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找个地方打仗吧
刘贤权正在桃源积极筹划并组织剿匪战斗的时候,突然接到调他去中南军区另行分配工作的通知。他很想知道去执行什么任务,可是没有一个向他透露任何消息。战友们也纷纷猜测,不知他将负何种重任。这样一来,人们便觉得他的这次调动似乎具有某些神秘的色彩。
5月一天,刘贤权奉命来到武汉,向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报到,等待另行分配工作。组织部组织科长赵禁同志,原是38军的组织部长,他们也是一年多没见面了。他非常热情地向他介绍了武汉情况,安排了住宿。
刘贤权是个闲不住的人,急于工作,就问道:“电报说要我到军区来分配工作,究竟到哪里去?”赵禁说:“这要由首长和你谈。”刘贤权急切地问:“你能不能先通个风?”赵禁说:“听说要你到外交部,是张闻天指名要你去苏联当武官。”
刘贤权听了心中有些激动。他同张闻天从牡丹江分别以来,时光荏苒,不觉已是五六年了。这些年他们没有见过面,没有通过信,张闻天竟然还记得他。张闻天在出任驻苏联大使之际,想到推荐刘贤权去当武官,显然是出于对刘贤权在牡丹江剿匪期间的充分了解。刘贤权为了剿匪的胜利,不计职位名利,不畏艰难险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格和他军事指挥上的卓越才能给张闻天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也就有了这次指名的调动。
1998年“三·八”节后的一天上午,笔者有幸拜见张闻天夫人、94岁高龄的老前辈刘英同志。记忆力惊人的大姐兴致勃勃地讲起53年前张闻天和刘贤权一起在牡丹江剿匪的情况。她还说:“张闻天特别喜欢老实、实干的干部。刘贤权就是个实干家,张闻天很喜欢他,后来张闻天还曾经要刘贤权跟他去苏联……我们几十年未见刘贤权,很想念他。他77岁就走了,太可惜了。”
刘贤权一听要当武官,忙说:“我哪能干得了?”赵禁说:“唉,这可是个好差使,能出国,待遇又高。”刘贤权说:“再好也不行。我得提提意见。”提出想见见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这些老首长。赵禁说:“这两位首长现在你都见不到。罗政委虽然还是中南军区政委,可是现在主要作国家检察长的工作,在北京。刘参谋长现在是空军司令员,也在北京。”刘贤权一听,还不死心,说:“那我先找组织部长谈谈。”赵禁说:“现在也不行。杜平部长已经到13兵团当主任去了。新部长就是38军的梁政委,38军刚开完党代会他还没有来。”刘贤权一听,真没招了。又一想,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干部,干部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是正常的。既然提了意见,先住下,等几天再说吧,于是他就按照赵禁同志的安排,住在江汉路招待所。
对于戎马倥偬的刘贤权来说,这真是难得的空闲。开始几天,除了看书看报,还上街转转,逛逛商店,觉得满新鲜,可是,没住几天,他就觉得闲得难受。
就在这时,刚到军区担任组织部长的梁必业来看望他了。刘贤权一下子抓住梁必业的双手说:“梁部长,还是给找个地方去打仗吧!”梁部长说:“现在有仗打的就两个地方:一是解放西藏,一是解放台湾。”刘贤权忙不迭地说:“这两个地方都行!只要有仗打就行!”梁部长一笑,说:“解放西藏是二野任务,解放台湾是三野任务。这两个地方你都去不了。”刘贤权一听真是去不了,立即说:“没仗打,我还是回114师去剿匪吧!”梁部长说:“哪有这样的干部政策,副军长回去当师长!”刘贤权说:“职务高低我不管,我闲不住,有仗打就行。”梁部长对刘贤权这种性格太熟悉、太了解了。作为组织部长,他当然要坚持党的干部政策,不能无缘无故地把一个副军长再放下去当师长;作为老首长,他又十分体谅和理解刘贤权的这种心情,一个军事干部,就是要有这种主动请缨的精神!他说道:“你在38军当主任,要求下去当师长,开始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都不同意。刘参谋长说‘刘贤权从来就是做政治工作的,还是要留在1纵当政治部主任。’后来我才知道你给他写了信,把他说通了。”刘贤权一听好像“有门”,立刻说:“我再给他写封信?”梁部长说:“你再写信没有用了。他现是空军司令员。这样吧,你先在这里住一些日子,参观一下武汉三镇。我把你的意见向首长报告一下。”
