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底,鲁西南十四团参加了冀鲁豫军区发起的的“东进战役”。
“东进战役”可以说是淮海战役的前奏,是泰西人民配合冀鲁豫军区在山东发动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战役的主战场主要在东平县。
从这年的12月9日开始,到 1948年1月8日结束,冀鲁豫军区一旅3个团,二、三分区各1个团、五分区十四团和东平、汶上县大队等8900余人参战,总指挥是军区司令员赵健民。
1947年7月,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三师七十七旅、整编第三十二师一四一旅进攻泰西地区,狂妄地叫嚣:“日行百里,横扫泰西”,泰西党政组织遭受破坏,一些党员、干部、土改积极分子惨遭杀戮。
为打通运河两岸我党政军民的联系,彻底扭转泰西地区的不利局势,冀鲁豫军区决定举行东进战役,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参战部队有军区独立第一旅,三分区第九团,五分区第十四团,二分区第八团等主力部队及部分县大队武装。
军区司令员赵健民与其他首长商定,于1947年11月24日,以第二军分区八团、三分区九团、五分区十四团组成机动兵团。
兵团由王才桂任司令员,范阳春任政委。机动兵团经一周的攻坚爆破练兵,并对泰西、运西敌情进行了侦察,于12月5日进至梁山地区与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和第七分区部队会合。
独立第一旅一、二团和七分区第十五团在参加完著名的石横战斗后,抵达运河以东地区,与东平、汶上等县大队会合。
两部分武装于8日下午4时分别进入指定地点,并于12月9日晚22时,从运河东西两岸发起攻势作战。
战役开始,泰西军分区机动兵团第九团,首先以一部渡河,将国民党守敌包围。兵团其他部队,先以一部于张坝口以北偷渡运河,驱逐该敌,保证部队架桥渡河安全。部队过河后,以一部兵力进至后李村及西南一带,控制各汶河桥口,构筑加强工事,阻击汶上增援之敌。另以1个连进至张坝口以南,运河东岸的关庄、李庄,监视袁口之敌,保证部队攻打袁口据点。其他部队进至侯家、关帝庙、东西石楼、路家庄、辛庄、王庄地区,相机歼灭出援之敌。我独一旅三团,在机动兵团渡河口的左侧同时搭桥渡河,继派1个营进至汶河草桥桥口构筑工事,阻击汶上城出援之敌。军区主力进至刘家庄、沙河涯、吴堂、小王庄一带,相机歼灭出援之敌。七分区司令部率特务连及十五团,沿运河东岸迅速包围靳口。东平县县大队进至三官庙,警戒东平出援之敌。汶上、济北县大队积极向汶河南岸活动,肃清小股顽军,监视兖州、济宁之敌。泰西地区各县区武装配合军区作战部队行动。
战役开始后,在我军强大军事攻势下,国民党守敌弃点溃逃,国民党运河封锁线被我军区粉碎,为保存实力,平阴、东平县城守敌于13日拂晓弃城而逃,东平之敌北撤。我泰西军分区随即控制了东平及汶上县西部大片地区,第一阶段战役结束。
1947年12月,在我军东进部队强大攻势下,驻守东平的山东保安第三旅旅部,率十七团及土匪顽军,于12月13日拂晓放弃东平县,到达东阿县东南的杨家河一线,14日,在得知痛击自己的不是我野战军主力部队后,又奉命返回东平县。当日下午2时,其先头部队进至花兰店、刘庄。这时,我军在取得运河线战役胜利后,确定乘胜解放平阴、东阿山区。部队于14日早由东平县东南三官庙一线向北挺进。机动兵团为左梯队,经东平县城向水河开进。独立第一旅、军区直属部队及机动兵团第十四团为右梯队,经苇子河、宿城开进,至东平县城东北20华里的花兰店、芦泉屯、许家村、孟家楼一线。
左梯队机动兵团先头部队出发后,于14日下午1时在刘庄一线与敌人遭遇,机动兵团司令部特务连侦察排将敌人驱逐到花兰店一线,与敌人形成对峙局面。
下午3时,我军分区第八团赶到,以两个连的兵力向花兰店攻击,敌不支,向大砦(亦或是现在的大屯)方向溃退,我军穷追不舍,直追至扈山。15日拂晓,敌以1个营兵力进占扈山高地,我军八团又以1个连兵力向守敌反攻,经激战夺回扈山。敌军溃败,向柿子园方向逃循。花兰店遭遇战,共毙伤敌人近百人,俘敌22人,缴获战利品一宗,我伤亡4人。
