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山东省原麓水县一段工作情况回忆(文/张绍震)

15718 发表于2019-06-26 17:22:01

我1944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当时分到滕费峄边县政府秘书处任文书。籍贯是山东平邑县(原费县)东故县林。

我参加革命工作较晚,当时在麓水县工作时间也不长。革命知识经验也不多,1948年春,被调南下之后也很少回乡。当时的工作情况大都记不清了。谨就回忆工作如下介绍。

一,当时麓水县的区划与几次易名。

1944年为腾、费、峄边县,这一带是山区,是较老的革命根据地。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把三县边界地方辖起来,单独划成腾、费、峄边县。大邻地方是腾县东部山区。

1945年上半年又改名为双山县。打腾县县城王麓水同志牺牲后,为了纪念他,把双山县又改为麓水县。1947年,该县又分成两个县即白彦县、麓水县,听说以后又合为一个县,叫白彦县。

当时麓水县有11个区。南至枣庄,东至杨泉,西至艾湖,北至城前、白彦县一带。这些区

是随着根据地不断扩大。而逐步增化的。我先后在六区(枣庄一带)。八区(冯前一带)当过区长这两个区都在麓水县北部。

二,我在该县工作时的县级主要领导人有以下一些同志。

1944年。腾、费、峄边县县委书记是穆林。县长是刘剑。民政科长赵华,财粮科长杨俊达,公安局局长马达、马平。敌工队长渠作英,司法科长王某某。后是渠玉论。

1945年秋。刘剑、穆林先后调走,县委书记是孙振华。我南下时还是他。县长换的较多。刘剑走后为徐渊,徐走后为杨俊达,杨走后为张考三。张总后来改任书记。县长为王正方。公安局局长我在时变动不多。我记得马达马平走后是李殿俊。我南下时还是他。

我记得麓水县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是张富贵同志。他先任财粮科科员,后任科长。

后任县长。听说他1952年才离开该县。张富贵同志,现在西安建筑机械修理厂工作,地点,西安东郊胡家沟。还有几位同志现在重庆工作。我记得任区公安局员的杨树怀同志。财粮干部楚振坤同志。楚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工作。找到楚又找到杨

三,当时根据地的工作情况

我参加工作时已是抗日战争后期。山区根据地已开始连成一片,县城和大集镇还是日本人,和汉奸队对占着。当时山亭西集,城前等集镇,还是日本人占着。县级领导机关常住在徐庄,辛台等中心地带。县大队和公安局武工队常活动在边区。与日伪特斗争。春秋冬季,日伪侵犯根据地次数较多。我地方政府和公安人员就动员群众空舍清理,敌人扫荡,我们就搞反扫荡来打击敌人

当时党的工作,政权工作都集中在巩固与扩大根据地的建设。发动群众建立区乡政权。搞减租减粮,发动贫雇农,斗地主分田地。动员参军,拥军优抚,生产自救,支援前线等工作。

公安工作当时主要任务是除奸反霸,与日伪特斗争。保护根据地的建设,我当时不搞公安工作。对在当时公安工作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这方面难提供具体材料。

日本投降之后接管即进入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时战争规模更大了,根据地的工作组主要是发动群众支援前线。支援主力部队,粉碎蒋匪军大举进攻。组织武装民兵,组织担架队。配合主力军作战。组织美肤,破坏公路,铁路,阻止国民党的进攻。当时麓水县数次大规模组织群众破坏临枣铁路。铁轨扒走拖入山区,铁路几乎扒平了。

鲁南山区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革命斗争。值得很好收集整理,不仅可供教育后代。对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我在根据地工作时间不长,当时在一块儿工作的同志又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很难凑到一块儿来回忆过去。谨就记忆和回忆提供以上片段情况共参考

---张绍震

1982年11月14日于武汉

(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1286次

评论回复
  • 甘玛

    2019-06-26 23:07:26 甘玛

    老前辈珍贵的回忆录中提到了南下到云南的老前辈孙振华叔叔,1945年是县长,还有李殿俊叔叔是后来的公安局长,从珍贵的回忆录中寻找前辈们的革命轨迹,是后代们最大的精神财富!

最新来访
  • 东牛南耕
    东牛南耕
  • 向东
    向东
  • 费红
    费红
  • 寻管敦五烈士
    寻管敦五烈士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