由于我地委(1939年夏特委改称中共山东一区五地委)特务营在岳疃反击战中失利,其反动气焰更加嚣张。他们猖狂袭击我区公所、区中队,捕杀我党政干部、基层党员和积极分子,残杀我伤病员和革命家属。宅科店我党员王建敖、王建秀二同志被捉去,拴在牛尾巴上被活活拖死,其惨状不忍目睹。

    反动会门同敌伪顽勾结在一起,使我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鉴于当时形势,根据上级指示,地委机关撤到了泰石公路以南,并与山东纵队九支队会合。同时,地委决定:(一)地委直属特务营、莒北县委和泰石公路以北的区、乡等工作人员一律南撤;(二)党的工作转入地下,凡是身份已经公开的党员一律南撤;(三)留下莒北县三区区委书记杨子荣同志以左家沟为依托,联络、指导泰石公路以北莒北、日照的工作。

    1940年8月,为了打击“万仙会”的嚣张气焰,从一支队二团、九支队和地委特务营抽调了战斗力较强的七个连队,配备十几挺机关枪,由九支队司令员刘海涛同志、政委刘其人同志和地委书记高克亭同志指挥,向泰石公路以北进发,在石门、板石河一带与其相遇,击毙“万仙会”一个头目,会众不战自乱,四散溃逃,给了“万仙会”一个严重教训。

    1940年春,敌伪顽和“万仙会”勾结一起,对我五莲山区根据地步步逼近,形成夹击包围之势。国民党莒县县长、顽军许树声部五千余人进攻石场、桑园、管帅、板石河一带;顽军李延修部直逼街头;国民党诸城县长、顽军梁钟亭部侵占我洪凝、松柏一带;伪军保安二师张步云部也向五莲山区发展;伪保安六团张希贤部活动在诸城县的官庄一带。在此形势之下,我军忍痛撤离了坚持两年之久的五莲山区。

  艰苦卓绝的地下工作

    为了继续与反动势力坚持斗争,创造重新解放五莲山区的条件,在我党、政机关和部队撤出泰石公路以北地区之前,五地委在长兰召开会议,部署了撤退后的地下工作。地委决定,泰石公路以北地区,莒县、日照两县的工作由杨子荣同志负责;留下身份没有暴露的共产党员厉彦文、殷元彩、牟乃佑等同志负责日照北部街头、洪凝一带党的工作。其他党组织也都留下一部分党员坚持斗争。莒北县委派王乃恩同志回莒县四区参加区委(后任书记)领导汪湖一带党员、群众坚持地下斗争。1941年春,日照县委派回申英同志与地下党员牟乃佑同志取得联系,恢复了陆家庄子、大古家沟、长兰、汤家沟等村党的活动。1941年3月,地委决定成立日(照)北工委,领导街头、洪凝、高泽等泰石公路以北地区的地下工作。1942年9月,日北工委改为日北县委,钮新农同志任书记,李桂五同志任副书记,组织委员是胡润洲同志。日北县委恢复和发展了焦家庄子、阎马庄、街头、洪凝、松柏林、长城岭、阎家庄子等地的党群组织。鉴于敌人沿台潍公路建立了封锁线,莒北县被敌人东西分割,地委决定成立莒北工委,领导台潍公路以西莒北地区的地下工作,刘特夫同志任书记。1943年3月,地委决定成立泰石路北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日北、莒北、诸城、高密一带地下工作。工委书记由日北县委书记钮新农同志兼任。

    坚持地下工作的同志们,不畏艰险,勇敢机智,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对敌斗争。1942年8月,日北县委派王健同志(臧善亭,女)到路北担任日照三区区委副书记。在她直接领导下,陆家庄子党员牟敦岭等同志,联系周围各村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假借伪张步云部招兵的名义,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新兵连”,牟敦岭同志任连长。该连同敌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掩护了我地下党员和军工烈属,并在三关口战斗中,配合我军作战,战斗结束后编入了八路军。1941年3月,申英、范波二同志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泰石路北日照三区作地下工作,在焦家庄子被敌人捕去,严刑烤打,坚贞不屈,惨遭杀害。还有一些同志,在地下工作中英勇牺牲。

    我们还巧妙地利用日伪、顽固派、“万仙会”相互之间的矛盾,瓦解他们的反革命统一战线,致使日寇于1941年春向“万仙会”发动了突然袭击,“万仙会”伤亡重大。再加上我们的政治攻势,曾经猖獗一时、反动透顶的“万仙会”,到1941年下半年已名存实亡了。

  五莲山区重新解放

    1942年8月3日,原东北军111师,在师长常恩多等人领导下起义,成为我党领导下的新111师,控制了甲子山区。1942年底,八路军115师教导五旅由江苏省调进山东滨海地区。1943年4月,经中央批准,建立了滨海区党委、滨海专署和滨海军区,统一领导该地党、政、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这样,就为重新解放五莲山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3年6月,国民党东北军于学忠部(五十七军)奉蒋介石命令调离山东,由国民党二十八集团军李仙洲部入鲁接防。盘踞在五莲山区街头一带的五十七军三三一旅孙焕彩部未等李仙洲部接防即已撤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抓住这一历史先机,部署了与敌伪争夺战略要地五莲山区的战役。战役从七月初开始,滨海军区十三团及老六团一个营越过泰石公路,先后占领街头、洪凝、石场、松柏林等地。至14日全部控制了孙焕彩部占踞的莒、日、诸地区。伪张里元部狼狈逃窜。18日我军在诸城西南的三关口一仗,全歼伪张步云部主力皇协军第五旅,毙伤俘伪副旅长以下七百多人。在这期间,新111师也由甲子山区进入五莲山区。经过七、八月份的作战,我军基本上控制了五莲山区,从而使我们失去三年之久的滨海北部地区重新解放,老根据地又回到人民手中。

    1943年7月下旬,中共诸城县委和八路军驻诸城办事处分别成立,钮新农任县委书记,孙朴凤任组织部长,于云光任民运部长,张苏平任办事处主任。8月,中共莒北县委和莒北县政府成立,刘特夫任书记,尚立斋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崔华景任宣传部长,杨子荣任敌工部长,王东年任县长。9月,中共滨北地委、滨北行署和滨北军分区在洪凝成立,刘西元任地委书记,李仲林任副书记,崔介兼行署主任,梁兴初任军分区司令员,谭土冕任政委。滨北地区包括莒北、日北、诸城、诸莒边、诸胶边等县。

    随后,我党在滨北地区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党、政、军、民各项工作。从而五莲山区老根据地逐步巩固和发展,并打通了滨海区和胶东、鲁中两大战略区的联系。

谁在收藏
浏览:409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何家砚疃
    何家砚疃
  • 小哈啦鱼
    小哈啦鱼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