其后,敌人调整部队,不断增加兵力。国民党整编七十三师第十五旅,率四十三、四十四团于10月由肥城增援运河线,15日在汶河北杨集一线与三十二师会合,17日又急速东返,当日晚驻扎在东平城东北40华里的常庄,当发现我主力部队以后,于18日折向东南,绕路北进,至肥城县桃园镇老僧台,与由万德增援而来的四十五团会合后,于19日西返并向我军进犯。
我军进至芦泉屯、花兰店一线后,独立旅于15日全部会合,军区司令部拟成两套作战方案,其一,打击东平、东阿山区的保安三旅十七团,相机攻取东阿城。其二,发现敌五十旅增援运河线,有配合敌三十二师重占东平县的企图,该敌如果北犯进占东平,我军则于小清河两岸与敌作战。正当我军依方案做好战斗准备之时,却发现敌十五旅西返,我军遂决定首先打击敌十五旅,确定于敌人北返时,在平阴至肥城交通要道口王庄镇演马庄一线,布置袋形阵地,在运动中将该敌歼灭。敌军发觉我军意图后,迅速绕路北窜。
19日上午12时,敌进至肥城县王庄镇东南方向南尚任、阎屯一线。其中阎屯之敌又分为3股,一股向闫屯之西北方向的白屯,一股向伊家沟,一股向李井运动。12点半,我八团驻地郑庄及独一旅与敌人交火。下午2时,敌人展开全面攻势,其四十三团经吴庄分3路进攻我八团阵地。我八团英勇抗击,将正东、东北方向之敌阻击于阵地前沿,并两次派四连、六连抢占敌已占据的伊家沟一线,双方伤亡较大。敌四十四团以1个营兵力进攻演马庄,被我独一旅二团阻止于演马庄以东。敌另派一个营进攻演马庄东南附近大小孔庄,受到我军阻击。
此时,国民党七十三师十五旅两个团,凭借其优良装备,向驻肥城县岈山、陆房一带的我军发起攻击。我部一、二团与敌四十三团激战,且战且退,诱敌西进。我三团于簸箕掌抗击敌四十四团,激战两小时后,歼敌300多人后也诱敌深入。当晚,我军以4个团的优势兵力,迅速对敌人形成包围,晚10时,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攻占李井子、邓庄、蒜园子,将残敌围困于项、白二屯,与敌展开激烈巷战。次日拂晓,敌增援部队赶到,我军主动撤离战斗。此次演马庄战役共毙伤俘敌1000多人,缴获军械物资一大宗,我军仅伤亡300多人,取得了战斗的重大胜利。
为继续打击可能向我进攻之敌,第八军分区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以丁家坞西南高地及魏楼西北桥河为战斗分界线,独一旅三团坚守丁家坞,机动兵团坚守魏楼西北桥河,如敌突破我军阵地过汇河,则以全力出击,全歼国民党军于汇河西岸。三团按照预定时间到达阻击地,战士们不顾疲劳,立刻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丁家坞的地形对我十分有利,背后三面都是山丘,居高临下,前面有一片平川,村前有汇河流过,我军三个营都隐蔽在结了冰的汇河河沟里。20日上午10时,敌一一二旅三三四团全部、第十五旅四十三、四十五团各1个营带山炮1门,在两架飞机掩护下,由白屯、杨庄向丁家坞阵地进攻,战斗甚为激烈,我前沿阵地成了一片火海。树木被烧焦,河中冰块被炸得到处飞溅,许多战士头上被砸起一个个血泡,当敌人冲到离阵地还有150米的时候,团长张志清、政委郭明山来到阵地,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机枪、步枪、手榴弹齐上,敌人顿时乱了阵脚,争先逃命。就这样,我三团与敌人在村内反复冲锋5次,击伤敌团长1人。
但由于敌人有飞机和坦克掩护,也给我军守卫造成很大困难,于是我军采取了与敌人近打的策略,让敌人的飞机坦克难以发挥作用。
在敌人的第三次进攻中,我军用几十挺机枪对空扫射,两架敌机顿时慌乱不堪,只听得空中一声巨响,敌两架飞机相撞自焚,拖着浓烟坠地爆炸,我军乘势展开全线反击,势不可当,敌军全面崩溃,竞相逃命。
作为东进战役的战役第二阶段,丁家坞战斗共毙伤俘国民党正规军2170余人。战役中,泰西军分区一部及东平县和肥城县区武装、民兵、担架救护队积极参战,予以配合,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演马庄、丁家坞战斗后,敌十二师一一二旅三三四团伤亡很大,于12月20日经肥城、长清万德狼狈返回济南(过后,王耀武气急败坏地撤了十五旅旅长的职,几个团长也治了罪。敌七十三师第十五旅在肥城西南一带稍事休整后,又奉命配合三十二师一部及保安旅顽军进占东平城。
