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成《穿过硝烟的年月》之25:安阳扫“路障” 大别山剿匪

金寨古碑 发表于2019-05-28 20:04:31

    1949年3月,我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原一兵团改称十二兵团,原二兵团改称十三兵团。原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纵队,依次改为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一军、四十二军、四十三军、四十四军、四十五军、四十六军、四十七军、四十八军、四十九军。长春起义的原国民党第六十军改称五十军,归人四野建制。部队改称后,我在一二六师任师长直至升任副军长,从未离开过一二六师,不知什么地方弄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上竞写的一二六师师长是王振祥,王振祥没到一二六师当过师长,我从未见过此人。

    四野在北平附近修整3个月左右,奉命南下配合二野、三野渡江作战,彻底歼灭国民党军解放全中国。

    大军南下之前,第四野战军令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率四十二军、四十七军,会同华北军区第七十军及太行军区一部分兵力共13万人,先行南下河南安阳、新乡、发起安新战役。目的是:铲除我四野大军南下途中障碍。

    安阳、新乡是平汉铁路必经之地。安阳一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豫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10万余人口o我军与国民党正面战场交战时,安阳附近3股政治上极反动的地主武装云集安阳。一股头目叫王山珠,二股头目叫王智全,三股头目叫郭庆,统归一位国民党专员指挥。

    我军攻城前,安阳的城防很坚固,城墙高而厚,城外三四里内修建了50多个卫星据点;城墙上有两层射孔和10多个钢筋混凝土碉堡;城墙外壕与护城河之间,筑有200多个暗堡。

    按照兵团指挥部命令,我四十二军负责围歼安阳之敌。新乡之敌由四十七军和七十军负责歼灭。

  安阳是国民党军工生产基地,城里本地造机关枪特别多,城外地雷特别多。敌人自以为火力很强,战前非常猖狂。郭姓一股匪兵女的甚多,女匪提着机关枪在城墙上乱扫乱喊:你们好好看看姑奶奶的枪,凶着呢!

    我们开始围攻安阳时,部队有急躁情绪,一些干部战士认为,咱们打了十几二十年仗了,什么阵容没见过,锦州、沈阳、天津都打下了,还在乎一个什么安阳。结果,有的连队就吃了点小亏。

    我率一二六师从安阳东北的成安县出发,一夜急行60多公里,突然包围安阳之敌,一口气就攻占敌外围据点17处。

    部队正打在兴头上,我发现敌军暗堡甚多地雷甚多,机关枪火力特别猛,断然下令部队不准冒进,必须稳打稳扎,逐个据点消灭。这样,我的部队伤亡甚小,而战果却颇佳。

    后经10天逐点攻击,我四十二军3个师完全肃清了敌外围据点,控制了安阳东、西、北3关。南关守敌见其它3关均失守,畏惧被歼,主动退进城内。这样,整个安阳城就完全陷入我军包围之中了。

    安阳城中的3股守敌政治上特别反动,战术上非常狡诈。为了彻底歼灭安阳之敌,我们各部队做了相当周密的准备:现场勘察地形,查明敌守军布防要点、火力配系,确定攻城突破口;严密组织步炮协同,认真进行土工作业,构筑火力阵地、交通壕、弹药室、救护室等。

    围城部队准备了15000发炮弹,80万发枪弹,10多吨炸药,4万多件攻城工具。为加强攻城兵力。兵团指挥部还特从四十七军调一六O师和三十八军炮兵团,太行军区两个步兵团,参加攻城作战。

    我针对守城之敌轻火力强、重火力弱的特点,用一门炮对准敌城墙一个枪眼。为了保证一举炸开城墙,我令部队将地道挖到城墙脚下,一次装了1200公斤炸药,后来军部说太多了,大概又搬了一二百公斤出来。

    总攻开始时,我一二六师配属炮兵,一炮一个枪眼、—个大洞,很快将敌城墙上的火力点打掉了;与此同时,爆破连拉响炸药,那1000多公斤炸药轰地一声巨响,一下子把敌城墙炸塌了100多米长。我冲击部队顺势扑上去,冲进城墙,冲进敌阵。敌城防工事被毁,伤亡惨重,残军节节败退,向城中逃窜。我一二六、一二五师打开突破口后,迅速向内发展。各路攻城部队进城后,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城中残敌,激战一夜,即全歼安阳守敌。

    安阳攻下后,新乡国民党第四十军在我四十七军、七十军严密包围和政治攻势下,副军长李辰熙率部出城,接受和平改编。

    安阳战役共毙、伤、俘敌1.6000余人,和平改编17000余人,拔除了国民党残存华北的两个孤立据点,扫除了我四野南下渡江作战的障碍。

    1949年5月上旬,安阳战役之后,我四十二军在南下途中,突然奉命分兵配合兄弟部队剿匪。于是,我率一二六师开赴大别山。

    大别山股匪,起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0年代末,我老区黄麻、商城、霍丘、霍山、辉旗山等地农民武装起义,地主,恶霸拉帮结伙,组织反动民团建立小保队,逐渐结成匪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我红军、新四军、解放军,三进大别山,对这一地区反动势力和土匪武装进行过多次打击,但终因当时作战主要对象不是这些小股土匪,所以未能将其斩草除根。

