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忆向明同志(文/贾若瑜)

博崖11358 发表于2019-01-17 11:41:42

向明同志含冤辞世至今已是27周年了。时间的流逝,往事难以忘怀,在那烽烟弥漫、炮火连天、艰巨复杂斗争的时日里,我们朝夕相处,共商大事,他那为人处事的思想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永记心间。

    1948年5月前后,向明同志调任中共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区政治委员,我当时是胶东军区参谋长。1949年5月,组建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准备解放青岛,那时向明同志已调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二副书记兼山东军区第二副政委,并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指派他担任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当时我已是胶东军区司令员,奉命任青岛市军管会委员和参谋长,具体承办军管会之事。向明同志是我的领导和战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是朝夕相处的。1950年10月,我调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兼济南市警备司令时,向明同志仍是山东分局第二副书记,山东军区第二副政委。在工作上还有些联系,已不似前一阶段了。1952年7月,我调军委作战部工作后就失去联系了。我与向明同志前前后后相处近4年时间,我们是在紧张的战斗和工作中渡过不寻常的日日夜夜,这使我对向明同志的人品和为人处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的光辉形象永远铭刻心头,不论什么风浪,从未改变我对向明同志应有的信赖和赞誉。

    向明同志是在什么形势下到胶东工作的呢?

    1947年六七月间,蒋介石组织6个多整编师,还有大批“还乡团”重点进攻胶东区,他们大肆屠杀我胶东根据地的干部和群众,拉走牲畜,毁坏农具,破坏生产,还掠夺粮食、衣物等,造成尸体遍野,灾民成群。仅莱阳县被杀者上万人,昌邑、高密、平度诸县都在千人以上。野狗以死者为食物,达到见人就扑咬的地步。有的村庄真是颓垣断壁,无人居住,野草丛生,其间腐尸横野,恶臭难闻,其凄惨情状不堪目睹。灾区饥民嗷嗷待哺。1947年12月我山东兵团组织了莱阳战役,粉碎了蒋军对胶东区的重点进攻后,着手救灾工作。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不饿死一个人,不荒一亩地。”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救灾,恢复生产,安定民生;支援山东全境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并准备解放青岛市。

    1948年1月,胶东区的主要领导干部全部调走;是年3月,区党委副书记金明同志带走地、县级干部600人,他们开赴豫西,支援中原;与此同时,华东局还要求胶东区为解放全国准备南下干部3650名,组成党、政、军主要干部在内的l套区党委级、6套地委级、36套县级的班子。又从外区调进一批干部充实胶东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此人事大变动、工作任务纷繁艰巨之际,向明同志受命而来胶东区党委任职。作为党、政、军的主要领导者,他在处理重大事务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先调查,后发言。1948年6月,向明同志到胶东后,召开第一次全区性的地、县委书记会议,学习《中国土地法大纲》,对土改工作进行总结。会议是在莱阳城郊农村的大棚里开的,当时我也是中共胶东区党委的常委,参加了这次会议。我进了会场,在前面没有见到向明同志就转到后面,向明同志身穿灰布衣服,蹲在会场后面。我问他为什么不到前面就座?他说:这里一样听得见,也比较方便。因此,我就在他身边呆下了。他用一个小本记与会者发言要点。由于向明同志新来乍到,与会干部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我就给他介绍发言者的姓名、职务。他就是如此平易近人地参加着全区性会议,仔细地听取各种意见。会后还找同志们个别交谈,鼓励大家说心里话。经过充分调查之后,他对胶东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把上级指示与胶东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带全局性的、政策性的问题提到区党委会上讨论。如:土地分配中“抽多补少”的合理调整,不得侵犯中农利益等等问题,他都作了中肯的发言。他还一再说明,对他个人的发言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在作决定时,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他那先听后说,发扬民主,坚持原则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向明同志来到胶东区正处于人民革命战争即向全国胜利大发展的时期,胶东区又一次出现了干部的大流动、大调整。干部的选拔、配备和进出,不仅关系到胶东全局性,而且还关系到从组织上支援新区,为全国胜利发展的大问题,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如抽调南下干部,配备区党委、地、县级领导班子,必须对干部进行认真的考核、选拔,才能保厦保量地按时往外输送;而对外地调进充实胶东区的干部,则需要妥善安排;还有因外调出现的空缺,则需要选拔干部加以补充,凡此均需要在短期内完成。这项工作的繁重艰巨可想而知了。向明同志坚持用人唯贤、德才兼备、人尽其材、材尽其用的原则,强调“五湖四海”。不论外调或留胶东都要从总体出发,顾全大局,妥善安排。每当区党委讨论干部问题,向明同志就是如此坚持我党的干部路线,做好干部调配中的思想工作,胜利地完成干部的输送、调配工作。

