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晓村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日子(文/彭飞)

lcj71010 发表于2019-06-05 15:36:30

    景晓村同志与世长辞了!我们原清河区、渤海区的老战友们都悲痛不已,永远怀念这位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并肩度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艰难岁月的领导。我曾多年在他手下工作,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优良作风,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永远不会磨灭。景晓村同志在抗日战争前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投入了革命斗争,为党为人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抗日战争中,他在鲁北平原领导我们建党、建军、建政,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减租、减息、反霸、发展生产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并巩固了清河、渤海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年,在平原地区建立根据地是十分困难的。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能否在平原地区建立长期坚持的根据地,这一点现在还没有证明”,并且举出了“山东的北部”等地为例。那时,我军在敌后已经成功地创造了山地和河湖港汊根据地,取得了经验,但是还没有创建平原地区根据地的经验。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敌伪据点林立,频繁“扫荡”,加上经济封锁,斗争是残酷复杂的。要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建平原根据地,确实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困难是可以想见的。而清河、渤海区的广大干部,在景晓村同志和其他首长的领导下,依靠正确的政策,依靠对人民群众普遍深入的动员,依靠部队指战员的英勇战斗,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终于建立起了长期坚持的平原根据地。这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景晓村同志长期担任清河、渤海区的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还兼任过第十纵队的政治委员,人们都习惯地称呼他为“景政委”。直到现在,老战友们仍然这样称呼他。他的职务不管怎么变,人们总觉得这样的称呼最自然,最亲切。我认识景晓村同志是在1940年秋天。那时我在益寿县工作,他带领区党委全体同志来益寿县检查工作,开辟局面。有一天,县里召开群众大会请他讲话,我也去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景晓村同志,觉得他果然如以前所听说的那样是~个年轻英武的领导人。他不拿讲稿,讲得从容不迫,非常流利。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左右,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几千人听得鸦雀无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志们常常议论,说景政委的讲话,原文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这种说法果然不差。他这次讲话的内容是当时抗战的形势和任务。到了年底,我到小清河北区党委驻地博兴县纯化镇参加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又有幸听到他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从这时起,我被调到区党委,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原来,他极端重视干部和群众的形势任务教育,每隔两三个月或有重大事件时,总要亲自作这样的报告,在形势多变、艰苦斗争的环境中,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大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胜不骄、败不馁,不被眼前的某些困难所吓倒。

    我是做文艺宣传工作的。起先被调入区党委的鲁迅文艺宣传大队,1942年秋季以后在军区宣传队,即耀南剧团。景晓村同志是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非常重视剧团工作。在他的关怀下,根据地各地委和各县都成立了剧团,到处有文艺宣传工作,到处有戏看,鼓舞着根据地人民的战斗热情。在他的倡导下,区党委于1940年成立鲁迅文艺宣传大队。到1942年秋季精兵简政时合并于军区宦传队即耀南剧团。这个剧团,少时20人,多时60- 70人,担负着文艺演出和多种形式的宣传任务。

    景晓村同志十分关心和爱护宣传队员们。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时挂着一脸和气,队员们特别是小同志很愿意接近他。他常到剧团来,一来队员们便围拢上去说说笑笑,他也从中了解到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态。队员们则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鼓舞,受到教益。他对宣传队的同志爱护备至,得到敌人要“扫荡”的情报时,常常把队员们分散安插在较为安全的地方。

    那时演出都是露天进行,总是在村头村外,观众都是席地而坐。不管是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每次在机关驻地演出,景晓村同志总是坐在台下和大家一起观看。他经常亲自安排宣传队为群众和部队组织晚会,也常在演出前抓机会对观众讲话,进行宣传教育。演出完毕,常到后台去看望演员,给以鼓励,提出意见和要求。他重视机关的文娱生活,有空闲或夏天纳凉的时候,常叫一些宣传队员去拉拉唱唱,和机关干部战士共同娱乐和休息。他最喜欢听小同志崔林的京戏清唱,每次都要他唱上一段。机关的同志们也爱出一些小节目。宣传部长马巨涛同志是一个活跃分子,常常自告奋勇唱几段京剧。

    景晓村同志民主作风突出。他对下级非常放手,让大家大刀阔斧地工作,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宣传队更是如此。他放手让宣传队创作,配合任务演出。也经常派宣传队离开机关单独到各地执行任务,为群众和部队演出。每逢部队作战后,都派我们到后方医院去作慰问演出,深入病房为行动困难的伤员演唱。1943年11月,敌人到根据地大“扫荡”21天,杀人放火、奸淫抢劫,群众受了很大的损失,情绪甚不安定。1944年春,他亲自布置和交代我们,到根据地后方送戏上门,慰问群众和后方机关人员。我们从广北出发,经八大组到沾化海边的郭家局子,行程200里左右,沿途逐村逐镇演出,安定了民心,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景晓村同志极为重视让宣传队员到实际工作中,到群众中,到斗争前线去体验生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艺术创作和演出水平。如组织我们参加减租减息工作队,担负战斗中对敌人喊话和看护伤员的工作。在最艰苦的1942年到1943年他把宣传队人员分配到沾、利、滨敌占区武工队和游击区工作队中经受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这样做,一方面是落实“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一方面是让宣传队到与敌人面对面的斗争环境中学习。有关减租、减息、反霸、揭露敌人内部矛盾和罪行等内容的一批剧本,都是在这些实际斗争中创作出来的。在实际斗争中,宣传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锻炼出了不少人才。许多同志拿起笔会写作,上舞台能演唱,拿起锄能生产,拿起枪会打仗,成为一专多能的人。宣传队培养出了许多干部,除一部分~直奋斗在文艺战线上外,其他人后来战斗在我国各地的各条战线上,为人民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景晓村同志民主作风好,善于团结干部和群众。他豁达大度,宽厚待人,注意倾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同志们亲密无间,深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他执行政策坚决而灵活。领导运动稳妥。如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虽然也不断传来“抢救运动”一类的过火做法,但区党委并未发生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情形,没有伤害任何同志,而是真正学好了22个整风文件,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和风细雨,治病救人,达到了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目的。景晓村同志十分关心和爱护干部,同时又坚持原则,从不迁就干部的非分要求。因此,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心情舒畅,大家团结无间,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他对待人民群众也是如此。在清河、渤海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中他享有崇高的威望。

    景晓村同志的优良作风,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将永远继承它。

浏览:116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15266052711
    15266052711
  • 大美青海
    大美青海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