    国民党政府在主战场节节失利后,自感末路可悲,便妄图尽量多发动些地主、土匪武装在我解放区“打游击战”,故拼命派遣特务,空投物资装备,组织支持大别山的土匪武装。国民党军白崇禧部趁我大军南下,地方党政军主要力量用于支前之机,大力发展土匪武装,策划建立了“鄂豫皖边区人民反共自卫军”,委任“华中剿总”少将高参汪宪为总司令,袁成英、黄英为副总司令,樊迅为参谋长,勾结伪县、乡、保、甲基层政权和恶霸地主、封建会道门及帮会等反动组织,网罗散兵游勇,土匪乡丁两万余人,组成16个支队,形成了一个政治上极为反动,手段上特别毒辣的大别山反动土匪群。

    大别山这股土匪指挥部设在安徽省西部边界金寨县,在以金寨为中心的十几个县境内活动。他们到处袭击我解放区地方政府,杀害我工作人员,破坏交通运输,阻止我人民支前,烧杀抢掠我人民群众,反动气焰十嚣张。

    为了确保我解放区大后方社会秩序安全和稳定,党中央、中央军委要求我参加剿匪的野战军和地方军紧密配合,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干净、彻底歼灭大别山土匪及地方反动武装。

    为圆满完成剿匪任务,加强统一组织指挥,根据华中军区命令,我大别山剿匪部队成立了鄂豫皖剿匪指挥部和工委。整个剿匪部署分为东线、南线、北线指挥部,指挥部队行动。

    我受任北线剿匪指挥部指挥长,与潢川军分区司令员、副指挥长熊作方一起,共同指挥北线部队清剿潢川、商城地区土匪和反动武装。按照分工,我一二六师负责剿商城以南、麻城东北、新县、金寨、霍丘西地区匪兵各支队。我率一二六师进入指定地区后,迅速查明该区域内共有匪兵7个支队,约10000余人,分别由匪首冯春波、张连合、张继武、吴砚田、顾东郎、顾中莫、岳歧山统领。这些土匪中,冯春波实力最强,其余股匪均听他调度指挥。土匪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常化整为零袭击我解放区政府和群众,而且每次我主力撤走后,都疯狂地反攻倒算,群众恨之入骨,早盼我军彻底歼灭这些土匪。你看,你看,我离家打了一二十年仗,现在又打回老家了。

    鄂豫皖边区大别山剿匪大行动于1949年8月底开始。我东线、南线、北线部队,突然同时远距离奔袭各路土匪聚集地。

    我自带一二六师三七六团驻商城指挥多路部队剿匪。我三七七团先奔袭金寨之匪,再奔袭南溪、蔡祠堂之匪,得手后,直捣匪大别山总指挥部。土匪接火即逃,我们继续奔袭皂家河、双河围歼匪三支队,于皂家河击毙匪三支队长张继武,歼、俘匪200余人。同时,在双河歼、俘匪营长以下150余人。

    我三七八团奔袭新店、新建坳、汤池、白庙关围歼匪六支队。在汤池歼、俘匪150余人,在白庙关歼、俘匪50余人。之后,匪六支队残匪由新店向东逃窜,该团兵分两路猛追,予以包围攻击。战斗只打了10分钟,六支队残匪司令即率250余人投降。

    这次奔袭歼匪,我一二六师全师共歼、俘匪820余人,缴获机枪7挺,步枪500余支。

    北线其他部队也打得不错。河南军区独六、七团负责围剿匪二、七支队,亦大获全胜。两个团奔袭高楼,围歼匪七支队,歼、俘匪200余人,击毙皖北“绥靖区”副指挥官白运连。再继续袭固始,围歼匪二支队,毙匪二支队司令张连合,俘匪团长张兴禄、汪伯彦以下200余人。本次奔袭,两个团共歼、俘匪520余人,缴获小炮4门,机枪4挺,其余枪支430余支。

    北线各县大队也打得较好,光山、罗山、新县、潢川等县紧密配合,昼夜清剿,活捉潢、罗、新、光4县匪指挥官陈赞民等一批匪首。

    经过一个月的围歼,我北线共歼、俘匪1370余人。在此基础上,我军继续切断匪特联系,划区清剿,重点打击顽匪010月下旬,我一二六师开始对第一重点区土匪一支队冯春波部进行围歼。部队由金刚台、辉旗山、菖藤山、白庙关出发,从东南北三面向西进行清剿、追捕。经过五天清剿,将敌赶进望儿岩收网,活捉匪首冯春波。

    北线最大匪首落网后,其余股匪一下散了,我们深入发动群众搜捕,召开公判大会宣判罪大恶极土匪,释放一般小头目和匪兵,又歼、俘余匪2500余人。

    为加快剿匪进程,让群众过个太平年,我一二六师转移至新店顾东郎、吴砚田活动的第二重匪区围歼03天之内,即在赤南县境内的七十二扭深沟岩缝里,活捉匪四支队匪首吴砚田。当年12月底,又在汤家池、东山搜剿中,活捉匪五支队匪首顾东郎。其他各部亦集中力量抓匪首。至此,大别山北线土匪7个支队司令全部被歼、俘。

    截止1950年2月,我一二六师在大别山北部共歼、俘、降匪特11078人,缴获迫击炮2门,六o炮4门,轻机枪112挺,手枪346支,步枪8113支,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彻底清除了大别山匪患。

    1950年3月,我四十二军奉命调东北黑龙江搞大生产运动。我一二六师由大别山北上黑龙江,进驻讷河开荒种地。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那里种下了大片的玉米、高梁和黄豆。

  许多人开玩笑说,这儿地不错,把老婆孩子接到这儿种地好了。打了这么多年仗,也累够了,现在该过清闲日子了。

  这话没说多久,谁知烽烟又起,我们很快又接受了新的作战任务。

谁在收藏
浏览:970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睽睽众目5269
    睽睽众目5269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