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沙作战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和谈协定上签字。华东我军于20日夜和21日发起渡江战役,强渡长江。解放南京后,并向江南广大地区进军。第四野战军也随即向中南进军。
天津战役后,刘贤权率部在河北永清县休整。3月末,他和政委方国南同志奉命代表部队进京开会、参观,在香山受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告诫大家“丝毫不要松懈战斗
意志,要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号召:“同志们打过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刘贤权和方国南受到巨大鼓舞。返回驻地后,他们领导部队学习新华社元旦题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进行战评,补充兵员,做好了南下作战的各种准备。4月下旬,刘贤权率114师由河北永清县南岔口出发,经河南的新郑、南阳、新野,到达湖北宜城县,在汉水两岸强化游泳、划船等训练,准备渡江南下。
5月14日,四野先遣兵团在湖北团风至武昌地段横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7月,四野和暂归四野指挥的二野四兵团发起了解放中南各省,消灭白崇禧集团的宜(昌)沙(市)战役和湘赣战役。
7月6日,刘贤权奉命率师奔赴宜昌东部的河溶。当部队赶到时,敌军早已闻风撤退。此时刘贤权正随前卫341团行动,发现这一情况立即命令该团趁敌立足未稳抢渡沮漳河。部队来到河东岸,见对岸敌人只是草草地松筑了一些掩体和散兵坑。黄昏,刘贤权向担任突击连的4连连长张喜才交待任务说:“你们动作要快、要隐蔽,天黑要保证冲过去!等敌人发现时,手榴弹就要在他们头上开花!”
入夜开始飘起小雨,张连长把渡江的五只小船隐蔽在江岸的芦苇丛中,战士们悄悄地从芦苇中上了船。一切就绪后,战士们快速划桨,五只小船像箭似的冲向对岸。正如刘贤权所希望的那样:当敌人在蒙蒙的细雨中惊呼时,手榴弹已经在敌群中爆炸。前后仅用20分钟,就占领对岸阵地,歼敌两个排,活捉敌连长。
雨越下越大,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刘贤权率部在雨夜里疾进。窄窄的田埂已被踩成平地,烂泥包裹了鞋履。他们饥肠辘辘,深一脚,浅一脚,滑倒了,再爬起来,一身汗水,遍体泥泞,终于7月7日凌晨赶到了半月山,和敌人打响。
敌军根本没有料到我军会在雨中追来,一触即溃,纷纷奔逃。刘贤权命令340团替换341团为先头部队,继续追击。雨停后,7月的宜昌,骄阳似火。空气闷热得像蒸笼一样。战士们的军衣被汗水渍透,又被太阳烤干,湿了干,干了又湿。不少战士走着走着,就中暑倒下了。在这一天的追击行军中.340团将近一半人中暑,但还是一口气追了50公里,于13日赶到宜昌外围。
这时,军指挥所命令114师以积极的攻势掩护112师渡江。刘贤权命令340团向宜昌外围守敌发起攻击,强调要猛打、快打,决不让敌人南逃。经过一天紧张追击的战士听到命令立刻忘记了疲劳,人人精神抖擞,准备攻击。340团团长关豁明性格豪爽,作战勇敢,他把三个营外加一个警卫连全部用上了,连预备队也没有留。l营首先攻占了云寺东山,2营、3营也各攻占了两个山头,后来,就攻不动了。刘贤权从俘虏中查明,原来守敌是宋希濂的主力164师,装备精良,工事坚固。我军兵力不够,又没有炮火支援,一个团向一个师的防御阵地攻坚,双方形成对峙状态。但是,340团以一个团的兵力,拖住了敌人一个师,对掩护112师渡江起了重要作用。
就在这时,341团赶上来了,师山炮营也赶上来了。刘贤权立即指挥他们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西路的47军已向宜昌发起攻击.112师在渡江战斗打响后,已占领滩头阵地,第二批渡江部队也已出发。宜昌的守敌怕被我军切断退路慌忙弃城逃走。刘贤权率114师歼敌一个团后,于16日分批渡过长江,进入湖南临澧休整。
