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刘贤权同志在牡丹江指挥剿匪的业绩(文/王希克)

三工北月 发表于2019-05-29 18:40:58

   我看到1992年7月2日《解放军报》报道济南军区原顾问刘贤权逝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李伟同志告诉我,有些老同志建议为贤权同志出本纪念册,以寄托大家的哀思。我患癌症已处晚期,心有余力不足,不能为此多出把力深感内疚。但我愿在有限的生命中,竭尽全力,写写贤权同志在牡丹江指挥剿匪及开辟牡丹江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情况,望能纳入纪念册中。

    1945年11月中旬,我随新四军4师干部团到牡丹江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后任团政委、县委书记,1949年2月离开牡丹江至今已40余载,许多往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45年8月5日,日寇投降后,原抗联的金光侠、陶雨峰等10多个人随着苏联红军到达牡丹江市,为我党开辟牡丹江根据地打了前站。10月初,李大章(任省委书记)、张静芝(任省主席)、李荆璞(任牡丹江军区司令员)等同志由延安来牡丹江。他们和陆续从华北、华中各部位调来的干部一起,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以我党干部为主组建了14、15、17、警卫团,收编了地主组织的武装队伍。收编队伍被分别编为12、16、18、36等若干团。同时还组建了各县的县大队,成立了牡丹江军区、省政府以及各县政府。

    工作刚刚就序,形势急转直下。12月12日林口县大队叛变,这为牡丹江地区收编的部队(土匪)叛乱开了坏头。接着就发生了第12、16、18、26、36团等叛变;第4、15团也有部分部队叛变。我党组建的14团1个营叛变未遂,被我缴械。东宁、绥旭等县县大队叛变后,杀了我党派去的县长等几十名干部。此时,只有牡丹江市、安宁县城和东京城(镇)在我手中,形成了我占城市、敌占乡村、我方处于被敌人包围的险境。

    1945年12月14日,张闻天率领刘贤权(任合江军区司令员,后改任政委)、方强(任合江军区司令员)赴合江省会佳木斯上任。途经林口时正遇勃力县大队叛变。控制了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铁路、公路。张闻天等同志无法前进,就住在林口,待机前往。我奉命于20日至林口向张闻天汇报当地形势和骤变的情况,说明敌人太多,万万不可冒险前往。牡丹江形势也很严峻,土匪有攻城的迹象,建议返回牡丹江剿匪。张闻天、方强、刘贤权研究之后,当即发报请示上级并获同意。.第二天,张闻天便带领刘贤权等十余人返回了牡丹江(方强带领警卫员化装由苏联红军掩护,去了佳木斯)。他们回到牡丹江住在伪满铁路医院二楼,每天找人谈话,调查研究。刘贤权了解到土匪有攻城之势,心急如焚,坐卧不安,几次向张闻天提出让他带兵剿匪。他还详细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建议张闻天请示上级派些老部队来,以便尽快打开牡丹江局面。张闻天也有些考虑,在和李大章商量后,采纳了刘贤权的建议,立即派刘贤权到东京地区任司令员(后为牡南分区)。所谓地区司令,实际上只有收编的4团。团长陈恩普、字文博是个民主人士,伪满时,当过警察。这个团是地主组建的武装,成份极其复杂,有的人名义上是我们委任的干部,口袋里却装着国民党的委任状。东京城直接受到马喜山叛匪的威胁。刘贤权不计较地位高低、部队多少,不避艰险,带领阎玉森(七大代表)等五人到了东京城,指挥4团剿匪。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殊堪敬佩。

    牡丹江剿匪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灭股匪。共分三个战役;第一个战役是打击牡丹江以南的马喜山匪部;第二个战役打击牡丹江以北属于谢文东匪部的李化堂、张雨新系统的张德振、李开江、高永安匪部;第三战役打击牡丹江以东的绥阳、绥芬河、东宁县地区的王枝林等匪部。第二阶段是歼灭逃匿深山密林中的顽匪、散匪。刘贤权自始至终在第一线。并亲自指挥了牡丹江部队剿匪作战的三个战役,布置了第二阶段的剿匪及牡丹江治安建政等工作。牡丹江剿匪的胜利为开辟巩固牡丹江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刘贤权到东京城后,当地形势更加紧张。他和阎玉森(牡南分区政治部主任)及警卫员小赵、小杨,马夫老陈等住在东京城国民优级学校的教室里。每晚要有四个人轮流站岗,白天还要投入到整顿4团的工作中去。他们经过十多天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4团的情况,便着手进行组织整顿。首先挑选了一些苦大仇深的骨干分子担任连、排干部;接着进行了应急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形势教育,以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明白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增加敢打必胜的信心。通过这些有效的工作,4团团长也增强了主动迎战的决心。