12月23日,该敌进至东平城东北35华里的双塔,三十二师1个团到沙河站。24日上午,三十二师一团北进时被我十五团阻击,遂返至三官庙。同日下午,敌十五旅配合保三旅十七团进占东平城北的土山、展家营,25日进占东平城,城防由三十二师1个团、保安三旅十七团及东平土顽负责,十五旅则北撤至花兰店、双塔一线。
面对敌人固守东平城的计划,我军区决定调动敌人,夺取东平城。27日,独立第一旅袭击宁阳城,敌急令驻东平的整编三十二师1个团回防宁阳。这样,东平城敌军只剩第十七团和少数地方部队。军区命令机动兵团、七分区十五团移至梁山前集一线待机,做好战斗准备,并派各团干部侦察东平城地形及敌军城内驻守情况。
1948年1月4日,我军侦悉敌第十五旅与七十七旅开始调防,十五旅先带两个团接替七十七旅津浦铁路之防务,仅留1个团于花兰店附近,待七十七旅西来接防后再归建制,据此,军区下达了战字第二号令,决定乘敌十五旅东返,七十七旅尚未西来之际,于6日晚攻取东平县城。
命令决定,各部队于5日晚开进集结位置,机动兵团进至运河西沿前后林庄、苏园、馆驿一线。七分区前指率十五团进至大安山。七分区参谋长阎海清率汶上、济北两个大队进至靳口东侧小河崖。独一旅进至东平三区上下遂城一线。军直进至徐集、张庄、王庄。战勤七指部进至王府集。具体部署是:机动队兵团首先将葛针园、梁庄警戒部队歼灭,再由城东北、正东、东南、南选择突破口攻入城内,负责解决驻守小东门里南北大街及城隍庙以西驻守的敌人。七分区的两个大队在沙河站阻击汶上援敌。独一旅以两个团首先肃清王陵山、展营、茶棚一带的土杂顽,主要截击东平北窜之敌,并向东阿方向派出部队警戒南来援敌。以一个团配合一分区七团在花篮店以南负责阻击由花篮店增援之敌。军区指挥部随机动兵团进至城东孙岗。
战斗于6日夜12时打响后,我军指战员在夜色掩护下扑向敌人阵地。梁庄、葛针园、展园、马口的小股敌人闻风而逃,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清外围敌人据点,紧接着按上级命令作攻城准备。敌全部集结于城内东北角后,欲出大东门,企图向东北突围,被我十四团迎头打回,敌见突围无望,遂重新布置作固守顽抗。
我军攻城战斗于6月7日拂晓开始,经10多分钟战斗,十四团首先由大东门攻入城内,将守敌压至文庙据点之内,全部控制东大街。八团于小东门内攻入,十四团三营于南门攻入,控制东平城内南部,并逼近文庙据点。7分区10团攻击北门,因水阻未能奏效。据守文庙的敌人约500余人死守不降。7日下午3时,十四团三营从南北大街向北攻击,十五团攻打北门,两面夹击,将北门守敌全歼。从黄昏到晚22时,十四团向文庙据点发起两次突击,由于我炮兵未能将敌前沿火力摧毁而未能奏效。8日下午,我军侦悉敌七十七旅率3个团前来增援,已开至双塔一带,且我军已将东平守敌大部歼灭,为了不打消耗战,军区指挥所决定撤出战斗,除令独立第一旅二团留泰西地区坚持斗争外,余部回梁山一带休整。国民党军鉴于其恢复运河防线已不可能,东平已处于我军包围之中,孤城难守,遂令其守城部队东撤泰安、宁阳一带,我军当即收复东平县城。解放东平县城的战役共毙伤敌正规军900多人,地方武装470多人。至此,泰西革命斗争史上有名的东进战役胜利结束。
战役共历时31天,战斗中,我军发扬连续战斗的作风,彻底拔除敌运河沿线据点,收复东平、平阴、东阿3个县城,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三十二、十二、七十三师等正规军各一部,计3645人,地方民团武装600人,迫使国民党军放弃对运河一线的封锁,退守汶河两岸,从而打通了运河东西的交通联系。
东进战役后,申绍英率领鲁西南十四团返回老根据地--鲁西南曹县西北一带休整。
关心三中学生
1948年1月底2月初,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社教部南过黄河,向部队作慰问演出。他们先在安陵集一带演出几天,然后奔赴鲁西南军分区十四团驻地大寨集演出,并抽部分学生下连队当文化干事体验生活,教唱革命歌曲。
演出后,因敌情变化,部队通知转移,大家便立即动手拆舞台,整理东西回到驻地,打起背包,天刚蒙蒙亮,就整队出发了。
此时,申绍英团长看望社教部的同志们,部队官兵还夹道欢送,并送了些白面、肉菜等,带了一大车(牛拉四轮大车),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
