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18日,天气格外清朗,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微微的东南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街道、村庄和田野,但是,初春的季节还有些许的寒意。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胸戴白花,臂缠黑纱,静静地伫立在新舞台周围。
乔道三拖着缓慢的脚步来到会场,心情十分沉重。当看到朱斌同志遗像时,他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了,三年前最后一次见到朱斌时的情景,在眼前蒙太奇般地拉过。
那是1947年10月20日中午,乔道三正在民主街的办公驻地处理公务,门前值班的警卫战士进来禀报:“乔市长,外面来了几位同志,领队的那位说自己是华野随军工作团团长朱斌,从邴集过来的。”
乔道三立即出门,把华野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随军工作团团长朱斌一行迎了进来。一同来的还有中共邴集区委书记宗耀和朱斌的通讯员、警卫员等5人。
“你瘦多了,道三同志。”朱斌紧紧地握住乔道三的手。
“你也一样。”乔道三显得有些激动,“朱部长,我们还是在二分区开会时见的面,一晃几十天就过去了。请坐,请坐。”
乔道三连忙吩咐郑坤成安排午饭。吃过午饭,他把朱斌请进了自己简陋的办公室。
朱斌从邴集赶过来,主要目的是与乔道三交流工作,交换情报,以便更好地开展民运工作。邴集是界首北部一个偏远的村镇,群众基础好,早在1947年9月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时,就建立了中共邴集区委,驻地姜楼(后移驻光武庙,改称中共光武区委)。乔道三介绍说,目前界首的政治形势、社会环境很不稳定,市政府由于武装力量薄弱,还是天天打游击。不过,近期市大队抓住机会,消灭了国民党基层政权一些小股武装,虽不是大胜仗,却鼓舞了同志们的士气,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老百姓已开始向市政府靠拢。
听了乔道三的介绍,朱斌深有感触,说道:“新区开辟工作十分艰难,要善于宣传发动群众。随军工作团在邴集一带消灭了以孙九思为首的几十名国民党地方武装力量,打开了局面,这才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在那里站住了脚,随后又向东开辟了两个乡。”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深秋的天空还弥漫着一层寒雾,厚厚的云层笼罩着大地,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
吃过早饭后,朱斌向乔道三辞行:“乔市长,给你添麻烦了。我们这就回去,邴集那边还有一摊子事要办。”
“朱部长,你这就外气了,你来界首是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咋能说麻烦呢?请稍等,现在界首的时局还不太平,我安排市大队的战士护送你们。”
“不用了,我们来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会有什么问题。”朱斌很有信心。
“朱部长,你身边的这些战士个个身经百战,对付几个土匪当然不在话下。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陈好朋带队送送你们吧?”
“不必了,乔市长,你们的事情也很多,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乔市长,再见啦!”说着,朱斌纵身上马,与乔道三挥手告别。
乔道三相信朱斌他们的战斗力,但还是建议他们不要走原路,改走东路,从孟店子桥向北去邴集。沿这一线路虽然绕远了,但相对安全些。可是朱斌为了节省时间,没有绕道而行,一行6人仍沿原路返回。当行至西刘庄和南阎庄两村之间在一条南北大路的黄泛堤口(即八里桥),朱斌看到远处人影成散兵状,便迅速带领宗耀等人跳入路边沟里,作好了战斗准备。
对面的人走得很快,都是身穿旧棉袄,头戴线织“马虎帽”。朱斌从坑沿注视着越来越近的这十来个人,见他们都是一身农民打扮,就对随行的人说:“不要开枪,别误伤了老百姓。”
领头的那个人手提着柳编笆斗,“突然”看到路坑里站着手拿“盒子炮”的朱斌等人,似乎是吓了一跳。
“别开枪,同志。”那人“慌张”地说,“我们是童练童副区长的人,要去界首办事。”
“有什么证明?”朱斌依然很警惕。
“路条就在我笆斗底下。”
那人说着,右手向笆斗底下一摸,摸出一把王八盒子,对着朱斌就开了枪,正打在朱斌胸口,将朱斌击倒在地。随着那人的手势,他身后的那些人也拔出手枪,一窝蜂地冲了上来。朱斌的警卫员立即举枪还击,压制了敌人的火力。警卫员小朱扶起朱斌,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朱部长牺牲了!”
