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无数英烈献身疆场,抵挡日本侵略者,其中一些烈士的遗骸仍未被其家属后代找到。来自山东的张女士就是这样一位烈士后代,数十年来,她们全家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寻找到在抗日战争中失去联系的二叔张登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女士寻找二叔的愿望愈发强烈。近日,她向媒体寻求帮助。
张女士的老家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苏家沟村,虽然是山东人,但因为儿子在海门工作,因此她也一直跟随着儿子生活在海门。
本台记者 李沛骞:我身边的就是前段时间联系过新闻媒体,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找到在抗日战争中失去联系的二叔的张阿姨。你好,张阿姨。
张女士:小时候我听我奶奶和父亲讲过,我奶奶有四个儿子,我父亲是老大叫张登太,二叔叫张登平,三叔张登福,四叔张登台。我记得小时候我奶奶经常讲我二叔和四叔的故事,我们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我们也记得我们家有烈士,后来我父亲就把我四叔从河南回来安葬在我们八陡苏家沟村的老犁地,我二叔这个是一直没有,一直也没有找到。
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多年来,张女士和几个哥哥都在不停地寻找,随着几个哥哥相继去世,寻找二叔张登平的任务,便落在了张女士身上。
张女士:我儿子就帮我查找资料,找到了一些有关资料。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今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女士对于寻找二叔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张女士:一直能想到父亲的渴望,当时父亲病重的时候渴望的那个要求。
本台记者 李沛骞:张阿姨对于自己二叔的信息知道还是比较少的,她只知道二叔年轻时曾经参加过八路军,担任过警卫员,但是是在哪一年牺牲的并不太清楚,所以我们登录中华英烈网,搜索张登平的名字,竟然真的搜索到了两个叫张登平的人,我们点进去看一下这个信息。这个张登平是性别男,籍贯是中国山东省博山区,生前部队是山东纵队四支队,牺牲地点是莱芜县的吉山,那这个张登平是否就是张阿姨所说的她的二叔张登平呢?
张女士:我觉得这就是我叔叔,因为当时父亲讲的时候就是莱芜吉山,再有一个就是警卫员。
张女士认为,中华英烈网上的这个张登平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二叔,但是仅仅四条信息吻合,她也不能完全确认。对于二叔张登平烈士,张女士还有其他线索吗?
张女士:我记得我小时候看到一个烈士证,我家有个烈士证,很小,不过我父亲没有了,可能在我哥哥那,我哥哥也没有了。
本台记者 李沛骞:既然有烈士证,说明烈士证一定是相关部门颁发给张阿姨家的,我们在百度上搜索烈士张登平的信息在苏家沟村这个词条上发现了张登平的信息,上面所说张登平是苏家沟村人,1939年6月参加八路军,任山东纵队四支队警卫员,因作战英勇,同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42年在莱芜吉山战斗中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在这个词条下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叫张登台的人 ,这个人就是张阿姨所说的自己的四叔。
经过记者的一番寻找,我们确认了网上记录的张登平老家是苏家沟村,这和张阿姨的老家一样,同时张登平牺牲于1942年,牺牲的地点是莱芜吉山村。百度的信息与中华英烈网的信息完全对上了。这个张登平应该就是张阿姨一家四代找了77年的二叔。现在信息已经明朗,甚至张登平所在的部队我们也知道。可是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谁又能找到张登平烈士的埋葬地点呢?这时,一条线索的出现,让张女士和记者都激动不已。
张女士:最后从百度搜到个鲁中红色(旅游)网搜到,还搜到了《吉山战斗》,写到我二叔张登平是汪洋的警卫员,我看见了心情就特别激动,特震撼。
张女士所说的汪洋,是时任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的政治委员,1942 年10 月17 日拂晓,日伪军六千余人分六路合击泰山抗日根据地,包围驻在莱芜北部山区茶叶口一带的党政军机关。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汪洋率部在泰山与敌人激战,壮烈牺牲,时年29 岁。然而记者发现,《吉山战斗》是纪实文学,里面提到的信息是否完全真实?在鲁中红色旅游网,记者找到了网站编辑,他向我们提供了《吉山战斗》的作者陈业冰的联系方式。
因为陈业冰人在山东,记者立刻和山东电视台取得了联系,告知了我们遇到的相关情况后,得到了山东电视台记者的大力帮助。他们特地和陈业冰取得联系,并请他向我们讲述发生在77年前的那场战斗。一场横跨600公里的媒体接力,就此展开。
莱芜雪野旅游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业冰:茶业口镇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上,一共有323名烈士的英灵,其中汪洋的警卫员张登平名列其上。
山东电视台记者 小新:我现在在莱芜区汪洋台,我的旁边就是抗战纪念碑,建于1945年。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在这里发生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吉山战斗,在这上面有323个烈士的名字。在我手指的方向,第三排第七个名字就是张登平。这个名字和张女士提供我们的名字一样,那这只是个巧合还是这名字就是张女士寻找的二叔?
