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日月照忠魂——悼念景晓村同志(文/符浩)

lcj71010 发表于2019-06-05 13:09:40

   1943年秋天,我所在的部队(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四团)在山东南部的临沂、郯城及陇海路以北的东海县一带活动。一天,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同志找我谈话,要派我到清河区去工作,并要我行前先去见见黎玉同志,听他介绍清河区的情况。当时我只是团里的敌工股长,竟由省战工会主任、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同志直接向我介绍情况,足见领导对这件事的重视,我感到了任务的沉重。到了黎玉同志处,黎玉同志说:清河区是古齐国一带,田镇即田横故里(现高青县城)。齐国的都城临淄,就是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四边县的一部分,是靠近渤海的一片大平原。那里伪顽军队很多,三角斗争的形势非常尖锐、复杂,现在也是斗争最残酷的时候。清河区的领导,多次向省军区要敌工干部,以加强那里的对敌伪军的工作和统战工作,所以军区决定派你去。在介绍清河区的领导干部时,黎玉同志着重介绍了清河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景晓村同志,说他年轻、持重,在抗日战争以前地下党工作时期,就担任过济南乡师的党支部书记,“七七”事变后,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他谦虚谨慎,诚实厚道,是个经过斗争考验的好同志……。未曾见面,晓村同志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好印象。到了清河区以后,我在军区政工科任副科长,科长由区党委敌工部长相炜同志兼任。两个月后,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改为渤海区,由我任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政治部主任周贯五同志是我的直接领导者。但那时已实行一元化领导,晓村同志是党和军队的一把手,有关敌工、统战方面的重大问题,如争取伪军王道部队起义,用俘虏的日本飞行员换李震、李铁锋,成立日本人解放联盟等等,他都参与领导和决策。那时,区党委和军区经常在一起活动,常听他作报告、讲话,有时直接向他请示、汇报工作,对他的印象更深刻了。果然像黎玉同志所说的那样,晓村同志年仅二十几岁,和我是同龄人,就担任如此重要的领导职务,而且精明于练令我肃然起敬!我和晓村同志接触最多的还是1946年解放德州以前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时候。1946年初,袁也烈司令员和景晓村政委、周贯五主任指挥的渤海区主力部队,肃清了渤海区境内的残敌之后,转移到津浦铁路德州至济南段作战。解放平原、禹城后挥师北上,兵临德州城下,准备消灭拒降的德州伪军。这时(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由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代表三方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并向各地派出若干执行小组,监督执行停战协定,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德州执行小组是北平执行部派出的第十五小组。2月5日,该组要来德州,军区便派我前往迎接。当时我任渤海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我领着执行小组的三方代表和他们的译员一行六人,来到渤海军区司令部驻地——德州城东南30华里的土桥镇,把他们介绍给袁也烈司令员、景晓村政委和周贯五主任,彼此寒暄后进行漫谈。

    下午2时,正式举行会谈。袁司令员、景政委先后致词,对执行小组的到来表示欢迎。景政委并介绍了德州的军事情况。会谈中,国民党代表刘金明上校强词夺理。硬说德州城内的驻军不是伪军,是国民党政府从南京派来的将领指挥下的国军……。景晓村政委立即发言驳斥说:“目前德州城内的所谓国军都是些什么货色呢?最大的一股是原伪‘华北绥靖军’,国民党政府加封为先遣军第五路,现又封为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独立第~纵队;另一股较大的是原伪山东保安五旅,国民党山东省长何思源收编为保安十三旅;其余的是原德州和附近各县的伪警备队,国民党政府也一一加封。至于说到指挥将领,倒的的确确是由南京国民党政府委任的,他就是大汉奸、伪山东省长杨毓询,国民党封他为先遣军司令。杨逆是于去年12月9日由日军护送到德州的。此后不久,大概是摇身一变的戏法耍得太不像样子,就把杨逆调回济南任中将参议。现在,据说又来了一个叫王继祥的中将担任总指挥。由于大量逃亡,伪军的兵员日益减少。最近,听说又由原来的三个师的建制改为三个团的建制,团长由原来的三个师长孙凤翔、李洪汉和宋延玉分别担任。”景政委讲到这里,袁司令员又指着地图介绍我渤海区抗战的情况,历数伪军在国民党纵容下,违犯停战令、侵犯解放区的罪行……。

