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刘德厚的故事(《红色印记》/项目组)

15590 发表于2019-06-12 19:17:56

刘德厚,1926年生在山东省临朐县,1945年8月从山东潍坊穿上军装,走入人民军队行列。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刘德厚先后荣立7次战功,每次战功中他都经历了生死考验,然而,死神却对他望而却步。翻开刘德厚的档案,那些惊险的战场,残酷的战斗,辉煌的战绩里记下了他的军功,也填写着人民军队的殊荣。

1946年,参军半年的刘德厚参加了东北战场上著名的秀水河子攻击战。2月15日,敌人钻进了我军在金山堡一带布下的口袋。这天夜里,歼灭敌87师的战斗打响了,二营四连担当主攻连,刘德厚他们一排冲在最前边,当他们冲上一个小山包时看到山下有两处灯光,连长指着山下告诉一排长:“这里就是可莲窝棚,如果有敌人,他们一定有戒备,上去时一定机动灵活,摸得越近越好。”排长点点头,然后告诉战士们准备好手榴弹,不许出一点声响,不到不得已不打。雪光下排长一挥手,刘德厚他们跟着排长摸下山去了。

一排接近了一座大院,突然里边传出了喊话声:“谁?”“自己人。”一排长和敌人搭上了话。“是从前边回来的吗?”“对。”“不许再往前走了。”“是自己人嘛。”“再走开枪了!”接着敌人拉动了枪栓。与此同时,一排战士拉开了手榴弹弦,随着排长甩出去的一颗手榴弹,全排几十颗手榴弹扔进院子里炸开了花。一排战士冲进了院子,腿快的敌人逃了,一排俘虏了没炸死的敌人后又打下了第二个敌军集聚的大院。刘德厚和一排的战友们在这个村子里除掉了敌军,为后续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通道。随后,他们跟着四连直击金山堡南端。英勇的四连在金山堡战斗中大展身手,他们打下了村头的12个地堡,消灭敌人五十多,天亮时,敌87师已经大部分被歼灭了。

1948年,已经身为一排长的刘德厚在此石突破战中带领一个排俘虏敌军两个排,而他们排无一伤亡。东北解放以后,刘德厚随军转战南北,他参加过天津战役,南下打过湖南衡宝战役,剿匪去过广西。1956年7月,刘德厚荣获解放奖章一枚。

1950年10月25日,刘德厚随军从集安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1月4日, 38军112师335团奉命参加了著名的飞虎山争夺战,刘德厚所在的2营是这次战斗的主攻营,夺取飞虎山阵地后,刘德厚他们4连和5连接受了守阵地的任务。回顾飞虎山战斗,刘老沉思良久,他很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

说起刘老在朝鲜立下的大功,老人家陷入了回忆之中,战争虽然结束60多年了,但是,90岁的刘老还清晰地记得他们参加江南守备战坚守580高地的情景。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为保证东线的会战胜利完成,38军与50军一起奉命在汉江南岸死守。自1月25日顶住美24师,骑一师,英27旅等数倍敌人的攻击后,敌人凭借炮兵、坦克和空军的掩护,又纠集起4个师3个旅在野牧至骊州68公里的地段上分七路向志愿军守备汉江南岸的部队进攻。这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哈气成霜,滴水成冰。

刘德厚和他的战友进入阵地以后,他们坚守在两军阵前,后勤供应难以保障, 担任南岸守备任务的112师坚守在武甲山、南治岘一带阵地上。守至2月8日,美军第9军向38军防守的阵地发起猛攻。担当守备任务的38军各部队经过了十多天的战斗,虽然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但是,指战员们战胜敌人的意志丝毫没减,阵地上“人在阵地在”的口号依然铿锵有力,战士们“一把炒面一把雪”地应付着饥渴,他们双目圆睁地盯着阵地前敌军的动向。

