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绵绵无绝期(文/景新海)

赵家楼 发表于2019-05-31 17:39:02

对岳父、岳母两位老人,我有着超出常人的敬爱与感念之情。虽是翁婿胜过亲生。回首和他们共同生活相处的26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倦教诲和拳拳关爱,深深铭刻在我人生成长的征途上,牢牢地铭记在我的心中。

    岳父高启云和我的父亲景晓村是济南乡师的同学,都是3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青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们相互激励,矢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他们都走上了高级领导岗位,为新中国的建设殚精竭虑。不论是在挥斥方遒、大展才华的顺境中,还是在遭到迫害、受到不公正对待的逆境中,他们始终都保持着真诚地信任对方与支持理解对方的纯洁友谊。他们都始终以一个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胸襟,宽慰和支持对方。这种经受了无数次考验的情谊,也让两家人亲如一家。

    1970年,我来到山东工作。从那时候起,我就得到了二位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976年,我和海萍结婚后,作为二老的女婿,他们对我更是钟爱有加。细细算来,我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整整26年。

    提笔追忆我的岳父、岳母,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从认识二位老人开始,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党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1970年,我从插队落户的海南来到筹建中的齐鲁石化厂当了一名工人。当时浩劫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整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半瘫痪状态,社会也处于一种动荡和飘摇之中。特别是我们这些“走资派”的子女,由于父母受到批斗,整日生活在不安中。面对这一切,我们尚不成熟的心灵中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和困惑。我们想不通为什么父辈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却成了“走资派”。记得当时,同样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挨了批斗的岳父刚刚获得解放,有些问题还没下结论。针对我的疑问,他语气坚定地告诉我,不论遇到什么风浪,不管碰见什么问题,作为共产党人,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相信共产党,不要动摇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他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努力这样做的。尽管当时生产、生活环境都十分恶劣,他也因“文化大革命”中挨批斗被折磨得身体欠佳,但他不畏艰难,坚守党的工作岗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抓革命,促生产”上。每次我见到他,他都要向我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和工人的生活情况,他常常不无忧虑地说,光抓革命,不搞生产,工人、农民怎么生活,共产主义怎么实现?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说这样的话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他认为,共产党就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光喊口号,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他在淄博任革命委员会主任期间,努力地抓生产建设,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并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大力挖掘和革新陶瓷生产技术,振兴发展淄博陶瓷业,开发出了骨玉瓷等一批陶瓷新品,并使博陶首次进入了人民大会堂,使古老的淄博陶瓷在一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作为一个投笔从戎的老共产党员,岳父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清醒的政治头脑。记得那是1976年10月6日,我在北京的家中听说了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当天返回到济南后,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岳父。出乎我意料的是,听到这个消息的岳父喜形于色,马上招呼家中的几个儿子,大家一起喝酒庆贺。他一边喝酒,一边和我们分析时局。他兴奋地说,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四人帮”是共产党队伍中的败类,早就该清算了。打倒了“四人帮”,中国有希望了。涉世不深的我们,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岳父的喜悦。事隔多年之后,当中国改革前进的航船驶入现代化的航道,我们才真正认清了粉碎“四人帮”对中国革命的命运、对中国人民的命运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才真正体会到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历史意义。

    岳父的一生努力实践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绝不走样。只要是党的号召,他都积极响应,从来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国家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抓经济出身的岳父更是焕发了高昂的革命斗志,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为山东经济的发展努力工作着。他带领大家规划山东省科学院的建设,制定工农业生产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他满腔热情地为党的事业贡献着聪明才智。正当他热情满怀、忘我工作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当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岳父分管组织人事工作,为推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年轻化制度的贯彻实施,在身体条件非常好、工作精力十分充沛的情况下,他毅然向山东省委写出了报告,决定按党的要求办,从领导岗位上彻底退下来。他的这个举动,也有许多人不理解。但他十分坚定和坦然地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就应该听党的话,按党的要求去做。你不退,我不退,年轻干部怎么上来,干部队伍怎么能实现年轻化?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选择面前,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在他的坚持下,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成为山东省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第一个从领导岗位上一步到位彻底退下来的领导干部。他不幸去世后,我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两次写给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山东省委的报告,才知道他不仅坚决要求从领导岗位退下来,还婉拒了组织上安排他去省顾委或省人大任职的安排。岳父的这种无私选择,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操,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他的无私与高尚。