宜沙作战和强渡长江,是部队由北方老区到南方新区的首次大的战斗,也遇到许多新问题。首先,是在新区行军作战,由于我军进军迅速,地方政权还没有建立起来,部队吃粮要自己筹集;找向导,老百姓不愿意去,还要付给银元,这就给部队的行动带来了困难和不便。其次,是在南方山川水网地带行军,不能踩坏庄稼,只能一路纵队,鱼贯而行。部队有点施展不开。再有,部队的主要成分,是来自东北、华北翻身参军的农民,不习惯南方的三伏酷暑。疟疾、肠炎、痢疾、中暑交相袭来,造成了部队的严重减员,全师病号高达70%。就连北方的战马也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大量死亡,全师已有800匹病马。这些病马背上驮着的重机枪、迫击炮又转压到战士的身上,大大加重了战士的苦累。
刘贤权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他和政委方国南等几位领导同志,在关心战士的疾苦的同时,注意发扬我军在环境愈艰苦、愈困难时政治工作愈顽强、愈活跃的光荣传统,教育部队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克服消极心理,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结果涌现了许多被人民群众传为美谈的好人好事。340团战士王宏海,为了照看一匹病马掉队了。当时,部队给单独行动的人员发一种粮票,吃群众一顿饭,给一张粮票,群众可以凭票到我军或地方政府领回粮食或菜金。掉队的王宏海把粮票用光了,也没能赶上部队。他走到湖南省临澧县的合口镇,饿昏在大街上。一位老大娘看见解放军战士,赶忙煮了一碗鸡蛋面送到王宏海面前,并叫醒了他。看到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鸡蛋面,他挣扎着对老妈妈说:“谢谢您,老大娘。我没有粮票,不能吃!”他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我军自觉遵守群众纪律,赢得了群众的爱戴。这个故事后来刊载在8月份湖南的《新华电讯》上。
石下江歼灭暂2师
进入湖南以后,刘贤权率部在临澧进行了40天的休整,组织部队总结了宜沙战役和渡江作战的经验,研究了江南地区水网地带作战的指导思想和战术,突击治疗病号,医治好病马,进行轻装改装。部队也开始适应南方作战的特点。针对前一段病号多、伤员多的情况,当过卫生部政委的刘贤权,特别重视卫生防病工作。师卫生部也总结前一段卫生防病工作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些新办法,以班为单位建立卫生战士制度,集训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优秀战士。使卫生战士既是班的卫生骨干,又是政治鼓动员,还可以帮助有病的战士扛枪、背背包,进行体力互助。这一套办法在后来行军作战中效果明显,发病率减少,掉队的也不多,还被上级在四野部队中推广。
8月4日,传来了新的消息:国民党长沙绥署主任,前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将军宣布起义,长沙和平解放。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国防部长白崇禧,凭借湘江、资水,在湘南地区布置了一条半弧形的所谓“湘粤联合防线”,东起粤北乐昌与广东之敌相联,西至湖南芷江与鄂西宋希濂部呼应,并将其主力集结在衡阳、宝庆(今邵阳市)地区。四野决定发起衡宝战役,消灭白崇禧主力,进军广西。
9月13日,刘贤权率领114师从临澧出发,参加解放华中南大陆的最后一次大行动。在这次行动中38军和39军在13兵团指挥下,担负西路“战略大迂回”的任务。第一步,进到芷江,切断白崇禧与川黔宋希濂的联系,堵住敌人逃往贵州之路;第二步,进军广西,切断滇桂的通路争取把桂系军队歼灭在广西。
进军途中,刘贤权一直在盘算本师的具体任务,他渴望在解放中南最后一次大的行动中114师能再多打几个漂亮仗,但这得看战局的变化。他在114师当政委,后来当师长,已经有两年了。他清楚地知道,其他两个师都有红军的老底子,114师是抗战中才建立起来,在38军是小弟弟,排行老三。但114师有一股子虚心上进的好风气,特别是师团干部门,嘴上不说心里憋着一股劲。大家想的是114师序列上可以在本军最后,但打仗和工作不能落后,要向老大哥看齐。刘贤权从1947年秋季攻势想到强渡长江时本师指战员的英勇表现,不禁心头发热。这是多么好的部队,多么好的干部啊!
