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20年,他的老家在山东省宁津县杜集乡杜司庄。在童年记忆中,家家看天度日,风调雨顺了,祖传的三亩土地可以供养一家人不挨饿,可一旦有个旱涝之灾,全家人就要饿肚子。杜盛明六岁那年,因半年没有雨水,父母不得不带孩子们闯关东来到辽宁营口。在关东的几年里,家里不但日子照常难过,而且还倍受地主的欺压剥削,无奈之下,父亲又携妻带子返回山东老家。看着已经进入读书年龄的杜盛明,父亲下决心要改变儿子的命运,他勒紧了全家人的腰带,靠口挪肚攒把杜盛明送进了学校,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杜盛明身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杜盛明小学毕业,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进了杜盛明的家乡。1937年,为保卫家乡,杜集乡组建了抗日游击队,乡亲们推举17岁的杜盛明当上了40多人的游击队副队长,老人们认准他是一个识文断字,厚道、有正事的后生。
杜盛明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厚望,他在游击队里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配合队长将队伍训练的能打善战,在全县也是叫得响的游击队,他们在保护乡亲们生命财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影响着全国抗日的局势,长征胜利后的红军改称八路军投身到抗日洪流中。这一年,延安把红色火种投放到了各抗日战场,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一路风尘地来到山东。1938年6月,杜盛明他们游击队被收编到了山东军区八路军第七团团部,他因为识字,被任命为司务长。
193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红军改编的八路军115师从陕北派往山东抗日战场。6月,杜盛明原属的山东八路军7团被改编到115师686团,杜盛明成为686团的第一批老兵,他被安排到特务连任司务长。
当年从战场上下来的人都知道,司务长工作属于好汉不爱干,一般人干不了的差事。可杜盛明竟然在后勤管了26年吃喝拉撒,着实是不容易啊!回顾抗日时期的司务长,是很难当的,一是钱少,部队供给无保障。当年是国共合作时期,八路军属国军序列,可国民政府对军队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每师每月可领到25万元军饷,半嫡系部队每师每月也可领到16-18万元。而27万八路军每月政府只发给50万元军饷,每个师每月只能得到4万至6万元。即便只支付吃饭、穿衣和医疗费,也是杯水车薪。可即使是这点儿微薄的军费,国民政府也经常拖欠、少发、扣发,借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停发了八路军军饷。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才迫不得已将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停发的军饷补发给八路军。1940年1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政府则全部停止了对八路军的供给。
杜盛明在八路军军需如此紧张的条件下当这个司务长,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连队天天要打仗,不能转院的轻伤员需要营养,司务长杜盛明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想辙,想用什么能填饱战士们的肚子。
1940年春天,杜盛明去城里买粮,他和炊事班两个战士赶马车去的,回来途中他看到阳坡上长出一片绿色的野菜,他很高兴,因为部队没钱买菜,春天大地里的菜没下来,战士们几天都没见到菜叶了。责任心驱使他让两个战士赶车回连队了,他自己在山坡上挖起了野菜。没有筐,他脱下了军装,正在他感谢大地给他长了这么一大片野菜时,公路上的马蹄声引起了他的警觉,回头一看,一个鬼子小队长骑马带着几个鬼子兵和伪军由远而近的走过来。杜盛明急忙用石块刨了个坑把装钱的口袋放坑里,然后他抓了几把土盖上了钱口袋。他掏出手枪顶上子弹趴在山坡的一道土坎上观察着敌人。还好,鬼子没有发现他,队伍从公路上继续走着。突然,一个鬼子从队伍里跑出来面对着公路拉开了屎,杜盛明看着走出去有200多米远的鬼子,心里想:“小子,你别回去了,留下吧。”
杜盛明从地上爬起来,拎着钱口袋和挖的野菜在山坡上跑向鬼子前进的方向,他埋伏在路基下一块大石头后边。看来那个鬼子好像是得了肠炎,蹲在那里好长时间才起来,手还一直揉着肚子。鬼子走到杜盛明藏身的地方,他并没看见杜盛明,而是晃晃荡荡无精打采地走着。杜盛明等到鬼子走过去,他从后面掠下了他肩上背的枪,等到鬼子反应过来要反抗时,杜盛明的手枪已经顶到了他的头上。鬼子虽然不会说中国话,八路军的政策他还是明白的——缴枪不杀,这个鬼子被杜盛明走山路把他带回了连队。
这天晚上,连队的饭桌上加了一个野菜汤,虽然没有几片菜叶,但是,战士们喝得很高兴。指导员表扬杜盛明说:“同志们呀,知道啥叫搂草打兔子吗?俺们司务长今天既挖野菜又抓俘虏,就叫搂草打兔子。他为给俺们挖点儿野菜吃,还捎带着抓了个鬼子兵。你们说俺们司务长是不是真能干?”战士们齐吼道:“是!”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胜利七十年了,但是,杜盛明依然记得他是1940年4月加入的共产党,入党后,他迎来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反扫荡斗争。杜盛明入党没几天,日本鬼子就开始了对山东日照抗日根据地进行的疯狂“五.一”大扫荡,鬼子实行“铁壁合围”、进行篦梳式大扫荡,鬼子对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扫荡的日伪军采用大炮轰炸、坦克开路的阵势向抗日根据地进行猛烈的进攻。杜盛明他们特务连所在的战壕遭到敌机的轰炸,工事大部分被摧毁了,但是,活着的战士们以无所畏惧的精神顽强地与鬼子战斗着,每个人都抱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在拼杀,战士们越战越勇。可敬的根据地老乡们,积极地支援着子弟兵,他们主动帮着往战场上送弹药,救伤员。那时,在根据地老百姓的心中,老六团没孬种,115师都是英雄汉,他们相信八路军一定能打败小鬼子。经过昼夜反击、血战,最终鬼子溃败而逃。
