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文/李铁锋)

博兴de 发表于2019-07-03 23:13:29

我是1938 年冬从临淄调到桓台的,开始分工让我在县委民运部工作,后业因长山九区行政委员会主席刘超调走,清河特委赵明新同志动员我当长山九区的行政委员会主席。当时的行政委员会,是我党领导下的桓台县第一个行政组织。行政委员会的主席,实际上是长山九区的区长。我们那时参加革命工作,是为了反对官僚劣绅的,对于当官掌权从来没有想过。当时一听让我当行政委员会主席,掌握地方大权,心里感到七上八下的不愿意干,认为我这不成了“官”吗?赵明新同志对我解释说,我们这个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与旧政府截然不同,我们这个政权是代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利益的。这样,按照赵明新同志的指示,我就带着八路军三支队司令部发给我的一颗大印,到卫固镇去上任了。当时委员会里按照苏区的方式分了五大部,我只记得当时的武装部长是孙子诚,那几个部是谁已记不清了。

大约在1938 年的7 月初,在县委领导下,成立了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王子彬同志任主任。我这时是九区行政委员会主席兼四县边区联防办事处的民政科长。这年麦收时,敌人在卫固安了据点,驻了鬼子1 个营、汉奸3 个营。我党在卫固的活动不好开展,所以,县直机关进行了精简。长山九区行政委员会也进行了精简,只留下我和于鲁川同志坚持工作。到了

1939 年冬天,王子彬同志因为口音与当地群众不同,开展工作有些困难,被调到即将成立的清河专署任民政科长,由我接任办事处主任。到了1940 年4、5 月间,正式建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成立大会是在中埠村召开的,当时每个区都选了代表参加大会,选我当县长。这样,我成了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在西四边行政委员会还没成立以前,大约是1939 年春天,从延安派来一个叫张崇的同志,带着中央军委的护照找我,说是来我省搞敌工工作。我们按照他的意见,把他送到胶济铁路以南国民党省政府去开展工作。过了不久,他又回到我们这里,说是国民党省政府有人认识他,工作不好开展。这样他又到桓台县大围子里去做争取二十四旅的工作。后来他以国民党抗敌协会的名义拉了个队伍,他任政治委员。张明远被他封了个除奸团长。这支队伍才成立时,我们人民政府曾对他们进行过不少帮助。但由于这支队伍是以国民党名义搞起来的,纪律很差,老百姓不欢迎,后来和我们抗日民主政府之间有些矛盾。

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便接受了清河区党委交给的一项艰巨的重要任务——为八路军三支队筹备一笔巨额军费。接受任务后,我们县政府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全县的经济状况,认为在日伪顽的残暴统治下,我县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生活朝不保夕,但对我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在经济上仍然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给以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把这笔军费的负担,全部让人民群众来担负,就会使人民群众处于更困难的境地。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既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又不做超出民力的征捐呢?经过分析,认为应该向所谓的“慈善”机关美国天主教打主意。最后决定让我出面,向在桓台境内以搞“复活节”瞻礼布道活动为由,与抗日民主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基本群众、破坏抗日工作、阻扰我八路军动员参军参战等罪恶事实,强迫其缴纳抗日捐。在抗日民主政府的威力震慑下,经过说理斗争,主教顾天民乖乖地按照我们所提的要求如数缴纳了抗日捐3 万元。从此后,美国神职人员,再也不敢到处乱窜了。此后不久,我们把这笔款上交了清河区党委,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解决了三支队所迫切需要的经费,得到区党委的通报表扬。

浏览:192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呼啦啦
    呼啦啦
  • Chief
    Chief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