经过前一段休整,部队士气高昂,求战心切,想再创造好成绩,真是上下一心。他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要加以引导,把部队带好,行好军,做好指挥打大仗的各种准备。
9月21日,担任前卫的112师解放了辰溪,还俘虏敌军一个中将副司令。23日,刘贤权率部到辰溪。为等候39军协同动作,兵团命令38军在此稍事集结。
刘贤权从抗战初期做群众工作,就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到一地,只要时间允许,总喜欢和当地老乡多接触,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辰溪停留时,他在沅江岸边和群众交谈时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苦瓜,顺便买了两斤,交给炊事员:“切成丝,煮一下,加上辣椒和盐拌着吃。”司令部的几个科长,一看师长买了苦瓜,都想来尝尝鲜,有的急忙挟了一大筷子就往嘴里填,结果又苦又辣,想吃又怕苦,想吐又不好意思。可是刘贤权和方政委、吴坤山副师长这些南方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一扫而光。
这几天,天天有好消息。而部队驻地偏僻,看不到报纸,又没有收音机。刘贤权决定把电台备用的一部收发报机借给宣传科,抄收新华社的记录新闻,再及时传达下去。一有空闲,刘贤权也跑去听广播。9月21日,刘贤权和一些机关干部听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的消息。开幕会上,毛主席、周总理都讲了话,他们开始都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同志”,大家觉得很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女士、先生是对民主人士的称呼,我们要学着点。”也有的说:“我们部队都是同志,没有先生,说话也走不了嘴。”大家喜上眉梢,思想十分活跃,都在猜想谁当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谁当总理,议论国旗什么样,国歌是什么。同时都想打个大胜仗,多消灭敌人,向新中国献礼。
10月1日,刘贤权和科长们收听北京广播,当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想到了当年老班长建议他改名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
这时,军指挥所又传来了,上午10时113师在花桥干净利落全歼敌军一个团的胜利消息。政治部主任李伟同志说:“真会赶机会,正是开国大典放礼炮的时候,这个胜仗打得真有意义!”
宣传科长肖寒松同志满心期待地说:“我们也来一个多好啊!”
参谋处长王乾元同志说:“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有胜仗,前面112师早打了,还能留给我们?”
干部们的情绪强烈感染着刘贤权。他更深切地想到肩上的责任。过了国庆节,刘贤权奉命率部急行军包围芷江,大家情绪又来了,风驰电掣般地赶往芷江。可是敌军早已逃跑,连前卫112师也没有赶上敌人,只有担任打援任务的341团在晃县提了百来个俘虏,其他各团都扑了空。
当刘贤权他们为打不上仗而焦急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四野命令西路兵团东进宝庆、祁阳地区,参加歼灭白崇禧主力的战斗。当时,112师、113师已进至会同、黔阳地区,38军首长决定151师留守芷江,114师由芷江向祁阳方向急进。命令传来,大家乐坏了,114师由军的后队变成了前队!这回有仗打了!
出发前,刘贤权到341团参加了战前动员。他的出现,使全团指战员心情更加亢奋。团政委余琳给全团讲话时激昂地问:“我们奋斗了几十年,为什么?!”
下面响起雷鸣般的回答:“为新中国!”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庆祝?”
“打胜仗!”
“现在机会到了,我们师成了军的前卫,我们团成了114师的前卫。我们要走得快,走得好,打好开国第一仗,立个开国功!”
部队在“坚决打好开国第一仗”,“争取立个开国功”的口号声中出发了。
一出芷江,险峻的雪峰山横在前面,山高路陡,上下有100多里路。刘贤权又从341团来到340团督促检查。只见他们行军政治工作十分活跃,沿路都写了标语,宣传队还设了许多鼓动棚,表扬好人好事。团政委张致善利用部队休息时间到营、连作“飞行动员”,部队口号声、歌声不断。天下起雨来,部队情绪饱满,三天走了270里路,终于过了雪峰山,走到洞口。对这一切,刘贤权感到很是满意,也进一步鼓舞了指挥作战的胜利信心。
这时,侦察员报告石下江一带驻有敌军。刘贤权决定把部队分成三路:341团居左,沿资水北岸向东,经庆子桥、南岳庙,向龙潭疾进;340团在右,沿资水南岸,经石下江,在施家渡过河,插到龙潭铺以南;342团居中,继续沿公路前进,为师预备队,随时接应其他两个团作战。在布置作战任务时,政治部李伟主任在场,他工作细致扎实,想问题很周到,提醒刘贤权说:“部队情绪很高,求战心切,打起来要注意冷静,打莽撞仗是要吃亏的。”刘贤权觉得这个意见很好,在明确各团的任务之后,再一次强调说:“各团要周密思考,严密准备。要接受宜沙战役经验,要指挥提前,火力提前,遇到敌人要猛,先把他们拖住,能歼灭就歼灭,不能马上歼灭的,只要不让他们跑了,我们就可再集中优势兵力歼灭他!”