曹县突围
1948年春节后不久,敌人向曹县西南方向增援,袭击我鲁西南地委、军分区及十三团、十四团,我军乘敌人调动之机,突然调转方向,改向东北方向突围。
军分区第十四团先以1个连控制1个村庄,掩护机关突出重围。突围中,副专员郭心斋负伤,机关部队未遭打的损失。这次突围,由于指挥灵活,机动处置,被军分区作为突围作战胜利经典战例进行宣传学习。
在冀鲁豫独三旅
1948年1月,冀鲁豫军区机动部队整编,原三分区基干第九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团”;原五分区基干第十四团编为“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八团”。团所辖团直及三个营,每营3个连。
申绍英任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8团团长。
1948年9月,我军发起济南战役。 第4、第8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独立第第3旅(五分区十四团所在部队)组成西打援集团,在金乡、嘉祥、巨野地区,阻击可能由鲁西南地区北援之敌。
济南战役经过8天的作战,俘虏包括王耀武在内的国民党高级将领34名,共歼灭国民党军建制一个绥区司令部、一个省保安司令部、2个师部、11个整旅、2个总队、5个整团等8万4千多人,争取敌第96军吴化文部3个旅共计2万多人起义;缴获了大量的弹药枪械以及各种军用物资。同时解放了济南附近的历城、长清、齐河3座县城。鲁西南的菏泽、鲁南的临沂、胶东的烟台等守敌自知难以守备,弃城而逃。至此,山东除青岛和西南部边缘少数地区被敌军战领外,先后获得解放。
改编为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
1949年2月,全国解放军番号统一颁布,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八团及冀鲁豫军区三分区二、三营合并,于河南省项城县李湾寨奉命升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二团”。 五十一师师长闵学胜、政委崔子明。
一五二团辖一、二、三营,每营辖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直辖警卫连、通讯连、炮兵连、辎重连、宣传队、轮训队。
申绍英任152团团长。
参加渡江战役
上图注:中国人民解放军17军51师152团团级领导与153团部分领导1949年4月3日渡江前合影,地点在安徽省西部六安县苏家铺(埠)。
前排左起:153团参谋长刘仲廉(帘)、152团政委骈引丁、152团团长申邵英
后排左起:152团副政委赵知(智)泉、152团参谋长陈光荣、152团副团长张通达、153团政治处主任朱沙一
1949年4月,申绍英团长与政委骈引丁、副团长张通达、副政委赵智泉、参谋长陈光荣率领17军51师152团与153团一起,驻扎在安徽省西部六安县苏家铺,准备渡江。不久,部队过江,进军福建。
进军福建解放古田
1949年6月14日,51师152团团长申绍英、副政委赵智泉、参谋长陈光荣会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古田支队和郑荣堂、叶明根等同志,率军解放古田县城,协助建立人民政权,成立了古田县人民民主政府,郑荣堂为首任县长。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古田县城防司令部维护社会治安,申绍英任司令员。不久,部队到江西的东乡集结,152团由古田、政和出发,经建瓯到达指定地址休整待命。
调任军大五分校校长
1949年7月,上级宣布,申绍英任十七军(军长王秉璋)随营学校(即二野军大五分校)校长。
152团副团长张通达任团长,副政委赵智泉提为团政委,参谋长陈光荣为副团长。
接着,部队进军西南。进军途中,大军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据亲历者姚克明回忆,在行军路上,大家一起唱歌、碰球、做游戏,气氛活跃。
