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利津干部南下经历(文/魏俊哲)

15778 发表于2019-07-04 08:55:25

一、远征南下热情欢送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党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时至今日,虽然已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有几件事却令我终生难忘。

1949年1月,我与张雨村同志刚刚参加完地委扩大会议即紧急回县,传达中央关于从老解放区抽调5.3万名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江南新解放区的重要决定。遵照上级指示,我们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进行动员。在当时全国大好形势鼓舞下,报名十分踊跃、热烈,人人以报名为荣,报名率达到100%,并组成一套县区干部架子和通讯班、炊事班共136人。因工作需要县委刘学彦留下,没有被批准南下,他痛哭流涕。有些同志各方面都具备很好的条件,但年龄稍偏大点,迟迟没有批,他们也心急如焚,整日缠着县委领导,要求批准上报,令人十分感动。这充分说明了利津县广大党员干部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月14日早饭后,南下干部在县府门前集中等待出发,但留县的干部和千余名群众的队伍,却老早就集中起来了,整个西大街两旁都站满了人,准备欢送南下干部出征,盛况空前。县长邢钧代表县委、县府致欢送辞,祝我们一路顺风,早日到达解放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为人民再立新功。他讲了几句就泣不成声了。接着,我代表利津全体南下干部向亲人告别,表示一定要牢记党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好工作,不辜负党和同志们的期望与重托,不论征途如何艰难困苦,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去克服它、战胜它......但仅仅话别数句,一种对故乡热土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便涌上心头,心里顿觉酸楚,竟也语不成声了。队伍出发了,我们边走边与亲人们握手告别。有的还将他们连夜制作的食品送到即将奔赴前线的亲人手中。出城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我们竟走了一个多小时,送行的人们一直把我们送到西郊外,仍依依不舍。南下的同志们也是同样的心情,留恋着战斗过、工作过的利津大地和同甘共苦、朝夕与共的战友、乡亲们,但仍一再地说:“送君千里终有别,请大家回去吧,待全国解放胜利后我们再见”。

二、整训学习提高认识

南下行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时间最长的当属在鲁南沙沟了。3月3日,我们七中队抵达沙沟金马狗村。之后,便参加了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的整训学习。学习采取大队集中动员,各中队分别组织学习讨论的形式。当时学习的文件很多,内容也很丰富。首先听取了华东局领导和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第三支队(区党委)刘格平、周贯五等同志传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毛主席的报告,又学习了《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入城纪律》等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搞假和谈的真面目,明确了要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就必须彻底推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今后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人城市和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以及要严守人城纪律等重要问题,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和牢记了毛主席的教导,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重要性。通过二十天的学习,既丰富了革命理论,又提高了南下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了认识,武装了头脑,明确了方向,为到达新解放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冲破天险胜利渡江

渤海三支队南下干部第四大队于1949年4月15日抵达江边姚沟一带,我们第七中队驻地在靠近山边的猫王庙村。大江以北的三千里行程到此算是胜利完成了,紧接着进行的是紧张的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我们这些同志大都生长在渤海大平原,根本没有见过长江是个什么样子,还听到一些谣传,什么“海无底、江无边,小燕子过去要飞三天”,“国民党有美式装备,固守江防,我们小木船怎能碰过洋兵舰”,等等。虽然大家不信谣传,但同志们思想上却感到紧张。除了组织学习中央有关指示,听取部队首长报告外,同时也组织人员向船老大和当地群众调查、询问有关长江的一些情况,派出代表到江边参观渡江作战的设施,从而解除了大家的思想疑虑。19日下午,接到聆听军首长报告的通知,我们七中队全体同志提前来到离村三里多路的小山坡上,其他各部队也都从四面八方列队到指定的方位。聂凤智军长在报告中讲到,国共两方代表正在北平谈判拟定和平协定,但已被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党中央命令我们打过长江去,彻底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总目的;我们要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4月20日夜,总前委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下达的命令,向各部队发出号令,长江北岸万炮齐鸣,直指长江南岸敌军阵营。经过一番激战,南岸敌方的炮火声渐渐变哑了,但机枪和爆炸声仍在持续不断。国民党所谓的“江防天险”此刻已被我人民解放军冲破,早已停靠在长江北岸的木帆船队此时正依序排列出发,一望无边,先头部队更是一马当先,奋勇驶向南岸。正待我们中队和四大队部刚要离岸而发的时候,敌舰突然驶来阻截,天上敌机正在轰炸。上级考虑天已快拂晓,如果抢渡伤亡必大,即令四大队部和我们七中队暂回待命。21日晚,我们和四大队部顺利地渡过长江。

