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的楷模(文/吕子善)

坤龙邢家村de 发表于2019-06-24 23:14:30

2001年10月30日早饭后,友人电话告诉我:你的老处长赛时礼同志昨天夜里走了。一声噩耗,黯然神伤。几天前我曾去医院看望过他,他一边吸着氧气打着吊针,一边还与我聊了半个小时。老处长悄悄地走了,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他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体贴部下、处事公正、廉洁奉公的作风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韧毅力,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1952年,三五反运动后,一部分干部不愿干管钱管物的管理工作,有的同志不安心在管理处工作,要求调出改行去作军事、政治工作。老处长就组织全处同志学习杨献珍同志关于《克服管理工作“下三赖”思想》的文章。学习小结时他说:“管理工作是军队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后勤供应就不能保障部队高昂的战斗士气。有人说:一科大,二科小,三科跑,四科瞎吵吵,没有四科的吵吵,部队能吃上饭,睡上觉吗?战争年代,一顿饭吃不上就会影响到战斗力,就是到了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得有人管物吧!”他还形象风趣地说:“就像一个人一样,光有上肢,没有下肢,不能算个完整的健康人,像我这样瘸腿残胳膊的能算个完整健康人吗?”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1953年春,山东军区司令部价拨一批物资,管理处分到两床美制毛毯,每床定价为两万(合现在人民币两元)元。当时管理处有几十人,一部分同志想买,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老处长知道后果断地说:先尽津贴少的同志要,先战士后干部,自下而上征求意见。结果被司号班长和一名副排级干部买去。大多数人虽然没有买到毛毯,但一致认为这样做合情合理,公道服人。

    1971年8月,山东省军区在烟台召开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老处长作为离休干部代表也出席了会议。那时招待所的设备条件差,都是大房间。一个行动不便的特等残废的花甲老人,也同样住大房间,我真于心不忍。他看出了我的心事,就对我说:“老吕呀!你不要为难,这样的条件不是很好嘛!战争年代我们打地铺睡战壕,不是睡得很香很甜吗?与过去的条件相比,这是天堂,是住进了金銮殿。”

    老处长赛时礼是全军有名气的先进离休干部,多次受过表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青春常在》专题片中,他的事迹占了很长的篇幅。1983年夏,当摄制组重来济南军区时,有关部门拟宴请他们,老处长知道后,坚决不肯,说:“这是拍我的事,不能用公款答谢,要答谢我掏钱。”托我说情后,他在招待所备了丰盛的饭菜,拿着朋友送给他的保存多年的杜康酒,招待了客人。

    一世深交堪难得,九泉有知念旧情;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老处长临走前曾有遗嘱:死后马上火化,不搞告别仪式,不麻烦朋友,遗像不挂黑纱,不摆花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老处长离我们而去,虽然没见上最后一面,但他那轰轰烈烈奋斗一生的崇高形象,身残志坚永不言败的英雄气概,豁达乐观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2002年6月

谁在收藏
浏览:99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忠委
    忠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