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连天的1946年,年仅17岁的王守香参加了革命的部队,成为华野3纵9师25团侦通队电话排的一名通讯员。
有人说,在部队当通讯员是比较安全的,危险性小,其实当通讯员也随时可能流血牺牲。王守香说,通讯员好比是人身上流动的血脉,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也是战场上敌人专打的重点对象,打中了通讯员,信息不能正常传达了,部队的行动就会受阻。
王守香戎马生涯中的第一次受伤就是在当通讯员时负的。那是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总攻峄县的战斗就要打响了,他接到团长指命:去前方通知营长准备发动对敌人的冲锋!当他刚从战壕里爬出来,敌人的机枪就向他开火了,子弹像蝗虫一样嗖嗖地呼啸着飞来,他感到一只脚突然麻了一下,满脑子是送信念头的王守香没有多想,跳跃躲闪着,飞快地向前沿阵地移动,等他把命令及时传达到营部时,绷紧的神经才松弛下来,这时才感到鞋子里湿漉漉的,低头一看,满鞋子都是血。原来他被机枪打中了脚,这时才感到脚像被刀割了一样疼,一下子软坐在了地上。王守香说,好在子弹没有伤到骨头,他在后方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返回部队。
洛阳战役――凭一支马枪俘虏敌人一个班
最让王守香一生值得自豪的是,1948年洛阳战役中,他凭手中的一支小马枪俘虏了国民党的一个班,另外还俘虏了一位国民党军官,缴获了一支冲锋枪。
洛阳是中原重镇,陇海路要冲,当时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把洛阳至潼关之间的守军西调增援宜川。洛阳城内只有第206师两个旅防守,为正在郑州、潼关以南地区驻扎的华东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攻打洛阳提供了战机。
3月9日晚,王守香所在的第3纵队和第4纵队包围了洛阳城,并扫除了外围据点。l1日黄昏,部队开始突击城垣。第3纵队在炮火掩护下,以大炸药包实施连续爆破,连续突击,扫清了15道防御设施。就在攻打和扫清地面地堡战中,王守香摸到了一个土堡前时,突然听到里面有动静,就向地堡里喊话,让里面的人投降,因为不知道地堡里的真实情况,王守香把枪口对准了出口,准备随时开火。当时他手里只拿了一支马枪。这种马枪要比一般的步枪短一截,是专门配给骑兵部队的,因为他是通讯员,为了携带方便,团长也给他配发了支。王守香说,别看马枪短,其实在射击准头上比一般的步枪还好用。当第一个国民党兵从地堡里钻出来时,他冒着被射中的危险没有开枪,接二连三的又钻出来10多个举着双手的国民党兵,是一个班的人。王守香说,第一个钻出来的国民党兵叫冯天臣,家是河南的,冯天臣很感激王守香当时没有向他开枪,留了他一命,此后一直把他当作救命恩人,因为在当时情况下,王守香完全可以开枪打死他。冯天臣被俘后参加了解放军并被分到王守香所在的排,后来还当了团级干部。王守香说,和平时期他还在部队时,有一次冯天臣的孩子和王守香的孩子在一起打架,冯的家属非要拉着自己孩子找王守香算帐,被冯挡住了,冯天臣熊他的家属说:“小孩子打架很正常,找什么找,王守香可是我的救命恩人,这种事不够丢人的,赶紧回家去!”
