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之前我在邳县四区工作,在那也做一些支前工作。我调往铜山时,也就是淮海战役打响之前。当时的铜山县全境都还被敌人占据着,我们返回铜山基本都是随大部队一同进入的。我接到命令带一批人直接到汴塘的。我们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班子也是在外地组织好到汴塘区的。当时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担负战地支前。
我记得到汴塘之后,敌机日夜对我们的后方道路、桥梁和村镇进行轮番的轰炸扫射,道路和桥梁不断遭到破坏。汴塘镇敌机投下炸弹数以百计,每个弹坑都十多米深。因此,我们就不断地组织动员群众进行抢修。
汴塘当时是前后方的转运站。因它处在碾庄的北面,包围碾庄围歼黄伯韬兵团的我方部队和打徐州增援的部队后方机关,兵站等等,大部设在汴塘一带。汴塘当时成了运送粮草、转运伤员和押解俘虏的转运站和联络点。那时运送粮草,米面的车辆和担架等的支前队伍都是从老解放区来的,对他们我们也要解决吃住问题。
当时的汴塘,经常有部队的大批战利品和军用物资堆放在那里,由区里帮助保管和运送。我记得当时的镇长叫杜玉坤(党外人士,50多岁),虽然年龄很大,日夜不停地忙于部队和支前民工的各方面的事务,对他印象比较深,因为他经常要到区里请示汇报。
另外再谈一点关于扩军的问题。
淮海战役即将结束时,县委向各区提出过扩军任务,各区也开始注意扩军,但具体情况已很难回忆。我记得当时的汴塘区中队发展很快,青年勇跃报名参军,不到一个月区中队发展到l00多人。当时曾打算再建一个区中队。后来听说区中队编到铜山县独立团。
淮海战役结束不久我就调出随军南下。我们铜山县南下的干部大约在四九年二月底或三月初在贾汪集中(县委驻地),到台几庄编队(地委住地),在临城集训,以后随军南下。
吴少典
1988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