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别人来说爷爷是开国将军,是新中国的功臣。但是,对于我,爷爷只是一个慈祥、和蔼、可爱的老人。他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我毕生最大的财富。现在回想起很多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爷爷很爱我,但从不溺爱。记得爷爷床头写字台的中间抽屉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里面藏着“很多”巧克力。每次看到我时总会掰给我小小的一块。巧克力对一个小孩子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小小的一块巧克力根本无法满足我。因此,我一度认为爷爷很“抠”,为什么不把巧克力全部拿出来让我一下吃个够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他是想告诉一个道理,“知足常乐”。与其痛苦地追求锁在抽屉里的巧克力,不如幸福地享受到手的甜蜜。
还有更吸引我的是,爷爷喜爱的一支比利时产勃朗宁M1900袖珍手枪,是爷爷早期用过的,他一直放在枕头下面,这大概是战争年代的习惯。每次当我看到这个小玩意,都想去碰一碰,可是爷爷退了弹夹都不让我碰,只是他拿着给我看。当时觉得爷爷特小气,没有子弹都不让我碰。现在想来才明白,爷是在教我做人要谨慎,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直到我上大学后,有一次回家看爷爷,他才主动让我体验了一下这支小手枪,还有另两支,抗美援朝时韩先楚送的卡宾枪和我记不清年代的左轮手枪,圆了我的好奇心,并给我讲了这些枪背后的小故事。
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用一些大道理教育我,而是用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退休后,爷爷迷上了钓鱼,并加入了钓鱼协会。爷爷钓鱼时喜欢带上我。喜爱钓鱼的朋友都知道,钓鱼要起得很早,而且还要有耐心坐得住,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我,钓鱼绝对是件无聊且痛苦的事情。早晨,三四点钟被迫从暖暖的被窝里出来,还要整整一天盯着一动不动的鱼漂。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笑闹,真的是很没劲。等我长大后,我才渐渐发现爷爷带我去钓鱼也是他对我教育的一种方式。参加工作后,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人都评价我是一个做事很细心认真并且很有耐心的人。细细想来这些都是当年陪爷爷钓鱼的功劳呀!
说起钓鱼还有一件事是不得不提的。爷爷很勤俭,虽然喜欢钓鱼却不舍得买昂贵的渔竿。他一直珍藏的几个不错的渔竿都是儿女们送的。但他根本舍不得用,用的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简易渔竿。在西四小院里有一间被我们称为“小西屋”的厢房,是他的专属“工作室”。这问屋里都是爷爷的宝贝,所以一般不让外人进,除了我。每次爷爷做渔竿的时候都喜欢把我带在身边,但是并不欢迎我帮忙,所以我也只有看的份。后来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我跟随父母去了江苏宜兴的南京军区一军二师。在宜兴的那段时间爷爷对我动手能力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用靶板(部队打靶用的一种软泡沫塑料板)和废铁皮做了几艘军舰和航母,其中一艘还在学校的手工比赛中获奖,巡回展览了很长时间。至今,在我家里还珍藏着一艘儿时制作的航母。每每无意问瞥到角落里静静停泊的航母,我不由得想到,爷爷不在了,但是爷爷对我的影响足以让我受用一生。
爷爷对我的爱细腻且绵长,教育我的同时不忘宠爱我。一次,爷爷开会回来,给我带了一些小笼包。这些小笼包跟我们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很大的不同。做的很精致很小巧,有汤圆那么大,皮是半透明的,吃到嘴里,香味四溢回味无穷。吃过一次我就爱上了这种小包子。后来,才知道这包子只有政协礼堂的食堂才有。爷爷知道我爱吃,一有机会就带上我。现在想想,爷爷是个从不搞特殊的人,带着家属出入政协礼堂不是很方便,但还是带着我去吃了几次,这对他来讲是多么的不容易。到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这种包子的名字,但是爷爷的爱却让我铭记在心。
我们这一辈兄弟姐妹有六个,经常在爷爷跟前的有三个,这三个中爷爷似乎最疼我。每年爷爷都会去北戴河疗养,除了工作人员外,爷爷每年都会带上我。爷爷脾气很好,从不对我发火,更别说打我了。但是,就在那一年暑假我跟他去北戴河疗养的时候打了我。起因很简单,爷爷检查我的暑假作业,发现一道错题并指给我,由于我年纪小有点倔脾气,虽然心里知道错了就是嘴硬死不承认。爷爷一怒之下用尺子打了我。当时,我心里很生气,还离家出走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回想当年的事,才理解爷爷的良苦用心。爷爷是想让我懂得知错能改的道理,敢于说出“我错了”。
在我记忆中爷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对我们话都不是很多,但也有例外。每个月爷爷都会去指定的京西宾馆理发,记得从上初中后,每次只要我在家都会带上我。就是在这期间,我看到了爷爷健谈的一面。爷爷喜欢和理发师聊天,而且聊的话题很丰富,天南海北、海阔天空。每次,聊完天爷爷都很开心。除了理发店,爷爷还喜欢去我家附近西四十字路口的新华书店。他去书店的目的除了买书,还去和那里的售货员聊聊天。除此之外还有西四一带的五金电料店老板和伙计也跟爷爷很熟,因为他们也是爷爷经常聊天的对象。他很关心周围人生活、经济情况的变化,爷爷的另一面让我越发觉得他是一个很和蔼很可爱的老头。
爷爷对家人少言寡语的性格,在奶奶脑血栓偏瘫之后完全改变。爷爷跟奶奶是1942年结婚的,两个人经历了出生人死,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从未听到他们吵过架,感情可想而知。奶奶为了带头执行军委决定,1955年复员,毅然放弃工作,成为爷爷坚强的大后方。1994年奶奶第三次脑血栓后一病不起并失去了语言能力,这对爷爷的打击是巨大的,只是爷爷一直默默承受着内心巨大的伤痛从不表露。奶奶卧床不起后搬到了爷爷的书房居住,方便家人照顾。起初,爷爷还会去奶奶床边坐坐,后来只是站在门口远远地向里看,再后来爷爷只是坐在房门外的沙发上,好像不敢去面对奶奶了,可见他当时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和悲伤。在这段时间,爷爷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他爱跟家人说话了,经常把自己过去的一点一滴说给我们听。我不得不感叹爷爷的记忆力竞如此之好,战争年代每件事发生在几分几秒、什么村庄、每个人的名字甚至人物的对话都能说得清清楚楚。我想爷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害怕有一天也会像奶奶那样失去语言能力,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对他很重要,他希望我们都能记住并珍惜现在的和平。
爷爷80多岁时身体一直很硬朗,身材较瘦,没有高血压也没有冠心病,走起路来很快,我都得小步快跑才能跟上。这么好身体的一个老人,却在30l医院的一次常规体检错误报告后不到半年就离开了我们,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1997年严冬的一天,我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火速赶到309医院见到了爷爷最后一面,他没有开口,但我从爷爷的眼神中读懂了他要说的话,就这样疼我、爱我的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尽管爷爷去世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遗产,但是他对我的爱,对我的教育是我一生也用不完的财富,他指引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