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上海市郊区的日日夜夜(文/马万杰董铨江征帆张耀祥秦昆陆康常)

qinys 发表于2019-08-16 19:59:43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上海解放了。新上海建立起来了。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永远被摧垮了。

    毛主席说过:共产党能够把上海接管和改造好。

    上海市郊有十个区,即高桥、洋泾、杨思、龙华、新泾、真如、大场、新市、江湾、吴淞,它们的生存和命运与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接管和改造这十个区,是接管和改造上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郊区党组织胜利地实现了毛主席的伟大预见。

    两股力量  准备接管

    党中央、毛主席早在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前,就对解放、接管上海作了战略部署和一系列的指示。华东局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积极地从各个方面为接管上海作出周密的部署。~九四九年初,华东局从山东的昌潍地委、潍坊特别市市委和渤海区党委三地委抽调七百余名干部,分别组成三个大队、十个中队,于三月五日集中到山东临城的华东局党校进行学习,准备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大家情绪高昂,干劲充沛,夜以继日地学习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党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沈阳接管的经验和建议。华东局秘书长魏文伯同志和曾山同志分别作了关于城市政策问题、城市工作以及新解放区的农村工作等报告。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学习,决心把党中央和华东局的决策贯彻到进城接管工作中去。关百胜同志(原龙华区接管专员)的南下日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渡江南下,接管天下”八个大字,充分反映了南下干部不怕艰险的雄心大志。

    经过初步学习,潍坊特别市市委和渤海区党委的两个大队所属五个中队的干部,以及由昌潍地委书记赵毓华同志带领的部分同志,随同华东局机关行动。这支队伍经新安镇,沿大运河,过宝应、高邮,于五月一日从扬州过江,在丹阳又集训二十多天,反复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城市接管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入城守则,陈毅同志作了重要报告,王尧山等同志介绍了上海的情况。五月五日,华东局宣布这五个中队准备接管上海市郊的大场、真如、新市、杨思、高桥五个区,并制订了具体接管方案。五月二十七日,这支队伍由南翔镇经真如区进入上海市区。昌潍地委的一个大队和所属五个中队由大队长秦昆同志,政委江征帆、张振乙同志带领,到达蚌埠后,随同九兵团三十三军南下,参加粮秣工作队,筹粮支前。四月二十日,从安徽的无为黑沙洲过江,登陆荻港,直奔繁昌,经南陵、宣城、广德进入浙江省的湖州,五月九日到达南浔,完成了随军支前任务,根据华东局电报指示精神,准备接管上海市郊的龙华、新泾、江湾、吴淞、洋泾五个区。接着,又花了近十天时间,学习党中央关于接管城市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并熟悉上海市郊区的资料,制订接管的具体方案和个人人城守则。五月二十六日,这支队伍由莘庄镇经龙华镇进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华东局对南下同志强调指出,进城后要依靠地下党同志,增强团结,搞好接管工作。

    南下接管队伍过江进入江南新解放区,既要应付敌机的轰炸,克服黄梅季节雨多路滑的行军难,又要抓紧空隙时间学习接管政策,随军支前的同志还要完成筹划粮草的艰巨任务。四月二十三日,关百胜同志的日记写着:“江南雨多,行军中下起了雨,又没有雨具,加上部队多,夜晚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苦是苦得很,但为人民服务,心里却是又甜又热呼。”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南下同志,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个困难,千里迢迢从山东来到上海接管市郊十个区。在华东局选派干部南下接管的同时,地下上海市委根据华东局城工部和上海局的指示,明确了地下党一切工作的重心转入迎接解放上海的斗争,采取相应措施,准备力量,配合接管。市委调整和加强了郊区的党组织,按地区成立党的区委,以统一指挥,迎接解放。市委决定成立北郊区委,调张耀祥同志为书记,潘文铮、王崇道同志为委员,俞树芳、张文琴为千事,潘文铮同志兼薪泾分区委书记,王崇道同志兼管大场分区委和江湾区支部的工作,俞树芳同志为吴淞分区委书记,张文琴同志为真如分区委书记,王志平同志为大场分区委书记,郭蓉同志为江湾区党支部书记;决定建立徐龙区委,将徐汇分区委、龙华分区委与学校分区委合并,陆康常同志为徐龙区委组织委员兼龙华分区委书记;决定重建浦东区委,由周小鼎同志任区委书记。这些决定为迎接上海解放、配合接管作了组织准备。在地下上海市委统一领导下,郊区的地下党组织动员了近六百名党员带领广大积极分子,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详尽而周密地调查了郊区敌人党政军警宪特的组织机构、人员和工厂、企业、学校的情况,敌军番号、布防、工事、碉堡、火力点,以及道路、桥梁、河道等自然情况等,并绘制成图,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市委,为解放和接管工作做好资料准备。以后,又以’党员为骨干,组织了五千余名的人民自卫队、人民保安队。团结技术人员、知识分子,并团结和争取了一批民族资产阶段、中小商人、开明绅士,开展反对筑碉堡、反破坏、反迁移,保护地方、护厂、护校的斗争,保护了市郊农村、工厂、学校。各区党组织以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了对各区的国民党区公所、警察分局等单位负责人的攻心瓦解工作。四五月间,各区党组织分析战争的发展和我军进城的路线,研究我军进城时各区所处的地位,设想接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解放前夕,郊区地下党组织派出党员和积极分子约四五百名,从北线、南线、东线三个方面接应人民解放军进城。

