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山野里迎春花盛开。沂蒙山区的莒南县坊前镇聚将台村村西墓地前,来自北京、济南等地的近百名人士,满怀崇敬之情,祭扫著名的“一门三烈”刘永良老人和三位烈士墓,追忆那段令后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光荣历史。
在《山东省志·人物志》一书中,记者找到了刘永良的名字,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刘永良出身于贫苦农民家族,性情耿直,善吹长号。解放前靠做长工为生,有时给富裕人家当吹鼓手赚钱糊口。
1939年,莒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刘永良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接受党的领导。1940年,他送长子刘福林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阶段,他又将年仅17岁的次子刘孟林送到了区中队,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活动。1946年,为了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急需补充兵源,刘永良说服地方领导,把身边最后一个儿子刘洪林送上了前线。
1947年春,刘永良的长子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1948年次子刘孟林也牺牲;1950年冬,三儿子刘洪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壮烈牺牲。
刘永良身为三烈属,不居功自傲,不要政府的照顾,总是把分到他名下的救济粮款让给别人,并积极投身农业生产,还担任村治保主任,被群众称为“老管家”。
1953年,莒南县人民政府向刘永良敬赠了“为人民牺牲光荣”的横匾;1954年,第八区人民政府授予他“三烈士之家”的光荣匾。1963年,他当选为莒南县第五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1976年4月25日,刘永良在家乡病逝,终年85岁。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国出力!”刘永良在区里第一个报名把大儿子送到八路军的队伍
“刘永良送大儿子参加八路军那年是1940年,当时我才14岁,是村里的儿童团员。”莒南县坊前镇付家村79岁的李德记老人,还能记得当年上级动员报名参军抗日的情景。
有一天,李德记这帮儿童团员们接到通知,到龙王河岸边的小树林里开会,他们就排着队来到了会场。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走到台上宣布大会开始,只见台子后边走上来七八个人,人们只知道穿军装的是八路军首长。李德记老人清楚地记得其中一位首长讲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到处杀人放火,首长大声问:“我们能眼看着他们杀人放火不管吗?”台下一齐回答:“不能!”这时会场响起了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后来区里的领导又讲了当前的形势,说:“现在八路军急需补充兵员,战场上急需拿着枪和鬼子打仗的人,凡是符合条件的青年都应该积极报名参军,上前线、打鬼子!”
这时,聚将台村的农救会长刘永良第一个走上台,他紫红色的脸膛,笔直的腰杆,讲起话来嗓门很大。他说:“我讲不出大道理,但是我知道国家处在危急时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国出力。古时候有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4个字,就是要岳飞长大后为国出力。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像岳母一样,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青年人要像岳飞一样,参军报国,杀敌立功。我是聚将台村的农救会长,今天我带头为我大儿子刘福林报名参军。”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向刘永良学习”、“参军参战杀敌立功”的口号。随后,各村的党员、农救会的人都站起来给自己或儿子报名,许多民兵也走上前去报上自己的名字。
据李德记老人回忆,当时由于刘永良带头送子参军,他们区参军的人数最多,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当时的报上还报道了刘永良送子参军的事迹。从此刘永良的名字在他们区里是家喻户晓。
“不把日本鬼子赶走,你就不要回家!”刘永良把17岁的二儿子送去抗日
往事虽然过去60多年了,但聚将台村80多岁的老党员、老干部刘炳田、刘炳任等,仍清晰地记得身为农救会长的刘永良带领乡亲们抗日和把儿子相继送到部队打日本鬼子的事。
刘永良在送大儿子参加八路军后,就在农救会里领导组织会员和民兵站岗放哨,打击日伪军的扫荡。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当时他的二儿子刘孟林刚满17岁,刘永良就把二儿子送到了区中队,参加到地方抗日武装的斗争中去。他嘱咐儿子:“不把日本鬼子赶走,咱穷人不解放,你就不要回家!”
两个儿子在前线打日本鬼子,刘永良在家里带头参加农会组织,两个儿媳妇也都是妇女积极分子。在减租减息的运动中,刘永良和村干部一道,做通了本门一家有地户的工作,进行减租减息,从而打开全村减租减息的局面。他还带头响应党和政府领导的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并带头破除妇女不下地的习俗,鼓励支持两个儿媳妇参加农业生产,学习纺线织布,支援前线。为了减轻政府负担,他谢绝了政府对他这户抗属实行代耕代种、免钱粮等照顾。
两个儿子先后牺牲后,刘永良强忍悲痛,不要政府给予他的照顾,在村里继续做着支前工作。
“只要你扛动枪、抬动炮,就能上战场!”
刘永良动员三儿子参军时这样说
“只要你扛动枪、抬动炮,就能上战场!”这是刘永良在动员三儿子参军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这句话时常萦绕在人们耳边。80多岁的刘炳田是聚将台村的老村长、党支部书记,在村委大院里,老人对记者讲起了刘永良当年送三儿子参军的事。
1946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动员参军参战运动。3月,中共壮岗区委在驻地桃花村召开参军动员报名大会。刘永良是村里的抗属,那次开会区委让他去发言,介绍送两个儿子参军的事迹。刘永良在发言中说:“1942年我送二儿子参军时,就曾说过一定要抗战到底的话,今天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我坚决再把三儿子刘洪林送上前线。”
报名大会结束后,刘炳田就劝他:“你家大叔、二叔都当兵走了,三叔刚刚成家,把他留在身边孝敬你吧。”刘永良却说:“我的家是小家,国家是大家,国家保不住,哪有咱安稳日子过呀。”
那时,村里有6户村民看到刘永良送身边惟一的儿子参军,也把自己的亲人送上了前线。当时村民刘炳臣就对村干部说:“刘永良把最后一个儿子都送走了,我是坚决把我的儿子送去当兵。”紧接着,邻村付家村的孙家顺等几个青年,都在刘永良的影响下积极报名参了军。
刘永良送子参军的感人事迹当时在全区广为流传,回想往事,刘炳田老人感慨地说:“在刘永良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了什么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从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人民群众的高尚情操。”(宋继民上官修启彭圣学)
浏览:9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