洛阳是座古城,有许多古建筑,为了保护这些建筑,我们的部队本想让敌人投降,但守在那里的的国民党残军是蒋介石的青年军很顽固,拒不投降,所以部队只好硬打,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许多战士牺牲在了这里。
就在战斗快接近尾声时,王守香发现有个人正往下水道藏东西。他持枪大喊:“谁?干什么的,再不起来,就开枪了!”一个国民党军官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王守香问他藏什么,他说没藏什么,王守香不信,伸手到下水道里一摸,从泥水里捞上来一把崭新的冲锋枪,这下可把王守香乐坏了,这东西可比他的马枪强多了。交待完俘虏后,王守香跑到一家农户里,把缴获来的冲锋枪用水刷了又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济南战役――火线送信荣立二等功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全面打响,由于国民党96军军长吴文化率整编第84师等部3个旅2万余人阵前起义,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使我军仅用8天的时间就解放了济南。但在攻打到济南城普沵门时,王守香所在的部队还是受到了很大伤亡。
王守香说,当部队攻到普沵门时敌人被打乱了,还没有反映过来,所以一部分先头部队就冲进去了,等敌人清醒过来开始打枪放炮时,后续部队就跟不进去了。在济南战役开始前,敌人就把普沵门前200米之内的民房全部推倒,使之成为一片便于火力封锁的开阔地。“也就一袋烟的功夫,敌人的炮弹就在这片开阔地上落下了300多发。我们的人根本冲不过去。城墙上有敌人的机枪手为炮火当指引,只要部队一前进,他们就开炮,”王守香说,就在这个开阔地,25团伤亡了五六百人。部队被压制住不能前进,急坏了团长,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炮兵把敌人的炮打掉,可当时带着炮兵的老团长带人先冲进去了,也就是说,只有排人过去告诉老团长才行。王守香说,团里加上他共3个通讯员,那两个通讯员都没能冲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先后牺牲了,团长就派他去。
王守香说,他琢磨到敌人打炮时,炮弹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点落两次,所以当敌人的炮弹一落地爆炸后,他就赶紧跳到那个炮弹坑里躲起来,再打炮时再跳到另一个坑里,就这样他凭着经验和机智,不断躲闪敌人炮弹的袭击,顺利通过了火力线,把信及时送到了老团长那里。老团长得到消息后,立刻派人把敌人的炮火干掉了,使后续部队顺利冲过普沵门,解放了济南城。由于王守香出色完成任务,避免了部队更大伤亡,战后,他荣立二等功,并光荣入党。
攻进济南城时正是中秋时节。王守香说,当部队攻进城后,他看到在国民党军官的屋里,还有许多他们没来的及吃的月饼,可能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解放军会这么快就打进城来。
淮海战役――刘楼浴血之战
战略决战的第一个大战役--辽沈战役结束后,第二个大战役--淮海战役,又在黄淮平原展开。在1948年11月6日发动的淮海战役中,刘楼之战是打的比较激烈和残酷的一战。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拉锯战,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刘楼村被双方争来夺去,几易其手。
王守香说,那个时候,他已经从通讯班调到了特务连。与王守香所在的25团打在一起的是国民党黄维兵团新5军的主力,他们一律是美式装备,战斗力强。当25团的1营和2营攻入刘楼庄东北角时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受敌炮火压制,后续部队无法支援,突入庄内的7个连便依托小巷、院墙、家屋与8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几经反复,我阵地均被敌炮火摧毁,但各连仍顽强坚持战斗。当敌人反击上来时,战士们手中的子弹、手榴弹打光了,他们就把敌人遗弃在屋里的炮弹掷向敌群,将敌人击退。
“敌人的炮火太猛烈了,炮弹就像下冰雹一样落。”王守香说,当时他躲在一个院子里,依托院墙向外面的敌人射击。突然敌人向院子里扔了一颗手榴弹,王守香赶紧趴下,但还是被爆炸的手榴弹炸伤了肩膀。同他在一个院子坚守的另一个连的指导员范崇礼把他叫过去,分析了一下形势,决定向外突围,当时范指导员腿部也负了伤,不能动,王守香背起他就向外跑。不巧的是,正好跑到敌人碉堡的封锁范围内,机枪子弹嗖嗖地向他们打来,王守香一会慢跑,一会趴下,行进的很艰难,范指导员一看这样不行,就对他说,我在这里掩护你,你先撤回去,要不咱俩都得“光荣”,你快去找团长报告这里的情况。王守香把指导员放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后,向外突围,当他到了另一个村时,有一农户的房子正巧被炸起了火,他看到了一个看家没走的老大娘穿的棉衣着了火,赶紧从水缸里舀水把她身上的火扑灭,吩咐老大娘还是在家躲着好,不要出门,到处都是流弹,出去更危险。就在这个村子里,王守香遇到了老团长,他赶紧向老团长汇报了情况。老团长立刻把手下炮兵调过来,向着被敌人占据的村子开炮,说,把所有的炮弹都给我打光!一定要拿下刘楼。这一阵放炮,把村子里的敌人炸的人仰马翻,死的死,伤的伤,不得不仓惶撤退,刘楼重新又被夺了回来。