10月12日上午10时,部队到石下江西面的竹篙塘一带。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刘贤权来到341团,宋文洪团长报告说:“前卫2营5连连长马素茂亲自带一个步兵班走在前面,步兵班后面跟着两门六O炮,还加了一挺轻机枪,2营后面是1营,准备打遭遇战。”刘贤权对2营十分了解,在114师2营是历史比较老的部队,4连还沾红军边,曾授予“博山连”称号,5连是“四平突击连”,营长张继福、教导员郝建岳,打起仗来既勇敢又灵活。把他们作为前卫,可以说是好钢用在刀刃上。341团艰苦奋战,打得勇猛顽强。这一昼夜,他们只吃了一顿饭,一气走了40余里,共歼敌512名,于13日17时,在龙潭铺以北和我147师胜利会师。在341团打响的同时,340团8连在大水河北沟,与敌新8军两个连遭遇。8连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将敌包围,迫使敌人全部缴枪投降。
12日下午,刘贤权来到石下江西北约3里的地方,这时镇内枪声大作。340团关豁明团长和张致善政委正组织部队向敌新8军暂2师攻击。担任突击的是2营,胡营长正在指挥战斗,孙庆堂教导员亲自给尖刀连6连作动员。6连连长王振武带领2排冲在前面。
下午6时20分,天已黑下来了。六连对敌暂2师师部发起进攻。组织火力掩护,进行爆破时,7班战士范文秀手持爆破筒,几个跃进,就到地堡跟前,可是敌人投出了手榴弹,范文秀倒下了。第二名爆破手刚要出发,范文秀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一个箭步扑到地堡上,把爆破筒从地堡枪眼洞里插进去,随着一声巨响,地堡炸飞了,范文秀身上三处负伤,终于倒下去了。l排2排先后冲进大院,抓了20几个俘虏。
340团主力,于13日凌晨2时,在三云堂,苗河一带与另一股敌人遭遇。激战一个多小时歼敌百余人,其余敌人也溃散到山里去了。他们继续前进到陈家渡,又遇到敌148团、188团,但全都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石下江的敌人解决了,刘贤权决定师部在石下江休息、吃饭。这时,从俘虏中查明,敌暂2师师部、148团、184团、188团都被我打垮,溃散在石下江的北山。刘贤权当即下令340团全部和师警卫营两个连连夜进行搜山,消灭这些溃散之敌,不留后患。群众听说要搜山,都主动来给部队带路。天又下起雨来,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了便于识别保持联系,战士们在左臂缠上白手巾。
夜晚冒雨在深山密林里搜索,比行军打仗还艰苦。部队已极度疲劳,又饿又累,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倒在地上就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刘贤权接到340团关团长报告,捉到了暂2师师长李之彬。关团长绘声绘色地说了我军搜山、包围洞口、机枪点射封锁、唐连荣喊话,李之彬走投无路,只好举手缴枪的经过。刘贤权听了报告后非常高兴地说:“好啊!开国不到半个月,你们就活捉了暂2师师长,为新中国献了一份厚礼。我代表师党委向你们祝贺!”
13日,刘贤权向军部电报战况:“我师于12日17时,在石下江地区与敌新80军暂2师遭遇。经一天两夜激战,暂2师基本就歼,师长李之彬和政工处长等已为我俘虏。部队正在搜山,战果在清查中。”当晚,340团报告俘敌1100余人,师警卫营的2、3连也提了200多个俘虏。搜山结束后,刘贤权根据敌工科核实的俘虏数上报了1344人,加上341团歼敌数目,共消灭敌人2000余人。后来,不断有零星小股敌军下山投降,到11月初,暂2师的四五千人,绝大部分都投降了。
在总结石下江战斗的经验时,刘贤权认为:“这次战斗胜利,主要是部队政治工作活跃,战士积极性高,吃苦耐劳精神好,战术上也表现了机动灵活,其中指挥提前,又是一大特点。普遍做到营下到主攻排,连常住尖刀班,战斗在山区从开始到结束,主要是班排自动寻找目标歼敌。”战后,38军首长在通令嘉奖中特别指出:“这种作风要在今后行军作战中发扬。”
北回归线上的最后角逐
石下江战斗后,刘贤权奉命率部挺进广西,于1949年12月到达广西田东。时值元旦前夕,又传来云南省主席卢汉通电起义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准备休整一下,高高兴兴过开国后的第一个新年。