莱芜雪野旅游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业冰:当时我们这有个老教师叫谢立章,她谈到了她舅舅的故事,她舅舅叫国京城,当时是汪洋政委的秘书。他是亲眼见到张登平为了掩护汪洋政委最后被日军用手榴弹炸死了。烈士遗骸基本离汪洋台很近,就在河的对岸,就在我们身边周围这一片。
经过江苏和山东两地记者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张女士二叔张登平的埋葬地点,那就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吉山村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附近。记者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张女士,得到消息的张女士随即准备前往山东,到她二叔张登平烈士的埋葬地点进行祭拜。而我们也再次和山东台的记者取得联系,告知了张阿姨到达的时间,由他们陪同张女士去祭拜自己的二叔张登平烈士。
山东台记者 小新:张阿姨,您自己来的吗?张女士:对。小新:就您自己吗?张女士:他们(亲人)好像走了,谢谢你们了。小新:送张女士上车。
时隔77年,终于要找到失散的亲人,张女士的心情难以言表。在路上,她告诉记者,当看到《吉山战斗》这本书中关于二叔张登平的描述时,她抑制不住地激动。
张女士:一看有那个吉山战斗,看到这篇从头看一个字都不落,就往前看突然间到11页12页的时候写着张登平,我看到张登平我突然间 一下子就振奋了我就哭了。
为了找到《吉山战斗》作者陈业冰的信息,张女士做了很多努力。
张女士:搜陈业冰的名字,没有,只有他的相片。人家电话怎么找,急的我那一天吃饭都不想吃了。记者:那马上就要见到陈业冰老师了,您现在激动吗?张女士:很激动,太激动了,我得谢谢陈老师,因为他的这篇文章才使我找到二叔。
从济南火车站到莱芜区吉山村,经过近两小时的车程,记者终于带张女士见到了《吉山战斗》的作者陈业冰。
张女士:多亏了你那篇文章,才找到我叔叔,我叔叔70多年的回家路,终于实现了。
壮士沙场洒热血,英明永留尘世间。七十七载归家路,骨肉情深宛眼前。陈先生紧紧握着张女士的手,讲述了吉山战斗抗日烈士纪念碑的来历。
莱芜雪野旅游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业冰:以前这里是座龙王庙,1945年为了建这个烈士纪念碑,当地老百姓毅然把龙王庙拆掉了。
位于吉山村的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上有323个烈士的英名,张女士一眼便看到自己二叔张登平的名字。
张女士:看到了(哭诉),我看到叔叔了。
莱芜雪野旅游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业冰:汪洋同志的警卫员张登平是个人高马大的硬汉,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挥舞着大刀卫护着汪洋,快速准确地砍向扑上来的鬼子,不一会儿七八个鬼子死在了他的刀下。
丧心病狂的两个鬼子从腰里摘下手雷,前后同时扔向张登平,张登平见状急忙将汪洋推倒在地,随即扑到汪洋身上,轰轰两声巨响炸得尘土飞扬,汪洋急忙翻身起来,发现张登平已经壮烈牺牲。
陈先生介绍,当年吉山战斗非常惨烈,日军反复扫荡,当地村民把烈士的尸骨就地安葬在吉山战场。1945年,烈士的尸骨又被迁至了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附近。未来,还将在纪念碑的北面建一个烈士陵园。
张女士: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山东台)《一切为了群众》栏目组,在寻找的过程中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深表感谢。我还想感谢海门的媒体,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
为了帮助张阿姨找到二叔张登平烈士,江苏和山东两地记者确实付出了很大努力,值得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张阿姨看到烈士纪念碑上二叔张登平名字时流下激动的泪水,确实让人十分动容。时隔77年的团圆,今天终于实现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很多人长眠他乡,有的甚至成了无名英雄,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更不会忘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益组织或个人帮助这些烈士与亲人“团聚”,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来源/海门电视台《东洲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