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我与邢子平同志在渡江前夕曾在一个团里工作,当时他是团领导之一。他既有军人的风度,又有学者的风范,深受下属的敬慕。
自进军到南京城之后,我们便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有幸的是,在一九五四年国家“对私改造”时,我与邢子平同志又一起来到了中国水泥厂,一同参加对该厂的私有制改造。邢子平同志担任该厂的副厂长。就在此期间,我们的战友之情就更加深厚了,对老首长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无论从精神风貌、工作作风等各方面,邢子平同志都充分的展示了其个人特有的魅力。和他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由衷的感到充实和快乐。
当时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既要团结资本家,又要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还要组织工人同志抓紧生产完成任务。在这方面,邢子平同志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革命的干劲。他在领导和组织完成生产任务中,亲自带头一马当先。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曾带领我们科室干部用一吨重的大板车拉混合材料,保证了生产第一线原材料的供应,有力地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他这种工作作风深受工人同志们的赞赏和敬佩。
中国水泥厂是一所民族资本家经营的企业,规模比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呈高层次。这样的现状,对于我们这些刚从部队下到地方工作的人来说,参与“对私改造”和对工厂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学会管理工厂,便成了我们迫切的首要任务。邢子平同志表现出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他无论走到那里都随身带着一本当时发表的《译从》杂志。在这本杂志上刊登了中央有关“对私改造”的决定文件和苏联有关工厂管理的文章。他对这些文章,如饥似渴地抓紧学习。那时工作很紧张,不能安排专门时间学习,他就见缝插针,走到那里学到那里,并灵活读书,学以致用,真正做到了让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解放初期,我们这些军人出身的人,对地方和工厂管理工作非常茫然,一无所知,必须像小学生那样从头学起。邢子平同志对学习很重视。他曾经和我们谈起过: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从中找出做人的真谛。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老酋长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是留给人间最珍贵的财富。
他不仅自己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努力的学习,而且教育子女要勤奋学习,充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在他的教育和感召下,九个子女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遗憾的是因我患脑溢血留下后遗症,脑子很不好用,有不少老首长感人肺腑的事已很难想起来了,值此能在有生之年,受晚辈之托,回忆曾经共同战斗生活过的首长、挚友、楷模,倍感欣慰。
(文章写于二00四年五月十八日,作者是原南京中国水泥厂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