刘贤权正在部队和战士又说又笑地谈论过年的时候,机要科长于贵福匆匆找来,递过一份电报。刘贤权看完电文,没有说话,扭头就往师部走。战士们一瞧这架势。敏感地议论起来:“瞧师长这样!快收拾东西吧,又有仗打了!”战士们没有猜错,确实有任务了。四野前指11月24日经过13兵团发电报说:国民党第8军、第26军拒绝参加卢汉的起义,在由台湾飞往滇南的陆军副总司令汤尧指挥下,进攻昆明受挫,正向开远、建水、蒙自地区撤退,准备经滇越铁路逃往国外,或由蒙自机场空逃。命令38军驻百色地区的两个师由刘贤权统一负责,按中央军委命令暂归二野四兵团陈赓司令员指挥。114师为前卫,151师为二梯队,火速向河口、蒙自方向迂回,务于1月12日前,封锁中越边境,切断汤尧集团的逃路,然后与二野人滇部队和滇、桂、黔边游击总部(简称边纵)配合,歼灭该敌于滇南地区。 刘贤权回到师部后,聚精会神地研究起作战地图来,从图上看,114师驻地距河口、蒙自至少有1000里地,中间一个个黑色标记密布,说明沿途高山的阻隔与道路的险阻。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虽然山高路险,时间紧迫,但这个任务是十分光荣的:和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上的最后较量,落到了身上。不管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有多大,也要抢在敌人前面,挡住、歼灭敌人。按照电报上的命令,他们必须于1月12日前到达指定位置。刘贤权屈指一算只有17天了。他立即和方国南政委进行研究,决定召开师党委会,统一思想,讨论行动方案。在党委会上,刘贤权具体传达了上级的命令,强调说:“这一年多,我们师从松花江边出发,战辽西、打天津、解放宜昌,胜利渡过长江,又千里迂回到这里,都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现在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仗落到了我们的肩上,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一定要按军委要求的时间,到达指定的位置,完成这次最后决战的任务。”经讨论师党委决定开展创造模范连活动,以进一步发挥全师指战员的战斗积极性。会后,他把出发前的具体准备工作,交请方政委、李伟主任、翟仲禹副主任主持落实,自己专程去151师听取意见。
在我军的战史上,为了协同行动,两个平行单位归一个单位的首长统一指挥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但作为刘贤权本人来说,统一指挥二个师的行动还是第一次。当时,上级已经任命他为38军副军长兼114师师长,但是,这个任命还没有下达到114师,他本人还不知道,其他同志也不知道。上级既然明确由他统一负责151师的行动,他觉得很有必要专门听听151师领导的意见,以便共同协商,协调行动。
151师师长曹灿章同志原是114师的副师长,天津战役后,调任151师师长。俩人一见面,分外亲切。爽朗的曹师长开门见山说:“老师长可别顾虑呀!有重要任务,就放心交给我们师,151师坚决服从命令!”刘贤权会心地笑了,说:“我知道你前几天还住在医院里,听说要打仗就跑出来了,是不是?”曹师长说:“要打仗了,当仁不让么!”两位老战友边说边走到地图面前,指指点点,商量起来。刘贤权说:“这一带是横断山,南北走向,大兵团东西运动困难。汤尧和李弥从昆明南下只有一条路从河口出国到老街。114师三个团堵在这里,敌人纵然有个十万、八万的也冲不过去,兵力多了也展不开,封锁国境线的任务由114师负责。我怕他们会从开远机场空运溜走……”没等他说完,曹师长立即说:“114师从砚山向西南,经丈山、屏边插向河口,151师从西北插向碧色寨,然后指向开远!”刘贤权一听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高兴地说:“好,好,就这么定了。”曹灿章同志说:“那我可是喧宾夺主了,我这个二梯队变成一梯队了!”刘贤权说:“不管那些,堵住敌人是目的,过了岘山,两个师并驾齐驱,来个行军大比赛,看谁先切断滇越铁路。”两个老战友就这样定下了决心。
12月27日凌晨,刘贤权率部从广西田东出发,风餐露宿,以日行军百里的速度向河口急进。
出了广西百色平原,从剥隘镇进入云南,就像进入了山的海洋。爬过一山又一山,在通过八寨老道坡时,上下二百来里,整整走了三天。山上山下气候层次分明。时值“三九”隆冬,但山下杜鹃花盛开,还有的战士中暑。爬到山腰上,草木枯萎,遍地落叶,一片秋色。到了山顶,则是一层皑皑白雪,吹气成霜。部队穿行在原始森林里,跋涉在高山雾海中,疾步在羊肠小道上,终于进到文山地区。这里有好几个县是“边纵”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族、苗族、汉族。汉族人的装束保留了清末服装的遗风,妇女着宽大的上衣,镶着五颜六色的花边。十几岁的小姑娘都穿着绣花鞋,大都操北方口音,据说他们是吴三桂为“平西南王”时戍边遗民的后代。他们把北方口音的解放军视为亲人,烧洗脚水,送凉茶,还慰劳了许多用荀壳编的草鞋。“边纵”庄田司令员向刘贤权介绍了他们对敌斗争的情况,以及民情风俗,还亲自率领“边纵”一支部队共同行动,配合作战。