有次,随校校长申绍英从他们队走过,看见大家的样子,很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小鬼,加油!爬过这座山,今天就完成任务了。”受到校长的鼓励,战士们更觉高兴!有累,不觉累;有难,不觉难了。
1949年冬,部队及随营学校行军过湘西,队伍经桃花坪等地来到雪峰山下的洞口。
这是湖南西边的一个古镇,全镇面积不大,房屋多半是木竹结构,砖瓦房不多,人口稀少,市面不太热闹。由于离雪峰山较近,颇感山风寒气袭人,也似乎与别地同一时间宿营,太阳提前落了山,显得阴冷窒息。这天晚上增添岗哨,区队干部轮流查岗。大家只在异样感觉中人了梦乡。
次日一早,同志们还像过去一样做完“三不走”事情后,很快用完早餐,迅速集合来到一处开阔地,和十七军随校学员一起听取校长申绍英讲话。
他文化不高,但每次讲话声音宏亮,干脆利落,中心明确,而且饶有风趣,反映出工农干部的特点,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
这天他突出讲过雪峰山的问题。他说:雪峰山山高路滑,重峦叠嶂,峰回路转,雾气大,山风大。我们不但要克服这些困难,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
部队从 1949年12月6日从湘潭姜畲出发,进军贵州,至1950年1月23日到达贵阳止,历时49天,行程2000多里。
在惠水剿匪
1950年初,152团进至黔南一带剿匪。东线,由贵阳分区领导同志带领两个营和由申绍英校长带领的十七军随校两个营,从惠水的路边寨沿惠罗公路,直抵罗甸的猪场,共二百余里进行剿匪斗争。
剿匪斗争结束后,第十七军随营学校编为第五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喜登,教育长王杰。第二总队,政治委员吴文,申绍英任副总队长,政治部主任刘及武,副教育长刘堉。
1950年春,十七军进军贵州解放惠水县,随校也驻惠水,校长申绍英同志也是县委成员之一。
惠水虽有十七军随校驻扎,但斗争仍是十分复杂。3月17日--3月21日,仅五天时间,各地土匪纷纷暴动,袭击解放军征粮部队和区乡政府驻地,杀害区乡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70多人,祸害人民群众,匪患殃及全县。
3月12日至4月9日,利令智昏的土匪三次组织攻打惠水县城。19日,土匪攻城总指挥董全和在长顺威远召开攻打惠水县城的会议。
明确匪首段志伦、罗绍铨带领二、三百人攻打北门;匪首金邦治、黄国文、李应忠带领约两百人从牛场桥进攻;匪首张光雄带领约一百人从西门进攻。董全和和匪首韦殿初的指挥所设在城西杨梅坡,约有两百人护卫;东南面由匪首岑友峰、邓建峰带领约四、五百人配合攻城。20日,董全和、韦殿初到冷水河命令匪首张仲明带领约百余人于21日到青坡作为预备队。是日,长田匪首姜绍文,周继斌带领约三、四百人控制了贵惠公路。小龙匪首龙啸吟也集结数百匪徒向县城蠢蠢欲动。
21日凌晨各股土匪逼近县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当时,县城里仅有两个排的战斗部队,留守的随校学员大部分是刚刚参军的新兵,军事技能欠缺,情况十分危急。
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匪患,县委书记王俊德、县长魏向远、随校校长申绍英、教育长刘堉、政治部主任刘及武等领导经研究决定:北门由县大队一个排把守,南门由省军区一个排把守,其余机关干部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拿上武器登上城垣坚守。
早晨8时,战斗打响,匪首金邦治、黄国文、李朝忠股匪攻进老场坝包围了共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子元带领六、七名同志凭险据守,与匪徒展开殊死搏斗,战斗持续到中午,匪首黄国文被击毙,匪徒逃往风吹坡;进攻西门的匪徒在守城部队的沉重打击下,死伤20余人,寸步难移,只好望城兴叹。我守城部队趁机主动出击,在闻讯赶来支援的上马和明华区的驻军和干部的配合下,把匪徒打得抱头鼠窜,迅速抢占了牛场坡。战斗持续到傍晚,惠水县城稳如泰山,打死打伤匪徒百余人,生俘200余人,攻城土匪四处逃散。