刘楼之战,25团的7个连伤亡惨重,就连他们150多人的特务连也拼的最后只剩下:一个文书、一个文教员和他,还有一个没上前沿阵地的炊事班,可见当时的战况之残烈。当战斗结束后,由于伤亡人员太多,牺牲的战士只好就地掩埋,每个牺牲的战士用一丈七的老白粗布裹起来,就地挖个坑埋了,然后再找个木头板子写上谁谁之墓,插在坟头,好让他们的家里人来找。一些前来支前的民夫遇到本村牺牲的,有的就抬了回去,有的回去后,就告诉他们家里人,到那里那里找。
解放后,和王守香同在一个团侦通队当兵的胡蓝三去了哈尔滨工作,有一年他到河东汤头疗养,还专门来看过王守香,两个人说起刘楼血战时,都落下了眼泪。
渡江战役―――手提信号灯第一个站船首
1949年3月,王守香所在的部队到达安徽合肥集结,开始渡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适应江上作战,部队专门从微山湖调来了许多小木船,以一个班为单位进行水上练习。人多船少,有的战士就从老乡家里借来大木盆,坐在木盆里练习划船。王守香说,开始都不大会划,常常翻船落水,一天下来,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可那时大家的热情高涨啊,都知道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月21日下午,我军开始了渡江前的猛烈炮击。“那时部队的弹药非常充足了,万炮齐发,场面很是壮观,从下午4点钟,一直打到上黑影才停炮。”王守香说。
王守香所在的部队从安庆东边开始渡江,由于船桨不够用,大家就用铁锨、钢盔奋力划水。当时渡江战役西起湖北宜宾,东到江苏江阴,整个战线长达1500公里,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夜间,江面全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部队。为了防止后面的船只迷失方向,已任特务连班长的王守香手提一盏灯站在船首,灯的三面用黑纸糊上,一面用红纸糊上,红纸面朝后,为后面的船队引路。
王守香说,当时自己也感到很紧张害怕,要是被敌人发现了灯光,第一个牺牲的肯定是他。不过由于部队提前过江侦察了敌人的火力部署,所以炮火覆盖时基本上把敌人的火力点打哑了。他们的登陆部队没有受到敌人太大阻击。只是在过江时,从武汉开来一艘敌人的军舰,军舰边向前开边打炮,我军的船太小,有许多船就被军舰冲起的浪头给打翻了。过江前,部队提前备好了用竹、木、稻草和绳子制作成的救生圈和救生绳,所以人员落水后也能自救。
我军一打炮还击,军舰就赶紧跑了。就这样,渡江部队只用了40多分钟的时间,就顺利渡过了长江,占领了泾县,并迅速突入敌方纵深,追着国民党打。
见证中国空军建设,成为空中之师
1949年8月,机灵勇敢的王守香被团长调到身边当警卫员,参加了南下剿匪行动和舟山群岛的战斗。后来,王守香所在的部队改编为22军66师197团, 1950年12月23日又改编为空军航空兵第12师。完成改编以后,王守香随部队进驻到上海市郊,担负防空值班任务。
有一天,已升任副师长的团长把王守香叫去,跟他说,我们现在是空军了,我也不需要警卫员了,你看看想干什么,自己挑一挑。王守香不愿意离开老首长,说,我还是跟在你身边。团长说,你还年轻,不能跟我一辈子啊。没办法,王守香只好同意团长的安排。当时飞行员很缺,他就想去学开飞机,可错过了报名时间,只好去学开汽车。王守香说,当时学了一个月,已经会开车了,又觉得没意思,就又申请回到连队,当了排长。后来,抗美援朝开始,他随空军部队参战。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他先后担任过副连长、司令部军务科军用参谋等职务。1953年曾以空军指战员身份,参加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阅兵。
1969年,从军24年的王守香转业回到老家马家宅子村,买石头盖房子,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后来组织上又把他安排到原临沂化工厂当销售科科长。王守香离休后,享受团级待遇。
采访后记:
王守香一家三代都是军人,大儿子王作伟当兵3年,陆军,曾是北京军区的一名坦克兵;孙子王彦龙当兵10多年,海军,中国潜艇部队,在潜校学的是航信,连级干部;加上王守香老人,空军,他们一家三代人,完全一个“海陆空”部队。
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已是80多岁高龄的王守香老人说,后代们都很争气,干的都不错,他现在也过上幸福生活了,有吃有喝的很知足。而在马家宅子村,记者发现,提起王守香老人,村里老少爷们没有不尊重的,他们对这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一生贡献的老兵,依然充满了敬重之情。
讲述王守香 文字整理:临沂在线记者松泽
浏览:10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