1950年1月8日,刘贤权率师进驻文山县城,收编了国民党第四专署的地方部队420人,扩大了边纵的根据地。部队在文山宿营的当天,刘贤权收到二野四兵团转来的一份电报,说是毛主席从莫斯科打来的,指示参加滇南战役的部队正面追击不要太急,以麻痹和拖住敌人;担任迂回包围的38军114师和151师动作要快,以阻住敌人南逃的退路。刘贤权想到这时毛主席正在苏联访问,身在国外,还惦记着云南边陲的作战,而且亲自下达电令,心情十分激动,也感到格外亲切,立即向全部队作了传达。他说:“这一仗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咱们可要给党和毛主席争光!一定要把敌人堵住,把红旗插到河口。”干部战士们一个个听得兴高采烈,热血沸腾。
四兵团还同时通报敌情说,敌人正沿滇越铁路向蒙自方向移动,电令114师加速向河口前进。四野前指也来电报说,由于前指距114师太远,要刘贤权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寻机作战,不要再等四野指示。
根据上级的指示,刘贤权立即命令兵分两路,114师一部继续往西南直插河口,师主力向蛮耗急进;同时发电给曹灿章师长,要151师往西北直奔蒙自,寻机作战。
部队出发后,山路崎岖,有的地方根本无路可走,刘贤权和方国南政委以及师里其他领导,丢掉马匹,分头下到部队和大家一起步行。干部战士看到师首长和他们一起走,劲头更大了。各级领导边行军边深入动员,开展赛团结,赛走路,爱群众,爱战友活动,及时宣扬走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师宣传队提前出发,跟随着前卫连在沿途写标语,搭鼓动棚,用快板书等形式表扬行军中的好人好事。干部战士互相关心,强带弱,大带小,互相争着背背包,扛双枪、扛小炮。部队一心想赶到敌人前面,堵截、歼灭逃敌。
师工兵连为保证部队顺利渡过南溪河,经过180里路的强行军,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在5小时内用汽油桶架好了一座长200米的浮桥。在枪占桥头阵地时,工兵连与小股敌人遭遇,他们派出一个班,用几支步枪机动作战,歼敌60余人,抢占并扼守住桥头,掩护了连主力架桥。
1950年1月11日晨,师前卫341团胜利地占领了军委指定的位置——祖国的西南边陲重镇河口,把鲜艳的八一军旗插在红河桥头。经过14天的强行军,行程数千里,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封锁了敌人南逃的第一个通路。战士们个个兴高采烈,准备与逃敌一战。为了主动迎击汤尧,刘贤权率部立即沿红河急进。
敌26军此时离河口尚远,得悉我军已抢占河口,逃路已被切断,准备掉头向西逃跑,慌忙派出一个营去蛮耗红河渡口,架设浮桥,企图由此渡河南逃。
刘贤权得悉这一情况后,立即率部向蛮耗急进,限4天赶到,抢占浮桥,断敌退路,并消灭蛮耗守敌。部队于12日从河口出发,14日深夜抵达蛮耗附近。16日凌晨,前卫341团1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炮火掩护下向敌发起攻击。1连迅速冲上浮桥后,守敌哨兵又问口令,又问番号,以为是“自己人”,当了俘虏之后还疑惑地问:“解放军怎么会从南面来?”蛮耗守敌开始以为是我游击队前来袭扰,准备固守在一个大院,发现我攻势很猛,并且有炮火掩护,才觉得不像是游击队。后来听到我军喊话:“我们是从东北来的第四野战军!你们快投降吧!”敌人惊异地问:“怎么证明你们是四野的?”1营一位班长灵机一动,脱下脚上穿的一只傻鞋扔进院内,敌人马上打出了白旗。经过一个半小时,歼敌200余人。事后敌营长说:“一看见鞋就知道真是四野的,当地没有这个玩意儿。在印缅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新1军、新6军都叫你们消灭了,我们怎么敢和你们打呀!”
在1营攻打蛮耗时,2营也消灭了上下寨的敌人,俘敌215人。敌人南逃的第二个通路,又被我军牢牢卡住了。
这时,师侦察队从前面抓来一个“舌头”,经过审问,知道敌人已转向西南逃窜,企图从红河上游渡口蛮板渡河南逃。情况万分紧急,决不能让煮熟了的鸭子再飞了!刘贤权立即以340团为前卫,下令说:“首先奔袭冷水沟,尔后直插卡房和蛮板,必须和敌人赛跑,一定要抢在敌人前面占领蛮板!”
