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备伍的卫勤战略思想对淮海战役的杰出贡献(文/陈海峰)

佛寺白家de 发表于2019-06-15 16:35:29

  在华东军区卫生系统崔(义田)、富(乃泉)、齐(仲桓)、李(振湘)、白(备伍)五位部领导都是深受群众爱戴的好领导。

    从淮海战役直到渡江战役前抵达合肥时,我一直在白备伍同志领导的前方卫生部工作,对他的组织领导才能,创造性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以及他的和蔼可亲的为人,身传言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虽离开我们已有10个年头了,但他那慈祥的音容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终生难忘!

华东军区前方卫生部是在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即将开始前的1948年10月组建的。白备伍同志任部长,陈行庚为政治部主任,朱直光为医务主任。并成立了前方卫生部党委,当时我也是党委委员,重大问题都是在部党委讨论决定。前方卫生部的驻地,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野战卫生部与军区卫生部之间。淮海战役规模大,战局变化大,战线长,战役时间长,伤员多,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充分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救治的成功经验。要求“医院群”尽可能接近前线,以便伤员在负伤后6-8小时内能到达医院,进行及时有效救治,以减少伤残率、死亡率,提高归队率,保障部队连续作战的战斗力。白备伍同志在整个淮海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他所担负的24000多名伤员的战伤救治组织领导的任务。当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曾指示,淮海战役要准备10 - 20万名伤员治疗,而华东军区实际收容能力为3万名伤员左右;结果淮海战役全部伤员超额达93299名。可见,当时华东卫生部各位领导所肩负的重任、压力有多大。

由于大规模战役越来越多,按伤员分类救治原则的要求,华东军区济南战役时即组建了两个重伤医院。我们华东军区第一重伤医院从淮海战役开始前,即编入了白备伍部长领导的前方卫生部“医院群”,始终处于接近前线又距离前方卫生部指挥位置很近的地方。因此,有机会经常受到白备伍同志的亲切关怀,他的联系实际、创造性的工作作风,以及及时解决困难的领导才能,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华东第一重伤医院,第二重伤医院,军区第二、三野战医院,第十四、十五后方医院,胶东军区二院及四个医疗所组成北线“医院群”。前方卫生部和“医院群”都驻扎在山东临沂之东的醋大庄、八里巷、朱樊和郯城东南小哨一带,开始陆续收容伤员。不久,随着战局发展,即向前延伸到新安镇(现名新沂市)。因敌机连日扫射轰炸,华东后勤司令部、前方卫生部又迁往附近乡村。第一重伤医院再前伸到运河大桥和新安镇西南的房上村一带的几十个大小村落。最前面的医院战伤分类就设在运河铁桥附近,离碾庄圩火线仅10多公里。陆续收容窑湾战斗和碾庄圩围歼黄伯韬兵团战斗的伤员。最多的两天,每天700 - 800名重伤员到达重一院。

    从前方卫生部成立开始,白备伍同志就响亮地提出了:1.“一切为了战争胜利”,“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争取立功、决不犯错误,在这次战役中犯错误是历史上最大的污点”等政治思想动员要求;2.要“三快”——“快收、快转、快治”,力争多收伤员;3.要学习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伤救治经验,医院尽可能接近前线,使伤员得到及时治疗、及时手术;4.冬季战伤救治,一定要做好伤员的保暖防冻工作;5.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性地工作。按白备伍同志的指示要求,面对大批伤员蜂拥而来的情况,集中使用主刀医生。当时,重伤一院能主刀的医生,仅有华东白求恩医学院毕业的蔡和、施秉锋、陈立,4个华东医疗所(队)10个医疗室长、医务主任冯光和我,不到20人。所以,在医院手术队展开了24台“流水作业”式日夜轮番不间断手术工作法,每台准备组、手术组、术后组的顺序“流水”手术,及时抢救了大批重伤员,从而减少了伤残率、死亡率。主刀医生们都在严寒冬天,日夜连续10 -15天不间断轮流手术,发挥了高度负责精神。

    按白备伍同志的指示精神,吸取二次大战经验,选派华东特等模范高胡同志,首创组建了重伤一院“战伤传染病室”,专门集中收治战伤破伤风、气性坏疽重伤员的繁重艰巨任务。高胡同志日以继夜每天工作15 -18小时,认真负责,精心救治伤员,这种专设收治“战伤传染病室”,是华东战场的创举。

    为了及时后送伤员,达到“三快”要求,白备伍同志与华东后勤司令部联系后,派来新缴获的美式十轮大卡车10辆,3个担架团(每团500副担架),给重伤一院送伤员去临沂一带后方医院。此外,在围歼黄伯韬兵团战斗的后期,组建了重伤一院卫生列车队,第一次在华东战场运用担架、汽车、火车有组织地联运伤员。在淮海战役的第二、三阶段更充分发挥了卫生列车队联运伤员的组织措施,从而也创造和积累了多种转运工具联合衔接运送伤员的新经验。快运和联运新经验的创造是与白备伍同志创造性的工作要求的指导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在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前方卫生部移驻徐州之东的东贺村。重伤一院奉命前伸到徐州东部,接管国民党徐州陆军总院、装甲兵司令部、东郊飞机场。同时,以陆军总院为基础,接收了一批重伤员。此时,白备伍同志又对接管工作新任务,作了许多具体而正确的指示,如必须按公布的解放军入城接管规定办事,要正确对待刚接管的陆军总院的原有医护职工,及时清理登记敌伪医护器材,学习使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当时第一次接管使用了伤残康复医疗设备等),尽可能协助开展刚接管的徐州卫生局的地方防病防疫工作等等。

    重伤一院在白备伍同志的直接正确领导下,完成了淮海战役中前后收治转运7700多名重伤员的繁重任务。本来规定重伤院的收容任务为1500名,结果超额3倍多。这超额任务的完成,是在白备伍同志的关怀、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完成的。

    白备伍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1996年2月

浏览:108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