刘贤权思考片刻,提出趁等待分配工作的机会,回老家看看亲人,时光匆匆,少小离家已是210年没通音信了。此刻他的心中怀有无限的思念。梁部长立即表示同意。那时干部都没有工资,组织上考虑到刘贤权回乡时必需的花费,特地批发给他100元钱。
第三天,刘贤权夫妇带领警卫员魏振海一起回故乡探亲。从吉安县城到江背村没有公路,只能走羊肠小道。由于夫人怀有身孕,行动不便,县政府借给他们两匹马。80公里的路程走了两天。头一天他们在陂头村住一夜,看望了梁兴初等几家军属。第二天赶到江背村,在离村还有几里地时,他们就被村里的娃娃们发现了。有的围着他们蹦蹦跳跳,有的赶着回去报信,显得分外的热闹。
到了老家,正逢村里学校放暑假,他们便临时住在小学校的教室里。连日来刘贤权夫妇忙于看望、接待亲友和红军军属。有的军属老大爷老大娘流着眼泪说:“看到你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一样。”还拉着他们夫妇到家里喝鸡汤。有的来打听自己儿子的下落。深厚的乡情使得刘贤权不时热泪盈眶,想起当初在他带领下参军的少先队员们有的牺牲了,心中更是动情。这是刘贤权参军后第一次回到故乡。他的生父、养母及二个哥哥、大姐在他参军后相继去世。
第二天在弟弟和二姐陪同下,他前往生父、母和养父、母坟前悼念静默。刘贤权对家人说:“我当兵在外,不可能回来,两间旧房是养父母留下的遗产。堂嫂孤儿寡母很困难,她住着谁也不许收房租,将来她儿子长大有了新房,这两间房就交到村里公用。”随后,他把组织上发给他的100元钱分给了家人和军属。第三天刘贤权夫妇告别亲人返回武汉市,等待分配工作。
任47军副军长
7月,上级答复了刘贤权的请求,任命他为47军副军长。而47军此时正在湖南执行剿匪任务。接到任命后,刘贤权兴冲冲地立即出发,奔赶47军军部驻地湘西沅陵。
到47军去剿匪,刘贤权心中充满了喜悦。他对47军并不陌生,知道它是四野的十大主力之一,早在黑山狙击战时,刘贤权曾率领1纵3师配属10纵(47军前身)作过战。现任47军军长的曹里怀是他的老上级、老战友。在刘贤权任1纵(38军前身)政治部主任时,曹里怀是l纵的副司令员,那时他们就很合得来,直到南下才分开。当年刘贤权的警卫员魏振海(兰州军区总医院政委)回忆说:“记得刘主任结婚第2天一早,曹(里怀)副司令就来道喜:老刘,你悄悄结婚,不请我喝喜酒,这可得罚你三杯。刘主任笑眯眯地说:好饭不怕晚,我回3师打了胜仗后,请你到3师喝双喜酒。俩人哈哈大笑起来。那时,首长们像亲兄弟一样。”这次战友重聚,是一快事,刘贤权决心不遗余力地协助军长胜利完成剿匪任务。
到达驻地后,前来接待的管理员说:“军长知道今天你们到,他和梁明同志(军长夫人)亲自做了安排。”刘贤权看到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用具齐备,放下行装立即去看望曹军长。曹里怀军长一见面就说:“我们早就盼望你来了。接到调你来的命令,我真是高兴得很,一直盼你早点来,你有剿匪经验,来了就要发挥优势。”他又说:“我年龄大了,打完蒋军就剿匪,未得休息,常常感到疲劳。你来了我可以轻松些啦。”梁明在军司令部做秘书工作,性格活泼爽朗,她补充说:“军长太累啦,本想休息一段时间,恢复调整一下,但军里工作十分繁重,脱不开身。你来了,有了好帮手,他可以松口气。”最后曹军长高兴地说:“干部食堂离这较远,我这里有个小灶(食堂),现在只剩我一人,你就在这一起就餐。”刘贤权执意去干部食堂就餐,说便于熟悉干部了解情况。最后曹军长终于说服了他。小灶炊事员也高兴地说做两个人的饭比做一个人的饭好调剂多了。曹军长很风趣,其实他只比刘贤权年长6岁,总喜欢说自己年岁大了。曹军长是四野资历最老的军长,有名的优秀指挥员。
安置就绪后,曹军长等几位领导向刘贤权介绍了剿匪情况:湘西与鄂、川、黔、桂四省毗邻,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土匪、恶霸和军阀三位一体,各踞一方。47军已消灭了中心区的患匪,但当前边缘区的股匪、散匪的反动气焰仍十分嚣张。扬言:“一胜湘西,二胜湖南、三胜全国。”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压迫剥削广大农民,造成生活极端贫困。他们利用人民文化上的落后,民族间的隔阂、交通的闭塞,以武装掠夺来保持其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统治。