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村同志与泰西回民武装的发展(文/马安才)

安驾庄de 发表于2019-08-10 12:50:31

    金晓村同志是泰安西南乡陈家埠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团结以米英俊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亡,抗日救国的号召,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广大回汉民族青年参军参战,为创建泰西回民武装做出了重大贡献。

组织抗日游击小组

    1938年初,泰安和宁阳县的广大回汉人民群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先后在泰安各地纷纷成立了自卫队。泰安西南乡陈家埠的回民先进青年金晓村同志担任了由泰西抗敌动员委员会领导的标枪大队教导员。1938年冬,中共地下党员武冠英在泰西河口召开进步青年动员会,金晓村、米英俊、王宝恒等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提出了“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口号,决定组织抗日游击武装。会后,金晓村和米英俊、樊长友商量,由米英俊同志拿出800斤麦子,买了一支匣枪,由樊长友同志卖了一匹骡子,以40块钢洋买了一支汉阳造步枪。有的同志还弄了五子炮和请铁匠打了“枪头子”做长矛,于是成立了泰西回民抗日游击小组。米英俊为组长,樊长友为副组长。不久,日军在边家院安了据点,有二三十个鬼子到张家埠“扫荡”,游击小组在张家埠西头,点着五子炮打了两炮便撤到南岭了,这是第一次同敌人交火。

    为了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扩大抗日宣传,金晓村和米英俊商定,趁1938年春节之际,在陈家埠、升家庄一带组织玩“狮子”,米英俊、樊长友参加了活动,金晓村同志特意编了一首秧歌词,名日《睡狮猛醒》:“一把红伞空中拧,陈家埠就是打鬼子的大本营;小日本,你别逞能,你远了我用钢枪打,你近了我用长矛捅……”经过大量宣传,群众的抗日觉悟进一步提高。由于当时抗日烽火已在泰西乃至各抗日根据地燃烧起来,回民青年迫切要求抗日,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吃饭问题,参加其他抗日组织吃饭很不方便,回民抗日游击小组成立后,回民青年就如鱼得水,加之金晓村同志战前曾在济南私人企业干过事,还在泰安城东二十里铺教过书,所以在泰安西南乡和泰东“五庄院”均小有名气,各村回民听说金东扬(晓村同志原名)和米英俊组织了抗日游击小组,于是宋家庄、大王家庄、胡家庄、北仇、前后黄家庄、夏家庄、凤凰庄、陈家埠、肖家埠、升家庄等回民或回汉民杂居的村庄,不少回民青年踊跃参加游击小组;使游击小组由几个人很快扩大到六七十人。游击小组成立后,虽然仅有几支钢枪和一些大刀、长矛,但是,他们不畏强暴,在边家院至安驾庄的公路一带,对日寇进行偷袭和骚扰,弄得鬼子像无头苍蝇,东跑西闯,顾西不顾东,忙于应付。1939年1月,陈光和罗荣桓同志率八路军东进支队创建泰西根据地,进驻张家埠时,其部队游动哨曾到升家庄,发现一户人家灯火通宵不灭,怀疑是敌人,便在村前丢了一枚手榴弹,试探动静。后来得知是泰西回民抗日武装在活动,东进支队六八六团派来一位指导员,向米英俊同志道歉。之后,东进支队驻泰肥山区。民运工作队的樊鹏飞同志与金晓村和米英俊取得了联系,给了6支枪,鼓励他们积极打击日寇。从此这支回民武装得到我主力部队领导同志的关怀很快发展到80多人,不久编为泰西独立团二连,也称“回民连”,连长米英俊,指导员吴蕴石。

    为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抗日,金晓村和米英俊商量,经上级同意,把泰西、肥城、宁阳三县红枪会头子高富昌的一小部份人和20来支枪编入二连,并安排高任副连长。但由于高没有抗日的诚意,还企图勾结曰寇当汉奸,不到半年时间便带着他那30多人枪脱离了二连,这对泰西的回民抗日武装威胁很大,金晓村和米英俊于1939年3月派部队抄了肖家埠的红枪会老巢,捉住了高富昌等10多人,缴获30余支枪,并抄出了泰西黄协军的三面日本太阳旗和其他罪证资料,战后,金晓村除了把放下武器愿意改邪归正的10余人保释外,枪决了高富昌,缴获的武器加强了二连这支回民武装以后,改为泰西独立营四连、分区基干团三连和二连,转战泰西地区,创立了光辉战绩,成为泰西回民抗日的一面旗帜。

