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是苏,鲁、豫、皖的枢纽地带,也是一个古战场。及至民国,在军阀混战时期,就是军阀们相互争夺的一块战略要地。沛县是这一地区的组成部分,地处徐州西北六十公里。
从苏北党组织的发展来看,无论是苏鲁特委的活动,或者是沛滕,铜北,丰县,萧北党组织韵发展,沛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据徐州。因为这里党和群众的基础较好,沛县成了中央和山东以及华中新四军联络交通的咽喉。中央领导同志刘少奇,罗荣桓以及山东分局的郭洪涛,朱瑞等同志,都是从这里经过去延安的。此外,还有—批批的干部,从这里来往经过。无论是敌人占领时,还是国民党统治时,这个交通线一直保持着。
在白色恐怖严重,斗争艰苦的岁月,沛县的许多党员同志,有的逃往外地,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有的接连被捕入狱;有的光荣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枪弹之下。在这长期的残酷的压迫下,沛县的共产党员,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在县委领导下,被迫拿起了武器,在一九三五年,一支枪,逐渐发展到二.三十支枪的地下武装,白天分散,夜晚集合,打击地主反动势力,保卫了群众利益,镇压了叛徒姜有吉,支援了水围子群众的抢粮斗争,组织领导了被国民党囚禁的党员的越狱斗争,使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很大提高。
一,沛县人民的武装起义。
七·七事变后,整个华北处于日寇的侵略威胁下,韩复榘一枪不发,将整个山东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日寇长驱直入,配合南部国民党淮河防线的突破,将兵力陈列在山东的最南端韩庄、临城西至兖州、济宁一带,凶恶地窥视着徐州。沛县与日寇只有微山湖一水之隔,形势极为紧张。在这危急关头,驻在这里的国民党正规队伍丢盔弃甲,闻风撤跑,随之国民党的地方团队和政权杆枪潜匿,一时土崩瓦解。可是这里盼广大群众,虽然生产落后,生活贫困,却有着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和革命传统。这时,在以张光中同志为首的中共沛县县委,在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和发展敌后武装斗争的英明决策下,为了打破恐日病,及时地组织了抗日人民武装。以县委所在地宋庄为中心,以地下武装为骨干,团结一部分群众,连续向驻扎在津浦路上的日寇进行袭击.第一次袭击曾获敌人的小手炮,第二次袭击火烧了日寇驻守的临城火车站。同时,各地党组织都主动地采取访亲问友,赶集上店,大会小会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工作;
(一)宣传日寇的侵略罪行。说明日寇凶残威性,野心勃勃,企图吞并中国,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任意烧杀奸淫掠夺。
(二)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坚决抗战,誓死不做亡国奴I
形势越来越紧。加上我们的工作,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越来越高。农救会、妇救会、青年救国会、儿童团和自卫队等群众组织遍及全县。于是,县委在宋庄举办了一个展览会,把几次缴获的武器展览出来,让大家参观,影响很大。纷纷表示:坚决不做亡国奴!武装起来,保家卫国!在这以前,县委还通过李明阳的统战关系,取得一个“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队”的番号,并召开武装训练班,组成了一个小部队。以县委书记、苏鲁特委委员张光中同志为队长,深入鲁南敌占区,开辟山区抗日,游击战争。这就是第五战区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的基础。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八日,沛县被日寇占领,并派出坦克装甲部队,各处出击。县委坚决镇压汉奸维持会的活动,并命令一、五区的一部分武装组成游击队,抵抗日寇伪军,保护人民群众。当时,除进入鲁南的武装以外,县委又把各区党的骨干李公俭,王光中、贾正举,王文连等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几十人枪的游击队,由县委郝中士,金合法率领,在沛铜边一带活动。这支武装,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成为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五大队。县委深知:五大队虽然成立,但各地人民武装力量还远远没有集合起来。这时,二总队政委郭影秋同志又率领五大队一部分同志到各地去打游击,发展武装,在沛南,铜北两次补充五大队二百多入。