清水马董的匪首杨开明和罗旺的匪首杨胜文、西茂的“四大天王”罗世贤、罗世祯、我世祥、罗世杰和花山的“八大金刚”陈新模、陈世品、陈维美、陈世豪、陈世文、陈世洲(号兵)、陈庆云、陈世祯等几股土匪汇合以后,于3月24日赶到小龙与龙啸吟集中。
匪首罗家馀率三百多人枪于23日到三都与龙啸吟汇合,驻扎于卧龙一带。次日,匪首龙啸吟、罗家馀、董全和、汪胜荣、曹玉清(曹绍华手下的师长)、石达政在上衙开会,对第二次攻打惠水县城进行了部署。明确罗家馀从西门进攻;罗绍铨从北门进攻;罗少华、罗明义从南门进攻;张光雄、桂和芝从东门进攻。未赶上会议的匪首岑友峰、莫少华、张善芝、杨毓华等赶到小龙后。3月24日带领约五、六百人枪占领了望城关以南的制高点配合行动。
25日拂晓,战斗首先从南门打响,打头阵的是匪首杨毓华的突击队,由杨开明、杨胜文带领,疯狂地冲过南门桥头,后面的土匪也嚎叫着向我守城部队发起攻击。守城部队在随营学校校长申绍英的指挥下,除留部分守城外,与反击大队紧密协同,从东南和西北几个方向主动出击。面对歇斯底里的匪徒,守城部队胸有成竹,沉着应战,随营学校五中队长李凤山操起机枪扫射,当即击毙匪徒9人,突击队长杨开明之弟中弹身亡,杨开明看到解放军准备充分,只好背着弟弟的尸体带领部下抱头鼠窜。
1950年6月—50年12月,申绍英任西南军政大学五分校(校副校长匡斌)第二总队总队长。
在南京军事学院
1950年12月—54年7月,申绍英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一班学习,基本系同学、38军113师师长唐青山兼任第一班的班主。
1952年2月,一五二团奉命整编,归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建制,与一五三团调部分人员改编为“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1953年1月,团随师赴朝鲜执行任务,由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改称“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六师第十八团”。
第六师第十八团1954年4月回国。5月,于甘肃省天水市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八团”。
申绍英在军事学院学习同时,任该团团长。
1954年7月—1956年8月,申绍英毕业后,任二十二军六十六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
该师原是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9师改称。1951年2月由浙江军区抽组部队重建的,归第22军建制。
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申绍英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7年6月1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4次会议决定,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以勋章。6月18日国家主席发布授勋命令。授予杨成武等47人以一级八一勋章,授予丁盛等1467人以二级八一勋章,授予丁山等5339人以三级八一勋章。授予黄永胜等196人以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丁本淳等4152人以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丁仲等31098人以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王建安等421人以一级解放勋章,授予丁士采等4932人以二级浪解放勋章,授予刁志真等54879人以三级解放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战争的革命大本营。授予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该时期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
