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修烈士小传

Admin 发表于2015-10-24 17:40:18
董振修,男,汉族,1915年3月(民国三年)出生在南宫县张稳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大哥董振明小学教员,二哥董振田小学教员(马国瑞和冯化宣的老师),四弟董振营小学教员。从八岁入本村初小学习。哥哥董振田对他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初小毕业后又让他补习2年相当于高小毕业,1931年考入南宫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共领导的冀南地区的革命运动,正从平汉路沿线地区的邢台、南和、隆平、磁县等地,向东部平原地区发展。南宫县开始有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播。进一步在南宫县立师范讲习所(后改为乡村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共南宫县委员会,不久又建立了南宫中学支部委员会和南宫县立师范讲习所支部委员会,领导学生开展了要求政府保证学生就业的罢课斗争,革命气氛十分浓厚。在既陌生又新奇的革命氛围影响下,认真学习了《新青年》、《向导》、《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革命书刊,积极接触进步青年和中共党员,开始关注国家的命运问题,跟同学谈论国家大事,探讨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和救国救民的思想,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后经张霖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反帝大同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秋,南宫学生联合会组织大规模抗日救亡募捐活动,遭到当局蛮横阻挠。县委在乡村师范发动罢课斗争,在学生党员马国瑞和冯化宣、带领下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刷写标语、进行游行示威。罢课斗争持续数天、三年的校园生活,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驱赶顽固落后教师,声讨反动校长,抵制国民党教育当局复古倒退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党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1934年毕业后在和生店村任教员二年以教书为公开职业,组织农民进行增资、抗税、反霸斗争。1936年辞去教员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参加八路军129师386旅后任某连指导员职务。后随军到晋南太岳太行军区工作。为了革命弃笔从戎。奔赴战场,在部队艰苦的磨练下,在烽火的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逐步成长成为优秀的部队政治工作者。
抗日战争的年代,就在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邓小平任政委、李达任参谋长、陈赓任旅长,陈再道任副旅长,李聚奎任参谋长,王新亭任政治部(初称政训处)主任的第386旅历任连指导员、1938年4月参加晋东南地区的反“九路围攻作战、1939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先后参加春季、夏季、秋季反“扫荡”作战、1945年4月任临汾县抗日游击大队教导员、8月下旬,参加了上党战役。1945年9月任第十八集团军汾东支队3营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加强我军的战斗力更好的抗敌,晋冀鲁豫军区决心扩编野战纵队和旅。1945年12月13日第23旅在山西省长治县苏店镇正式组建。第一任旅长黄定基,第一任政治委员车敏樵。68团由汾东游击支队改编任68团三营教导员。
1947年8月1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八纵队成立。23旅归八纵队建制,在旅团领导的指挥下,带领全营的官兵们英勇作战、顽强抗敌,在23旅这个光荣临汾旅部队中工作战斗了3年,攻曲沃,破运城,克临汾等战役。
1948年4月15日在临汾战役中第24旅72团指挥部被敌人一颗炮弹炸毁、团长马林、政委方升普、政治处主任苏友连、等十余人光荣牺牲。为了不间断的组织指挥战斗上级于21日调尚坦任团长、李懋召任政委、董振修任政治处主任。随后打临汾,战晋中,攻太原。1948年11月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的东山小窑头十三号阵地陈家峪战役中被敌人的狙击手击中头部后光荣牺牲。
后事。董振修牺牲后和千千万万个为战争而光荣牺牲的军人们一样就地掩埋了。坟墓在太原东山脚下的一片松林里。松林不凋,北风呼啸,掀起一阵阵松涛。坟包上有筑墓时被铲断根的枯草在摇曳。墓前插着一块木牌,权当墓碑。”这就是董振修牺牲后的第一座墓地。和在解放太原牺牲了的战友们就躺在这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妻儿,远离兄弟姐妹的东山一脚下。
太原解放后的不久,部队在董振修的二哥董振田和当时的村长引导下;官兵们抬着木棺把董振修给送回了他的老家河北省南宫县第五区张隐村,把他葬在了家里的老坟地里。全国解放后,国家为了纪念革命的英烈们,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让烈士们有个好的安息之地。全国各地建造了烈士陵园。1950年在政府的关心下,又在董振田的引导下董振修的墓穴从老家的老坟地里移到了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县的冀南烈士陵园里,在哪里长年得到烈士陵园的工作者们的守护和打理。和所有安息在烈士陵园的烈士们一样年年受到广大人民的瞻仰、缅怀、悼念。
   烈士陵园是记载历史,通向现实的窗口,历史在这里重现、传统在这里衔接、文明在这里传承。烈士陵园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特殊场所。2000年冀南烈士陵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烈士们的墓穴都得到了合理的重新安置和重新建造。董振田的嫡系外孙董枝芳的儿子王存瑞配合冀南烈士陵园给董振修墓穴在烈士陵园内做了第三次移动。新的墓穴简洁、庄重、大方,黑色的大理石上雕刻着一个五角星,雕刻着烈士的简历,一束浮雕花环。让前来瞻仰的人们能很清楚的了解每一个烈士。给前来悼念瞻仰烈士的人们一个更好缅怀先烈传承爱国精神的环境,雅而不失严肃的感觉。让烈士们有了个更好的安息之地。
董振修和千千万个在解放山西的最后的三大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勇士们一样。他们有的没看到攻克临汾解放临汾的那一天,有的没有看到太原战役胜利的那一天,没有看到全中国解放的那一天。1948年3月7日至1949年4月仅仅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为了攻克临汾,为了全歼晋中的阎锡山“亲训师”,为了太原战役的胜利,山西人民的解放,牺牲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无数。就二十四旅来说在这三大战役中就牺牲了最高将领旅长王墉(临汾战役牺牲,年仅33岁)、七十二团团长马林(临汾战役中牺牲)、政委方尚普(临汾战役中牺牲)、副政委李德俊(临汾战役中牺牲),政治处主任苏友连(临汾战役中牺牲)、董振修(太原战役小窑头战斗中牺牲)。一营长李德富(太原战役小窑头战斗中牺牲)。王克明(太原战役小窑头战斗中牺牲)……等等无名将士。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是革命的先烈。今天的我们都还记得他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各位英雄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岁月沧桑气节在,光阴流逝英名存。           
李云2015年整理

QQ图片20151024174156.jpg

浏览:211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