杜盛明在特务连当了三年司务长,他深刻认识到后勤保障在战斗中的作用,打大仗他会四处采购,以保证战士们身体的需要,他的工作得到连长、指导员多次表扬,战士们也都比较满意连队的生活,以至于他调到三营当供给员时,特务连很是舍不得。
杜盛明调到三营当了三年半的供给员,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八路军的给养基本是依靠根据地的供给和一些爱国商人、有识之士、海外同胞等的捐献,如何用有限的钱解决全营的生活,杜盛明着实动了脑筋,做了很多工作。杜盛明虽然是后勤人员,但是他忘不了攻打赣榆那一仗。
1943年10月,部队攻打苏北赣榆县城。当时,686团的任务是围点打援,(青口—连云港一带)上级要求他们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保证主力部队攻城成功。那一天,主攻部队已经战斗十多个小时了,杜盛明他们还隐蔽在增援之敌必经的地带。增援的敌人是从新浦过来的。随着首长发令枪响起,686团阵地上枪声大作,战斗打得很激烈。敌人的机枪在疯狂地扫射着八路军阵地,炮弹、手榴弹不时地在阵地上爆炸,勇敢的八路军战士拼死阻击着敌人。杜盛明他们三营的阵地上已经有不少战士伤亡了,但是,战士们眼睛只盯着鬼子,没有一个后退的,子弹打没了,上刺刀。在战士们勇猛的阻击下,援敌连赣榆的边儿都没挨着就被686团打败了。由于阻击了增援部队,赣榆城里的鬼子也被主攻部队歼灭了。这次战斗解放了赣榆县城,消灭了敌人一个旅2000多人,活捉了守城的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盛明所在部队奉命徒步行军进驻东北。杜盛明被改编到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一师一团战勤处任股长。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杜盛明因做后勤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荣立军功,他的档案中记载:1947年在一纵一师一团立工作两小功;1948年在一纵一师一团立工作两小功;1949年在解放军38军112师立工作两小功。
1949年10月,杜盛明被提升为112师后勤部科长,在科长的岗位上他工作了五年,直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杜盛明荣获了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一枚。1954年11月,杜盛明被提升到38军后勤部任处长。1960年3月,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保障部队官兵生活,军后勤部将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杜盛明下派到113师任后勤部副部长。
1956年杜盛明被部队派到锦州学习两年,这期间经朋友介绍,他与在沈阳第八研究所工作的妻子结婚了。1964年,在解放军裁军中杜盛明转业来到通化,他先后在地区粮食局任过副局长、地区制药厂任过书记、地区汽车配件公司任过副主任,1978年他又回到地区粮食局任副局长。
杜盛明与妻子生育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他对子女教育很严格,他的儿子杜春生说:“从记事时起父亲就告诉他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身为领导干部,他懂得错事干不得。杜盛明年轻的时候,做什么事情不是很细心的,他与钱打了一辈子交道,也曾为两元五角钱蹲过禁闭。那是1940年他当司务长时,报销时会计多给了他两元五角钱,他发现后没太在意,心里想会计找他要,他就还给他,不要自己留着买支钢笔。后来财务算账发现杜盛明多收钱了,虽然他把钱交上去了,但是,他还是被关了5天禁闭。从这件事上,杜盛明懂得了认真,明白了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他以此为鉴,在保证自己当好干部的同时,要求子女努力学习,积极进步。他经常给子孙们讲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让孩子们从小爱国,懂得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父辈的革命传统和殷殷教诲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们。现在,杜盛明的子孙们都没有辜负老人的期望,他的第二代中有医务工作者、科级、副局级领导干部,现在他的女儿女婿基本都退休了,只有他的儿子杜春生还在通化市粮食局科长的岗位上工作着。杜盛明的第三代是令爷爷自豪的一代,他的孙女杜冠群研究生毕业,共产党员,现工作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医学门诊部;他的外孙子雷旭研究生毕业,共产党员,现工作在酒泉发射中心;他小外孙子唐代远现在辽宁医大攻读研究生。
晚年的杜盛明是很幸福的,他不光是生活的无忧无虑,他更是一个精神愉快的老者,在梦想成真的时光中,他幸福地走完了97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