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我们敬爱的老首长景晓村同志,不幸逝世已经是一周年了,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他的音容笑貌和他的一切的一切,还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脑际!在他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该写的东西太多了,这里谨记叙我们所经历的和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以表达我们不尽的哀思。
景晓村同志是我们的老首长。他当年既是清河、渤海区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又兼军区的政委,我们习惯地尊称他景政委。我们与他相识是1939年5月。那是他刚奉命来清河工作,我们分别在山东博山县的池上镇和益都县的朱崖村两次接待,并护送他至长秋镇(当时益都县独立营驻地)和北过胶济铁路。当时他轻装简从,身着长衫,像教师或商人模样,给人们的印象是年青英俊,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们一行三四人途经三支队十团团部驻地——朱崖村时,与十团政委罗文华同志见面后稍事休息,吃了顿饭即匆匆赶路了。那时吃饭很困难,是有啥吃啥,根本谈不上什么招待。当时十团的给养主要是从铁路北运来的小米或小米煎饼,部分是从当地筹措的酸煎饼(大家都吃不惯)。吃饭时景晓村同志抢先吃酸煎饼,说习惯了,酸味帮助消化。他不吃小米煎饼,随同他的同志谁还肯吃呢?因而把几张小米煎饼给省了下来。当时虽觉得他不像一般工作人员,但也不知道是哪一级领导干部,似乎听说是山东分局派来巡视地方党的工作的。后来方知他就是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坚持清河平原游击战争的清河区特委书记。
在八年抗战中,清河平原上的党政军民与日寇、汉奸、国民党顽固派进行-r殊死的搏斗,最后以敌人及顽固派的失败和我们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告终。当时的军事领导人一一马耀南司令员、杨国夫司令员、李人凤副司令员、徐斌洲政委、刘其人、袁也烈、周贯五等首长们,都是非常关心和重视地方党的工作的。对清河特委、地委、清河区党委、渤海区党委和主要负责人景晓村同志等的安全都给予特别的重视。在频繁的反“扫荡”战斗中,杨国夫司令员总是派最得力的干部,带领最能打仗的部队,负责区党委机关的安全保卫任务。我们曾和其他同志一起担此重任。景晓村同志到清河工作不久便兼任军职,在我军采取攻势作战时,常和杨、袁司令员等一起指挥作战。而在反“扫荡”战斗时,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他总是和区党委机关在一起,亲自带队,遇事沉着令静、指挥若定,在紧急复杂的情况下果敢善断,化险为夷,从未受过损失。1943年冬,在日寇对我清河区最大规模的“扫荡”中,军区机关和区党委机关,就是在直属团与敌人激烈战斗的掩护下,在辛镇、王家岗一带突出包围圈的。晓村同志不止一次地提及此事,说那次好险啊!还有1941年在广北的野鸡刘家也是很危险的,是部队同志经过拼死的战斗之后,才保护了区党委机关的安全。他动情地说感谢你们这些健在的同志,更无限感念那些光荣牺牲的烈士。1944年冬,在我军夏季攻势战役取得攻克利津县城,在沾北县的徐万粮村重创日寇曹野清大队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之后,日伪军又纠集万余人对我广饶、垦利、垦沾等后方地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报复性“扫荡”。这次反“扫荡”战斗开始,军区首长和机关率主力转入外线歼敌。正在这时,准备补充直属团的利津、滨县独立营的各一个连队到达区党委驻地东营一带,当即奉命和区党委机关一起行动,担任起保卫和掩护的任务。这时的敌人已成强弩之末,再不像以前那样疯狂,因兵力不足未能对我形成合围。敌人占领西营后,区党委机关在荒草野地里与敌人周旋了一天一夜。在我军内外线的打击下,敌人这次“扫荡”就草草收场了。反“扫荡”结束后,景晓村同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危,命令机关部队回原驻地把救死扶伤、扑灭火情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安排好群众的生活秩序,想尽一切办法使群众有饭吃有水喝,帮助群众搞好清洁卫生。
景晓村同志始终重视部队的建设。他深知部队若没有及时的兵源补充,就没有战斗力,总是把补充兵源的工作当作最重要的工作做好。1940年以前的扩军工作是分散、小规模的在根据地内和边沿地区进行的,一般都是个别人或亲朋好友合伙出来参军。到1941年春,我清河独立团由许世友旅长率领赴胶东参加反顽战役时,就是有组织有计划较大规模地动员参军了。在清河独立团胶东反顽战役的中期,部队减员很大,正在这时从“老家”送来了500余名新兵补充到各个营连,真是及时雨、雪中炭!而且这批新兵绝大多数都是党团员、积极分子或村干部,不但很快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以后多数同志还成为连队的骨干。他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大参军运动中骑过马戴过大红花,是景政委和县委书记、县长们为他们牵马坠蹬送行的!大家都引以为荣!
景晓村同志品德高尚、作风民主、胸怀宽广、谦虚谨慎、善于团结同志共事。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从而赢得党政军群各级干部的衷心爱戴。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每当人们提及景政委,总是赞誉不已,有口皆碑。他十分关心爱护老同志。在退居二线之后,他多次利用外出,每到一地总是尽量去看望老同志。他的部下遍及全国,战争年代与之相识的老同志何止千百,他却能记得大多数人的名字和经历。他有着惊人记忆力!约在1984年,他利用去杭州公出之便,于返京途中在上海、南京、济南等地看望了数十位老同志。在南京停留时不但在住地约集老同志见面,还亲自登门看望。在谈话中不仅畅谈国内外大好形势,勉励同志们保持革命晚节,更关心同志们的晚年生活。当时他说的“这次我的任务就是看望老同志”的话,至今还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景晓村同志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学生时代即品学兼优,成为学生领袖,参加地下党不久即担任党支部负责人。在一生的各个年龄段上他都表现突出,可以说是少年英俊,青年有为,壮年成熟,老有所为。他知识渊博、理论修养好、斗争经验丰富,具有很高的工作才能和领导艺术。他无限地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不同的领导工作岗位上,在各项工作中,他都有出色的业绩,是一位绝对称职的领导人。就在他查出患重病以前的一个月,即1992年5月,我们一批当年在他属下的十多位同志,有幸与他相会在第二十八集团军驻地一一山西大同市,共同为中共惠民地委党史征委会编辑的《渤海子弟兵出征记》系列丛书审稿,久别重逢令人感到格外亲切,欣喜异常,战友间的革命感情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加深,甚慰久别之念j景晓村同志曾任华野十纵队(第二十八集团军的前身)的第一任政治委员,他对这次活动十分关心和重视,非常认真负责。他除了阅读文稿之外,还参加了很多礼仪接待活动。特别是他在审稿讨论会上的数次发言,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记忆清楚、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赞扬,也使我们再次领略到这位老首长出众的才华。当时他显示出身体非常健康。但是谁也想不到他回到北京从体检中查出患胃癌,时隔两年就被病魔夺去了那宝贵的生命,终年只有七十七岁。他走得太早了,令人万分痛惜!
景晓村同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失去了一位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卓有贡献的领导干部,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老首长。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景晓村同志永垂不朽!
199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