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参加革命的(文/周文祥)

14086 发表于2019-02-11 14:59:00

我的游击队生活

  1939年的时候,34旅肖华将军带着八路军来到我们这个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挺进纵队,建立了地方政权。后来地方政权建立以后,经常有一些地下党的同志住在我姑母家里。我小时候在我姑母家长大的,受到革命影响,受到了一些教育。

    后来,我也想参加八路军,就和他们去谈。我说:“我行不行?”因为我当时还小,只有14岁,担心他们不要:不过他说:“可以。你要去,就去吧。”经他们介绍,我就到部队里去了。

    到部队去以后,我开始是在县里面的独立营,后来到县大队、区队,再后来就是北海军分区18团的2营4连,当时我们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游击战是当时毛主席制定的,在平原搞游击战,感觉到比较困难,因为平原和山区不同,没地方隐蔽,不过我们这里树很多,都是山东的枣树。所以被敌人占领的几个县,地方武装都在树林里打游击。

    当时我参加革命到部队还不到一年,部队提出来要我到山东半岛的抗大去学习半年多。这半年多里,就是搞军训,学怎么开展游击战争,后来就回到原来的部队。那个时候是1941到1943年,环境是相当恶劣的。因为敌人搞三光政策,搞封锁,每隔5里路搞一个鸿沟,给部队带来很多困难。你想过这个鸿沟非常难。后来我们的军队和政府动脑筋,搞地道战。我们公开地把马路都挖开,破坏掉,把从这个村通到那个村的路都挖开。这样敌人来了以后,我们和他们周旋就方便多了,还可以掩护群众撤退。这样游击战就搞得很活跃了。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有利的时候就打击敌人。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1942年5月,当时的县大队冒充宪兵队给姚孙据点去了封信,说:宪兵队要外出扫荡,命令你们配合。当时县委书记马德同志就扮成宪兵队长,战士们扮成日伪军。姚孙据点中有40多人赶到我们指定的地点。我们部队都包围好了,我们就叫他交枪了。

    还有一次,据点附近的群众赶集,那时七天一个集市。我们发现敌人每天派一个班出来巡逻,我们发现以后就组织一个小分队,打扮成老百姓,拿着菜篮子,去把巡逻的敌人搞掉了。搞掉以后,炮楼上的喊话,叫老百姓“赶快卧倒,赶快卧倒”。老百姓都不听他的,我们大家一起往外冲。完成任务以后,我们就跑出来了。这种战斗是经常的,虽然很艰苦,但是大家心情很愉快。那个时候全民皆兵,穿着军装是八路军,脱了军装就是老百姓,到处都有群众掩护我们。

    有一次,我发高烧,部队领导一看,觉得我再跟着部队很困难,就把我留在老乡家。他们向老大爷和老大娘交代好了,让我养病,之后再让我回部队。老百姓很好的,吃的喝的,都是他们给我弄的。

    病好了以后,我就找部队。我想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从敌人的鸿沟下面,慢慢摸过去,但是我身上没带枪,很危险;另一个方案是混过敌人的封锁线。那天,我到了集市,一位老大爷说:“我卖完菜后要过敌人这个岗的,我们村里有十几个人。”我就告诉他我的想法,他就说:“这个事情没问题。”我就和老大爷说:“我打扮成一个卖菜的,菜篮子我拿着,敌人万一问你,你就说我是你的儿子。”他说:“好,就这个办法好。”到那以后,正好一个敌人出来,看看我们,就问:“他是干什么?”老大爷就说:“这是我的儿子,我们一起卖菜的。”那个家伙上下打量之后,就相信了。这样我很快就在群众掩护之下,回到部队去了。所以如果当时老百姓没有爱国之心的话,就不会掩护我们。这个鱼水关系,是非常好的。

