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培,1924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南博山镇王家庄一个农民家庭。7岁在南博山第四小学上学,高小二年级时,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解散,辍学回家。1938年秋天,他参加了县委在池上郝峪举办的青年训练班,1939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4月,任苏鲁豫皖军区指挥部军邮总站收发员。6月,日军进行大扫荡,沿途烧杀抢掠,军邮总站撤销,王毓培回到家中。7月,博山县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调他担任四区儿童团团长。1940年调博山县各界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任儿童团长,在任县、区儿童团长期间,组织带领儿童为保卫抗日根据地安全站岗放哨,递送情报。当看到各村响应党的号召,青年们参军参战踊跃,许多军属家劳力少了,他便组织儿童团员们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给无劳力的烈属抗属拾柴打水、干农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了使儿童不失学,他还组织儿童坚持抗日小学教育。把学到的字,教给父母姐妹。为了宣传抗战,活跃儿童团活动,他努力学习教唱抗战歌曲,如《武装保卫家乡》、《大刀进行曲》等,带领儿童团扛着红缨枪,排着队伍,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宣传教唱到哪里,创造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抗日气氛。抗战歌曲激奋人心,鼓舞斗志,对唤起民众动员起来打鬼子,坚定人民树立抗战胜利信心,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1年环境恶化,组织先后调他到泰山区各界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少年儿童部任部长,章丘、淄川县各界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任主任、鲁中区各界青年抗日救国会担任秘书。在这期间,日军大扫荡,组织上为了保存力量,疏散转移,化整为零。当他们7人来到莱芜一带时,遇到日军扫荡,他们便躲到山坡上的一间堰屋里,并让老乡用石头堵住门,在里边躲了7天7夜,带的食物吃光了,又饿又渴,其中一个出去找东西吃,晚上没有回来,王毓培怕出意外,便同其他5位同志在第二天一早转移了。这时果树上已有果子,伸手就可以摘着吃。几天没有吃东西的肚子咕咕直叫,但他们考虑到我党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忍着饥饿,翻山越岭,辗转数天,终于找到了组织。
1943年,组织调他到中共沂山地委莒沂县峰山区委任区委书记,兼莒沂县各界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王毓培与峰山区一位农村姑娘结了婚。他妻子的父母早在她幼年时逃荒到东北谋生,她跟着大爷、大娘长大,家境十分穷苦。王毓培虽身为区委书记,仍然象一位普通百姓,穿的是补钉摞补钉的粗布衣衫。快要结婚了,还是大娘找来一点棉花,自己纺线,自己织布,自己做,总算为过门女婿赶做一件粗布衣服。结婚时,正是隆冬季节,睡的是土坑,坑上只有一张苇席,盖着一床薄薄的棉被。但他们为了革命,甘愿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结成伴侣。
1947年3月,王毓培先后担任中共鲁中沂山地委秘书,鲁中支前司令部沂山民兵担架团团长、政委,在支援孟良崮战役时,他与通讯员被一场大洪水冲走。通讯员得救后,回家告诉王毓培妻子说,王团长被大水冲走了,可能淹死了。谁料过了半年,他竟突然回家了。原来王毓培会点水性,冲出很远才游上了岸。他没有立即回家而是马上想方设法找到了部队。由于当时战况紧张、支前任务重,他也顾不上给家里去信。孟良崮战役之后,他又带领担架团支援了济南、淮海、上海战役。他在渡江战役前还担任过中共安徽省来安县委宣传部部长。1949年5月,他任华东支前司令部第二支队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兼青年部长,参加招收西南服务团的工作,积极为取得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全国解放后,王毓培随军进入四川,历任壁山地委青委会、团地工委副书记、青年团川东区委员会组织部长,青年团四川省委员会组织部长、副书记。他担任团领导期间,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凡是讲话稿、文件,他都自己起草。由于他工作深入扎实,使四川团省委的工作搞的有声有色。他先后被选为团中央第二届候补委员、第三届团中央委员,中共四川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曾代表四川省团委参加全国共青团会议,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4年8月,王毓培调外交部工作,任非洲司副司长。1971年3月至1974年l0月,任驻民主德国大使馆政务参赞。1974年10月至1978年6月任外交部“五七”干校校长。后任驻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政务参赞。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任驻尼日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王毓培不但对外交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还非常注意不摆大国架子,生活艰苦朴素但不失外交礼节,每次宴请外宾大都是他亲自点菜。一次,他准备在尼日尔共和国大使馆内举行宴会,计划宰用使馆自养的猪,但使馆厨师竟不会杀猪,而宴会用餐准备工作急待进行,全馆上下焦急万分。这时,王毓培的妻子是大使馆一秘,主持日常工作。她自报奋勇,说:“我来杀猪,不信杀不了一头猪。”使馆的人员,就连王毓培也大吃一惊,一个文文静静的女人,怎么敢杀猪?原来她在当闺女未出嫁时,经常去看邻家杀猪,有时还动手帮帮忙,因此杀猪这行她不陌生,且略知一二。于是,她召集了几个人给她当助手,自己操刀,三下五除二,一个活的大肥猪被她解决开来。宴会备菜,迎刃而解。王毓培等人拍手称快。使馆人员都伸出大拇指,夸赞大使夫人能文能武,真有两下子。
王毓培无论是在任政务参赞,还是任大使期间,他从来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也没有在5点之后起过床,总是晚睡早起,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学习中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及主要文章,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要新闻。有的文件、社论他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因为远离祖国,要做好大使工作必须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与外国人交谈,答复外国人提出的问题时,才能够对答如流、不失原则。王毓培在外交工作中认真执行党的外交路线,有较高的政策理论修养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同时,他还注意调查研究,并重视培养和大胆使用中青年干部,一贯受到同志们的尊重与爱戴。
王毓培工作上认真负责,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对自己的亲属也是高标准、严要求,从来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的亲属办事。一次,他回家探亲,市、区领导都来看望他,这时,他弟弟的大女儿偷偷地向他提出个要求,让他和市、区领导说一下,给她找个工作干于。王毓培摇了摇头,说:“这事我不能办,工作要靠你自己努力。”后来他这个侄女,经过努力考取了教师。
王毓培1986年11月离休,1997年9月28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73岁。王毓培离开故乡时,仅仅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儿童团长,参加革命后,逐步锻炼成长为漂洋过海、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驻外大使,他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像故乡门前的淄河水,永远留在父老乡亲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