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一生永垂青史(文/王 赳)

佛寺白家de 发表于2019-06-15 17:00:32

1996年6月13日,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白备伍同志逝世10周年。他是我党华东地区卫生战线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的领导者之一。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格使我们深受教益。缅怀他为人民所创建的功绩是十分有意义的。

    白备伍同志是陕西葭县人,他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革命事业正处于低潮。他于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为祖国和民族的独立,为求劳苦大众的解放,他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事业连结起来,抛弃了优裕舒适的生活,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坎坷、曲折而又伟大的解放道路,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当局实行片面抗战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将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丢弃,使广大民众深受家破人亡之苦难。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决定深入敌后,发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5月白备伍同志响应党的号召,离开革命圣地延安,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枪林弹雨的山东抗日战场。为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尽艰难险阻。在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下,统帅着部队卫生工作,在火线、在医院,抢救伤员、救死扶伤,与日寇进行殊死的斗争。由于日伪军对我根据地频繁出击,疯狂的扫荡和清乡,我抗日军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缺医少药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我军伤病员的治疗和康复,白备伍同志为了使伤病员能得到及时的医疗,并保证他们的安全,他千方百计领导着医卫人员有计划的把伤病员疏散到老百姓家中,每当敌人袭击之前,就把伤员转移到交通十分不便的山沟或荫蔽地洞,并有专职的卫生人员保证治疗和伤病员必须的饮水和干粮。战争中的卫生救护工作,在白备伍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卫生人员出生入死,从火线抢救伤员,在反扫荡中保护和治疗伤病员,涌现出何永福式的英雄人物。

    根据抗敌斗争的需要,部队急切需要医卫人员的补充,他号召动员社会上开业医生参加革命,为伤病员服务。他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动卫生人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搜集民间土方、验方,采集中草药,发现并重用制药人才,自制膏、丹、丸、散和片剂、酊剂等。采用针灸、推拿和接骨等祖传疗法,在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情况下,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伤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用大蒜治痢疾和腹泻。用大葱和姜治感冒。控制有效药物留给重伤病员使用,如奎宁、消法灭定等。当时手术刀、剪、锯也用土法制成,从而缓解了医疗器械不足的矛盾。没有胶布用胶纸,没有消毒水用盐水代之,在一切为了伤病员,为了增加战斗力的前提下,锻炼了卫生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白备伍同志亲自参加前线对伤病员的救护,在架子山战斗中,他一连几天连续为伤员做手术,日以继夜住在医院关心伤员术后情况,他时刻把伤员的病苦装在心里,不管天寒地冻和雨雪,踏着泥泞小路从一村走到另一村,查看慰问伤员,指导对伤员治疗,实地提高医卫人员的医疗水平。

    白备伍十分重视利用开会总结工作,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有利于改进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布置工作中,他常强调尽最大可能给伤病员改善伙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他要求护理工作除保证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要争取及时给伤员清洗内衣、消灭虱子、晒干被子等,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使伤病员尽早治愈回到部队。

    1947年夏,我由直属干部四所调到部里,做医政工作,这时卫生部党委仍未把卫生技术干部纳入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党委经常研究讨论机构编制,干部升迁调补及奖惩等事宜。卫生部直属一、二、三所,改编为第一野战医院、第二野战医院、第三野战医院,直属四所改编充实为第十后方医院。1948年初,华东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魏天禄同志带机关合并到三野卫生部,政委赖毅。

    1948年夏,卫生部驻青州北张孟子口,崔义田部长重组华东军区卫生部,设医政处管辖医政科、教育科、保健科。另设直属卫生处。

    成立前方卫生部,白备伍任部长。

    成立西线卫生部,宫乃泉任部长。整编充实各医院,番号改编为一、二、三、四后方医院。

    新成立重伤一院、重伤二院、重伤三院。

    前方卫生部直接领导第二野战医院、第三野战医院、第十四医院、第十五医院、第一重伤医院、直属一所、胶东二所、西海一所、二所等,准备接收10000名伤员任务。白部长除动员各院作好充分准备外,亲自主持拟定“攻济打援南线医疗工作指示”。

    在济南胜利解放的基础上,卫生战线工作大部转到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大的战役,中原二野、华东三野协同作战,投入60万军队。国民党蒋军80万在65天中,被歼灭555000名,杜聿明、黄维、吴绍周等蒋军高级将领被活捉。

    前方卫生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就在这上有飞机轰鸣,下有炮声隆隆的前沿阵地,备医院超额收治2000—2500名伤员。白备伍同志经常深入到转运站或医院,了解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紧张而又细致地采取措施。为了减少伤病员痛苦和死亡,要求各单位争取时间,实行“快收、快治、快转”的三快原则。他充满完成任务的信心,鼓舞教育备医院医护人员坚持日以继夜、不怕疲劳,完成解放战争中卫勤战线上空前艰巨的任务。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全面胜利结束。华北又传捷报,31日北平和平解放,胜利结束了平津战役。随着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全国胜利解放指日可待,我们欢欣鼓舞迎接新的战斗任务,准备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前方卫生部于3月初转移至合肥南郊,靠近长江。

    白备伍同志具有远见卓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各个时期,都提出适应形势发展调整工作布局、工作方法的意见。他十分重视各单位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机关和医院的计划、总结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不定期组织技术经验交流以及开展立功创模等评比。举办各种定期不定期培训班,他自编教材,亲自讲课。还组织出版<山东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等刊物。他把培养选拔人才当作根本大计来抓,保障了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后备力量。

    白备伍同志一生谦虚谨慎,顾全大局,不争功,不诿过,清正廉洁,严守纪律。他对党忠心耿耿,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不避艰险,不计名利,依靠党性进行工作。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奋刻苦,日以继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他坚持原则,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光明正大,为人刚正,不趋炎附势,不拉帮结派。他尊重领导,爱护干部,每当研究讨论干部有关升迁调补奖惩等事宜,总是慎之又慎,任人唯贤,贯彻我党一贯坚持的德才兼备的原则,对久经考验的和斗争历史较长的同志,在同等条件下强调优先使用。对待同志谦虚诚恳,对问题处理稳健持重,有长者之风。他从不夸耀自己,对自己的成就业绩,绝口不谈。白备伍同志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清正廉洁的楷模。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他,他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为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院长)

浏览:72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