宗耀强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连忙安排小朱背起朱斌的遗体沿着路沟边打边撤。但枪声响起后,四周顿时人影幢幢,没有上百人也有几十人。宗耀看双方力量悬殊太大,立即下令分散突围,逃出去的人向上级汇报情况。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朱斌一行6人全部壮烈牺牲,所带的文件、武器、马匹和衣物等也被抢劫一空。
凶手并不知道朱斌等人的身份,只是从朱斌的坐骑、武器等遗物判断,可能是共产党八路军的大干部。为了掩盖杀人真相,灭绝人性的土匪们残忍地刮去朱斌的脸皮,并将朱斌等6人的遗体拖至距案发地一里多的偏僻路沟掩埋,然后四散而去。
朱斌等人两天没有回到邴集,中共邴集区委派联络员与界首市政府联系,得知朱斌早就回去了。联络员路上又听到传言,说八里桥有骑着黑马的八路军大干部被杀害了,于是迅速赶回邴集向区委汇报。区委立即派副区长孙庆高以及王福桢等人化装成老百姓,到八里桥附近和界首城了解传言的真假。用了两天时间,孙庆高、王福桢等人才查明朱斌等人牺牲的情况,遂迅急赶回来向区委负责人朱子铮、区长巫忠仪作了汇报。区委、区政府感到问题十分严重,朱子铮当夜赶到郸城豫皖苏边区二地委驻地,找到了二地委书记李中一、专员薛朴若,详细汇报了朱斌等6同志牺牲的情况。
李中一迅速向豫皖苏边区党委、华野司令部报告。得到消息后,豫皖苏边区党委、华野司令部的领导非常震惊和愤怒,立即责成二分区和沈鹿淮县、界首市、太和县联合破案,并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协助侦破案件。
乔道三得到朱斌等6同志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他与朱斌虽然相识不久,但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擦干眼泪,对李遂成说:“遵照中一书记的指示,我们要立即行动,配合二分区对国民党地方武装和联防区队进行清剿,坚决把凶手捉拿归案,为朱斌等烈士报仇!”
经过二十多天的深入调查,乔道三将朱斌等人遇害的情况基本查清,并很快将凶手杨学良、李秀杰等4人抓获。
经过审讯才知道,原来就在朱斌一行6人来界首途经八里桥,在村头茶棚喝茶时,被国民党皂庙镇镇长“李狗”的儿子李秀杰发现。这个“嗅觉”灵敏的家伙立即找到大陈庄保长陈秀石,报告他发现的情况。两人遂决定一起尾随朱斌等人观察动静。
朱斌进入界首城后,李秀杰继续盯梢;陈秀石则返回小王庄,向豫东反共联防区司令唐二、反共联防区主任王法纪报告。当天晚上,唐二、王法纪调来杨寨联防区杨学良、杨学敏、杨学纯,国民党少校营长刘福和、潘振邦等二十余人,在各要道口埋伏;又指派反共联防区大队长王连钦、陈杰率领二十多名地方武装,化装成老百姓埋伏在西刘庄,并同时在西刘庄后面的黄泛堤上埋伏了一百余人。那个冒充童练手下、出手暗算朱斌的家伙,正是王连钦。
1948年1月,界首市公安局局长潘晓光一上任,乔道三就专门和他商量如何彻底破获朱斌被害案,将凶手一网打尽。但由于当时界首市仍然处于国共拉锯时期,没有能力也不具备破案条件,所以只好暂时搁置。但朱斌被害案就像一块巨石,一直压在乔道三的胸口,让他每每想起,心中便不由得一阵阵的剧痛。所以到1948年下半年界首市局势基本稳定后,乔道三又把侦破朱斌被害案提到议事日程。
1948年10月16日上午,乔道三让郑坤成通知潘晓光、张大之、齐世钦等人到市政府会议室开会。头天晚上,乔道三与盛北光就公安工作商讨了大半夜,理清了当前公安工作的思路、重点。所以,天不亮他就起床伏案拟定会议议题及研究事项。参会人员到齐后,乔道三说:“晓光同志,你先通报一下近期公安工作情况,特别是重大案件的侦破情况。”
“好,我先汇报一下情况。”潘晓光翻开笔记本,一边看一边说,“我已经来到界首近十个月了,在乔市长手下工作,很受感染和启发。说实在的,有时我的工作节奏赶不上乔市长,比如今天就没来得及准备,我就简要汇报一下吧。前六个月,我和局里的其他同志主要是跟随乔市长在界首、槐店、杨集、光武一带打游击,围剿土匪及国民党散兵,其间,破获两起重大抢劫杀人案。根据乔市长的指示,以及人民群众保财保命的要求,我局采取‘枪打出头鸟’的政策,有一个就打掉一个,决不让反动势力有可乘之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许多有文化有觉悟的年轻人纷纷要求加入公安队伍。前天,又有南下部队干部工作队的马明长、王安志等13位同志留下来充实到了公安队伍。目前,全局干警共有138人。”
