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伏击战(口述/杨云雁)

14102 发表于2019-02-11 17:34:21

我记忆犹深的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就是一个人民战争的生动例证。这是我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参加的战斗。

    那是1944年秋天,我随独立二团六连的一个小分队到敌人后方去打游击。小分队由团参谋长王香雄和六连连长曹光率领,我是文化教员,随小分队一起活动,利用战斗空隙,组织战士学文化、教唱歌、做游戏,以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小分队的战斗地区是江苏省宜兴、金坛、武进(南部)等地。这里是平原水网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布,阡陌纵横,稻桑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集镇分布较密。敌人在大小集镇上筑有碉堡,相互间距大约在8-10里,我们称之为“碉堡梅花桩,,o我们就是在敌人的“梅花桩”当中打游击。这种地形,虽然给我们战斗行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有群众的拥护和帮助。他们及时给我们送情报,行军带路,筹集军需医药等用品。有了群众给我们当“千里眼”、“顺风耳”,我们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我们能在敌人的“心脏”里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不断扩大我们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不断壮大我们的战斗队伍。

    在中秋节前几天,我们接到地方同志送来的情报,说礼嘉桥敌伪据点有一小股五六十人的敌伪军,明天出发到乡下打秋风(捞好处),捞点猪肉、鱼虾、鸡蛋等食物,准备过中秋节。获得这个情报后,分队领导作了精心研究部署,决定打一次伏击战,煞煞敌人的嚣张气焰。首先,由曹连长带领侦察员,化装成老百姓出发,选择伏击地点。在距离敌人据点七、八里路中间,有一条小河,来往通行只有一座小木桥,是敌人必经之路,四面敌人增援需要半小时左右。我们只要速战速决,在歼灭敌人后有足够时间转移出去。而且地形较好,在大路两边有树林、桑田、长草等便于隐蔽。其次是选择时机,才能快速利索地歼灭敌人。大家认为:上午敌人刚从据点出来,一心想如何捞好处回去过节,所以精力足、士气高,不利速战速决。而且战斗时间一长,四面的敌人很快就会来增援,于我们不利。还是在下午敌人回去的路上伏击为好。因为敌人经过一天的奔波,天气又热,比较疲劳,而且还会得意忘形。他们带着抢来的东西,不但行动不便,而且思想麻痹,有利于我军速战速决。因此,领导作出决定:明天下午3时进入小桥西面的伏击区,一切行动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第二天下午3时,发出集合命令后,小分队战士迅速集合,队伍精神饱满地出发了。到了目的地,部队很快分别进入阵地。两挺轻机枪架在小桥西面两旁的坟包上,利用树、长草为掩护,以切断敌人过桥逃窜的路,其余战士则隐蔽在大路两旁三十米左右的桑田里、树丛中待命出击。

    那天烈日当空,小分队战士在烈日下,闷热难耐,有的解开扣子,露出胸膛,但士气很高。战士们不断向西张望,希望敌人早点来。敌人却迟迟没有出现。领导估计敌情还没有变化,就传下口令:“耐心等待,不准暴露。”正当大家焦急待命的时候,我们的侦察员回来报告:敌人因天热,出发较晚,现在已经出动,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一听,战斗劲头来了,睁大眼睛向西张望,看看敌人如何进入我们的伏击口袋,静候领导下达出击命令。

    敌人终于来了,首先听到的是叽叽咯咯的独轮车滚动声,接着看到西面上空灰尘弥漫,随后敌人出现了,最前面的是五个尖兵,虽是荷枪实弹,却已是衣衫不整,无精打采地在前面开路。后面是七八辆独轮小车,车上装满过节的食物。推车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他们也是汗流浃背,疲劳艰难地推着小车。小车后面是敌人的大队人马。这些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的家伙,这时都是衣衫不整,队形散乱,有的把枪扛在肩上,有的提在手里,有的倒挂在肩上。

    敌人大队开始进入伏击圈了,但是战士们还没听到出击命令,急得战士们的心都快跳到喉咙口了。直到敌人全部进入我们伏击口袋,只听得王参谋长一声枪响,战斗立刻打响。前面两挺机枪顿时“哒哒……”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大路两旁的战士们,用步枪和手榴弹痛击敌人。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敌人懵了,只顾四散逃命。这时王参谋长一声高呼:“出击”、“同志们冲啊!”等待已久的战士们顿时象猛虎一样冲向敌群,高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纷纷举手投降,只有少数敌人从小河逃了出去。整个战斗,前后花了十来分钟就全部结束了,我们带着俘虏和缴获的物品,很快转移到安全地区。通过清点战果,共俘虏了40余人,30多条枪和不少子弹。我军无一伤亡,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同时,把敌人抢来的七八车食物全部交给地方政府处理。

    这次伏击战只是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滴水可以汇成大海。由此可见:离开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有诗可证:民族苦难何其多,百年耻辱难忍受。人民战争显神威,万众齐心驱日寇。日寇暴行如野兽,人民难忘血泪仇。四亿同胞齐奋起,誓叫鬼子低下头。

(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73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