    五月八日,地下上海市委传达了刘晓、刘少文从丹阳发来的电报,对上海解放后的会师工作作了指示。据此,郊区党组织在党内进行教育,强调了接管工作要以南下干部为主体,要党员充分认识南下干部不仅有长期政权建设工作与接管城市的经验,而且他们多年来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对党的政策有研究和了解,要求地下党员向他们学习,尊重他们的领导,积极协助他们做好接管工作。

    这一切,使两股力量迅速凝成一片,为接管上海市郊十个区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组织准备。

    胜利会师顺利接收

    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二十八日,中共上海市委市郊工作部和市郊接管会在交通大学正式办公。二十九日起,郊区地下党组织先后向市委市郊工作部报到。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两股力量胜利地会师,大家日夜盼望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地下党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市郊工作部部长兼接管会主任赵毓华同志宣布了市郊工作部的负责同志江征帆、秦昆、张振乙、张光,以及各区接管会主任和负责同志名单。高桥区为张绍文同志,洋泾区为董铨、宋文生同志,杨思区为王建民、潘克光同志,龙华区为肖习深、关百胜同志,新泾区为俞谦、朱友群同志,真如区为白丁、窦育民同志,大场区为万景亮、施东昌同志,江湾区为徐鑫、李守咨同志,新市区为祝一健、柳惠同志,吴淞区为朱寿安、周志凯同志。各区接管会的同志立即到区接管。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张耀祥、潘文铮、王崇道、俞树芳、张文琴、陆康常、周小鼎、王志平、郭蓉等同志分别协助并参加接管工作。

    根据市委指示,接管工作分为接收、管理、改造三大步骤。接收工作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方法,顺利而又紧张地开展了。六月一日和二日,各区接管会负责同志分别召集原国民党区公所、警察分局等机构负责人,宣布区接管会成立,旧政权灭亡,并向他们宣传约法八章,责令他们交出所有的档案、财物和枪枝等。命令所有人员限期报到,交代我们党对旧人员的政策,指出他们的前途,要他们服从领导,停止作恶,为人民做好事。各区公安系统的接管组,分别召集区警察分局的人员,具体进行接收工作。没有几天,除了少数劣迹昭著、罪恶严重的分子外,基本上都陆续报到,并交出了他们保管的档案、财物和枪枝等。接收后,各区接管会组织区公所、区警察分局的人员学习约法八章和毛主席亲自批准发表的《祝上海解放》等文件,深入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稳定情绪,开展接收后的各项工作。接管会成立后,保甲制度即宣布废除,但是为了有秩序地接管,要保、甲长除少数劣迹显著者外,照常工作,不得再欺压人民。保甲制度的最后废除,直到乡村政权正式成立才完成。