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打劫、嫖娼、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双手沾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其骨干头目都有数条、数十条、上百条人命,大匪霸张平一人就有千条人命。他们所过之处,有的全家被杀,有的灭绝三族,有的地方全村杀光、烧光,夷为平地。当地民谣:“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人见张平,九死一生。”匪徒们强奸妇女,老幼亦难幸免。匪首汪授华强奸民女达40余人,1949年他率匪徒攻入沅陵市后被强奸者300余人,其中奸死者达56人之多。
这些对湘西人民犯下弥天大罪的匪徒,不以当匪为耻反以为荣,大部分惯匪是代代为匪,辈辈相传。匪首瞿波平从13岁即为匪。他们靠当土匪升官,靠当土匪发家。惯匪彭玉清即是以空手当匪发家。因而造成了湘西百余年来匪患严重,故有“天下未乱,
西先乱”之说。
灾难深重的湘西人民,在官、匪、霸三位一体的残酷压榨、血腥统治下,被抽粮索款,抓丁拉夫,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群众慑于匪徒的淫威,敢怒不敢言,对土匪恨之入骨,期待我军来消灭土匪。
面对如此猖獗的匪患,刘贤权义愤填膺,勃然大怒。他仿佛听见了匪徒的喋喋狂笑和人民群众痛苦的呼唤。
曹军长重点阐述了47军下一步的剿匪任务:“从1950年1月起,经过我军前两阶段的全面进剿和重点围剿,目前在湘西形成了三种不同形势的地区。一是中心区,如古丈、沅陵等地区消灭了股匪,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但还有部分潜匪和大批散枪;二是夹生区,潜藏的土匪势力很大,仍在暗中活动;三是边缘区,如靖县、绥宁、麻阳及龙山、桑植以北等地区,目前仍由大股土匪盘踞着。据此湘西军区和湘西行政公署召开会议决定:下一阶段剿匪斗争的重点放在中心区和夹生区。中心区以武装工作队为主,结合发动群众进行彻底搜剿;夹生区集中使用兵力进行包干驻剿;边缘区的顽匪,暂时不动它。
刘贤权全力协助曹军长组织指挥部队剿匪,要求各部队要发扬不怕扑空、反复奔袭、连续作战精神,特别要注意做好群众工作。强调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村民一草一木,以实际行动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在我军有力的军事打击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从1950年8月初至10月上旬,共歼匪约万余人,基本肃清了中心区和夹生区的土匪,为下一步根除湘西匪患创造了条件。
北线剿匪
在我军清剿中心区、夹生区土匪期间,边缘区的顽匪得以喘息。他们调解矛盾,统一组织,网罗残匪,由18000余人扩充到23000余人,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扬言要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当时土匪分布在湘西北部地区约9000余人,较大的股匪以暂10师师长瞿波平为首,统一组编的“湘鄂川边区反共救国军”5000余人和师兴周匪部500余人。还有徐亚南、龙云飞、唐汉云、杨永清等股匪共3600余人;湘西南部边缘区有杨彪为总指挥、龙怀林为副总指挥的股匪,总称为“华南反共救国军第三方面军湘桂黔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管辖12个纵队及1个“会同游击纵队”,共10000余人。
为彻底消灭边缘地区的顽匪,根据12兵团兼湖南省军区对边缘区剿匪的战役计划,决定以47军兼湘西军区为主力,于1950年9月17日,组成南北两个进剿指挥部,统一指挥南北两线的进剿部队。湘西军区司令员曹里怀负责南区进剿指挥;副司令员刘贤权负责北线进剿指挥。
任务明确后,刘贤权与曹里怀进一步研究了作战方案。曹军长说:“此次我们从北起湖北的来风,南到湖南的绥宁、通道,在数百公里的湘鄂川桂黔五省交界处发起空前规模的会剿战役,面铈得很宽。”他边说边在地图上把右手一挥,“为了尽可能防止土匪溃散潜逃,减少搜剿残匪的压力,在南区的进剿中,采取远距离奔袭,分进合击的打法,同时考虑把南线前指设在洪江,而北线前指是否可设在永绥或茶洞一带,你看如何?”