    在和岳父共同生活的20多年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那特有的人格魅力,这就是:严谨认真  实事求是

    岳父是一个非常严谨认真的人。工作上他的高标准、严要求是出了名的。常听他的秘书说,为了一个数据,为了一句话的出处,他常常要不辞劳苦,反复查询,直到准确无误才算完。有时,他在家中修改文件或讲话稿,沉浸在工作中连饭也忘了吃,我们就劝他别太认真了。他总是认真地对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就最讲认真。不认真,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当共产党的干部,大事小事都得认真。”其实,岳父不仅在工作上严谨仔细,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他都非常认真。记得那还是我刚结婚不久,跟他一起住在省府院内的宿舍里。家里的庭院里有一小片空地,岳父就带领我利用早晨或晚饭后的时间侍弄,并种上了各种蔬菜。我曾经下过乡,对农活也算粗通,可使用起各种农具来,架把式不那么正确。每当翻地或锄草时,岳父就会认真纠正我不规范的动作,并亲自做示范,认真对我反复进行训练,直到他认为符合标准为止。他的这种认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良好的作风,也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原则。在一切的工作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个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待工作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要求和部署工作,实事求是地评价工作成绩和不足更是难能可贵。岳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堪称楷模。他无论对人、对事都坚守这条铁定的原则:实事求是。他的这种实事求是精神在他许多老战友、老同志、老部下的回忆中都有很多记述,而在这个方面他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1979年他主管科委工作的时候。记得当时他去日本考察归来,对高速发展的日本科技水平有了全新的了解,对此他感慨良多。在家中,他不止一次地和我谈起,我们的科技和发展确实落后了,不是一点点的落后了,而是落后了一大截子了。应该有紧迫感,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光喊大口号,应该老老实实抓发展。当时,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动不动就喊大口号。在一次科委会议上,不少人的发言中就有在××时间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内容。参加会议的岳父在讲话中,就直言不讳地提出,不要提在短时间内赶超世

界先进水平的大口号,我们要认清我们与经济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立足实际抓发展,实事求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工作,把精力放在做实事上,不要不切实际地喊口号。他的这番讲话对大家都是一个震动。他不仅提倡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同时也为大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岳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学养深厚,勤学苦思,学以致用,挚爱中国文化,有着丰厚的古文底蕴。他不仅一生不辍地学习,更鼓励儿孙们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他真正做到了:崇尚知识学无止境

    岳父有着很高的文化涵养,知识面非常广,他对古字画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对于保护、发掘、整理齐鲁大地上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他虽然不分管文化工作,但他却对山东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了许多心血。像前面提到的对淄博陶瓷的开发等,他都是不遗余力予以支持和帮助。

    人们都知道岳父写有一手好字,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练字的辛苦和认真。不论春夏秋冬,只要能挤出时间,不论出差在外还是在家中,他都会笔耕不辍。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背诵唐诗宋词的情景。在他的生活中,学习是一种快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仅钻研书法艺术、学习古文,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也是他学习的热点。他经常和我讨论计算机知识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对一些新技术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是他离休闲赋在家,一天也没放松过学习。

    1979年,他出访日本,惟一带回来的东西是一台当时被视为珍品的小型收录机。他十分郑重地把它送给了我。而他送给我的理由是,我爱学习,学习英语能用得上。这台小录音机也确实帮了我的大忙,在我1982年参加出国留学考试时,英文以高分通过还是

它的功劳。现在,这台饱含父爱的小机器已成为我们家中的珍品,收藏在珍物柜中。

    回首我的成长历程,岳父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他也是在我人生旅程中影响我最深的人。从读书到创业,他都鼓励我以知识为立足之本。这一切也都深深地融入了我的事业之中,知识管理成为我所创企业的文化精髓不能不说这源于岳父的教诲。从岳父身上,我学会了处世的练达,学到了认真细致的作风;从岳母身上,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关爱。从两位老人对我的关爱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亲情胜金!此情绵绵无绝期。

    作为这篇回忆文章的结尾,我要向我最挚爱、最尊敬的岳父、岳母深深地鞠躬: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2002年8月(作者:高启云之女婿)

浏览:176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