    解放前,市郊各区的工厂由各区的地下党组织领导。解放后,根据按系统接管的原则,分别由市的有关系统接管,地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也分别交给有关系统的党组织。只有少数工厂一时没有系统接管的,仍归市郊各区接管会接管。各区接管会协助各接管系统,召开厂方负责人会议,宣传约法八章,指出各厂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克服困难,迅速恢复生产。一部分党的力量较强的工厂,则在当地解放之日起已经恢复了生产,如闸北水电厂、龙华水泥厂、大安纺织厂等。

    对市郊各区所属市镇的商店,各区接管会分别召集中小商人会议,深入宣传约法八章,宣传党对中小商人的方针政策,说明党保护私营工商业,要求各商店迅速恢复营业。六月上旬,郊区市镇的商店全部开业。

    对中小学的接管工作,各区接管会分别召开校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宣传约法八章和党保护一切公.私学校,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动员他们立即复课,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并宣布复课后要废除国民党的反动公民课。接着,各区利用暑期举办教师学习班,学习党的文化教育政策,并编写临时政治教育教材。此后,又吸收了部分失业知识分子,经过教师学习班的学习,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以解决部分地下党员脱产后的空缺。对于受蒋军破坏的校舍、课桌椅,市教育局拨款修理,学校教育很快走上了轨道,基本上未受战争的影响。

    维持治安  建立秩序

    在郊区农村迅速建立革命秩序,是恢复农业生产,安定人心的重要前提,它对城市人民安居乐业关系极大。我人民解放军为维持社会治安,建立和巩固郊区农村的革命秩序,做了大量艰巨的工作,而且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解放上海的战争,主要是在郊区农村进行的。蒋介石妄图固守上海,孤注一掷,调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司令,纠合二十万部队,毁良田五万余亩,拆烧民房六万余间,建筑三千六百余个碉堡。南京解放后,又在北郊大场一带布下大量的地雷,南郊的龙华与市区交界处筑起十几公里的木城。我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存上海,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决心把敌军歼灭在郊区农村。我军神速进军,在南线的泗泾、七宝,北线的杨行、月浦,东线的川沙、高桥,激战几天,终于一举俘敌十余万,解放了上海。在战争结束时,我地下党领导的人民自卫队、人民保安队立即协助人民解放军收容成股的逃兵数千名。如龙华区人民保安队在五月底六月初,收容一千五百余名。江湾区的闸北水电厂人民自卫队,赤手空拳一举俘敌一千五六百名。继续收容溃逃的散兵游勇,收缴散失在社会上的武器,扫除地雷,拆除木城,制止抢劫,打击敌特,成为解放后我们维持社会治安,迅速建立郊区农村革命秩序的突出问题。

    六月二日,市公安局成立,接着又成立了市治安委员会。郊区公安处及各区公安分局、治安委员会相继成立,这是加强郊区农村治安,迅速建立革命秩序的重要标志。田文达同志任郊区公安处处长。六月六日,市军管会宣布解散国民党等反动组织,公布收缴非法武器、电台等办法。六月初,市郊工作部和接管会根据市郊各区接收工作的情况,指出接管工作是长期的、全面的、细致的,要普遍宣传约法八章,维护社会治安,制止抢劫,稳定人心。龙华、大场、吴淞、洋泾等区接管会根据解放前夕地下党调查的材料,迅速协同人民解放军和公安部门,破获了“耀字部队”等反革命武装匪特案、冒名接管案、持枪抢劫案多起,严厉打击了敌特的反革命破坏活动。大场区接管会与当地驻军组成联合工作组,日夜巡逻在与市区交接处的中山北路一带,迅速制止抢劫。六月二日起,驻大场区的部队协助区接管会扫除地雷三百八十个,并标出地雷四十七个,为民除了害。在扫雷过程中,区接管会的一名共产党员、~名干部、部队一名战士及十几个农民光荣牺牲。新泾、真如等区接管会派出工作组,组织菜农成立看菜小组,守护菜田,有效地制止了难民抢菜。龙华区接管会有领导有组织地领导群众拆除木城,及时地制止了乱拆乱抢。各区公安部门还收缴了一批非法武器,收容了一批散兵游勇,陆续疏散了与市区交界处的难民回乡生产。六月中旬开始,郊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好转,人心趋向稳定。以后,随着生产救灾的深入开展,初步建立的革命秩序日趋巩固。