一九三八年秋,丰县汉奸王献臣(外号王歪鼻子,当过军阀部队的师长),有千余人枪,勾结日寇编为伪军,祸害人民,不断骚扰破坏。我二总队为了铲除这一大害,联合丰,沛国民党一部分兵力,发动了讨王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了二十多天,终因武器、给养,指挥有缺点,未能凑效。直到我主力苏鲁豫支队到达,才把这个汉奸部队彻底消灭。在讨王战役中,沛县县委的警卫武装,约二,三百人,由李文率领补充了第二总队。
一九三八年冬,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称苏鲁豫支队)来到湖西,一举消灭了汉奸王献臣部,,声威大震。紧接着,采取了打击与争取相结合的办法,争取了大汉奸金啸虎部下的籍兴科部二千余人起义,完全打开了沛县的抗日局面,大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许多青年涌跃报名参军。据不完全统计,有两千多人,明显地改变了我们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形成了人民抗日斗争的高潮。
一九三九年五月,沛县八路军(简称沛八)一个营,由郝中士带领,到苏鲁豫皖区党委,编为警卫营。同年,湖西发生了“肃托”事件,区党委命令各县区以上干部和武装集中到区党委受训。在这次集训时,沛县中心县委警卫营和沛滕县委武装以及各区武装,约四、五百人枪,由县委书记鹿渠清同志带领,集中到区党委,编入苏鲁豫支队的第四大队。一九四O年我坚持沛滕的武装西撤,约三百余人补充给了主力黄河支队。
一九四一年我徐北地下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小五队。这支武装发展到四十多人,李川同志为队长,杨震同志为指挥员。一九四四年,我主力东进,打开局面,以小五队为基础,成立了沛铜县大队,以后扩充为一个团,补充了主力。
一九四四年,我主力东进沛县,打开了局面。在县委领导下,成立了湖边支队。支队长夏少林,政委李剑波。这支武装发展到一千多人。后来,直接升为主力的新九团。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大举进攻我湖西革命根据地,沛县人民武装被迫北撤,由沛县县大队和民兵约一千多人组成了沛县独立团,以后改为基干二团,团长张辽、副团长钟帆,政委孟广彬,坚持丰,沛、鱼地区的斗争,以后编入湖西地区的主力部队。
沛县人民武装起义的特点:
一是由无到有。从地下党算起,本来没有武装,后来由一支枪发展到二,三十支枪。抗日战争开始,许多同志千方百计地搜集枪支,自己的、’亲友的、再加上动员有枪人家的,我们才组成一个队伍。
二是武装发展得快,又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送给主力,前后不下六,七次,共有几千人。如果加上籍兴科起义的部队和苏鲁豫支队、黄河支队直接招收的青年,约万余人参加了我们的主力部队。所以教导四旅、教导五旅和新四军的广部,都有沛县的战士。他们有的在解放祖国的战斗中光荣地献出了生命,有的成了党的武装骨干。
一、铜北武装的发展
铜山县北部(简称铜北)党组织的发展,是和沛县联系在一起的。抗日战争以前,铜北有老党员。抗战开始,沛县县委派金合法同志到铜北联系,建立了党的组织。在北京中国大学的朱华,张基隆同志,回乡工作以后他们在铜北有号召力,铜北的抗日力量加强了。但是,铜北抗日斗争仍旧艰巨,武装斗争很激烈。日寇占领徐州后,国民党铜山县县长耿继勋(外号耿聋子).地主武装保安队长刘爱勋,逞强一时,霸占铜北,拼命摧残抗日力量,根本不让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可是,抗日潮流势不可挡,我们钢北的党组织,在抗日高于一切、坚决不做亡国奴的号召下,深入发动群众,冲破了他们的束缚,建立了人民武装。约在一九三八年十月,首先成立了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二十三大队。这个大队,先是由基础较好的地方:和尚庄、马武坡,吴阁、三韧、吴传楼,夏楼、巩楼,魏宅子等村的人民拿起武器组织起来的。组织起来以后,在敌顽我三角斗争中,利用矛盾(铜北三区刘爱勋的武装在敌伪进攻铜北时不战而溃),经过不少的战斗,才逐渐巩固下来。原来是朱华、纬方元同志领导。以后,纬方元同志牺牲.朱华同志调后方工作。到一九三九年初,这个大队发展到约二,三百人,由康文彬,杨海天同志率领,集中到苏鲁豫支队后方司令部(即苏鲁豫区党委),编为区党委的警卫营。
随后,钢北办事处和三、四区政权相继建立,这是湖西区较早的县区政权,并各拥有一部分武装。为了坚持铜北的斗争,肖北大队和铜三区一部分武装,还成立了铜北独立营,由主力派于克勤、x××同志担任军事领导,县委书记周锋同志任政委。这个独立营一直战斗在钢北,保卫县委,保卫县,区,乡政权,保卫人民利益。可是敌人并不甘心失败,他的突击队虽不敢向我独立营进攻,却经常对我铜北县区政府和干部进行袭击,造成千里井惨案和郭庄血案以及其他屠杀事件。先后被杀的有王庆惠、王家襄、王家珍,阎有棠、张益民等同志。这些同志都是坚强的共产党员。
由于铜北的阶级斗争尖锐复杂,这里的许多同志,特别能战斗。铜三区区长李化民同志,在人民中很有威信。
(待补充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