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存在过这样一批特殊人物:若论对革命事业之贡献,堪称重大和杰出;若论其人品与才华,当属优秀与卓越;若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道及他们的命运,却是英雄泪落,江河黯然。这些在昨夜星空中本应闪烁出更加璀璨光芒的星,过早地殒落了。今天,当我们终于拨开历史厚幔,去探寻他们的足迹的时候,我们心情之沉重,决不亚于历史上那沉重的一页。那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忠贞不渝,那种忍大苦负重轭的兢兢业业,那种面对不公命运的坦荡与坚定,向历史和人民证实着,这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精英人物。虽然,他们的名字是长期被历史湮没之后才重新为人们所熟知。景晓村便是这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从泉城走出的一代革命志士,景晓村的革命生涯可谓辉煌绚丽。然而,回顾景晓村生平,尽管人们可以用“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来替代那绝难解释的一切,可是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命运的惨烈。20岁时的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26岁时的渤海区党委书记兼渤海军区政委,30岁时的华野十纵政委……;参与组织发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开辟创建清河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之际,作为整个华东战场的战略后方的基地、为解放战争做出显著贡献与重大牺牲的渤海区的主要负责人,景晓村更是功不可没……
然而,正当景晓村的革命生涯即将伴随中国革命历史的大转折而掀开更为辉煌一页的时候,却有暗箭——来自革命阵营内部的暗箭射来。这是来自党内那个以理论权威自居的最大阴谋家的妄言与迫害,这是来自党内野心家的诬陷与中伤,这是不容辩白的灭顶重压。于是,他倒下了。而且谁也无法想象,历史沉冤的洗白,要长达整整三十年之久。今天的我们,从早年景晓村的书信、日记和工作笔记中,还能见到一个“独挡一面、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党的优秀领导人的风采。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党的忠诚战士,在而立之年,承载他信念与追求的政治生命航船,便被强行搁浅。当历史终还公正与斯人的时候,已是三十年之后了。
尤其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战士的脊梁永远是挺直的。长期蒙受不白之冤的景晓村,依然以一个共产党人不变的忠诚,继续着自己的人生之路。祖国和人民忘不了她的忠诚儿子为她所做的一切。为创办我国重型机械基地,在大西南的荒山野岭,这位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高级领导人,和普通工人一样手拉肩扛,凄风苦雨中,一身汗水,一身泥泞……那情景,让人感慨之余更心酸不已。因为山一样沉重的政治包袱仍压在他的心头,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才能如此淡泊功名利禄,才能置个人荣辱生死于度外。只是,历史应该真实地记下这一切,毕竟,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
济南,是景晓村深深眷恋的故乡。他曾说,一呼吸到济南的空气,心情便格外舒畅。在度过真正称得上是坎坷的一生之后,他终于走了。作为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他在遗嘱中将一生积蓄的5万元捐赠家乡的小学作为奖学基金,完成了对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的最后贡献。
景晓村生前坚持不出回忆录。我想,他自有自己的考虑。更何况,岂止是书写在纸上的事才能流传后世?人心、众望、口碑,往往比笔墨更能确切、真实地录下那不应被忘记的一切。作为后生晚辈,我对景晓村的了解,便缘于广泛流传于革命老区的故事,缘于大批老同志的有口皆碑,缘于那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名符德高之实,不孚望重之切的称呼——景政委。对这样一个人,人们自然会用心中最珍贵的感情去怀念他。这正是在景晓村身后,他的战友们极力促成并顺利出版《景晓村文集》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文集》出版之际,景晓村夫人把它送到家乡父老手中。让家乡人永远感受到那颗炽热的赤子之心的不屈不挠的跳动,向乡亲们倾诉着那崇高而质朴的情怀——“我永远是人民的儿子”。
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