    恢复生产支援城市

    恢复郊区农业生产,是改善农民生活,使刚解放的农民能安居乐业的关键伺题,也是支援正在全国进行的解放战争,支援城市人民生活的政治问题。经过反封锁、反轰炸、反破坏斗争,郊区五十万劳动农民战天斗地,医治战争创伤,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胜利地实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的“必须注意尽可能地维持农业生产的现有水平,不使降低”的要求。

    一九四九年六月以后,美蒋武装封锁华东沿海,还不断轰炸上海。七月二十四日,三十年来未见的特大台风袭击本市,浦东高桥十五公里海塘冲掉十公里,决口二十余处,海水倒灌,城市和农村一片汪洋大水。“蒋灾”和“天灾”交织,郊区农村受灾农户达三万四千户,十余万人,几乎占近郊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受灾土地达十万亩,几乎占近郊农田的五分之一。一九五O年郊区农业生产恢复正常。二月六日,美蒋飞机狂轰滥炸电力部门,郊区农村又出现了春荒。在这样的土地上要恢复农业生产,没有共产党、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同样,没有五十万劳动农民的高度阶级觉悟和政洽热情,也是不可想象的。

    人民的好市长陈毅同志和市委、市府的领导,十分关怀郊区人民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在台灾发生的第二天,陈毅市长撑着一根棍子,由警卫员陪着涉水上班,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抢救台灾,并在大世界成立收容所,收容进入市区的郊区农民。八月二十九日,高桥海塘第二期抢修工程紧张进行时,陈毅同志到了工地,亲切慰问抢修的军民,指示我们一定要修好海塘,为民造福。八月三十日,陈毅市长不顾前一天视察海塘的劳累,又亲自赶到正始中学,出席了市临时农民代表会议。二百二十四个农民代表怀着激动而叉兴奋的心情,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市长,聆听了他那亲切而又重要的讲话。陈毅市长号召解放了的郊区农民向老解放区农民学习,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成立自己的农民协会,克服美蒋封锁和天灾带来的暂时困难,努力恢复农业生产,厉行节约,支援前线,支援城市。亲切的讲话,变成了巨大的力量,激励着郊区农民团结奋斗,克服暂时困难。以后他又指示市府秘书长周林同志、工务局局长赵祖康同志多次视察海塘工程。在陈毅同志和市委、市府的关怀下,在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下,根据市郊工作部和接管会的具体部署,高桥全区人民全力以赴,以工代赈,分两期抢修海塘,吴淞、江湾等区也抢修决口。郊区共动员十万民工,发放工赈粮二十余万斤,用掉麻袋.十余万只,抛石六十余万立方,架桥六十九座,国家投资二亿元。驻沪部队在繁忙的战备任务中抽出五千余人支援抢修海塘。这一巨大工程的胜利完成,极大地增强了郊区农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力地保卫了上海城市。国民党反动统治不管人民死活,长年不修海塘,在临近解放时,又毁海塘,挖战壕,造成了高桥海塘决口,海水倒灌的严重灾害,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抗台灾,修海塘,为民造福,郊区人民十分怀念人民的好市长。

    二六轰炸以后,市委书记刘晓同志亲自向市郊工委书记马万杰作了重要指示,要求结合郊区农村的实际,坚决贯彻反轰炸、反破坏的总任务,迅速协助人民空军,严惩敢于来犯之敌。刘伯承同志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郭化若同志陪同下,到市郊工委作了重要指示。对此,市郊工委迅速地、坚决地落实,成立工作组,以最快速度扩建虹桥、大场、龙华机场,并协助人民空军在大场、高桥、洋泾、杨思、龙华等地建立高炮阵地、雷达站。日伪和蒋介石统治时期,要想扩大机场,都遭到农民的坚决抵制。解放后,在生产救灾、恢复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郊区农民把协助人民空军保卫祖国的领空作为光荣任务。为保卫胜利果实,郊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人民政府的妥善安排,迅速迁村搬屋,加速了人民空军的建设和防空阵地的建立。五月十一日,我人民空军在市郊击落美制蒋机B-24型轰炸机一架,更鼓舞了大家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了恢复农业生产的热情。从这以后,敌机不敢贸然来袭。

