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党组织遭到大破坏,叛徒猖獗,时任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派张英去山东锄奸
面对这一危急局势,山东省委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立即将王复元、王用章认识的山东地方党的重要干部卢福坦、丁君羊、刘俊才等人调离山东,前往上海工作。当时在上海任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情十分着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为了制裁叛徒,保存和巩固山东党的组织,做出了解决叛徒是目前山东工作中心任务的指示,并制订了具体方案。派谁去山东锄奸呢?经过一番考虑,他把目光集中到张英身上。
张英,1902年出生于山东潍县高里集马家庄的一个贫农家里。他从小体格健壮,性情豪爽,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在农闲时喜欢向懂点武术的人学拳练腿。1923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张英,抱着从军报国的愿望,考入冯玉祥部队当兵。由于他聪明勇敢,办事干练,很快被提升为中尉排长。1925年11月被选送到苏联留学,在苏联基辅红军军官学校骑兵班学习。1926年11月7日在基辅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即调维斯特拉高级军官学校深造。1928年底回国在中共中央机关做保卫工作。经过长期锻炼,他既有一身好骑术,又有一手好枪法,五十步内用手枪射击百发百中。他不仅政治素质好,武功强,反映机灵,办事果断,而且,他又是山东人,方言口语都是山东话,不会被敌人发现破绽,派他去最合适。周恩来想好后,便找张英谈了话,把这一任务交给他,并问他还有没有困难。张英当即表示:“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英和傅桂兰装成假夫妻到济南不幸被捕;张英挣脱镣铐越狱,返回青岛继续锄奸。
1929年3月,张英装扮成艺人,与助手王昭功一行从上海乘船来到青岛。为了混过青岛海关人员的检查,张英将两支手枪紧贴在小腹上,再扎上四寸宽的牛皮板带,身穿紧身合体的武功装,外罩蓝直贡呢大褂,手提从上海捎来的糕点和小件行李,宛若一名闯荡江湖的艺人。他的助手王昭功是个壮实的青年,一手提着旅行用具,一手提着一瓶装潢精致的鱼肝油,手枪子弹就装在这只瓶子里——当时反动当局规定,带枪不携带子弹者谓之犯法不犯罪,只没收枪支,不扣押人;若枪弹同时一人携带,既犯法又犯罪,枪、弹没收,人要逮捕,做班房吃官司。张英、王昭功分别携带枪、弹是防备被敌人查获而采取的措施。下船后,张英在前,王昭功紧跟其后,直奔海关检查站。在海关人员进行检查时张英敏捷地将一叠钞票塞进检查人员手中,他俩随即顺利通过,悄悄地进入了青岛,直奔大庙山(现贮水山)而去。
张英、王昭功到大庙山附近的客栈住下,当晚就与省、市委负责人王进仁、党维蓉、牟洪礼等接上了关系。经党组织研究决定,先派遣王昭功赴济,探听叛徒王复元的踪迹。王昭功到济后不幸被捕,省、市委又决定派张英赴济。当时济南盘查很严,单身汉不能租赁客房,青岛市委为掩护张英顺利完成任务,决定派一名坚定而机警的女同志,以夫妻名义伴随前往。被选定的女同志,是省委工人运动部部长傅书堂的大妹妹傅桂兰。两人到了济南,刚住进一大马路的悦来客栈,就不幸被捕。敌人对张英多次动刑,当天就压了三次杠子,打了四百皮鞭,但是,张英始终坚贞不屈,正气凛然。敌人无奈,又向傅桂兰下了毒手,把她打得皮开肉绽,但她始终沉着坚定,不吐一句真言,一口咬定张英是她的丈夫,自己的名字叫单娟。
张英为了继续完成党交给的重要任务,忍着疼痛,靠惊人的毅力和平日练就的本领,于当日夜间,乘守警困惫之机,挣脱镣铐,越过围墙,躲进一个无人的大院里。拂晓,又藏在一个不常用的厕所踏板下面,呆了一天直到夜深人静,才逃出院子,洗净身上的污泥、血迹,跑到在济南开商号的老乡家里,借了钱,换了衣服,返回青岛。
傅玉真大义灭亲,与张英共同研究铲除叛徒丁惟尊
