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远与嘉兴接管

14098 发表于2019-02-11 16:44:22

人    物:王振远

  籍    贯:山东临朐

 出生年月:1922年12月

 红色经历:1940年正月初四参军,任八路军鲁中军区侦察员、临朐县区长、沂山专员公署粮食局人事秘书。1949年南下嘉兴,参与新中国嘉兴人民政府组建,先后任嘉兴市民政科科长、市政府秘书、嘉兴地区专员公署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地区政法组组长、政法室主任。1954年调任嘉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离休于湖州。

 他们是1949年5月16日、17日抵达嘉兴的,适值夜深阴雨。在嘉兴老城厢塘湾街(后称北京路)商店前露宿,不入民宅,次日走上岗位。

 他们——共800余人,这批在北方城市有工作经验的中共干部,成为嘉兴第一批人民公仆。

 当年28岁的王振远,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各方人,改造南方的城

 他们到达江南这座城市后,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欢迎、热情。

“老百姓对南下干部不了解,我们跟他谈谈话,都躲躲闪闪的。我们主动去接近,他们都避开的。”多年后,说起这些,王振远表示理解,嘉兴原是国民党统治区,舆论不但一直妖魔化解放军,而且对全国解放的形势一直封锁消息,老百姓普遍的疑虑是:解放军来了,能不能站住脚?接近了解放军,万一国民党回来,怎么办?

 接管工作容不得拖延。很快,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位于嘉兴道前街的一座老洋房里升起。5月17日,中共嘉兴市委、中共嘉兴县委和嘉兴县人民政府成立。王振远被委任为嘉兴市第一任民政科科长。

“与我一起南下的有五六十人,都来自鲁中沂山地区,我们被分到不同的岗位。起初任命我做民政科科长,两三个月后,又调任市政府秘书。”王振远说工作最大的难度,在于言语不通,也是从那时起,王振远说话落下了一个再也改不了的习惯:喜欢连比带划。

 而历史给第一批人民公仆的注解是:“地、县(市)领导机构的成员,以随军南下的地方干部为主体,并有苏浙皖支队和当地坚持地下斗争的中共党员参加。到嘉兴地区的共有800余人,多数为中共党员。”

 这堪称是嘉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改造行动。王振远和他的同事们面对的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过去扛枪杀敌的北方汉子,需要面对的是一系列他“不熟悉”的工作。“我被分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接管伪政权的4个单位。一是国民党伪参议会;二是国民党的法院;三是国民党的民政科;外加一个社会科。”他说。

 一切都在探索阶段,如同新生的共和国政权一样。但要让嘉兴20万人口纳入到一个新的组织网络,对“王振远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时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土匪猖獗,嘉兴有名的一个土匪叫张鹏飞,横行霸道,杀人抢劫。平湖也有一个土匪叫黄八妹,是个女的,经常在乡下活动。”王振远说。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对付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我们去接管国民党政府机构的时候,人都跑掉了。当时我负责接管的4个部门里,只剩下一个伪参议长还没有跑。他看到我好像很害怕很惊慌的样子。我就让他对伪参议会的情况具体交代,他说他毫无准备,提出要回去准备准备。结果第二天去找他,跑了。”

 如果说,南下为的是改变嘉兴的面貌,那么,参与者本身也在经历着自己的改变,这其中包括现实生活上的。

  “饮食不一样,水土也不一样,湿气、脚气跟着来。以前是馒头、小米饭,这里一律是大米稀饭。语言也不通,城市还好些,到农村做社会调查都很困难,我们就带上本地人去。”但这些在王振远看来,都微不足道,让人民政权尽快在嘉兴站住脚才是关键。

 而站住脚跟的关键是恢复社会秩序。

新秩序,新政权站住脚跟的关键

 恢复社会秩序的关键是镇压反革命和剿匪。

 从1949年5月下旬起至1950年底,王振远主要的精力就是参与剿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剿匪中,王振远的外甥马学成,在温州剿匪时牺牲了。他的另一位侄子王曰珣,“1946年,被我从家乡动员出来参加党的工作,在鲁中地区的一块麦田里被特务杀死”。两位后辈的牺牲,让他悲痛不已。