340团经一夜急行军,翻过上下40里、坡陡70度的大山白沙坡,于17日凌晨进至冷水沟,7时发起攻击。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歼敌26军579团3营和补l团副团长以下367人。340团马不停蹄向卡房急进,当天黄昏进到卡房,26军主力已向蛮板逃窜。340团立即向前追击,途中毙敌200余人,俘敌90人。
18日10时,师先遣侦察队在追击途中,于云龙街截住一股敌人。侦察队长张继福带一个班乘敌混乱冲进去,俘敌26军军部300余人。
这时,151师副师长来电:他们已攻占了蛮板,歼敌26军大部。刘贤权令341团立即从蛮板渡河,配合151师追歼26军部。师主力折向元江前进,消灭第8军残余。
19日凌晨,刘贤权率师主力从卡房出发,前卫340团进到贾沙街附近,得知敌第8军237师南逃时,被我“边纵”阻击后向北回窜,占据了宜德地区。刘贤权随即指示340团经新民街直奔宜德方向,断敌北窜之路;令342团与“师指”由母鸡坡直插水塘,断敌南逃道路,尔后迅速发起冲击,全歼敌人。
宜德、水塘地区山脉错综,峰陡谷深,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上下。两山之间能听见大声说话,要走过去却需要一天时间。但部队积极性很高,为了争取时间,消灭残敌,不顾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勇往直前。上山时,大家拄着铁锹往上爬;下山时,就坐在地上往下滑。有的战士用雨衣连头带身体一裹,向山下滚去,手脚划出了血,头碰伤了,谁也不喊一声疼,爬起来继续前进,一天急进80多里。
19日16时,340团插到指定位置,立即组织向宜德山攻击。3营迂回裴勒,断敌退路,2营从东南实施主攻,1营在3营打响后,从宜德山南侧包围敌人。3营7连一鼓作气爬过一座3000米的高山,于16时50分,迂回到宜德以南,控制了裴勒。1、2营迅速向敌发起攻击。敌人已吓破了胆,一听见枪响,丢下宜德山阵地,向东南逃窜。2营立即追击,5连咬住敌237师1部不放,一气追了10多里,敌人为了逃命,把几十袋白花花的银元撒在道路上,企图诱我战士去捡,以摆脱追击。战士们对满地的银元不屑一顾,穷追不舍,把敌人直追到一悬崖处。敌军无路可逃,一片混乱,除敌237师师长李彬普以下320余人摔死或被打死外,其余均举手投降。
大股敌人被我追击压缩在宜德山东南一条10多里的深沟里。340团随即发起攻击,在我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残敌迅速就歼。共俘敌900余人,毙伤敌数百人。
342团于20日拂晓迂回到水塘、斗岩一带,立即投入战斗。1营3连和警卫连在团营干部率领下,4小时内运动45华里,以突然迅猛之势向斗岩之敌发起冲击。敌军纷纷溃散,该团立即分兵搜山,全歼敌一个师机关,俘敌师长以下400余人,随后,与二野4兵团在战场胜利会师。
341团配合151师行动,23日在新城、雀山一带收降敌地方部队216人。24日,又在牛角寨收降敌26军残部359人。
至此,滇南战役胜利结束。刘贤权率114师从1949年12月27日至1950年1月24日,经过29天的连续行军作战,征程2475华里(341团为3000华里),进行大小战斗9次,共歼敌4210人,与兄弟部队协同,胜利完成了解放滇南的光荣任务。为此,13兵团首长对参战的114师和151师予以通令嘉奖。
经过战斗洗礼的祖国南疆一派生机勃勃,绿树葱葱滴翠,八一军旗猎猎,战士欢歌笑语。革命战争这个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终于把祖国南疆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率部凯旋
滇南战役胜利结束后,部队奉命在个(旧)碧(色)石(屏)铁路沿线集结,114师师部住在建水。
一月的滇南,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姹紫嫣红,山城建水显得分外美丽。仗打完了,紧绷了一个多月的弦松弛了,刘贤权再也经受不住疲劳的袭击,倒下去就睡,一睡便是几十个小时。
湘桂战役前,副师长吴坤山,因病留武汉治疗,副参谋长贾立夫调往广西工作团,司令部的工作临时由政治部副主任翟仲禹负责。刘贤权在睡梦中被翟仲禹同志叫醒:“师长,陈赓司令员来电,要你明天到昆明接受任务。”听说有任务,刘贤权睡意全消,立即问“什么任务?”“电报上没说。我已报告了方政委,你可以乘火车先到开远,然后转乘滇越铁路的火车到昆明。估计明天到达没有问题。”翟仲禹同志原来是军事干部,当过团长,又改为政委,工作安排井井有条,已为师长去昆明作好了各种准备。临行前,刘贤权和方国南猜测可能是归建问题。出了云南银元作废,必须请上面解决通用货币和归途中所需的经费及车辆问题,于是刘贤权带领供给部长周保中同行。
刘贤权等第二天清早到达昆明,找到4兵团司令部。热情的陈赓司令员已在大门口等候。刘贤权快步走上前去,行过军礼。陈司令员拉住他的手说:“刘副军长,你们太辛苦了!”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称呼,刘贤权感到不解,不好意思地纠正说:“我是114师师长刘贤权。”
、 陈司令员立即打圆场说:“你指挥的不仅是114师,还有151师呀!可以当副军长了!” “我们不辛苦。4兵团老大哥才真辛苦,从广西到贵州,又至云南,走的路比我们多一倍……”
陈司令员没等他说完,就插话说:“你们走的路没有我们多,可是质量高,提前赶到河口,走到李弥的前面,逼着他向南跑。再说,你们这条路比我们的路难走,困难很多,你们都克服了。你说是不是质量高?”