    无论是解放初期的市郊工作部和接管会,还是以后的市郊工委和市府郊区行政办事处,以及各区区委、区接管会、区人民政府,都反复强调要把农业生产恢复到一九四八年的水平,指出蒋灾和天灾造成的困难是严重的,但只是胜利前进中的暂时的困难,造成困难的根源是反动统治对郊区农村的严重摧残,克服困难的唯一办法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学习老解放区人民,团结起来,开展生产救灾,生产备荒。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市郊工作部和接管会赵毓华同志在各区负责人会议上明确指出:市郊工作以生产救灾结合社会治安为中心,迅速发动农民生产自救,开展社会互济。台灾发生后,七月,市郊工作部派出工作组,由秦昆同志带领,深入到虹桥路一带农村,开展生产救灾。八月九日,市郊工作部又明确指出,以生产救灾、抢修海塘、结合肃清匪特、巩固社会治安为中心,发动群众,以实际行动粉碎敌人封锁,克服困难,支援城市,支援前线。一九五O年二月二十七日,市郊工委书记马万杰同志,在各区接管专员、区委书记、民运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郊区农村在反轰炸、反破坏的总任务下,在郊区农村未实行土改以前,生产备荒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是全党的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深入调查,保证不饿死一个人。

    这一年多,各方面对郊区农民的生产救灾、恢复农业生产的支持也是巨大的。一九四九年六月,市府通过市临时救灾委员会,拨下黄豆种六十吨,解决夏种的种子;救灾大米六十万斤,解决受灾农民的口粮。各区还发放木料一万零三百五十根,支援受灾户修建房屋和农具,还支援农具无数。一九五O年,各区生产救灾委员会还发动各界人士从资金方面支援农业生产。在物质支援同时,郊区党组织还结合农村改造,发动农民组织市郊供销合作总社。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到一九五O年二月,郊区共有三万三千七百多人人社,集股二万九千多股,减轻中间剥削四亿三千多万元。供销合作社廉价供应农民日用生活必需品,改善农民生活;供应农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支援农业生产;收购农副产品,支援城市,并把收购蔬菜佣金从百分之十减到百分之五或百分之七,既增加菜农收入,又降低城市蔬菜售价。在市卫生局支持下,供销社帮助菜农解决种菜施用的大粪问题,支援蔬菜生产。杨思区在五个月中为菜农运大粪四万多担,可肥菜田三千多亩,减轻中间剥削六千多万元。

    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各方面的支持,郊区干部深入田头农户,与农民共同劳动,党的优良作风的发扬,极大地鼓舞了郊区农民,生产救灾生产备荒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郊区农业生产恢复较快。一九五O年三月的市郊首届农代会上,交流了许多生产救灾的具体经验。因此,一九四九年灾害虽重,还是基本上保证了四百万城市人民和驻沪部队的吃菜问题。一九五O年,郊区农民在不荒一亩地的号召下,开垦荒芜的土地,并在田边宅旁种菜植树,在种好爱国棉支援工人老大哥的号召下,扩大了棉田二万亩。

减租保佃准备土改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五日,华东局公布华东新区农村减租暂行条例草案及华东区农民协会组织章程草案。减租保佃,减轻封建剥削,初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觉悟,组织农民协会,是实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步骤。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彻底翻身的标志。市郊工作部在接管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迅速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调查租佃情况,为土改准备条件。当年十月,组织了近百人的市农筹会工作队,由江征帆、秦昆、张光等同志带领,深入新泾、杨思、真如等区的重点乡,以点带面,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减租保佃斗争。这场斗争是在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结合巩固社会治安肃清残余匪特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通过这场斗争,建立乡村政权,废除保甲制度,并建立乡村农协。据一九五O年二月初七个区的统计,有三百零四个行政村实现了减租保佃,减租的佃户达四千三百三十四户,二百零二户地主、五十户地主兼资本家、二百零七户富农共减退租米二千多石。杨思区统计每个佃户可减租米六点一九斗。有的地方农民在工作队领导下,对不接受减租、破坏减租、无理抽地、态度顽固的地主,开展了说理斗争。据七个区统计,开了七十一次讲理斗争会,参加的农民达一万二千余人,打击了地主的各种非法破坏,实现了减租保佃,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