    1946年1月22日,在刘贤权指挥下,4团于马莲河主动出击,一举歼灭了兵力强大、武器精良的马喜山匪部400余人。同时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装备了4团。刘贤权和他带来的几个人也脱掉了单薄的破棉衣,换上了缴来的日本棉军装、毡靴子。这一仗真是干净利落,打出了水平。群众喜气洋洋,拍手叫好。都说4团真神气了,土匪不敢来攻城了。

    战斗胜利后,刘贤权和阎玉森把工作中心转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及时建立了各种群众组织;招收地方青年、学生举办了干部培训班;组建了地方政权机构和军分区司、政、后机关的各部门;动员广大青年参军,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这些工作卓有成效。不久4团也由1800余人扩大到3000多人。张闻天高兴地对我们说:“马莲河打了胜仗,不仅守住了牡丹江南大门,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我党我军敢打必胜的影响,打掉了马喜山的嚣张气焰。”

    田松支队长和李伟主任率领3纵队2支队(原海军支队)从辽南边战边开进,于1946年2月10日来到牡丹江南的海林县。他们休息整顿一周,于2月16日元宵节那天开始了牡丹江剿匪的第一个战役——打马喜山主力部队。

    刘贤权指挥4团积极配合田松支队追击土匪,速战速决,打了一个大胜仗。2月底,刘贤权任牡丹江军区副司令员。

    根据张闻天的指示,李荆璞对南、北剿匪作战做了布置,南线和北线分别由田松支队长和刘贤权指挥。刘贤权转到北线指挥作战。北线部队以2团为主,14团配合,他们于3月15日出发。北线的3月份正是天寒地冻的时节,那年的雪下得特别大,一夜大雪之后,清晨连房门都推不开。到处是冰天雪地,满山遍野白茫茫,在阳光反射下,有的人成了雪盲。方圆几十里的林海雪原中往往找不到一个村落,部队行军极为艰难。当时得知有名苏军战士被土匪杀害,苏军正在向柴河、五河林铁路线追击匪徒。刘贤权就借此时机率部昼夜兼程,连续打掉了土匪盘踞的几个村庄。

    在林口,刘贤权和方强又汇合了。他们就在火车上研究如何互相配合,统一行动,消灭从牡丹江至佳木斯交通沿线的匪军。当方、刘二人正在察看地图,研究地形时,合江来人报告合江方向的严重敌情,要方强速归。方强与来人返回合江,刘贤权立即命令2团和14团快速向北追击。此时,刘贤权的警卫员小杨在站台上睡着了,听到出发的命令后猛一起身枪走火不幸牺牲。刘贤权含泪指示部下匆匆掩埋后,就率领部队出发了。经过一夜的雪地急行军部队进至杏树村外围。天亮时,消灭了村外敌人哨兵。村内约有370多名土匪。考虑到村民的安全,刘贤权没有下令开枪强攻。这时,杨子荣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冲入虎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政治攻势,劝降成功,活捉了村里的全部土匪。这时部队已十分疲劳,几天没吃到一顿热饭,没睡过好觉。正商量要在杏树村休息两天时,刘贤权进了村。他动员部队趁热打铁,不给土匪喘息之机,要求指战员们咬紧牙关,坚持追击,把他们一网打尽。当天他率部队出发,向柞木台子等村前进,接着打掉了最后一个土匪盘踞地——_双河屯的匪巢。此间,又与合江部队密切配合打通了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铁路、公路交通线,解放了牡丹江以北100多公里的地区。到4月中旬,北线战斗胜利结束。刘贤权命令14团住林口,维持牡丹江至林口一段铁路、公路沿线的治安,发动群众,组织部队以小分队的形式清剿散匪。刘贤权率2团返回牡丹江,奉命兼任军区参谋长。

    1946年5月,军区李荆璞司令调往合江军区,刘贤权任牡丹江军区司令员、党委书记,田松任副司令员,遵照张闻天指示,军区要在庄稼没有起来之前一股作气把牡丹江东线土匪打掉。刘贤权主持军区党委会研究布置此项任务。由于田松需要治病,会议决定由刘司令亲自去东线指挥剿匪。经张闻天同志批准,成立了东线剿匪指挥部,由刘贤权指挥。东线包括绥阳县、东宁县及边防重镇绥芬河几百公里的地区。这一地区被王枝林、吴三虎(三兄弟)匪部占据,他们穷凶极恶,毒如蛇蝎,杀害了我党派去的绥阳县长夫妇,公安局长、绥芬河的区长及东宁县的工作人员40余人,东宁的杨县长被枪决未死,逃匿民间,之后又被囚禁。当地群众长期遭土匪洗劫,无法生存,有的外逃,有的被土匪残害。

