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老赵(绪清)谈了些很好的意见。材料看了一下,没看完。有些情况需要反复调查研究。这一段历史情况是很复杂的,时间又长,各人记忆免不了有些出入,所以真正把情况弄清楚是很艰巨的事。但有你们这些耐心工作的同志,情况是可以弄清楚的。这么多年,谁也很难什么都记准,大家的记忆经过对照就准了。我看了些党史资料,觉得都存在一些问题,可见搞党史把情况弄清楚是个首要的根本性的问题。如有的资料说泰山区当年包括潍县、安邱等县,我是不记得这回事。党史资料必须属实,但弄到基本属实,就得下很大的功夫。至于党史资料写什么、怎样整理,值得研究。我有个想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要抓住党的活动,作为核心。所谓党的活动主要是指党的建设,对中央的方针、路线和上级指示的执行情况,对各项工作的掌握。叫人看起来,明白地方党在某一时期对中央与上级指示的态度和主要干了些什么,这才算史。如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写武装斗争,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抗日胜利,没有党的各种工作的胜利,但不能把党史写成单纯的军史。如抗战初期,省委从济南转到泰、新边境,当然因为有泰山、徂徕山地形的优势,但主要还是因为这几个县有地下党组织的基础,所以依靠党组织,才发动了起义。光讲徂徕山发动起义,不讲靠谁发动起义是不行的。觉得资料开头就写得太简单,只是笼统提到“新泰党组织积极执行了省委的号召”,至于当时新泰地下党组织的状况如何?党员有多少?有几个党支部?分布有多广?应扼要的写出来,然后写就靠这些党员、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进行宣传,积极开展工作,广泛的团结群众,才把一批批青年送上山,参加了起义。抗日是人民的要求,但好多不是自发的,不是自己去的,是经过党的教育,党组织发动去的。在党史中一定要把党的领导这个脉络贯穿下去,没有这个脉络,就不是党史,这不是公式而是事实。
第二点,要写党员和群众的活动,不要光写几个领导人。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我看写这段党史还离不开这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广泛的说就是群众工作。1939年9月以前我们还没有政权,我们吃饭都靠进步群众。将军堂董志林家就是我们的饭店。徂徕山起义后,当时省委为什么叫董琰同志回来?就是为了加强地方党的工作,发展党组织,搞群众工作,不然没有地方党组织,没有群众,部队哪里来呢?即使有了部队谁支持呢?因此,写党史要写党员活动、群众活动。
我于1939年3月到新泰县,1941年2月离开的。对外称八路军驻新办事处,住在山沟小村——老鸹峪,不过十个人,没有武装,很少集中,经常分散到村里去做工作。就是靠少数党员,组织起了群众团体,又拉起了抗日队伍,并建立了抗日政权,建立了小根据地。这些事都是依靠党员群众实现的,都是在党员群众的直接支持下干的。如缴几股顽军的枪,逮捕国民党县长曹汝霖等。都是灰莱峪、马庄、土门等村的党员群众发现报告的,并且靠这些村的党员和自卫团参加才下了他们的枪和逮捕他们的。他们不真正抗日,他们更没有群众条件,所以就被我们消灭了。对下张保珙的枪,逮捕曹汝霖当时对统一战线政策来说是有问题的,对开创新泰根据地说,对维护山东分局、山东纵队与渤海、胶东、泰安区的通道来说是必要的。总之,从大局考虑,打掉他们是对的,特别是沈鸿烈海军陆战队侵占我七区时各村的党员、民兵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前后孤山、将军堂、太公峪等村的民兵坚守山头,一直到我115师反攻,配合我军把顽军赶走,表现得十分顽强。没有党员群众,部队的发展、作战,政权和根据地的建立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党史要写基层党员,要写广大群众。
第三点,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既不缩小,更不扩大。既要写胜利,也要写失败,总之,经验教训都要写出来。不然怎么叫“史”呢?特别是党史。怎对得起牺牲的烈士和人民?要实事求是。我们也犯过不少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不是那样一帆风顺,一仗即打死多少鬼子、缴了多少枪。胜利要写,困难、错误不能回避。我们曾犯过不少错误。我在新泰虽两年就犯了不少错误。(李春之插话:光写胜利就是形而上学。)1939年秋,新泰城附近群众到山区赶集、卖菜的,我们便怀疑他们是汉奸,逮起来,不承认汉奸就打,承认了汉奸就枪毙。也有人去保,我们还说,共产党不贪赃枉法,好人不用保就放,坏人谁保也不放。结果在我们的主观主义下,逮一个经过严刑就承认是汉奸,承认一个就枪毙一个,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另外,如“肃托”,多少好同志被牵连,像赵文和、张元德、李振东、李玉琛等好同志都枪毙了。后来土地改革中也是有错误的,把抗日家属、开明地主也打死。如将军堂的董志林是地主,但全家支持抗战,他家外甥也参加抗战,前面说过他家就是我们的饭店,土改中也被打死。不管责任在哪里,都是不对的,都是不符合中央指示的,都是脱离群众的。地方武装是打过一些胜仗,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我觉得材料中对胜利说大了,不全符合实际,对损失没有提就更不好。如1940年县大队在六区打杨家庄子几个中队指导员牺牲了,副教导员曹礼琴同志负了伤,不写怎对得起死去的同志呢?怎样叫人觉得党史真实呢?当然,写要有分寸,有分析,不能停止在现象上。
第四点,怎样写?一般是按时间顺序写,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零乱,没有集中概念,有流水账之感。若将整个历史事实分成几段写,每段抓住重点与特点去写,可能会好些。如抗日战争可以分三段写。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是三阶段,历史证明毛主席的论断是正确的。根据三阶段的总精神,结合各地不同的实际,分几段抓住重点、特点写可能容易把历史事实摆清楚。如新泰在抗战初期,靠地下党的基础,遵照党的指示,怎样发动群众搞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怎样发展党、扩大党的队伍;怎样开展统战工作、组织群众团体;怎样建立政权、建设初步的抗日根据地等,就是第一段的特点与重点。第二个时期,敌人停止正面进攻,回师后防,轮番发动对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和我们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是这一段主要特点,是我们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第三段,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实行收缩,这时我们经过艰苦的斗争,情况略稳定了,一面加强根据地的巩固工作,一面深入敌区开展工作,开展敌伪军工作等,整个局面逐渐转变,以至敌人投降。
第五点,新泰在抗日战争中,地理位置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对敌人说,当时新泰是敌人进攻鲁中根据地的门户。对我们说,新泰是山东分局、山东纵队联系胶东、渤海与泰山区的通道。对顽军来说,是他们企图封闭压缩我们的紧箍。所以新泰县具体说即七区,成为我们和敌、伪、顽必争之地。不理解当时新泰县这个重要性和特殊性,很多问题就说不明白。
以上简单意见,仅供参考。
198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