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战斗便忘记了害怕
张道清老家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1944年他入伍时,已是抗日战争后期。1945年春,张道清在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部担任通信兵,“每年,都有工作组派到敌占区边缘开展农村工作,扩大根据地。”张道清就是工作组的一员,“我们大部分选择晚上这段时间,召集贫下中农开座谈会,宣传抗日、爱国、拥军优属。”
在敌占区边缘做工作,危机四伏。张道清所属的工作组恰巧遇到日军四梯队,这部分敌人经常脱下军装穿上便衣、脱掉皮鞋改穿布鞋,并且把三八大盖上的盖子揭下来,倒背在肩上,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身份,“这二十几个人主要负责抓捕抗日积极分子,一天拂晓前,我们与这些敌军在寿光南北陈村遭遇了。”
“我们警惕性高一些,首先发现了他们,马上开始隐蔽。”张道清回忆道,“敌人很快也发现了我们,大喊一声,开始战斗。”
我方有二十余人,敌军有十几人,黑暗中,张道清已经不记得是谁先打响了第一枪,“遭遇战,必须要先尽快散开,先抢占有利地形,先开火。”张道清告诉记者,这“三先”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交战十几分钟后,双方有伤无亡。“天亮之前,心急的敌军带着伤员返回驻地,这场短暂的战斗就这么匆匆结束了。”张道清说。
由于是第一次与敌人正面交锋,年仅16岁的张道清十分害怕,“但是成为部队的一员,就应该把生死置之度外,当兵不能怕死!怕死你还当什么兵!”张道清说,当兵不能怕死,干活不能怕累,生活不能怕苦,这是他的人生准则,“虽然我的心跳得很快,但是枪一响,投入到战斗中,我就忘记了害怕。”
一旦成为一名战士,打仗是正常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仗、吃苦是家常便饭,这是张道清第一次与日军正面接触的感受。
两次向日军喊话劝其缴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欢呼庆祝,“9月2日中日正式签订协议,双方开始商定如何缴械。”张道清说,9月2日之后,按照常理,接受日军缴械的是国民党政府,“敌人向我们缴械的可能性不大。”
“日军很有纪律性,他们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什么时候缴械、缴给谁,他们丝毫不敢妄动。”张道清回忆道,“这时,我们接到了上级发来的指令:争取在战期内缴获边区敌人的枪支。”
1945年冬,张道清在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任职,军分区有一个敌攻股,“我记得股长叫张国民,副股长姓郭,还有一名干事,加上我这名通信兵,一同前往辛店附近,通过向敌人喊话、做工作,争取让敌军把武器交给我们。”日方有一个反战同盟,“反战同盟的三个人与一名宝岛台湾的女翻译和我们一起利用晚上时间,到辛店西边的窑厂附近做日军的工作。”
“那时候,我们考虑得很周全,带了一坛酒和青岛产的哈德门烟。”张道清至今仍记得当时喊话的基本内容:“日本已经投降了,投降必须缴枪,你们有什么个人要求,我们可以面对面商量一下,只要保证把武器交给我们,我方可以保证安全护送你们顺利登上回国的船。”
喊话第一晚,张道清一行靠近敌方驻地十分困难,“沿路有不少汉奸向我们开炮,阻止我方接近。”张道清说,日军出来后,与我方代表进行了交谈,因为战败,日军的嚣张气焰已经消失殆尽,“双方谈话的气氛还可以,但是日军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缴枪可以,但是最终交给谁,何时交,他们须等待上级的命令,没接到命令,他们绝不缴枪。”
喊话的第二晚,我方以敦促日军缴枪为目的,再次游说日军,“就像现在电视中播放的新版《铁道游击队》,真正交给游击队的枪械很少。”张道清告诉记者,这一次喊话,他们的喊话内容以询问对方的缴械时间以及缴械安排为主,争取抢在国民党前头把敌人的枪支收缴过来,“这一次的劝说仍然没有成功。”
不久之后,张道清调往其他地方,没有参与第三次喊话。
胜者为王败者寇
日军侵华期间肆意杀戮无辜民众,血腥镇压抗日军民,制造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惨案、血案。“日军打了败仗之后,就如丧家之犬,到处躲闪。”张道清说,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情绪一下就爆发了出来。“我记得当时有受过日军欺压的老百姓,把日军俘虏聚集成群赶到一处低洼地,拿起手边的土块之类的往他们头上砸去。”张道清说,洼地里的俘虏只能抱头蹲在地上,不敢说只言片语。
“那时候,日本人开车行驶在路上,发现前面步行的中国人,连喇叭都不敢鸣。”张道清说,坐火车的时候,有座的日本人看到中国人经过,会赶紧起身让座,躲到一旁。
战争中失去了大哥
张道清的大哥也是八路军,1945年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牺牲了,“打仗就是这样,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张道清说,他从未考虑过生死,“只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部队交给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虽然刚参军时我只是个15岁的孩子,但是无论多苦多累,我都没掉过一滴眼泪。”
张道清告诉记者,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他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83师247团组织股干事;1950年,任247团机炮连副指导员,之后为指导员,守备福建平潭岛;1964年,张道清到82师炮兵团政治处任副主任,1972年任82师炮兵团副政委,之后任师政治部副主任。“没有共产党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张道清感慨万千。
后来,张道清转业回到滨州,担任水利局副局长。1990年,60岁的张道清离休。
如今,张道清有两儿一女、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女,“我今年85岁,老伴80岁,我们老两口身体很好。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工作,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继续努力奋斗。”(原载《齐鲁晚报》,记者:袁曦)
浏览:5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