    在大量的确凿、无可争辩的事实面前,在袁、景首长义正词严的驳斥下,国民党代表刘金明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但又故意装腔作势要在其美国主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和本领,咬牙切齿地提出抗议,说什么这是对国军的诬蔑,对美国朋友的不敬……。我也被气火了,对刘金明说:“刘上校硬要和汉奸站在一起,你们好意思吗?”一句话噎得他哑口无言。气急败坏地看着他的美国主子,张口结舌,不知所措,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最后,还是美方代表怀特中校出来圆场,掉转话题,给刘金明找了个台阶下。

    2月6日上午12时,执行小组举行第二次会议,地点移到刘家集我军一个营的驻地。景政委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德州城内的伪军在国民党派来的军官指挥下,不但不遵守停战命令,反而利用我军遵守停战命令的机会,经常出城烧杀抢掠,残害人民。为了合理解决德州的问题,景政委提出三点建议:一、解散德州伪军,并交当地人民政府处理;二、将德州城内日军撤退时遗留粮库内的粮食交出,救济城内受灾难民;三、由执行小组与德州国民党当局及中共代表组成德州城管制委员会,临时共同管理德州城,并负责解决粮食和烧柴困难。景政委讲完后,已是下午5点了,怀特宣布休会。谈判代表们一走出会议室门口,见院子里、房顶上已挤满了来自德州各地的千余名群众代表,其中有些是胡须苍白的老人和妇女、儿童代表。他(她)们把一大捆控告德州伪军罪行的状纸,交给怀特中校,请他带回北平“总部”去。大家争先恐后地向谈判代表诉苦,揭发汉奸、伪军残杀人民的罪行。一时间,群情激愤、哭声震天,高呼请求执行小组解散德州伪军。这场面,连怀特也被感动了,取出照相机拍了一些镜头。看着群众不放执行小组过去,景政委便出来劝说:“乡亲们,八路军决不违背大家的意见。你们请求解散伪军,惩办汉奸,赔偿损失,是应该的、合理的,八路军一定向执行小组转达。今天开会研究的就是这些问题,大家让开一条路,让执行小组的先生们回德州。”

    “要求惩办汉奸,为死者报仇!”“解散德州伪军,八路军一步也不要后退!”执行小组要回答我们的意见!”“要国民党代表回答!”口号声此起彼伏,国民党代表刘金明迫于群众的呼声,出来讲话,含糊其词地表明国民党政府的态度后说:“大家的要求将来一定解决!”群众对他的答复当然不满意。景政委又出来劝说:“拥护共产党、八路军的人,让开一条路,让执行小组先回去。”人群中,立即闪出了一条路,执行小组的人才得以上车。随后,应群众的要求,景政委把当天会谈的情形,向大家作了介绍。群众一致高呼:“拥护景政委!”“八路军给咱们办事,咱放心!”天黑了,群众才高兴地散去。2月8日,又举行了一次会谈,双方基本上就如何执行停战命令达成了临时协议。9日举行了签字仪式和宴请活动。

    经过几天的谈判和观察,研究美蒋代表的阴谋,我们已洞察其奸;对城内敌伪情况,了如指掌。城内伪军被我军包围着,供应十分困难,又害怕我们进攻。他们以谈判、签订协议为缓兵之计,企图维持现状,稳住人心。并派出小股武装特务,深入我解放区袭扰破坏,以争取时间恢复津浦铁路交通,等待国民党军的支援,以图卷土重来。所以,我们作了和平解决与武力解决的两手准备。

