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下半年,日军沿津浦铁路南北并进,国民党第69军军长高树勋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部队损失严重,被迫率部转移到冀鲁边。
那时,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正在冀鲁边开展游击战争。高树勋到后,为了抢占地盘,扩充人马,不断与八路军发生磨擦。挺进纵队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的领导下,同其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一次,高部用武力将宁津县的一个区中队连人带枪掠走。
事后,挺进纵队第5支队两个连利用晚上进行奇袭,又将这个区中队40余人(枪)全部收了回来。
为此,高树勋派人向肖华提出交涉。肖司令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为重,在严厉斥责高部的不友好的行为之后,决定把枪支送还高树勋,以体谅他缺人缺枪的困难处境。
送枪的任务就交给了5支队政治部主任刘贤权。
听说要把枪支送还高树勋,5支队的干部战士思想不通。有的说:“枪明明是我们的,为什么要送还他?”还有的说:“高树勋不积极抗日,搞反共磨擦,给他送枪不是鼓励他反共吗?”刘贤权当时也有同感,但他一向执行上级指示坚决,考虑问题周到细致,从大局着想,耐心地向大家解释和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动员大家坚决执行肖司令的指示。经过教育,大家的思想通了。
于是,刘贤权带一个警卫班,赶了一辆马车,拉着40支枪亲自送到高树勋的驻地。高部一个姓马的团长出面表示欢迎,并设宴招待刘贤权一行。马团长转达了高树勋代问肖华司令好。此后,两家的关系大为改善,打仗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高树勋即率领部队举行战场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注:作者系山东齐鲁书社副社长。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