    我们最艰苦的时候,没东西吃,老百姓也没东西吃,但是他们还是节省了一些好东西送给我们吃。北方有榆树叶子,煮熟了再倒点水,就可以吃了。还有用萝卜、榆树皮磨碎后和在一起蒸成个窝窝头,就吃了。当时部队的政治工作是做得很好的,我们教导员看到我在吃饭,走过来,就说:“我们大家一起吃。”我们吃不下去,负责政治工作的领导同志就和大家一起吃。那个时候虽然是苦,但是大家共患难。

    余志远同志当时是县政府大队的队长,那一次他们被敌人包围,余志远就带了几十个人,掩护部队和群众撤退。他们和敌人对打,打到最后,其他同志全部都牺牲了,还剩下他和一个通信员。他们退到老百姓家里,那户人家是邢官庄的一个老汉叫李汉荣,当时老百姓都撤走了,他们还在那里坚持战斗,最后子弹都用完了。当时余志远就写了一首诗在墙上:“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嘱我抗日众同志,踏我血迹报国仇。”之后他就和通讯员两个人自尽了。

    还有一次,凌晨1点钟的时候我们被敌人包围了,我们一个站岗的战士被敌人抓住了。正好他的装备很好,敌人想掌握我们的兵力、装备,估计当时是拷问他了,但是他不懂日本话,问了也白问,于是敌人把他杀了。但是敌人看到他有这么好的装备,不敢直接进攻我们。后来就用小枪打,来试探。这等于是给我们送信了,我们就撤退了。我们撤退很有计划,有好几个集合点,第一个集合点碰不上,大家都知道第二个集合点在什么地方,第三个集合点找不到,就到第四个集合点去找。敌人一打,我们部队就和老百姓一起撤退了。

    战时生活很困难的,一个晚上在这个村里面睡了两个小时就出发了,再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再歇两小时又出发了,那个时候就睡在村子里树底下,就这样和敌人周旋。后来为了让敌人的车、炮兵没办法开,我们就挖路,在村与村之间都挖通了沟。敌人白天把沟都填了,我们地方政府和军队就晚上把沟挖起来。那时老百姓晚上都有任务的,大家分配好,你挖一公尺,他挖一公尺,这样人多了,就可以连接起来。

    后来我们听到消息说日本鬼子要宣布投降,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没有交出武器。那时我在18团4连当连长,营长交给我个任务:“今天晚上准备打东光城,你带领一个排必须占领炮楼。不占领,我们大部队就前进不了。”我说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硬打,第二个是智取,尽可能不费一枪一弹打掉它。营长就说:“那就智取。”明确任务后,我去观察地形,发现炮楼周围都是铁丝网,我就派部队一部分人守住外面,一部分人把铁丝网慢慢地一点点弄开。之后我就带着二十几个人摸进去了,正好碰到炮楼的哨兵下来换岗,他一看不是他们的人,就开枪了。但是我们早有准备,砰一枪,就把他打倒了。很快,睡大觉的敌人都被我们俘虏了。我们缴获了机枪,还有300多发子弹。

    听到枪声,县城里的敌人打电话来问:“怎么回事?”我们的战士马上接起电话就回答说:“走火了!走火了!”敌人相信了。营长命令我们这个突击队当天晚上就住在炮楼里,后来整个队伍都在炮楼休息,因为第二天白天还要准备艰苦的战斗。到早上8点多钟,城里的人出来了,问:“你们还不开门啊?!”我们在里面,他们不知道。我们说:“我们还在睡觉,不开门了。”他们就回去了。

    敌人的城墙离炮楼有1000多米,城里的敌人看到了我们在炮楼上,就从城墙里向这边打枪,但是他打不到,瞎打。我们就不浪费子弹了,你出来我们就打。后来那天白天没有什么艰苦战斗。到了第三天,团里下命令了,要解放县城,要我们再插到城东去,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城东的东门,炮楼这个地方由其他部队坚守。我们整个二营都去了城东,后来我们的部队打进去了,俘虏了一部分敌人,还有一部分敌人逃跑了。

(未校对谢绝转载)

浏览:53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