刘德厚至今还记得当年他们同美军反复争夺脚下阵地的情形,敌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攻入了我军阵地,我军将士从散去的硝烟中看到进入阵地上的敌军,他们瞪着血红的眼睛杀向敌人。脚后跟还没站稳的敌人在我军将士嗷嗷喊叫声中失去了魂魄,在手榴弹,步枪、明晃晃的刺刀下他们被打得落荒而逃。

战斗一直在失而复得中进行,一块阵地曾经多达五、六次地与敌争夺。因为天太冷,白天有太阳还能挺得住,可到了夜里,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实在让人受不了。为了不冻伤自己,刘德厚从美军尸体上扒下大衣穿在自己身上,他在想尽办法保护自己,打击敌人。战斗还在持续进行着,刘德厚他们连的阵地上只剩下三个人了,他们依然坚守在580高地的两个山头上。刘德厚自己守一个山头,他捡来了四挺机枪,身边堆放着敌军留在阵地上的子弹。战斗间隙,刘德厚看着牺牲在脚下的一营长,想着营长牺牲前肠子淌出体外,他一手把肠子摁回伤口里,一手坚持扣动扳机猛烈扫射敌人的情景,他的心在震撼。

此时的刘德厚虽然饥渴难忍,但是,一营长的英雄壮举为他注入了精神食粮,他浑身增添了力量。敌人又开始进攻了,面对美军一个连的攻击,刘德厚利用地势架起了两挺轻机枪,他趴在地上两手同时向敌人打着两挺轻机枪,一个连的敌人愣是没冲上来。刘德厚一个人打退美军一个连的进攻,他守住了580高地上一个山头的情景,被团长范天恩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刘德厚双手打机枪的壮举激发了范团长的兴奋,他十分激动地大声喊道:“给刘排长记一大功!”

刘德厚告诉我,汉江以南的武甲山、南治岘一线阵地虽然守住了。但是,38军守卫580高地的3个营及军警卫连战士只剩下了几十人,牺牲及重伤者均为十之七八以上。在汉城南岸守备战中,刘德厚和他的战友们以坚韧顽强的精神与联合国军浴血奋战22天。当刘德厚他们335团团长接到师长命令他们团撤出阵地转移的消息时,范天恩团长还没接完电话,就哐啷一声扔了话筒,发疯似地向指挥部外边跑去,他边跑边喊叫着:

“好消息——东线反击胜利结束——歼灭敌人两万多人——好消息——……”范团长话没喊完就昏迷过去了,他太累了。

2月16日17时,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的将士们转移至江北,部队又接受了新的战斗任务。

说起军人铁的纪律,刘德厚说:“部队纪律严格啊!我被降过两次职。”我很纳闷,这样优秀的干部,怎么会被处分呢?刘老给我讲了他的故事。第一次是在朝鲜,他胃疼难忍,部队行军来到一座无人居住的空房子里,进屋后他看到窗台上放着半瓶白酒,他二话没说,打开瓶就喝了两口。营长知道此事后批评他违反群众纪律,他不服,与营长吵了起来,一气之下他掏出了手枪,通讯员看他掏枪过来制止,结果枪响了,子弹打在营长前胸上。虽然营长只是贯通伤,但是,他还是被从副连长位置上降为排长。

我问刘老第二次又犯了什么错误?刘德厚说:“从朝鲜回国后,家里给找了个对象,结婚后才知道岳父在日伪时期当过保长。媳妇是18岁的大姑娘嫁给了我,我怎么能因为他父亲的事就不要她了呢?再说他父亲也没有血债。因为我没有离婚,又被从连长降到了副连长。”

因为没有文化,刘德厚1958年从部队转业来到了通化市,他先后在民政局、公安局、市委办、砖厂等单位工作过。改革开放后,刘德厚离休了。如今老人家过上了战友们在战壕里憧憬的好日子。年已九旬的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在和老伴安享着晚年的幸福生活。

浏览:163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明强
    明强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