    同甘共苦,领导好生产救灾工作。1948年春夏之交,胶东区灾情严重,加上由国民党军和“还乡团”的残酷屠杀、掠夺和破坏,使胶东区人民生活陷入极大困境。如此,胶东区党委曾组织进行查荒灭荒,发动群众生产救灾,抢种补种,以争取大兵灾后夺取农业有个好收成。既要做到不饿死一个人,不荒一亩地和防止大面积传染病的流行,又要大力支援解放战争。在此艰难时刻,向明同志来到了胶东,他肯定胶东区现行做法,特别强调加强领导力度:1.加强对胶东“生产渡荒委员会”的领导,深入动员全区人民生产救灾;2.检查胶东行署、胶东军区联合发布训令,号召机关、部队大力参加生产救灾落实的情况;3.检查全区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灾区发展生产、战胜灾荒的情况;4.继续节衣缩食,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如对灾区人民每天供应4两(16两秤,下同)花生饼,补些黄豆,灾区干部与灾民同样标准。

 为了支援战争,在粮食供应上,对野战军、医院伤病员仍保持每人每天商品粮1斤4两、黄豆或咸鱼4两不变;地方部队和党、政机关则按原标准减半,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渡难关。当时,向明同志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肩负重担,日理万机,不能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但他仍旧坚持按标准领取食物。有时胃病发作,疼痛得头上汗珠滚滚,为了坚持工作,用沸水冲一只生鸡蛋白服用,抑制病情。他那一心为工作的忘我精神,凡知此事者无不赞誉。

    由于领导人以身作则,政令畅通,上下一心医治战争创伤,从1948年4月至8月,胶东区发放生产救灾的各种贷款13.27亿元北海币、粮食4500余万斤,助农劳动92.5万余人次。这就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共渡难关,创造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顾全大局,全力支前,是向明同志领导工作中又一突出特点。向明同志上任的时候,正是山东兵团处于内线夏季攻势之际。作为山东兵团重要后方之一的胶东,面临着兵灾后的重重困难。向明同志能从大局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全力支援山东兵团内线作战和华野主力的外线作战。

    如在人力支援方面:1948年全区参加人民解放军的青年有5.8万多人;动员民工达41.、6万余人,其中赴外区执行任务的达11.88万余人。像参加淮海战役的子弟兵团2400来人,民工3.8万余人,担架5000副,挑子5000担,马车800辆。

    在物力、财力方面:胶东军区有9个兵工厂,拥有职工上万名,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当时虽处于极端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们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争分夺秒地开展生产竞赛,制造枪炮弹药。如“八二”以上口径的迫击炮100多门,掷弹筒上千具,炮弹数10万发,炸药10万余斤。那时,我们没有钢铁冶炼厂和炼油厂,制造炮弹所需要的钢铁、铜和柴油等只能从已解放的城市,甚至去蒋管区购买,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采购人员还有生命危险。此外,还从已破坏的铁路,炸毁的火车、汽车、轮船上拆除可用的钢材。全体职工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进行劳动的,他们所制造的枪炮、弹药有力地支援了华东战场。