“好哇,你真是厉害!你来之前,公安局只有三个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壮大到一百多人,了不起啊!”乔道三很欣赏潘晓光的踏实能干,显然对公安工作也比较满意。但是,杀害朱斌的部分凶手至今未被捉拿归案,仍逍遥法外,说不定哪天还会伺机作案,这让乔道三无法放下心来。他看看潘晓光,又看看张大之,指着自己笔记本上的一行字说:“界首市民主政府如果想让老百姓拥护,界首市公安局要想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须侦破几个大案件,镇压一批罪大恶极、危害社会安定的反动分子。朱斌被害案至今没有进展,难道没有发现一点线索吗?这样下去,我们咋向上级交待?咋向人民群众交待?咋向九泉之下的同志交待?晓光,大之,你们一定要想想办法。我和北光书记商量过了,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彻底侦破,为烈士报仇!我们战友的鲜血不能白流!坤成、世钦,你们也要动动脑筋、出出主意呀!”
随后,潘晓光在市公安局全体人员会上宣布把朱斌等6烈士被害案作为重点侦破案件,并成立专案小组。专案小组经过仔细分析案情后,提出了三条侦破意见:一是从抓获的散匪中发现线索;二是从建立的社会耳目中收集情报;三是派出本局同志进行调查摸底。但由于一些凶手在剿匪中被击毙,另一些凶手作案后潜逃,因此,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直到1950年,市公安局在审讯一个名叫邓尧山的惯匪时得到一条重要线索,侦破工作才出现了转机。
1950年初,市公安局收捕的惯匪邓尧山越狱潜逃,并潜伏在界首企图暴动。市公安局掌握这一线索后,立即指示各派出所下大力气搜寻邓尧山的行踪。同年3月,河下派出所发现邓尧山潜伏在河下一条民船上。3月18日,市公安局研究了抓捕方案,决定由河下派出所治安干事张同德以查户口为名,带领两名同志上船抓捕邓尧山。为防止邓逃跑,公安局又在民船四周布设了埋伏。抓捕行动开始后,邓尧山虽跳船逃跑,负隅顽抗,但终被预伏的公安人员捕获。
经过两天两夜的突击审讯,邓尧山交代了自己接受国民党的命令,自任营长,在界首一带组建地下军对抗界首新生政权的图谋,同时交代了曾伙同其他匪徒及唐二匪部在界首北八里桥杀害6名八路军战士的经过。审讯结果立即引起了潘晓光的高度重视,他连忙向乔道三汇报。乔道三又惊又喜,指令潘晓光要火速调查核实。潘晓光连夜组织人员到案发地进行核实,又到太和、沈丘两县查阅有关案卷,证实邓匪交代的被害八路军战士正是朱斌等6名烈士。
4月13日清晨,乔道三刚刚起床,正在市政府院内做晨练。
“报告乔市长。”潘晓光刚跨进院内就急不可待地报告,“我们根据邓匪的交代,通过这几天的侦查,已经查清了杀害朱斌副部长等6人的诸多凶手在界首郊区的分布情况,特向您汇报请示。”
“噢,这些人都住在什么地方?快说说!”乔道三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在杨寨和朱李庄。”
“好!立即实施抓捕。”乔道三下达了命令,“务必将凶手一网打尽,以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4月13日夜,在郊区公安员赵庆云配合下,潘晓光带领市公安局干警,兵分两路前往杨寨、朱李庄,将村子团团包围后,入村逐户逐人搜查。大部分凶手做贼心虚,乖乖地束手就擒。也有杨学纯、蔡玉振等个别凶手试图反抗,但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神勇的公安干警面前,最终还是缴械投降。公安人员在搜查中还找到了朱斌烈士的毛毯、军刀、马鞍、马蹬等遗物。在大量事实面前,土匪们对杀害朱斌等6烈士的全部罪行供认不讳。后连同沈丘、太和两县转来的此案罪犯,共计收网27人。
“乔市长,同志们都来了。”听到张大之的喊声,乔道三先是一愣,继而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实。他立即迎上前去,与前来参加朱斌追悼大会的各位领导一一握手,并把他们分别引到主席台就座。