“解放勋章”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天安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
由于战功卓著,申绍英同志先后获得功勋章11枚,后由于颠沛流离,大部勋章遗失,现仅余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二级独立自由、解放勋章证书一本。
1956年8月—1957年11月,申绍英受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唐亮)委派,入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即今中共中央党校,1955年—1966年期间的名称)学习。
1957年11月—1961年1月,任南京步兵学校(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刘鸿益)训练部副部长。
1961年1月,申绍英受军校内政治风波的冲击及其身体健康因素,退出军职,转任安徽省化学研究所所长。(当时邹毕兆任省科委副主任)
1963年3月,申绍英于安徽省科委临时工作。
1964年10月,申绍英自动请求去参加体力劳动。他和幼子一起,被下放到安徽省合肥市西郊某山林农场劳动。
文革开始后,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唐亮受到“造反派”的冲击和迫害。由于申绍英与唐亮关系密切,也受到牵连,档案资料也造反派被洗劫一空。
由于蒙受不白之冤,申绍英心中始终难以接受,心中充满愤懑痛苦,以致身患重病,进合肥某医院治疗。1967年,申绍英同志因病情恶化,在手术进行时,地方两派发生武斗,医生弃之不顾,至申绍英含冤逝世。
1969年,其侄子将其骨灰从合肥殡仪馆送回老家,安葬在申绍英的父母身边,可谓叶落归根。
申绍英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中华民族遭受日寇侵略的危难时刻,他毅然投身抗日斗争;在十余年风雨如磐的冀鲁豫铁血征程中,他舍生忘死,浴血疆场,黄河两岸洒下了他的热血与忠诚;为了解放全中国,他又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继续转战华东、解放西南,逐渐成长为我军一名高级干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部队建设工作中,他继续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展示了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品格和革命者的博大情怀。申绍英同志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变,即使在他受到错误处理,下放劳动期间,顽强的革命意志始终坚定,他忠于信念的勇气与坚定都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称赞。申绍英同志俭朴坦诚,嫉恶如仇,性格豪放坚毅,无私无畏,也为人们广泛称道。
申绍英同志一贯忠诚于党,终于军队,忠诚于民族;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一生都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而奋斗;他亲眼目睹了抗战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他的一生也是无憾的一生。
申绍英同志与与世长辞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浏览:72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