    拥有数百职工的新华药厂,为了抢救伤员、治疗疾病赶制大量药品,如内服药、外伤药及急救包等,用以保障我军的胜利进军。

    供应军粮、运送军粮是极重要的工作,那时参战人员多,战线长、运输距离远亦给这项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凡参与此项工作者都尽心尽力去完成。

    胶东区的金矿、税收和北海银行都为解放战争作出积极的贡献。

    所有这一切与当时主持胶东全面工作的向明同志密切相关。他总是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要求胶东各级领导和全体军民宁肯自己节食省用,也必须全力支援山东全境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因此,我胶东区真正做到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也是在自己的决策和实际行动中建立起来的。

    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不仅是领导者自身组织纪律性强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对部属无声的现身教育。

    为了解放青岛之后便于统一领导进驻该城市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军队,根据上级指示,于1949年5月25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向明同志任主任。我是胶东军区司令员,兼任军管会参谋长。同时根据上级指示,胶东军区作为青岛市军管会的办事机关,处理军管会的日常工作。

    是年6月2日我们解放了青岛市。在配合我军军事行动的同时,中共胶东区党委和胶东军区的有关部门分别派人潜入青岛市,与同我方有秘密联系的各界有影响的人士和有关组织一起,进行保卫城市,保卫工厂、码头、学校、商店、车站等各种城市设施工作,使青岛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

    从农村进入城市,特别是长期被德、日、美帝国主义侵占的青岛,遇到的新问题无疑会多些、复杂些。如城市工业生产、文教卫生、交通通讯的恢复;社会治安的管理与稳定;依靠工人阶级,团结社会各阶层的统一战线工作;涉外问题的处理;对奴化思想的影响和资产阶级不良生活方式的腐蚀之消除等等。如何妥善处理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领导者以什么样的思想作风、政策水平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向明同志作了表率。

    接管青岛市后,军管会和胶东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和办事人员开始集中住在龙山路迎宾馆(原德国侵略者的总督府),军队分别进驻蒋军和美军营房。此时,接到中央指示:解放青岛所缴获的物资均交由军委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同志接收、处理;所接管的花园洋房、小轿车,一律上交中央办公厅统一接收,用以安排中共中央和民主党派主要负责同志来青岛休假之用,胶东区党委、军区主要领导均不得进住花园洋房和留用小轿车,……向明同志立即召集军管会委员和胶东区党委常委开会,讨论贯彻执行中央指示,并指定我担任军管会房产书记和负责向军委、中办移交缴获的物资与花园洋房等事项。于是我们立即从迎宾馆全部搬出,住进集体办公住房。向明同志以身作则,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当时他已是中共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军区副政委,是兵团级干部,但他从未有过任何特殊要求,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住进兰山路3号集体楼房里一套两居室房间,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

    由于军管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及有时时间要求紧迫,这对军管会机构和负责具体工作的干部的要求显然是很高的。军管会的主要领导必须集中精力抓好大事,至于日常具体工作必须放手让职能部门具体处理,实行在军管会统一领导下的部门负责制。作为军管会主任的向明同志,他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关键性工作上,如恢复生产、安定民心、支援战争和加强军管会自身建设等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对各部门职能范围的事情由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定期进行检查。我所分管的具体工作和房产管理等,只要依法办,总能得到向明同志的大力支持。我担任房管书记时,许多单位来青岛“索取“房产,或者要求拨些洋楼作疗养院、设办事机构等,来人几乎每天不断。为此,我向向明同志建议,凡来青索取房产的单位,如果没有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式文件,一律只予登记,暂缓解决。等上交中央的房产和经上级批准拨给某单位的房产解决之后,军管会再进行研究,以便统筹合理解决,希望军管会领导不要开口子。向明同志立即同意,表示支持我的做法。由于他的有力支持,使青岛房产得到了有序地进行,合理地解决,同时,也抵制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作为领导能够坚持原则,不讲私情,不随便许诺,具体工作者处理工作事务就顺当了。

