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元月中旬,新四军7旅19团1营教导员张桂森奉命带领一个步兵连,从师部驻地阜宁盐林前马村押运一批布匹、药品、钱款及弹药返回旅部后方基地溧阳县山子头。临行前,旅首长命令:物品必须在半月之内运到,因为这些物品关系到旅里几千人的服装发放和一些伤员的急需用药。
元月22日,这支运输队伍提前2天把东西安全运送到了后方基地。张桂森为能顺利完成任务而颇为兴奋,心想:说不定会受到首长表扬呢!没想到春节刚过,大年初三,旅长彭明治和政委郭成柱把张桂森找到旅部,说:黄克诚师长来电追查你这次押运任务中冻伤民工的责任,并责令旅部酌情给予处分。张桂森听到后感到非常突然,立即向首长汇报了押运的详情。
原来,从师部到旅部有好几百里路程,沿途要经过5道封锁线,2条河流,又是负荷慢行,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一路上张桂森领着队伍马不停蹄地紧赶慢行。担负运输任务的是100多名民工,每人推一辆独轮车,一条长龙似的奔走在苏区原野上。开始他们走得还比较顺利,第二天深夜即渡过盐河,越过涟淮公路,此时已是夜里12点多,按理应该找村庄宿营,但是由于离敌人据点很近,加上张桂森完成任务心切,所以让部队和民工稍事休息,又连夜摸黑前进。不巧这时下起雪来。霎时漫天雪花飞舞,北风呼啸,地面上都结了冰凌。队伍冒着恶劣的气候一气走了四五十里路,才宿营休息。这一路,民工跑得人困马乏,又冷又饿。民工们衣服单薄,有的还是穿着草鞋,到达宿营地时,有好些人开始出现了冻伤现象。但张桂森认为,为了圆满完成运输任务,还是赶路要紧。直到元月10日到达驻溧、沭县独立旅旅部附近,才休息了2天。这时已有几个民工的脚出现了严重的冻伤,张桂森这才采取补救措施。
首长听后,当即严肃指出: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是好的,但不应当冻伤了民工,这是军民关系的大问题,我们可以向黄师长反映,请求给你免除处分。不过你一定要认真检查,接受教训。
虽然首长这样讲了,但没有解开张桂森的思想疙瘩。他心想:当时的错误原因是客观条件所致,非主观所为,完成任务还受批评,太窝囊了。
时隔不久,旅部调张桂森到师部中干队参加整风学习。临行前,政委怕他捅漏子,交代说:“这次到师部,黄师长可能要批评你,你要虚心接受,不要有埋怨情绪。”张桂森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学习班后,黄师长并未找他谈话。
几天过去了,张桂森以为黄师长听了旅首长的汇报后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这天,全体人员集合在礼堂听取黄师长给学习班的学员传达“七大”报告,在解释毛泽东关于“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句话后,突然用手指指前面坐着的张桂森说:“张桂森同志啊,你今年押运物资冻伤民工,可违背了这个精神!”
张桂森本来就为这事怨气未消,这会儿受到公开批评,感到更委屈了。他把政委的叮嘱全忘了,气鼓鼓地闷头耷脑不作声。
黄师长接着又说:“是呀,你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不怕困难,不怕疲劳,冒着风雪赶路,没有错,做得很对。但作为一个教导员,一个政工干部,没有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中,脑壳里缺乏群众观念!同志呀,革命是为了什么?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开头就讲得很清楚: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者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众,我们的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啊!”
“目前,我们的同志有一种说法,只要任务完成好,侵犯点群众利益是难免的,这是把完成任务和维护群众利益割裂开的糊涂观念。我们和国民党军队不一样,国民党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他们打仗是为了填腰包,发横财,鱼肉百姓,不管人民死活。我们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打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有益于人民,造福于群众。所以说,我们的任务观点与群众观点是一致的。”
接着,黄师长又转过脸问张桂森:“桂森同志啊,你说说,民工推着沉重的货物,衣衫单薄,深更半夜忍冻赶路,是什么滋味,你想过吗?”
张桂森摇摇头。
“民工宿营时,天寒地冻,睡在冰冷的床铺上,没有东西御寒,他们是怎样度过长夜的,你知道吗?”
张桂森摇摇头。
“你知道民工冻伤后采取什么措施呀,是不是想过给他们借大衣、被子御寒,买来些草生火取暖,烧热水洗脚呀?”
张桂森继续摇摇头。
“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黄克诚师长一连循循善诱、令人深思的教育批评,给张桂森一个很大的触动。他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不能只把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停留在嘴上,而要变成平时的行动,自己押运物资之所以会犯错误,就是只有任务观念,忽视了群众观念。
越听,张桂森对黄师长给自己的教育越觉得感激起来,想到这里,他再也不觉得“委屈”了。(王建伟 文忠民总主编,军旗飘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经典故事 二,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06月第1版,第363页)
浏览:16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