 据记载,全国解放之时,各地残留的政治土匪有200多万,还有大批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而在嘉兴,这些人的代表就是土匪张鹏飞、计家珍、胡伯龙、马国良等恶名昭著的人。

 “镇反时枪毙的那些家伙,都是血债累累的,群众都是很恨的,公审大会时,成片的声音要求政府正法他们。”那可能是王振远司法工作履历中,最惊心动魄、激情飞扬的一段经历。

 历史的记录是:至1950年底,嘉兴区域共剿土匪128股(起)7098人(次)。公安部门管训潜伏匪特223名,并缴获一批轻重武器。张鹏飞、计家珍、胡伯龙、马国良等被剿灭的匪首,为这段历史留下了注解。

 “张鹏飞被抓住以后,企图跳到河里逃跑。押他的人就朝河里发了好几枪,最后还是抓回来了。那个黄八妹,据说后来逃到台湾了。”王振远说。

 1952年底,镇反工作基本结束,1953年,剿匪作战结束。随着社会秩序的逐渐恢复,新政权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开始感受到新秩序下新生活的好处:物价不再飞涨、出门不再担惊受怕。

 1953年春,王振远所在的政法组改为政法室,他担任主任,主抓工作是推进嘉兴地区的第一个普选,“从农村到乡到县,选人民代表、选各级政府领导。”从省学习班专门学习归来的王振远,信心满怀地奔走在乡村,虽然他的山东口音还是很浓重,但和人民的交流却远比3年前顺畅得多,“关键是老乡们见我们都主动迎了上来。”信任,靠行动一步一步确立

 1951年,王振远去了北京的中国新法学研究院学习。回到嘉兴后,一个新的岗位在等待他。

 “到了地区的专员公署监察委员会后,改任我为政法组组长。”那期间,全国颁布了两部有影响力的法律——《婚姻法》和《土地法》,王振远参加了这两部法律在嘉兴的宣传工作。但他的时间很快被“更重要”的工作占据。从1951年冬到第二年春,毛泽东发动了反贪污、发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那个时候,地区成立了一个‘三反人民法庭’,专门处理这些贪污案子。我记得第一个案子,是有一个叫陈泽民的南下干部,当时地区粮食局的一个科长,被人揭发他跟私人粮食加工厂的老板有联系,收受贿赂,手表啊,钢笔啊。作为南下干部,听到这样的事情是很吃惊的。在北方都是清清爽爽的,到这里来怎么贪污了?”但没多久,一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新闻,让王振远更为震惊。天津主要领导刘青山和张子善因犯贪污罪被处决,这是中共历史上严惩贪官污吏的标志性事件,震动海内外。

 反贪污行动是以“打老虎”为口号的。“贪污够一万的就是‘老虎’,每个单位都要找‘老虎’,有‘大老虎’,有‘小老虎’。”王振远说,那时候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群众对工作的配合比以前积极很多。

 1952年,王振远所在的司法系统自身也迎来了一场司法改革。“主要是组织司法干部开展思想检查,批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观点,划清新旧法律的界限,调整充实了一批司法干部。”并建立起了乡镇村调解委员会。

 廉洁、勤勉、思想改造……一切都在按照“人民民主”的路径前进,王振远从他的岗位上,感到了新中国的进步。在“三反”、“五反”等运动结束后,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开始向着国富民强的方向努力。嘉兴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的大规模改造。

 1954年6月,王振远开始了新工作:在城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宣传讨论。

 1956年6月,嘉兴各县(市)分别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6年,嘉兴地委书记燕明作为党代表,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八大”。

 1957年,嘉兴和全国一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个新政权在与旧政权或明或暗的较量中,全面取胜。1949年5月深夜到达嘉兴的“王振远们”,用自己的行动与激情,让新政权走进了人民的心中。

谁在收藏
浏览:226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康泽之陂
    康泽之陂
  • 西土耳
    西土耳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