中共青岛市委对张英的虎口脱险,十分欣慰。为确保张英安全养伤,早日恢复健康,经研究,把他安排给厨师曲学尧当助手。曲学尧是地下党员王科仁的姐夫,为青岛邮电局局长日本人金指金一郎当家庭厨师。敌人对这样的家庭是不轻易怀疑和检查的。于是,张英在这里隐藏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刑伤渐渐愈合。此后,王科仁奉命以看望姐夫为名,常来和张英联络,同时跟张英学武术,练习枪法。
为了铲除叛徒王复元、王用章兄弟俩,中共青岛市委曾派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徐子兴打入敌人内部,掌握叛徒行踪。为了认准王复元、王用章的模样,徐子兴通过邮局范先生获得王复元、王用章的四张照片,转给了王科仁,并限期一夜归还。当晚,王科仁找到了张英共同分析研究了两个叛徒的面貌特征,以确认其形象。
徐子兴还向市委提供了丁惟尊、孙秀峰两人从动摇革命到叛变投敌的情报,丁惟尊新婚的妻子傅玉真(共产党员)也向青岛市委检举了丁惟尊叛变投敌、出卖同志的罪行。经青岛市委进一步核实,丁惟尊确实出卖过同志,曾在大庙山(现贮水山)等地抓捕共产党员,还伙同王复元在胶县威逼共产党员自首。
省、市委经过研究决定,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处决叛徒丁惟尊,斩断王复元的爪牙,并把这一任务交给张英、傅玉真等同志执行。傅玉真决心大义灭亲,与张英共同研究制订了锄奸计划,积极进行了准备。
1929年8月10日晚,丁惟尊已经睡下,张英来到汇兴西里二楼丁家,叩门而入,镇定地对丁惟尊说中央来人了,要找他谈话,约他到海边栈桥去遛遛。丁惟尊做贼心虚,不愿起床。傅玉真在一旁立即劝他去谈谈,别误了大事。丁惟尊望了望他们,感到既然中央来人了,会有重要指示,可以搞到机密情报,向主子献功请赏。于是,他穿好衣服,跟着张英悄悄到了前海沿。丁惟尊从张英的谈话中觉察到声色有异,感到不妙,扭头就向混阳路口跑。就在这一刹那间,张英从容不迫地掏出手枪,“呯”的一声,这个叛徒应声倒在血泊里。
王科仁拔枪打死叛徒王复元,张英面对闻声赶到的武装警察大喝一声:“不许动!谁再向前一步就打死谁!”
丁惟尊被击毙的消息像闪电一样传开,王复元吓得魂不附体,立即坐上火车窜回济南。但是,他经过一番思考,于8月15日又返回青岛,到傅玉真家动员她到国民党市党部工作,要“替夫报仇”。傅玉真迅速向市委汇报了情况,说明了王到她家去的规律。市委负责人牟洪礼和张英研究决定,借王复元再去傅家的机会,进一步认准王复元。第二天,王复元果然又到傅家,傅玉真借到马路对面茶馆提水的机会,告诉牟洪礼说王复元来了,旋即提水回家。一会儿,傅玉真和嫂子出来送“客”,牟洪礼摇着草帽跟在王身后走去,张英也从对面慢慢地走过来,和王打了照面,锐利的目光闪动了几下,认准了这个两手沾满革命同志鲜血的恶魔。
当市委收到徐子兴转来的情报,说王复元于8月16日下午到山东路(今中山路)110号新盛泰鞋店取鞋时,市委立即做了严密的部署。
8月16日下午6时,一辆挂着布帘的黄包车停在新盛泰鞋店门前。王复元像惊弓之鸟,从车里钻出来溜进鞋店。早已守候在鞋店附近的张英,忙示意王科仁紧跟王复元进店,自己站在鞋店门前,为王科仁作掩护。
王科仁进店后强压复仇的怒火,若无其事地靠近柜台说:“掌柜的,买双鞋。”他一连看了两双,嘴里说鞋小穿不上,要双大的,但两眼一直斜瞅着王复元的一举一动。当王复元拿起捆好的皮鞋盒子转身向门口走去时,王科仁迅即拔枪射击,“呯”的一声,子弹打中王复元的胸部,这个叛徒摇晃了一下身子,喘了口粗气,一头栽倒在地。王科仁唯恐他不死,跟上一步,又连射两枪。霎时,山东路上乱作一团,武装警察闻声赶到,张英怒目横眉,右手紧握手枪,大喝一声:“不许动!谁再向前一步就打死谁!”武装警察们呆若木鸡,还没弄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张英和王科仁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在繁华闹市的中心,军阀韩复榘的“捕共队长”、大叛徒王复元突然被击毙的消息传遍全省,人心大快!张英、王科仁等为山东党除了一大祸害,受到党中央的褒奖。(撰文:栾曰盛)
浏览:12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