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死犹生 英名永存——回忆与吴华夺同志在一起的岁月(文/王善甫)

静敏 发表于2019-07-03 15:25:32

   两年前,惊悉吴华夺同志去世的消息,我心中无比悲痛。我与华夺同志是老战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和全国解放后在南京军事学院,我们曾在一起战斗、工作过,他的音容笑貌、平易近人的形象,时时在我眼前浮现;他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模范事迹,永远激励着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每一个人。

    率领部队火烧来安日本兵。

1940年5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八团一营营长的吴华夺,在罗炳辉司令员的指挥下,利用黑夜作掩护,和另外两个营攻击侵占我皖东来安县城的日、伪军。他率领一营从城东北角攻入城内,在“缴枪不杀’’的喊话声中,迫使被包围在一座院落内的伪军缴枪投降,接着直插西北角的日军。当时我们没有火炮轰击,吴华夺就领着全营用火攻的战法,燃烧在屋内顽抗的敌人。天亮后清点战场时发现,有数百名日军葬身在烈火中。在我包围圈之外的残余日、伪军,狼狈不堪地逃回滁县城内的据点。当时,“火烧来安日本兵“的捷报,在淮南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

    智勇双全的“铁锤子”团团长。1941年11月,智勇双全的吴华夺,任新四军第二师第十一团团长,在闻名淮南津浦路西的大桥镇反顽战役中,他率领全团800余人,对侵占我定远县大桥镇1000余国民党顽军,进行攻坚作战中,从16日23时起,激战到17日15时10分。经过撕杀搏斗,最后,利用刮起来的西南风,纵火燃烧,将敌歼灭。此次战斗击毙敌军300余人,俘敌800余人,这在十一团的战史上是一次激烈残酷、最后夺取胜利的攻坚战。二师副师长罗炳辉在战后的祝捷大会上,代表师首长授予十一团“铁锤子”团的光荣称号,并授予“铁锤子”团锦旗一面。

    言传身教现场练兵。

吴华夺同志在担任各级军事指挥员期间,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严格军队纪律,很善于根据军队有关条令,把部队拉到操场或山上,边讲解边示范,对官兵们进行战术、技术和队列训练,特别是通过队列训练,把部队的军容风纪和行动中的集合、解散、行走等动作,操练得整整齐齐,使旁观者无不赞叹、叫好!记得在1942年,在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当团长的吴华夺,一次担任值日团长,在全旅连续十天反击顽军战役胜利后召开的总结祝捷大会期间,部队在解散、休息又集合时,吴华夺就用洪亮的口令,把6000多人的队伍,重新整理得井井有序。他高喊立正、稍息,立正后,向一旁的罗炳辉等师首长报告:“集合完毕!”当时的那威武场面,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令人振奋。

    飒爽英姿壮军威。

全国解放后,吴华夺先后调到华东军政大学当校务部长、南京军事学院当行政管理部长,曾多次率领南京军事学院由中高级干部学员组成的受阅方队,在北京天坛公园等地,为国庆节阅兵进行操练。他和学员们一起,冒着炎热,住着帐篷,同吃同操练两个多月。在国庆节那天,他率领学员方队到东长安街列队等候受阅。阅兵一开始,吴华夺率领军事学院方队走在最前面,他们迈着正步,举起右手,行着军礼,面向天安门主席台,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飒爽英姿壮军威,这一切都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63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参谋系主任的吴华夺,训练干部时一向是以身作则,走在前头。他曾和学员一起,到南京郊区马群和麒麟门一带的山坡上,进行地图军事作业。吴华夺冒着酷暑,头戴草帽,军容整齐地坐在帆布小马扎上,膝盖上摊着地图,聚精会神地听教员讲解的形象,留在我至今仍珍藏着的一张照片上。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心情就难以平静,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受人爱戴的好同志。吴华夺在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在担任连长、参谋、营长和团、师、军乃至大军区的领导职务期间,与同级和上下级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好。他很尊重别人的意见,有不同看法时,总能心平气和地进行相互商量,从不强加于人。他关心同志,对来访者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千方百计地为老战友及其子女解决困难,提供帮助。他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就在他病重得不能下床时,一听到老战友询问他病情的电话,就叫儿子把电话筒递给他,他要亲自回话。

    鞠躬尽瘁的老将军。

南征北战,为党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吴华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他离休后,仍然闲不住,为了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他发挥余热,投入到党史、军史的编撰工作中去。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撰写了许多篇革命回忆录。像《打击西犯日军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大桥攻坚战中的新四军第二师十一团>、《怀念新四军第四旅旅长梁从学同志》等。1997年去世前,他在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还和几位老同志征集编撰并印发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连以上千部名册》。

    吴华夺同志称得上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干部。

浏览:248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