    临时协议签订后,执行小组中的中共代表宋绍德少校返回了北平,德州执行小组中共代表的职务便由我担任,组织上并授予我上校军衔。我除去履行中共代表的职责外,还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了解德州城内伪军的动态、布防情况,直接向袁司令员、景政委、周主任汇报。国民党方面和城内的伪军,对执行临时协议毫无诚意,并不断制造事端,抢掠、残杀群众,破坏协议。我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八路军解放德州。德州是平津与济南间的交通枢纽,是济南j匕面的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个很敏感的地区。如以武力解决,事关大局。为此,景晓村政委专程赴北平,向军调处总部的中共代表李克农同志汇报、请示工作。记得景政委从北平回来后,对我们传达说:李克农同志讲,总的方针,要按签订的协议执行,维护和平,但原则一定要坚持。譬如说德州驻军是伪军,必须要他们投降或予解散,要据理反驳。对我们的解放区,包括游击区,要坚决保卫,寸土必争,一步也不让。对美国,不要抱幻想,他们以伪善面孔,假装中立,实际上是偏袒国民党的。当然,美方代表也不是铁板一块,不是所有的代表都一样,要视不同对象的不同态度而区别对待。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本质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不能放松警惕。对国民党军的进犯,伪军的出城袭扰,要坚决给予打击;要抓住事实,彻底揭露。总之,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必要时要以武装斗争来配合……。

    临时协议签订后,德州的伪军一再搞破坏。从3月24日到月底的一周内,即残杀解放区群众50多人。3月28日夜,派出110多人的武装到武城、平原一带抢掠、屠杀。我们提出控诉和抗议,要求惩办主犯,将事实真相报告北平军调处总部,但国民党方面百般抵赖,无理拒绝。尤其到了5月下旬,全国形势风云突变,东北的国民党军侵占了四平、长春,蒋介石“御驾亲征”飞抵北平。于是国民党代表喜形于色,德州的伪军更加嚣张和猖狂,变本加厉地破坏协议。5月25日,竟出动数百人包围了我德县九区区公所。群众纷纷要求我军采取措施,保卫人民利益。我军忍无可忍,袁司令员和景政委向德州守敌头子王继祥下了通牒,迫令其投降,但王继祥之流冥顽不化,坚决拒降。6月4日,袁司令员、景政委在土桥亲自主持作战会议,部署解放德州战役。第二天午后,景政委又对参战部队指挥员作了战前动员。6月7日零时,我军对德州发起总攻,激战至11日,整个德州城区已被我军攻占,但少数残敌在王继祥率领下逃进东地医院(执行小组驻地),负隅顽抗。上午11时,袁司令员、景政委向王继祥发出第一道通牒,敦促王继祥投降;同时,对东地外围之罗庄据点发动强攻,守敌150余人全被活捉。午后2时,袁、景又发出第二道通牒,限令王继祥下午4时前投降。至下午3时半,敌人还未答复。袁、景首长即下令开炮。猛轰20分钟后,敌人不支,遂挂出白旗投降,王继祥被活捉。经5天5夜的激战,解放德州之战胜利结束,我军共毙、伤伪军1200多人,俘敌4500余人,5万多德州人民从此彻底解放。

    这次德州问题的谈判,我方始终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在政治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解放德州战役,也是我军大获全胜的歼灭战。毛泽东同志在1946年9月16日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党内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曾对这次战役给予肯定的评价。这场斗争是在袁也烈、景晓村、周贯五等首长指挥下进行的。我在他们直接领导下,参与、目睹了斗争的全过程,深深感到,景晓村同志作为这场斗争的主要指挥者之一,表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斗争艺术。他谨慎、细心,注意掌握、研究有关真实材料;有较好的辩才,在谈判中不卑不亢,折冲樽俎,驳斥得对方理屈词穷。他善于与其他同志配合,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同敌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我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

    我在清河——渤海区工作了5年多。我认为清河——渤海区的工作和山东其他几个大区一样,是很有成绩的。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反“扫荡”、反“蚕食”,创建、保卫和巩固了40多个县、1100多万人口的根据地,是很不容易的。清河——渤海区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很大的。仅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的青壮年就有16万多人,组成了三个野战军纵队。当然,这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正确领导的结果,但景晓村同志作为这个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一把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功不可没,有目共睹。那几年,我常随部队在前方,听说在1947年冬召开的渤海土改整党会议上,晓村同志受康生等人的诬蔑、迫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销了党内、军内的领导职务,此后长期受着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很不公道的。值得欣喜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晓村同志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平反,老同志们为他高兴。

    1994年8月,晓村同志不幸病逝,我到八宝山向他的遗体告别。此后,他的形象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令我怅惘不已。1995年元旦,我信笔书就七律一首,寄托哀思,今附于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浏览:136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15266052711
    15266052711
  • 漂流者
    漂流者
  • 思目
    思目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