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欲樵同志传略(来源/《毕节地区志·人物志》)

15986 发表于2019-08-08 16:59:21

赵欲樵(1908—1990年),四川省合江县人。曾任中共毕节地委第一任书记。

赵欲樵青少年时期勤奋读书,追求真理。1928年进入刘伯承任校长的川南泸县军政干校学习。1929年至1930年,在贵州省赤水县县立小学任教期间,与当地中共党员联系密切,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及特派员李亚群领导下,1935年在家乡组织武装起义,积极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边境开展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欲樵奔赴前线,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及分校任分队长、指导员、组织股长。1945年9月,赵欲樵奉命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工作,历任一纵队二十旅政治部主任、一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和随营学校政治委员等职。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贵州时,赵欲樵从二野五兵团十六军转到地方工作。

在进军途中,赵欲樵于湖南省邵阳市受命组建中共贵州省毕节地方委员会,赵欲樵任书记兼毕节军分区政治委员。1949年12月初,赵欲樵到达毕节,宣布中共毕节地委成立,并开展工作。

毕节解放初期,解放区主力部队入川参加解放成都战役,仅留少量兵员临时组成两个连,保卫毕节党政军机关,维护社会治安。为发动群众,赵欲樵亲自在毕节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的方针、政策,讲解全国解放的大好形势和当时毕节的中心任务,发动群众积极向共产党、人民政府反映情况,协助工作。

1950年2、3月份,国民党起义部队中的反共分子勾结土匪、恶霸地主,发动武装叛乱,攻打乡、区、县人民政府,残酷杀害解放军代表和区、乡干部。

在敌情十分严重的时刻,赵欲樵临危不惧,部署毕节、大定(大方)、黔西三县党政军干部和解放军战士坚守阵地;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宁、赫章六县暂时撤离,分别到黔西、大定、毕节三县参加剿匪。

赵欲樵兼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针对毕节地区是多民族杂居地方,工作疏忽将影响民族团结等情况,对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刘鹤鸣坚持团结教育,安排其担任毕节地区支前委员会主任、毕节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使其在剿匪中发挥作用。

彝族土司杨伯瑶系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在云、贵、川三省彝族中有号召力,赵欲樵与杨伯瑶促膝谈心,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杨伯瑶决心跟共产党走,被推荐到省里担任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员。

威宁苗族高级知识分子张超伦博士,在赵欲樵的耐心启发下,拥护共产党的主张,被推荐到省里担任卫生厅厅长、省政府委员,后来任省政协副主席。通过对这些人员的安排,团结了各阶层、各民族群众。

1950年4月,赵欲樵调到省里工作,先后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政厅副厅长、省人事厅厅长、省委组织部部长,1956年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60年任中共贵州省委候补书记;后调四川省,先后任成都农机学院院长、代理党委书记,四川省文教组顾问、省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0年9月,赵欲樵病逝于成都,享年82岁。赵欲樵生前立下遗嘱,要求治丧力求节约、迅速,不发讣告,不登报,不开追悼会,不通知外地工作的子女及亲友前来奔丧,不留骨灰盒,将骨灰撒在四川灌县灌区水中,并将平生积蓄的八千余元钱全部交作党费,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德。——《毕节地区志·人物志》

谁在收藏
浏览:20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渔鹰
    渔鹰
  • 漂流者
    漂流者
  • 西土耳
    西土耳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