组建泰西回民基干大队

    金晓村同志作为泰西县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多方联系,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工作。当时,泰东的回民干部金光、赵曼石、金益三、马千里、洪占五、杨赤成等同志经常到泰西找金晓村同志联系回民抗日事宜。早在1939年10月,泰西人民政府在老鼠峪召开成立大会,我作为乡农会主任、杨海峰同志作为区教委委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参加大会后我们俩人同金晓村同志一道返回住在周家坡,我们便开始认识了。当时路东的杨信、赵曼石、马千里、洪占五等同志也在周家坡住,于是共同商议成立回民抗日基干大队问题。我和杨海峰同志听了便想:既然抗日,何不去当八路军,参加回民基干大队。当时我们知道南白楼已有五六个回族青年想出来,我们便与金晓村同志联系后,即回到南白楼,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动员了20余人参军。当时,我抗日政府在山王庄住,我便对母亲说:“我要到县里‘受训’,便从家里拿了一床棉被和一双棉鞋,于1941年元月带着动员的20多人,出来参军。我们先到小南岭,又转移到泥沟。这里已有金益三和马千里同志从路东带来的一个班,我们会合一起进行编队,成立泰西回民基干大队,下辖两个中队,一中队队长杨赤成,副队长杨海峰,一区队队长金益三、马千里,一班班长王长仁,在泥沟参军的同志为一班;二班班长王××,由路东过来的同志编成;三班班长李兆年,由小宿庄、东黄家庄的同志编成。二区队队长马安才,四班班长马兴洪,五班班长马顺其,这两个班皆由南白楼的同志编成;三区队队长张英杰,这个区队只有一个七班,班长吴学仁。二中队队长金光,副队长杨信,全中队均由路东的同志编成,但该中队一直没同基干大队会合过。1942年底,张效农同志由鲁南抗大返回后,在这个中队基础上组织了一个50至60人的泰东回民大队,杨信为大队长时效农同志任二中队队长,在泰北山区活动,由泰北独立营指挥。基干大队编成后,金晓村同志讲了话,还做了往东过铁路的准备工作。

    1941年4月,由于日寇加紧“扫荡”,形势日趋紧张,交通不便,回民基干大队的给养和被服供给都成了问题。我与杨海峰同志班长吴学仁以及左老四等几个同志,趁延德赶集的机会,想法筹备了4000元法币,买了一批浅色蓝布,给每个同志做了一套衣服和一条子弹袋及炸弹兜,这个小部队的服装就算整齐化一了。这支部队成立后,主要是配合以白兴亚为大队长的泰西县大队活动,破坏敌人的交通和电讯设施,骚扰敌人的据点,给人民群众撑腰。在这段时间,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有3次战斗:第一次是1941年6月,配合县大队在六郎坟打鬼子的汽车;第二次也是在6月间,在戚家店打架设电线的汉奸队,七班刘子良同志还缴获了一支79步枪;第三次是8月间,在王家河配合津浦大队打汉奸队。战斗结束后,津浦大队抓了两个俘虏,我们缴获子弹1000余发,为搞好与友邻部队的关系,还分给他们300发子弹。

组建回民三中队

    1941年下半年,日寇在泰西反复“扫荡”和“清剿”,到处搜捕抗日军人家属和抗日群众,村村修围墙,处处建碉堡,形势更加紧张。金晓村同志领导着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的同志们随地委、专署和分区机关转移到大峰山活动。金晓村同志到峰山后,把工作延伸到济南市郊,与金志泰、唐英杰等同志取得了联系,进一步扩大回民武装,任命金志泰为基干大队副大队长,负责组织基干大队第三中队。他们从青杨树、小金庄、岔河、靳庄等村,动员出20多名青年参军。在穆王庄、赵家营、杨家邸口、鸡尔屯等地又动员出20余人参军。这样三中队即达50余人,当时由金志泰之弟金志贵同志任中队长,刘玉常同志任指导员,由泰东来的张效农同志任副中队长,并由一中队调马安才同志来任副指导员,左殿刚任一排长,马宝海任二排长,加上由张效农同志从泰东带来的20多个同志都编在一起,共计70人左右。这支武装是在形势最困难的时候,金晓村同志不顾危险,四出活动才组建起来的。

