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车在(文/牟临道)

15699 发表于2019-06-24 19:34:09

  我于1928年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说起来真是太不幸了,我七岁时父亲、母亲先后去世,所幸的是外祖母收养了我。外祖母家只有三亩薄地,日子过得相当艰苦,我们兄妹三个全凭外祖母织线纺布而把我们养大。外祖母勤劳善良的性格和勤俭持家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也为我参加工作后勤俭办企业、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奠定了思想基础。1948年我就读于潍县师范上学。这里当时是敌我争夺很激烈的地区,我亲眼目睹了解放军严明的纪律和作风,也看见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到处烧杀抢掠的罪行。这种鲜明的对比促使我更加倾向革命。潍坊刚解放时,我就报名参加了革命工作,单位是华东野战军后勤部所属的华东交通器材燃料公司。当时我在日记中写道:到前线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48年冬,在参加完支援淮海战役的工作后,听说即将进行渡江战役,我第一个报名,但未获批准,直到次年参加了解放青岛的工作,才圆了自己的梦。

    1953年,我在青岛参加了“三反”运动。一些后来多次出现的错误口号在那时就出现了,什么“大胆怀疑、大胆揭发”,什么“深山必有虎”,什么“管钱的管物的都不清”等等,不少地方还搞起了逼供信,这些错误的口号和做法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我当时也参加了两个单位的“三反”运动。如调查某人时,我引导大家注重调查研究,分析其工作范围、工作环境,从查帐入手掌握线索,再分析此人不是那乱花钱的人,款项可能存在银行。是哪个银行呢?经过在我市银行的查找,查到在其岳父名下有一万多元的存款。证据搞到手后,找其谈话,对方全都坦白了。由于本人坦白较好,根据党的有关政策,决定免予处分。此人后来见到我说,多亏了你救了我。我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的政策好。

    1955年我调入济南汽车总站(次年改为公司)。当时车站各种欠款积压现象严重。我采取了先建新的制度然后再清理的办法。针对当时汽车司机借款、报销、购买渡河票等,改为记帐渡河,大大减少了司机和会计的麻烦。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们都有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强烈心愿,我公司也不例外,什么车产万吨公里,一车拖几个挂斗,希望夺高产放卫星。当时的主观欲望挺好,却破坏了生产工具。有的人对计划层层加码,对产量浮夸不实,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破不立,使企业的管理工作一度陷入混乱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我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提出了,四统”、“四放”原则,即统一计划,统一福利标准,统一费用开支,统一三级核算;放权范围包括一般生产性开支,临时性开支,职工借款,燃材料开支等,公司领导对此也大力支持。

    1967年我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参加支援大三线的建设。当时地方上武斗升级,派性斗争激烈,当地不时发生团伙抢劫事情,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交通部电令我们人在车在。当时军代表撤走了,有些司机害怕也走了。他们走时拉我上车一块走。我说,我不能走,我要人在车在、厂也在。在我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护了大量国家财产没受到损失。

浏览:32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