    在刘贤权率领下,2团及1团1营由2团团长王敬之和政治处主任王日轩(副政委曲波因病未参加)负责;15团及14团一个营由团长兼政委刘野亮负责,还配有炮兵学校(四野炮兵司令部的前身)的炮兵坦克大队,该大队由大队长黄登保负责,大家也称他炮兵团长。这是东北军第一次使用坦克参战(该坦克已被军事博物馆收展,命名为英雄号),是牡丹江地区剿匪投入兵力最多、时间最长、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牡丹江剿匪的第三战役。刘贤权安排好军区机关的工作之后,率领部队开往东线。他是第一次指挥炮兵、坦克联合作战。他亲临一线机智勇敢成功地指挥这次追击、攻坚结合的战役。首先从穆棱的马桥河火车站打起,接着解放了绥旭县城及绥芬河。稍加休息,又南下解放东宁县城,救出了被关押的干部群众。继而全歼老黑山、二道河的王枝林匪部。吴家三虎一死一伤一降。杨子荣在审讯俘虏时,得知匪首江左撇子带200余人逃往穆棱东南的深山密林地区的老柴营。刘贤权据此情报命令2团立即追击,把这股亡命之徒消灭干净。2团团长王敬之遂率团奔向老柴营,于6月中旬彻底消灭了这股匪徒,至此东线剿匪胜利结束。东北民主联军通报表扬了刘贤权率领部队歼灭了牡丹江东线王枝林匪部2000余人的战迹。(通报全文刊于1946年7月22日《牡丹江日报》)。

    战斗胜利后,刘贤权就地布置了15团留在东线地区维持治安,发动群众搞好生产,建立地方政权及各种群众组织,继续清剿零散残匪。6月底,刘贤权率2团返回牡丹江,他连续指挥了南、北、东三线的剿匪战役,长达半年之久,没有休息就投入到部队的思想组织整顿工作中。部队根据他的指示把一线经过战斗考验德才兼备的基层干部及优秀战士,充实连、排领导班子。严肃处理了

一些收编来的作风恶劣,又坚持不改的干部。部队风气随之有了转变。接着他一个团一个团及机关后勤部去听汇报,摸情况,狠抓部队生产,使部队生活迅速得到了改善。不久,军区整编改为分区,刘贤权继任分区司令员。1946年下半年,军区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组织部队以小分队清剿逃往深山老林中的顽匪。他强调不能轻敌。反复说明散匪顽匪不彻底消灭,就有东山再起的危险,群众就要受残害,社会就安定不了,后方不安全就无法支援前线。他讲的许多道理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

    潜逃的顽匪狠毒。他们都是些亡命之徒,有些是世代惯匪。马喜山、座山雕在清朝光绪年间,九彪在民国6年就上山为匪。他们依托深山密林的险要地形,屯积粮草,抢劫民财。他们的口号是:“宁从山头望监狱,不坐监狱看山头。”这些亡命徒,枪法好,熟悉山林地形地貌,又在暗处,这就要求我们参战同志不能轻敌。而在消灭这些残匪、顽匪又不能投入大部队,那样就等于像脚踩跳蚤。部队只有化整为零,组织精干的小分队,机智勇敢地清剿每个山洞的土压,不使漏网,才能真正为民除害。根据刘贤权的布置,执行剿灭顽匪的部队经过充分准备,以小分队为单位于1946年下半年逐渐展开了清剿匪患的第二阶段。到1947年春,牡丹江军分区完成了第二阶段剿匪任务,彻底消灭了顽匪、残匪。胜利捷报频传,极大地鼓舞了牡丹江的军民,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巩固了牡丹江这个鱼米之乡的根据地。后来,2团副政委曲波同志所著《林海雪原》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真实而艺术地描写了在刘贤权司令亲自指挥下的2团指战员和侦察英雄杨子荣率领小分队消灭匪徒的战绩。1946年12月底,刘贤权到哈尔滨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报到。开始上级准备让他组建独立师。后因情况变化,把他分配到富锦县任合江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此后,我们虽然再没有在一个部队工作过,但他那优良的战斗作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注:作者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1992年10月

谁在收藏
浏览:442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