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姥爷王农之三二 潍县火烧的记忆

白浪河老王 发表于2019-02-12 18:46:35

       姥爷王固庄出狱以后,由于和县委负责人吵架,生气回到家中,表示不干八路了,但是此时国民党第八军已经开始对根据地进攻,还乡团和国民党特务队还是把姥爷作为八路的重要分子进行追捕,姥爷决定去利津流亡躲避,他和村子里的王国臣一起去了利津,王国臣在村子里是他最好的朋友,王固庄战斗他作为战士逃了出来,当时利津一带都是黄河冲出来的一片荒地,都是流民,有些土改受冲击的群众也很多到利津,赵寄舟的八路军解放了这里,这里除了有土匪,大规模的国民党武装已经被消灭,相对安全,姥爷和王国臣就以烙火烧为生,姥爷制作火烧兼老板,王国臣做跑堂,生意还能维持生活。就这这一时间段,潍北有名的武工队长钱德胜似乎也受了政治上的委屈,不知道是不是收到王固庄突围后审查的原因,他谣传干过土匪,伪军很怕他,我们内部有些人也对他有看法,他解甲归田的50年代,曾经经常去崔家官庄找我大姥爷喝酒,(大姥爷喜欢喝酒与享受,有几个钱就到集上买酒喝,曾经把家里养的一只兔子偷偷吃了肉,我大佬娘下田回来,总是采一把野菜放在养兔子的小地窖上面,后来这把野菜堆积的都塞不进去,才发现兔子已经被吃了)钱德胜跑到利津附近赵寄舟的司令部呆了半年,毕竟八路军不是国民党的部队,司令也不能随意安置一名干部。钱后来审查合格后,又回固堤干了武工队队长。

       火烧是潍坊地区特有的面食制品,种类繁多,实际就是一种烤饼或者烧饼,潍坊的火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治通鉴》中记载东汉人赵歧流落北海(即潍坊)以卖饼为生。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较早经营烧饼的例子。可见那时潍坊地区的烧饼已经作为商品流向了社会。清代潍县有大批的农民利用农闲做烧饼进城叫卖,,民国时期,火烧的品种一天天多起来,什么砍火烧、梭火烧、瓤子火烧、芝麻火烧,肉火烧等等。肉火烧非常有名,当时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烧,发展到三鲜肉火烧是近代的事情,因为人们的生活在大步的提高,小吃的质量也随之与时俱进。肉火烧的馅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切碎,用浓花椒水搅拌腌渍入味;然后加大葱及适量的大姜、精盐、香油、海米、木耳、鸡蛋糕拌成肉馅。面粉需用温水合制成较软的面团。,将一块面团拉长,压平,上面抹上油酥浆,将面卷起来,凿成火烧剂子,用手压扁,包上肉馅,收边做成圆匾形的火烧坯,然后一个个放在鏊子上进行“火烧”加工。肉火烧要经历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须一人制坯,一人烧制。坯制好后,放在鏊子上煎和烙,使两面定型,然后转入炉内,沿炉膛摆放十几个火烧,根据火的大小、生熟程度不断用铁叉子掏出,用手变换角度,然后重新送入炉内来进行烤、烘、烧。整个过程约在十分钟内完成,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易干。刚出炉的火烧,色彩艳丽,火烧散发着面香、馅香、火燎香。咬一口,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才产生了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感觉! 

    姥爷由于上过中学,有一定文化,家里出身又是比较富裕,喜欢喝酒,也喜欢做火烧,他们在利津生活了几个月,春节期间,回到了老家,这时候组织上派人找到了他,说经过甄别合格,要求他继续回去工作,1947年初,这个时候是国共拉锯最厉害的时候,国军暂时占了上风,杀人很多,很多人都不乐意继续干八路,姥爷在周围几个村子里也是个标杆作用,回去之后被安排在解放区县政府担任秘书工作,当时的县政府,除了县长,不设置副县长,就是几个秘书在一起办公,处理日常的一些民政事务,姥爷由于是本地人,熟悉民情和党情,逐渐处理一些信访工作,当时工作也很繁琐,有敌特分子未经处理的问题,有烈士家属的抚恤问题,军队干部与地方政府的纠纷问题等。

 

浏览:135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白浪河老王
    白浪河老王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