当我们中队在江边待命候船之际,还突然发生一起惊心的事件,国民党飞机丟下的一颗照明弹正巧落在我中队潜伏地段,那亮度几乎连地下的一根针也能看得见,紧接着又丢下一颗A型炸弹落在我们中队中间,幸而没有爆炸。据讲若此弹一炸,我们七中队可能要全部牺牲。于是有的同志风趣地说,这是马克思在天有灵保佑着我们,毛主席、党中央交给我们解放江南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怎么能死呢?我们是大难不死,必有洪福。

渡江前夕,上级决定七中队和四大队部跟随二十七军军部渡江,四大队各中队的40名女同志暂编一个妇女队,交七中队代管。这40名女同志除个别参加工作早打过游击外,绝大多数人是刚出来工作不久、20岁左右的姑娘,没有经过战斗的锻炼。行军时为了躲避飞机和争取时间赶路,有时要抄小路,但她们都不会跑山路,再加上天公不作美,整日阴雨绵绵,有的一天竟摔倒40余次。与男同志们比,女同志的胆子更小些,过独木桥有的不敢走,是爬着过去的。为了这些照顾女同志,男同志就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帮她们背米袋子。有一天,为躲避飞机她们掉了队,一整天没吃到饭。至4月底,我们中队的同志先后抵达浙江乌镇。五一晚会上,我们欢送她们安全地回到了各自的中队。

四、艰难困苦磨炼意志

2月14日,利津县组成的南下干部在赴地委进行短期整顿后,即从济南乘货运火车到达沙沟华东局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仍乘货运火车,经徐州、蚌埠到合肥。火车虽是运煤炭、牲畜的闷罐,但同志们都是第一次乘火车,大家高兴地说,它能代替我们步行劳累。杭州至金华也是乘火车,其余2000多里的路程都是靠两条腿步行。在每次行车之前,杨信司令员总是一再强调指出,克服艰险困难,一是靠党的英明领导,二是靠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希望全体同志服从命令听指挥。    

4月21日渡江登上南岸后,按军部通知,命我中队由崔书田委员带领四小队12人驻留荻港,协助部队进行接管。23日夜,随军到达刚解放的宣城后,又照军部及大队部的命令,由七中队张洪勋带领50余人(含三小队及我中队代管的40位女同志)参加军管,并任命二十七军的尚志为军管会主任、张洪勋为军管会政务部长。

4月24日,我中队冒雨进人广德县境内。为了歼灭从南京溃逃下来的敌军,部队命令七中队跟随二十七军某部迂回60华里到达某地待命。但等到战斗结束,我们却同大队部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而且一顿早饭后大家的米袋子就全空了。于是,我们只好自己想办法,派公安局长单国栋带领一小分队去筹粮。小分队刚离开数里后,就发现公路旁边一村庄有灯火和人们的呼唤声,他们急忙奔了过去,不料却在村口处撞上一个哨兵。等弄清对方是国民党军后,小分队二话没说,迅速冲进敌团部的一处大院,敌军官李某当即表示起义。之后,小分队向过境部队作了报告,请他们派员受理。师首长得知我们面临的困境后,马上命令后勤部门援助我们1500斤口粮。

五、服从需要接受分配

我们七中队全体同志,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渡江战役和长途跋涉,千难万险,于同年5月17日跟大队部先期到达温州,其他中队后陆续赶到。由于情况发生变化,全部只好暂住百里路的居民家中待命。后经浙江省委重新研究决定:由彭瑞林带二、四、五、八中队500余人到丽水,李铁锋带一、三、六、七中队500余人留温州,杨信带数十人调绍兴组建军分区,原渤海四地委地专机关组成的九中队除王文长已带部分同志留省府办公厅工作外,其余都分配到丽水、温州地专机关部门工作。

6月中旬,七中队同六中队从百里路居民家中搬到建华中学等待分配。期间,我们又系统地学习了《论人民民主专政》。8月,温州地委副书记林辉山正式宣布省委批准的分配决定:魏俊哲带58人去永嘉县,任县委书记;张洪勋带21人去瑞安县,任县长;宋砚田带30人留地委机关,任地委民运部副部长;李子福带8人去平阳县,任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

同年8月,温州地委扩大会议后,永嘉县(双溪县)县长胡国洲亲自带领我们去县委、县府所在地——岩头镇,晚上开联欢晚会,同当地干部会师。双方的负责同志在会上讲了话,表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搞好工作,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俱往矣,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渡江胜利五十秋,金戈铁马遍神州。

南征北战歼敌顽,蒋家王朝倾巢完。

三座大山皆推翻,劳动人民重见天。

改革开放谱新篇,四化建设宏图展。

谁在收藏
浏览:233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老黄
    老黄
  • Beautiful
    Beautiful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