组建齐河五区队

    1943年底,金晓村同志又派张效农带着刘玉常、金志贵、王宝等同志到齐河组织五区队。他还从回救会中抽调米照亮和张廷训同志到齐河与当地阿訇接头,通过工作,动员出家境比较贫苦的左继尧同志出来当联络员,左继尧工作积极搞到敌人的不少情报,曾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从而扩大了五区队在齐河的影响。1944年秋,齐河五区队已扩大到60余人,成为以后组建泰西回民大队的基础之一。

组建四小队

    1943年底,金晓村同志在小金庄通过“两面村长”金志维的活动,动员出了有相当活动能力的小商人金志坤的儿子金延田等同志出来参军;又通过“两面乡长”杨恩庆活动,动员出杨登再等50多人参军,后来发展到80余人,组成了四小队,由杨恩庆任队长。金晓村一直是走一村联系一村,无论是青年学生、社会上层人物和商人,他都能联系,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工作;没有坚强的革命事业心,要完成如此艰险的任务,是难以想像的。

组建泰西回民大队

    1944年8月,泰西分区决定调回民二连指导员马安才带陈宝贤、王仲三及通联队的同志到泰西扩军筹建回民大队。张效农同志带领齐河五区队亦到泰西发展回民武装。经过广泛动员,扩充新战士80多人,加上原有的人员共200人,编为两个连。1945年8月,分区在旦镇举行了命名大会,刘致远司令员宣布泰西回民大队正式成立,由金晓村同志任政委、副大队长张效农,马安才为总支书记。一连副连长陈宝贤(后任连长左殿刚).指导员刘玉常;二连副连长樊长永(后任连长马顺岭)、副指导员赵玉祥。不久,分区从武委会中调刘子芳同志来担任营长;马良孟任参谋长。8月底,分区根据金晓村同志的建议,将小金庄的四小队共80余人调来编为第三连;回救会派党政同志来担任连长,杨恩庆任副连长,左殿魁任副指导员。全大队三个连,共计300人。

    1945年11月,泰西回民大队改编为分区基干一团一营。营长刘子芳,副营长张效农,参谋长马良孟,副教导员马安才,一连连长左殿刚,指导员刘玉常;二连连长马顺岭,副连长樊长永,指导员赵玉祥,三连连长党政,副指导员左殿魁。1946年5月,分区从泰西大队调来两个连200多人补充到一营,刘子芳同志牺牲后,由袁洪云同志任营长;张怀山同志为三连副连长。上述连以上干部都是根据金晓村同志的建议任命的。

    1947年2月,金晓村同志已担任泰西回民协会主任,在他的建议下,又得泰西“翻身团”的60多位指战员补充到一团一营,保持了这支部队的满员。

    1947年10月,布山战斗后,一营减员很多,金晓村同志又通过回民协会动员了泰西的40余名回民青年参军,补充到一营。这支武装后来参加了东进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创建了辉煌战绩。1949年2月,编为17军51师151团后,又参加了渡江作战,解放闽西的南平、沙县、顺昌等地。1949年秋,又进军大西南,参加解放贵州。

    泰西地区的回民武装,是在泰西地委、专署和分区党委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仅有七八个同志组成的抗日游击小组扩展成为拥有300多人的一支正规部队,前后参军的回民青年有800多人。

    金晓村同志在组织这支队伍中,不仅亲自动员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输送到部队,而且对战士的家属非常关心。对战斗中负伤和牺牲的同志,他更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他曾亲自安排了光荣牺牲的米英俊烈士的后事。他说过:“我们不仅要负责动员组织回民青年到部队去当兵打仗,而且对光荣牺牲的同志我们还要为他们戴孝帽子,给他们开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全国解放后,以他为代表的泰安回民协会重新把米英俊烈士的遗骨安埋在泰安烈士陵园内。还对在1947年11月东进战役中牺牲的38名烈士的忠骨重新进行了安埋,许多烈士的家属被感动得流泪。可以说,金晓村同志为创建泰西回民武装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回民战士们永远也忘不了他的教育和帮助。    (玉光健民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460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牧野晨风
    牧野晨风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