“我同意军长的设想。”刘贤权肯定地答道:“南区的几股顽匪分布得较为集中,按军长的决心,采取远距离的突然奔袭,如果各部队掌握好时间是可以达成合围的。北区的股匪虽然分布面较广不易合围,但也必须首先在各主要方向上采取多路的分进合击,力求围歼。然后再划分区域,分块搜剿。”刘贤权一边在地图上指划着,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
“嗨,就这么办。”曹里怀满意地赞同着,“我们再详细研究一下具体的作战计划,然后南北两面分头布置下去。”
按照预定的部署,南北两线的剿匪战役于10月中旬开始打响。南线的剿匪部队在曹里怀指挥下,于10月19日,突然奔袭绥宁、靖县及雪峰山区的土匪。驻邵阳的兄弟部队136师由东、南、北3面向绥宁围攻;47军140师418、420团和139师415团分数路向靖县地区合击,于20日攻占了绥宁、靖县和雪峰山地区,构成了一个直径120余公里的包围圈。6000余匪徒落入网中,至11月3日,歼匪4500余人。继又实行有重点的驻剿、清剿,至11月23日,歼灭“会同反共救国军”参谋长吴永义、支队长吴适等以下土匪820名,从而将绥宁、会同、靖县及雪峰山区匪徒基本歼灭,匪纵队司令龙怀林等主要匪首纷纷落网。
10月15日,北线进剿部队共18个营(其中湖北军区5个营),并有四川友邻部队配合,在刘贤权副军长统一指挥下,向湘、鄂、川三省边缘地区急进,分五路:第一路,以141师1、2营,湖北军区3个营围歼龙山以南瞿波平匪部;第二路以422团2、3营,湖北军区1个营,合击龙山内夕棚之师兴周、杨树臣等匪部;第三路,以423团l、2营421团3营及湖北军区1个营,分路合击永顺、桑植、龙山之间的曹子西、曹振亚、谭楚堂等匪部;第四路以139师416团l、2营围歼茶洞、峨蓉地区徐亚南等匪部;第5路以416团3营、417团1营和140师419团两个营,在贵州友邻部队配合下,进剿凤凰与麻阳地区之龙云飞、唐汉云、聂焕章等匪部。各路进剿部队根据统一部署,昼夜兼程,长途奔袭,穷追不舍,实施合围,在各合围区展开拉网梳篦式搜剿,并密切配合强有力的政治攻势,连续进行合击扫荡。一股一股的消灭,一块一块的肃清。至l1月10日左右,歼匪4000余人,击毙“湘鄂川反共救国军”副总司令杨树臣以下2496名,活捉暂1师师长曹振亚、旅长陈植树和大队长以上匪首115名。迫使蒋介石亲手委任的“湘鄂川边区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瞿波平、副总司令向阳、3支队司令瞿南楷、副司令瞿奎如以及匪“湘鄂川边区军政委员会”主任师兴周等主要匪首向我投降。11月下旬,北线剿匪战斗胜利结束。
南北两线进剿部队,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圆满完成了进剿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接着曹里怀和刘贤权马不停蹄立即调整南北两线进剿部队,迅速展开边缘区进剿战役第二阶段,集中11个团的兵力,以7个团就地铺开,彻底肃清散匪。另4个团和地方武装协同邻省部队会剿潜藏的最后几股顽匪及逃亡的散匪。到12月底,主要匪首姚大榜被击毙,杨永清、吴君庭被俘,通道县城和平解放。至此整个湘西剿匪战役胜利结束。
1951年1月30日,47军湘西军区司令部在《湘西剿匪总结》中写道:“我军以雷霆万钧、排山倒海之势,秋风扫落叶,席卷匪巢,势如破竹,打得敌人头破血流,昏迷不醒。从10月到12月底3个月的时间,即歼匪25485名,缴长短枪16227支,炮17门,大大的超过了第一、第二阶段剿匪速度,至此全湘西22个县,350余万人民获得了全部解放。”
剿匪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改革、基层政权建设、地方武装建设等各项工作。湘西广大群众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反霸减租运动逐渐由200万人口地区发展到300万以上人口地区,普遍建立了农会,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地方武装,为即将到来的土地改革和生产运动打下了基础。
从1950年1月至1951年2月,47军共歼匪10万。1951年2月,中共湘西区委、湘西行署联合赠给47军一面锦旗,上写12个大字:“消灭百年匪患,功在湘西人民。”表达了湘西人民对剿匪部队的爱戴,也是人民群众对47军剿匪斗争的最高奖赏,此旗现存展于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