    青岛市军管会是解放青岛时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组织,即由军管会统一领导驻青岛市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军队的临时性机构。当时有个别同志不了解这种特殊性,误认为胶东军区作为军管会的办事机构就是胶东军区“以军统党”,把这种看法通过个别同志反映到了中央。中央很快派人到青岛进行实地调查,查明了事实真相,并通过在青岛养病的当时山东分局负责人向我和赖可可解释此事。这时候向明同志才知道出了这么一件事,于是,他立即提出召集军管会委员和有关单位党委主要领导,用党组织生活会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会前他找双方做了工作,要求大家冷静交谈,并强调多作自我批评。通过党的生活会,澄清了事实,消除了误会,增进了军管会内部的和军地间的团结,使我感到向明同志很善于处理内部问题。

    向明同志对部队的深切关怀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部队的成长与建设。6月中旬的一天,我同赖可可政委一块去兰山路3号会见向明同志。他见到我们后就询问部队进驻青岛市之后的情况,如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各部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军队指战员们的思想、生活情况等等。我们向他作了翔实的汇报后,他说,今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强调指出:我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又是一个工作队。正因为这样,军队进入青岛市以后,就要担负起这两个队的任务。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军从农村进入城市,客观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我军既要加强海防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协助公安机关清除潜伏的敌特分子;又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恢复生产,安定民生的工作,真正起到战斗队、工作队的作用。在我军自身思想上一定要加强防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把拥政爱民、尊干爱兵的工作落到实处,以增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值得特别提醒一下军容风纪的问题,因它直接影响部队形象,不得不重视,我们务必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向明同志的谆谆嘱咐,我深知他对军队的关心、爱护和希望。我们驻青部队也确实是一支军政过硬的文明之师,得到群众的赞誉。

    我军进城后,在经济开支上遇到了过去驻扎农村时所不曾有过的困难,也就是经济开支增大,人不敷出。军管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向明同志同意给部队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如从接管的小型工厂拨一部给部队,给三十二军一个小型的织布厂,给胶东军区一个骨粉厂,由军队管理经营,照章纳税后的赢利部分作为军队经费不足的补助(这些厂,军队经营得很好,1950年全部移交地方政府了)。同时,要求财贸部门为部队产品开拓销路。如港商来青岛找财贸部门商量购买造纸机打浆用的五花石(即莹石)和青岛海滩上的中型鹅卵石。青岛市外贸部门知道军区存有近万吨五花石堆放在蓬莱矿区,就找军区征求意见,通过他们帮助军区出口这些五花石;军区还组织人力到海滩拣鹅卵石。军区提供出口的原料,其现金收入按三七开分成,军区三成,政府七成。通过这种方式,给部队解决了困难,国家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帮助部队培育了生产管理人才。

    总之,只要军队有困难找向明同志,他总是尽力帮助。

    在我们共处的过程中,他的为人处事的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不幸的遭遇和蒙冤而逝的境遇,我感到非常痛心。我十分惋惜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领导。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向明同志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为他平反昭雪。向明同志永垂不朽!

    1996年8月

(未校对谢绝转载)


七言排律  忆向明同志 

(贾若瑜/1996年8月)

飘风骤雨栋梁摧    长念君家去不回

壮岁思危宗马列    中年励志有丰碑

皖苏抗敌驱强寇    齐鲁挥师展旆麾

公正赢来人赞誉    廉明获得众声归

人妖颠倒谈今古    善恶区分话是非

赤胆一生堪典范    豪情满腹凛余威

乌云蔽日天昏暗①    素月无光星隐辉②

喜看神州霜雪后③    春雷动地沐朝晖④

    ①②指“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横行,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干部惨遭迫害,向明同志也因此含冤逝世。

    ③④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河北省委为向明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浏览:113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思目
    思目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