    一九五O年初,市委鉴于市郊接管工作进展顺利,决定从郊区抽调一批领导干部,加强市区工作。赵毓华、江征帆、秦昆、朱寿安、徐鑫、肖习深、周小鼎等同志先后到全国总工会华东办事处、市委党校和市区工作,并调来马万杰同志为市郊工委书记,组成新的市郊工委,领导郊区工作,积极准备土改。三月九日,第一届市郊农民代表大会开幕。华东局农委主任刘瑞龙同志作了政治报告,市委秘书长黎玉同志代表市委讲了话,副市长盛丕华代表市府讲了话,马万杰同志代表市郊工委讲了话。总工会、市妇联、青年团的领导同志,各民主党派代表都讲了话。张耀祥同志作了农筹会工作报告和今后农运的方针任务的报告。市委送了一幅大红喜幛:“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努力生产,支援前线,渡过困难,并为准备土改条件,消灭封建制度而斗争”,为郊区农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达四百九十九名,市区的榆林、闸北两区各有五名代表参加。南京、松江、金山、嘉定、青浦等地十一位农民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是郊区五十万农民大翻身、大团结的大会,历时五天,总结了解放以来郊区农村的工作,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与任务,交流了生产备荒、克服困难的经验。新市区代表介绍了创办供销社的经验,杨思区代表介绍了解决蔬菜地区大粪供应问题的经验。会议通过了成立,市郊农协、生产备荒、发展供销合作社、准备土改条件等决议,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市郊农协执行委员会,由七十四名执行委员组成,张耀祥同志为主任。

    这时,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郊工委建立,阎华同志任书记;市民主妇联市郊办事处建立,张文秀同志任主任。各区也相应建立团区委、区妇联。至此,市郊群众团体都已先后建立,青年团开始发展团员。

    一九四九年九月,市府郊区行政办事处成立。一九五0年三月,十个区的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三十三个乡成立了乡行政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了三百五十八个乡行政委员;百分之八十的行政村,成立了村行政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了二千多个村行政委员。同一时期,十个区农协、五十二个乡农协以及近六百行政村农协也先后成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郊区农民掌握了印把子,又有了自己的团体。根据当时农村文盲多的情况,许多乡村采用投黄豆的办法,由农民自己选出称心如意的代表和委员。“亮眼瞎子”、“赤脚人”破天荒地当了代表和委员。他们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热心为人民服务。这一大批农民出身的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出现,为土改创造了重要条件。当时气候虽是数九寒天,整个郊区农村却是热火朝天,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不停。乡村的会场和农民家里都挂起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像,充分体现了翻身农民不忘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恩情。这股伟大的政治热情,迅速转为生产热情,郊区农村到处呈现秋收秋种、兴修水利、春耕备荒、减租保佃、迎接土改的繁忙景象。

    在各区接管工作开展后,各区委和接管会负责人,就注意了党的统战工作。区人民政府成立时,除了解放前的统战人士李郁盛、马侣贤等以外,郊区各区又吸收了一批党外人士参加区人民政府。这一批党外人士在党的团结教育下,表示愿意接受党的领导,为医治战争创伤、抗御自然灾害、克服暂时困难而出力。他们中间有具有真才实学又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旧政权人员,有生产救灾、抢修海塘、支援生产救灾的积极分子,有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恢复商店营业的中小商人,有积极复课、决心搞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以后,又有一批拥护减租,拥护土改,积极参加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的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有正义感的人士。他们从各个方面与我们合作,为郊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努力。

    一九五O年夏秋之间,市郊工委组织工作组重点调查郊区农村的土地关系,研究实施土地改革的方案。十二月二十三日,市府行政例会批准了郊区土地改革计划,并成立了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结合镇压反革命,彻底消灭封建制度的土地改革伟大运动,在郊区农村蓬勃展开。郊区农村经历了一场极其深刻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在市委和市府的领导下,在市郊工委和郊区行政办事处的具体领导下,郊区农民团结起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郊区农村经历了深刻的改造,一幅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的灿烂前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谁在收藏
浏览:319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门子
    门子
  • 待我看尽长安花
    待我看尽长安花
  • 何家砚疃
    何家砚疃
  • 张晓
    张晓
  • 小华
    小华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