主席台后壁上悬挂着大幅朱斌头戴军帽的遗像,上方挂着“悼念朱斌等烈士暨公审大会”的醒目横幅,两侧配有“为人民解放出师未捷身先死,看红旗飘扬英魂不朽垂千古”的挽联。舞台两侧和舞台下方,是各界人民送来的挽联、花篮和花圈等。
上午十时许,追悼大会开始。乔道三怀着万分悲痛和无限缅怀的心情在大会上致悼词,他说:
1950年4月18日,中共界首市委、市政府各机关、团体暨全市人民,谨以礼致祭于华东野战军朱斌副部长等6烈士灵前。
朱斌同志是湖南省郴县人,1903年生,23岁时,被国民党地方部队抓去当兵,他在旧军队呆了十多年,后任职少尉排长。在这期间,他目睹了地方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军队黑暗腐败,到处奸淫掳掠、敲诈勒索、残酷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和“攘外必先安内”的绥靖政策,令他感到痛心疾首。于是他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和一颗赤诚之心,于1937年参加了陈毅领导的湘赣红军游击队,并于当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10月,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朱斌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军事教官。1938年任第一支队政治部管理科科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政治部总务科长,后调任新四军华中野战军政治部总务科长。
在苏中战役中,朱斌负责战场救护、民工支前和战俘接待管理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部队北撤山东时,朱斌调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1947年创建豫皖苏新区时,率领随军工作团到界首一带开辟新区。10月20日到界首联系工作,第二日返回邴集途中,遭到国民政府地方武装的突然袭击,不幸遇难。
朱斌在长期的革命生涯和对敌斗争中,机智勇敢、不畏艰难,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冷暖,深受党和上级领导的信任以及群众的爱戴拥护。
朱斌等六位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血。
你们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牺牲奉献的忘我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史册上,永远铭记在界首人民的心中!
你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完成你们未竟的伟大光荣神圣的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完成土地改革,彻底摧毁封建经济基础,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乔道三致完悼词后,全场立刻响起“坚决镇压杀害烈士的凶手”、“为朱斌烈士报仇”等震天动地的口号声。
界首市人民政府司法科科长张大之宣布了界首市人民政府审判决定:判处杨学纯、蔡玉振、李秀杰、陈秀石、刘福、潘振邦、杨天福、邓尧山等13名罪犯死刑;判处从犯杨学敏等9人年限不等的有期徒刑;判处其他犯罪人员缓刑或劳动教养。
追悼和公审大会结束后,在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和监督下,界首市人民政府将杀害朱斌等6位烈士的凶手执行枪决。
正义的枪声响彻了界首上空。朱斌等6位烈士的青春碧血浸润着界首大地,他们撒下的革命种子将在这座小城里顽强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