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学习,倾心娄底经济和社会发展
离休30年来,仲沂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他是市老年大学的第一批学员,且每年都坚持参加学习。他每天研读《经济日报》《湖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他每年自费订阅近2000元的报刊杂志,并经常把有关信息剪辑、分类粘贴汇编成册,如《城镇化二十四篇》《自主创新年度报告》《科学创新与人才保障》等等。他致力于对娄底发展带有战略性的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经常深入各地调研,为娄底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把剪辑汇编的资料送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参考。并先后撰写了《认清形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高山的希望》《把娄底建成具有山水特色的森林生态园林城市》《关于娄底的人才问题》《学好宁乡经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等调研报告和文章。2011年以来,他又专门就如何发展娄底经济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了数万字的调查提纲。
抛洒热情,情系新农村建设和下一代发展
尽管已近88岁高龄,但他仍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直关心娄底的农业生产和“三农”问题。他经常撰写近万字的辅导材料,组织农民和党员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他还把近几年来收集的10多份专家学者的论文和一些典型经验材料装订到一起,编成6本《农业十八篇》,一方面供自己学习,一方面送给市县领导参考。为开发利用好全市荒山和荒地,他先后到各县市区考察调研,探索农民致富道路。2004年,他自愿到距城区10多公里的娄星区万宝镇江溪村扶贫。8年多时间,先后20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到云南、四川等地和市内参观,学习科学种养殖及粉丝加工等技术,并把“公司+基地+农户”的结构模式运用在扶贫村的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帮助该村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他先后协调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投入数百万元,开垦荒山荒地近400亩栽种葡萄等水果。2003年,江溪村还是人均收入只有1300多元的特困村,到2012年,人均收入已突破6000元,村委会收入由零发展到8万多元,土地增值数千万元。几年前,他又把新化县科头乡小浪村定为自己的扶贫联系点,为该村争取荒山荒地开发经费200万元。最近,他又筹资2万元,指导当地村民种植葡萄等水果,协调村民组织建设。
他十分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一直担任市关工委顾问。为保护好江溪村已办校100多年,以世界著名医学家、社会活动家、美藉华人李振翩先生名字命名的振翩小学,解决学校办学困难,他协调市国土局把该校的22亩荒山无偿开发成果园,为学校筹建了多媒体教室,动员有关企业为学校捐款15万元。还协调组织了纪念李振翩先生108岁华诞、振翩学校建校100周年庆典,将该学校建成市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李振翩先生的家人特意从美国发来了感谢信。几年来,江溪村已先后有1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同时,他坚持每年向市关工委捐款400元以救助困难学生,并承诺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淡泊名利,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娄底撤地建市后,他主动向省委申请辞职,离休后主动向市委请缨,到贫困村定点帮扶,无偿帮助农民致富;他生活勤俭、朴素,平时一身中山装,冬季则披上一件穿了许多年的军用黄大衣。他和老伴都80多岁高龄,但一直是自己动手买菜、做饭、取报纸,自己照顾自己。但他对自然灾害给群众造成的困难十分关心,如新化部分地方遭受洪涝灾害,他主动捐款1000元。多年来,他经常在群众遭遇自然灾害时捐款捐物,并为城市绿化捐款捐树苗。
仲沂同志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他经常叮嘱子女要加强思想道德和业务修养,热爱本职工作,模范带头,乐于奉献,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子女都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如女儿仲晓阳在市中心医院副科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通过竞聘才成为科室主任。
仲沂同志喜爱养花栽树,每年都会买些花卉苗木进行培育。2011年,他购买1500株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连香树,送给了双江省级森林公园,购买200株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栽在老市委机关院内。同时,他购买了上千元的红豆杉、银杏、铁树种子,利用自家院落、房屋周边花栏进行培育和研究,长大后送给农民和园林处及公益场所栽种。为探索解决全市100万亩石漠化土地的绿化问题,今年,他又委托在深圳工作的儿子从深圳购买名贵树种——榉树回娄底进行栽种试验和石漠化土地绿化研究。
夕阳最美,夕阳最红,它凝聚了生命中最火热的篇章,奉献出灿烂的光和热,留给人间一片绚丽的彩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仲沂同志离休后,仍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时刻关心着娄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正所谓:晚霞红胜火,夕阳更辉煌!
浏览:5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