“困难是有,可是这次我们大部分路程是在‘边纵’根据地行军,庄司令和‘边纵’的同志为我们克服困难创造了条件。”刘贤权说。
听到这里,陈司令指着一位穿灰军装戴五角星帽的同志说:“这位就是‘边纵’庄田司令”。刘贤权立即紧握着庄田同志的双手说:“我们早相识啦!”
“云南是个好地方,本想多留你们住些日子。不行啊,你们另有重任,总部已经来了命令,要你们完成任务就归建,我就不敢留了。昆明还没搞人城式,解放军不能进城。你们进去看看,说起来真不够意思。不过,刘、邓首长说了,将来每人发一枚‘解放大西南’纪念章。刘、邓首长还批给你们每人两块大洋过春节,听说卢汉主席也给你们每人两块大洋。归建途中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告诉我。我能解决的没有问题,解决不了的请示刘、邓首长给你们解决,今天,在这里吃顿便饭,就算欢送了。”陈司令边说边和他们走进食堂。刘贤权随之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陈司令当即批了所需经费及汽车。
1月27日,刘贤权和方国南率114师按指定路线回师归建。一路上经过二野部队驻地时,有的还举着“欢迎刘贤权方国南将军率114师凯旋归来”的标语。路过安顺,驻军第17军参谋长代表5兵团杨勇司令员、苏振华政委请他们看京剧“薛刚闹花灯”。全师到贵阳地区休息5天,5兵团首长亲自带队欢迎,并请他们看了郭沫若的历史名剧《棠棣之花》。114师在老大哥部队的热情关怀下,历时50余天,于3月24日到达湖南芷江。
芷江是四野47军140师驻地,师政委陈发洪和刘贤权很熟悉。陈政委问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刘贤权说:“什么困难也没有,只是有一个要求,我们离开四野已三个多月了,希望能看看文件。”陈发洪立即派人把三个月来的文件电报送了过来。刘贤权和政治部李伟主任一头扎到文件堆里看了起来。
忽然,李伟主任喊了起来:“师长,你进军云南前,就是38军副军长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们?保密也不能保到这份上!四个月来一字不露!”
刘贤权是个认真的人,很少开玩笑。他和李伟是老战友,回答也比较随便:“老兄,别胡说八道好不好,你当主任的开这种玩笑不合适!”
这一下,李伟较起真来,把电报一推说:“我开玩笑?这里是命令,电报不能念,你自己看吧!”
刘贤权接过电报一看,前边是通报敌情,后面写着:“派驻百色的151师,驻思恩的114师由38军副军长兼114师师长刘贤权、114师政委方国南率领经富洲、文山向老开、靖边前进。该两师归陈赓指挥,与4兵团之13军及滇南地区武装配合,歼灭该敌于滇南地区。”这时,他才明白陈赓司令员叫他“刘副军长”的原因了。
李主任又翻出一些任免令说:“这里还有任免命令!刘贤权任38军副军长兼114师师长……”刘贤权考虑他们正处在率师归建途中,为了便于工作,他叮嘱李伟一定要把这个密保下去。
114师在芷江又接到命令赴桃源地区剿匪。休整三天,刘贤权、方国南率领全师向新的驻地开进,部署剿匪。遵照上级指示,刘贤权和方国南召集当地党、政、军领导同志会议,成立了以桃源为中心的地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这一地区党、政、军的工作,谁也没提职务变动问题。直到5月份,上级来了电报,调刘贤权、方国南到中南军区另行分配工作,翟仲禹接任师长,李伟接任政委,才公布了刘贤权升任副军长的命令。
1998年春,原广西省军区政委方国南(后改名为方国安)老红军在审阅这部书稿时与战友说:“我和刘贤权同志从解放战争到滇南战役,始终战斗在一起,配合得非常好。但有时争论问题互不相让,常争得面红耳赤,统一认识后又亲如兄弟。打了胜仗我们就高兴地吃一顿白水煮肥肉,吃一碗不够让炊事员再盛一碗。我们离开38军114师难舍难分,都舍不得离开这支英雄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